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1/2)
第54章第54章
因着昨日那桩尴尬事,杨熊分外识趣地没有出现在卫玠面前,而是另派一位同知裴大人前来,协助卫玠熟悉州内政务。
知府衙门,下设同知、通判各一人辅佐知府,分掌粮盐,河工水利,清军理事,抚绥民夷诸要职。遂州的上一任通判大人告老还乡,空出来的职位才由卫玠补缺,不过也是暂时的。
风走得紧,刮在人脸上刺辣辣的,昨夜又掉了一夜雪,积白深重,压倒一树梨花。
裴绎不疾不徐地走在路上,身后跟着四个皂隶,各自领着账簿卷宗,低头跟着。
晨间清亮的日光折在雪地里,不知是哪个小吏耍滑偷懒,扫了一半的雪就不扫了,中间空出的那块地湿漉漉的,很容易让人滑倒。
裴绎收回目光。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啊”,伴随着身躯倒地的噗咚声。
果真有人滑到了,是年轻的女孩声。
沉默,裴绎扭过身去,看到的却是一个同样穿着官服的小吏,只见她快速起身扶正帽子,吃痛般揉了揉膝盖处,怔怔回过头时,正好与他好奇打量的目光对上。
啊。小吏慌忙地低下了头,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被发现,衣裳宽宽大大,折了两折才勉强让她露出双手双脚来,可瞧着总有些奇怪。也或许是她心理作祟。
此小吏正是乔装打扮过后的窦绿琼。
头低低搭着,眼睛不敢乱瞧,好半晌才确认方才盯着自己的那人已经走了,窦绿琼脚尖一转,正欲旋身时,淡雅清冷的的香气便直直朝她袭了过来。“啊呀”她吓得一叫,却被眼前之人扶住了胳膊。
裴绎低声问:“可曾受伤?”
她连忙摇摇头,背上出了汗,不敢擡头看人。
正当她猜测此人是何身份时,裴绎却缓缓松开了手,从袖中掏出一罐小小的药膏。
“若出了淤青,抹在上面揉一揉,很快就能好了。”
窦绿琼这才惊讶地擡头打量他,手心内是瓷盒冰冰凉凉的触感。
“大人。”她小心开口,突然意识到什么,咳了咳嗓子,再次出声时,略显粗沉,“谢谢你。”
她大抵不知道,这伪装在所有人听来,该是多么刻意。
裴绎笑了笑,没有揭穿她,“不必,雪天路滑,多加注意便是。”
说罢,他缓缓离开。望着他的背影,窦绿琼脑子好似被什么击中一般。
他长得......好像一个人啊。
—
方才瞧见窦绿琼面容时,裴绎也是一惊。
知晓她是个女孩后,裴绎就猜测,或许是衙门内哪位官员的千金。遂州繁荣昌盛,经济贸易远远多出其他各州,不少豪族富商定居于此。
在官府,更是多的非富即贵之人。
若是能得某位年轻小姐的青睐,裴绎的官路或许能更上一层路,跻身士族名流。
没想到,竟是她。
略微的遗憾被隐隐的趣味所代替,来到卫通判办公之处,他突然停住了脚步,仰头望向牌额上,张彦中题的书。
当年,官中营造衙门,恰逢晋国公张彦中陪伴母亲来到此处,知府杨熊特意请他为牌额题字,题的是“明镜高悬”四字。
净镜照人胆,一切贪赃污秽无可遁逃,惟廉洁清正可存。
前任通判大人,正是在这四字之下,在前,弄出无数冤假错案,在后,协助知府修改账簿,贪墨数万白银,其中绫罗绸缎,珍奇巨宝,更是数不清。
不知,作为张彦中外孙的此任通判,是否也能久居这牌额之下,而问心无愧?裴绎多了几分探究之意。
他叹了口气,“告诉卫大人,我今日身子不恣,不能陪同梳理卷宗,先知会杨大人一声,再去请冯大人前来,为卫通判一一细解罢。”
如果来时,路上没有遇到卫玠的娘子,他或许会将这次作为他们第一次正式相见。可惜。
他身后的皂隶被同知大人这突如其来的爽约给打得不知所措,“可,这、这......”
“杨大人那边,我会去解释。”裴绎仍然温和,面上却丝毫看不出病态,只是原本就如白瓷一般的脸,此刻更加失去血色,与素雪无二。
“是......”
—
窦绿琼揣着小手接着探索知府衙门,她只知道,卫玠前来是要当个什么通判官的,可是通判府在哪里找呢?唉,早知道跟着夫君一块儿出来了。
她正东北西顾不辩南北,深一脚浅一脚踩在雪地里,余光中突然瞥见一个熟悉的人影,是夫君!
她连忙低了脑袋,心中窃喜,悄步跟了上去。
卫玠初来乍到,对办公处的人手安排并不熟悉,窦绿琼跟到小吏队伍最后一行,学着他们的作态正大光明走进去,又在他们离开时停住脚步,顺势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