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脱困五行造险(1/2)
掌中脱困五行造险
梁束婵并未藏着掖着,待她喘息片刻,肋骨间的剧痛缓解大半后,她用手抹去嘴角的鲜血和唾液,跟着擡起手掌冲师姐比划了一下。
这一眼,师姐哑口无言。
只见摊开的掌心里,影绰绰仍能瞧出一圈模糊的虚像,未褪干净的红化作若隐若现的游丝,半是浮曳半是凝固地组成虚像的脉络。
是个“掌中阵”,原来,是用“掌中阵”破去了她的阴阳“困身符”!
这便是梁束婵刚学会的新鲜玩意儿。
相对于只凭武器作战,小师妹的符咒和阵法要弱上许多,任着柳师父如何变本加厉地操练,成效依然不太显著,明明晚课天天不落,灵力甚至比师兄们还修得多一些,然而到了关键时候,使出的符咒就是要比旁人逊色许多。
大概是没把心思放在上面的原因吧。
不过随着握山的出现,情况逐渐有所改善。
既然是临考比试,那么就会遇上形形色色的对手,论打,很少有人能赢过梁束婵,可是倘若使用符咒或阵法又该如何呢?
握山给了她答案。
刚开始的切磋握山总是输,他不是个惯会手下留情的人,所以输了几场后便决定拿出看家本领。
转折之日梁束婵被教训得很惨,她终于开始正视自己身上最严重的缺点。
即符咒和阵法的留白。
临考在即,想要短时间内填上这处空白实在太难,况且握山发现,这两样确实是她的短板——究其原因,皆是出在梁束婵无法静定心神,以至很难感受周围炁场的变化,所以即使起步,也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思考数日,解决之道还是被握山想了出来,正是名不见经传的“掌中阵”,这东西连初学者也瞧不上,但却是实打实能够帮到梁束婵的。
谈及阵法,沈玦师父的定义是:用最少的灵力激发最大的能量。
施阵者往往要将阵法范围扩得很大,以求造成轻易不可撼动的影响,且为了减少灵力损耗,大部分阵法是需要依托法器的加持与辅助的,握山随身携带的铃铛铜钉便是法器之一。
梁束婵显然不适用于一般阵法,于是握山在“掌中阵”的基础上做了改良,不借助于法器,也不搞复杂的布置,而是直接连接修士灵蓄,以灵力强喂阵法,从而解脱缠人的束缚。
反正对梁束婵来说,她那些灵力多了也用不掉,还不如大刀阔斧地“浪费”在解决燃眉之急上!
临考的弟子一大半都是使用符咒的,只要将困局撕开,真刀真枪的拼就很少有人会是她的对手——这一点几乎是谁都可以笃定的。
瞠目结舌的红轩师姐自然不清楚个中缘由,她懊恼于自己的棋差一招,完全没有料到其实小师妹也就只会这一招。
就在她心灰意冷间,梁束婵速速发起反攻,赶月重回主人手中,连带着缠在杆身的九节鞭被晃的“哗啦啦”直响。
败局已定,红轩师姐被自己的九节鞭逼出场外。
随后优胜者蹲在擂台边缘,仔细解下缠在枪杆上的九节物归原主:“师姐,你是个不错的对手,等临考结束后,我还来找你切磋!”
“好,一言为定!”
因着这一场精彩的比试,让接下来跃跃欲试想要选择梁束婵的挑战者们心生畏惧,于是第十名的那位师兄再次沦为众矢之的,终究没能扛过三轮,被一位师姐给替换下场。
而这位师姐吸取冼红轩的教训,主动放弃继续晋级的机会——也可能是在为坐稳位置保存实力,毕竟还有三位挑战者,如果三人都选择她,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料之后的两名挑战者,一个点了握山,一个点了白叶藤,大概是想努力冲一把,虽然最后的结果依旧败北,倒也没有出乎二人原本的预期。
终于轮到术临汛,此刻他站在擂台中央,目光先是紧盯似笑非笑的谈克力,跟着朝台下的师兄微一点头:“师兄,我点卢湛风卢师兄。”
不得了!
卢湛风其人是谁?假如没有谈克力,卢湛风必定会是此次单人对战中公认的第一,从三年前的春初临考开始,卢师兄的名头便已响彻整座书院,在没有“国师”也不见“灵师”的日子里,卢师兄自带二者属性,无论谁人谈起,都是一脸崇敬。
据说没进入书院前,卢湛风只是个小门小户的散修,可这样的散修却是少数凭着本事找到“天渊虚境”的弟子之一,然而,如应院长所说,成为“国师”是需要一定运数的,“灵师”更是一出生便定好了,故而卢师兄只是拜在了沈玦门下。
听见术临汛点到自己的名字,卢湛风不满地微眯起眼,他其实特意留意过术临汛整场临考的表现,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看不透!
虽然顶着“国师”的名头,可此人的表现至今不太能够匹配得上,先不说其儿戏般地认输,拼到现在也只不过是和上不了台面的对手应付几场,真正的实力完全没有展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