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二更)(1/2)
期限(二更)
寻常行船走货,要考虑天气路况,人力,在途损耗,精算出一个最大的宽限,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可到了崔女郎这里,天气路况等一切条件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她只管自己的需求,不顾实际死活。
陶薇宁:“我料到这二十日后的考验不简单,本以为你只是刁难,谁知道是异想天开,一个月的时间绝不可能!”
霓璎听着友人的控诉,点了点头。
陶薇宁以为她想明白了,正打算与她重新分析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却见她绕回到书案前,不急不缓道:“虽然我并不如你有家学渊源,但我至少知道,方才我指的这条路,若是按照满船逆水的最慢行进状态,可能要六十日才能抵达。但若空船顺水,十三日便可至。”
听听这话可笑不可笑。
“中原地大物博水系驳杂,怎么可能条条顺流?”
“这就是你要费心的事了,一月之期已经是折中的结果,若你真的不能胜任,我只能另请高明。”
换言之,她们之间的买卖就此破裂。
“怎么样,”霓璎冲她笑笑:“现在能睡个好觉了吗?”
陶薇宁不禁唏嘘:“我算是知道你为何放着好好的崔家女郎不做来这里扮商人,你这精明算计的做派,不经商可惜了!”
多说无益,陶薇宁并无退缩打算,既然有了结果,她至少知道今夜该如何找补,就在她要离开时,霓璎叫住了她。
“您还有什么刁难?”
霓璎:“这都被你猜到了。”
陶薇宁调子拔高:“你还真有?”
霓璎笑笑,将桌上的水陆地图卷起,走到她面前递给她。
陶薇宁眼神微动:“这是……”
“你也说,中原地大物博水陆驳杂,而我方才指给你的,八成以上都是朝廷修建的内陆运河,若要走运河,你不止得算上气候水流,还得考虑途径多少州县,各个通关盖印层层打点,万一遇上些人为阻碍,虚耗时日不说,闹的动静太大,对我没有利处,所以我希望你这一趟走的顺遂又低调。”
陶薇宁隐约觉得崔霓璎话中有话,像是在点拨,不由凝神静气,耐心听下去。
霓璎:“有人曾对我说,一个厉害的舟师,要识潮懂流,走四洋水,借八面风,奇技劈白浪,神舟镇海流。”
她看着陶薇宁,一如很多年前,她坐在柿子树下仰头聆听友人雄伟的抱负,平静带笑的眼神深处,是惊艳,兴奋,赞许,以及信任。
迎着这样的眼神,陶薇宁的心头仿佛有团火在燃烧跳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且凭着这份价值走下去,她现在要做的,仅仅只是验证自己的价值。
陶薇宁紧紧握住手中的图卷,“一月之期,一言为定。”
霓璎:“静候佳音。”
……
从霓璎房中出来,迎面而来一阵凉风,陶薇宁瞬间清醒过来。
什么情况?
等回到房中,陶薇宁已经是一副要死的心态了,她懊恼的在床上滚了几圈,然后自暴自弃的躺平。
“还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应,你几斤几两啊跟她一月为期!”
“她什么都不懂,你也什么都不懂吗?”
厉全昆走进房间,正好瞧见一向文静的妻子正在对着空气骂自己。
他看了眼门外,定定神,走过去将她拉起来:“怎么了?”
陶薇宁还沉浸在对刚才谈话的复盘中,听见丈夫这般询问,顺势将刚才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末了,陶薇宁沉着脸下结论:“魅术,崔霓璎肯定背着我学了什么魅术,你说我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她煽动呢?”
自从上次陶薇宁得知皇帝将广开后宫,二话不说拉着崔霓璎喝了一顿酒后,厉全昆眼看着她变得明朗起来。
他不愿看她苦恼,也知道她苦恼过后,还是会选择面对。
厉全昆将陶薇宁带回的那张羊皮地图打开,上面精细详尽的水陆走向呈现在二人面前。
他和声问:“一个月的时间,真的很为难吗?”
陶薇宁皱眉不语。
倘若她在过去的六年都在专心研究水运造船,或许面对今日的难题时,一定会有更稳妥的解决方法,未必像这么忐忑。
她的为难,皆是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而非这件事真的办不成。
“现今的十道之中,适合商船货运南北水路屈指可数,商船大多都走两渠运河抵达洛阳,再从洛阳继续转北,即便不谈冬日的风向与水流影响,途径州道的关卡审查更是耽误,若……”
陶薇宁的话音戛然而止,她倏地看向羊皮地图,脑子里一遍遍滚过崔霓璎的话,渐渐露出恍然的神色。
“厉郎,你说她从江南送这些货物到沧州,是要干什么?”
厉全昆:“不是说,殷姓是北地商人身份吗?应该是做生意。”
“哪有赶着投胎一样去做生意的,好,就当她是要做生意,为何要我避开官府和官道?”
厉全昆愣了愣:“避开官府和官道?”
陶薇宁算是明白过来了。
崔霓璎一开始给她值得那条路,的确是大多数商人会走的路,是一条稳妥又耗时的路,所以从她给出时限开始,就已经表明,她不希望走这条路。
她希望的是不要惊动太多人,低调也t顺遂。
厉全昆和她一起看图,忽然伸手指向东边的海域:“薇宁,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直接顺江入海北上,从渤海湾登陆,不正是沧州吗?虽然绕了一段,但行船不用频频停靠,免了重重关卡不是吗。”
陶薇宁眼神一动。
厉全昆:“是我哪里说错了。”
陶薇宁:“据我所知,虽然历代以来都有巡海先例,但因方向辨别的能力和行船技巧有限,多数都是沿岸行驶,为数不多的海外航程,也是在经过多番巡海标记后,按照极其严苛的海上指向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