第六十六章(1/2)
第六十六章
“你就是秦游?”
这个样貌出众县吏反应的激烈程度远超秦游的预料,以至于他顿了顿才拱手问道:“不错,在下正是秦游,未知尊驾是?”
那个阔面重颐的县吏闻听,却没有立时回他,而是像刚认识他似的,上上下下又看了他一番,目光在他的赤足上定了定,才擡头冲着秦游露出一个任何人都挑不出错的和煦笑容来,矜持说道:“在下姓丁名逢,字毕聚。”
丁逢?这就是丁逢!
秦游瞳孔一缩,对面前之人也有了新的观感。旁的本事还没看到,只看这生活做派,难怪与高家相熟。
时下礼制,两个陌生人如果想要认识,必得有一个熟悉双方的中间人作为桥梁互相介绍。
丁逢与秦游的中间人毫无疑问是高光,而高光此时并不在此处,所以严格说来两人这般认识是失礼的。
但两人中秦游是有个现代思维的,到现在仍旧没有彻底融入时代,对这种礼数向来是抛之脑后。而丁逢似乎对他极为感兴趣,也不想深究,默认了这一点失礼。
秦游在一向不在大面上差事,丁逢的身份地位又高于他,因而听了丁逢的话略略沉吟后说道:“丁君是正月生人?”
这话在旁人听来是回得没头没尾,但将丁逢的兴趣又撩得高了几个台阶,笑问道:“秦君也读史?”
他悄然改换了对秦游的称呼。
秦游也笑,但笑得有些腼腆,冲着东乡的方向拱了拱手说道:“承蒙乡中三老冯太公不弃,略识得一些字。”
自家事自己知,他的长处可不是读经。
丁逢大笑,直接执了他的手走向桌案,不由分说将他按在客位,这才说到:“秦君何其过谦。若你都是略识几个字,那这世间识章句者怕也没有几人了。”
时下知识传播困难,一些乡间寒门所谓的诗书传家,寻根究底极有可能只有几篇论语诗经。士子游学,多往雄州富郡走,也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知识更为富集,观点更为丰富。
他字毕聚,出自太史公的史记“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
其中毕聚指正月。
诸学俱通是美名,但许多人连一本经都没有条件读完,更别提史学这个诸学中的大冷门了。
秦游能一口道破,显然是看过,并被人教过的。
冯家藏书丰富这件事他略有耳闻,只不过秦游若是不出色,那位执掌冯家的太公也不会将教他这个外姓人史书。
高光以县尉之尊郑重其事将秦游介绍给他,他也不是托大的人,少不得派家中奴仆好好打听了一番秦游。
只是如今看来,那个派出去打听的奴仆明显是个不中用的,只说秦游慷慨有侠风,在乡间招聚了一群轻侠操练,却半点没提秦游还腹藏文华。
这样的人,还如此年轻,难怪高县尉特意要自己关照。
唉,可惜此人已经成婚。若非如此,家中还有几个适龄的姐妹,正可婚嫁。丁逢心中闪过惋惜的同时,愈发热情地招待秦游。
古往今来,世家都逃不脱两件事:囤地与囤人。
其中囤人就包括了秦游这种潜力巨大,前景光明的才士,在这件事上、吕氏为最。远有吕不韦投资秦国质子嬴异人,后有沛县吕太公投资本朝高皇帝。
他还没有当家,向父亲叔伯提议嫁一个妹妹、侄女给一个未婚的寒门黔首还罢,若是仅为小妻,必然是不会被允准的。
可惜了啊。
秦游被强行按在了席上,被丁逢那赞赏夹杂着惋惜的眼神看得浑身发毛,就差双手交错使劲搓搓衣下的鸡皮疙瘩。
但他暗咬舌尖强行忍住,正常的应付起了表现出超常热情的丁逢。
“丁君此言,在下万难承受。”秦游双手撑着桌案,作势欲要起身。
不就是客客气气,说着绝对正确,但没有一点意义的废话兜圈子吗,他从前当社畜的时候玩得可溜了。
他越是自谦,丁逢眼中的满意神色就越浓,手上又加了几分气力,把去意不坚的秦游结结实实给按在了席子上。
“秦君说的不错,我正是正月生人。不过如秦君这般,能从我字中推出我为正月生人的,仅止一人尔。”
他笑着解释,随即从秦游身后绕过,坐到了与秦游相对的案几另一侧。
秦游听得有些想笑,心想这个丁逢还真是个妙人。似他这般的仅有一人么?这话只能说夸了,但没全夸。
他不信丁逢的朋友圈中全是没看过史记的,那话中那句如他这般,就可以理解为似他这样的黔首农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