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1/2)
后宫
不正常,非常不正常!
死对头翻船的帆船,散伙的散伙,按照常理,这时候正应该趁热打铁把自己的队伍壮大起来,成为这一方说一不二的老大。
可他倒好,心平气和的面对兄弟们的质疑,一言不合就欢送散伙。
“哥,你还是少了点野心。”望钱来中肯的评价:“不是说你不好啊,兄弟们喊你一声哥,那都是真心服你的,可你吧,太实诚了,总想着脚踏实地干活赚钱,少了点对权力的钻研。”
“这一带有谁能像你这样左右逢源两头游走,哪怕是徐新最威风的时候也没做到啊,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的故事,有个宰相,他最厉害的时候同时是七个国家的宰相!你这次的发挥,就很有这个七国宰相的潜质!”
赵执支着头,拍了拍望钱来的肩:“想学吗?”
望钱来眼神一亮,忙不叠点头,想想想!
赵执:“简单,娶个媳妇。”
望钱来傻愣住:“啊?”
赵执笑:“等你什么时候能把夫妻、母子以及婆媳关系处理的和谐美满人人称道,别说七国宰相,七十国你都能胜任!”
望钱来:……
对于可能会面对的质疑,赵执没有过多解释,但是龙彪的事情却让赵执留了个心眼,这日收工后他去了一趟太平县。
龙彪的事情并不难打听,担当赵执得知这次与龙彪合作的乃是万和镇的殷家,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其他事情暂不好说,但殷家会找上龙彪,还给他们喂大单,八成是冲着那个张氏去的。
赵执寻思一番,立马回了河东。
……
这一头,陶薇宁和霓璎正是确定了行程日期,接下来便是点算确认装t船货物和在途所需的物资。
霓璎给了她一个私人的印章,凭此信物可在沿途她给出的几家质库提钱。
陶薇宁觉得这东西很贵重,万一路上出什么意外,她未必能交还。
可这话说出来不太吉利,她便改说道:“你就不怕我拿着这个乱花你的钱?”
霓璎:“那道不会,一次顶多提十两,挥霍可能不够,但应该够你沿途路费和保命的餐费。”
陶薇宁反应过来,话茬立马歪了:“崔霓璎,你看不起谁呢?你的最坏打算已经做到船毁人亡了吗?”
霓璎:“我只是觉得,凡事不要幻想的太顺利,这样比较能看得开。”
陶薇宁紧紧盯着霓璎,仿佛要与她掰扯争辩。
忽然,她噗嗤一笑,自眼底泛起一抹无奈:“崔霓璎,如果你担心我,希望我平安归来,其实可以直接说出来,用不着这种老套的激将法,这只会显得你十分好笑。”
霓璎愣了愣,意外于她的回应,又忍不住生出一股熟悉感。
聪明体贴,敢想敢言,这才是她从前认得的陶薇宁。
也只有这样的陶薇宁,才能与那时还别扭乖戾的崔霓璎走在一起。
没等霓璎作出回应,雾爻抱着个信盒子走了进来,陶薇宁知道霓璎每日都很忙,往来书信不断,便自觉起身:“我去准备行李了。”
陶薇宁离开后,霓璎开始拆信细读,顺带问起槐先生的事。
雾爻挠挠头,因霓璎事先交代过要行事低调,所以既不能直接去官府调出户籍卷宗查看,也不能过于直接的去左邻右舍打探。
后来雾爻一琢磨,直接去了城东那个钓场,没想到那里人还挺多,每日都有人固定去那里垂钓,雾爻扮作给爱钓鱼的祖父送饭的小孙女,一边吹捧老人家们的技法一边套话,倒也得出了些消息。
据说,那位槐先生是卫家郎君的远方表叔,因家乡遭灾,专程投奔过来的。
霓璎拆书信的手一顿,想起赵执之前说过的话,问:“卫家应当是书香门第吧?”
雾爻眸子一亮:“你知道啊。”
霓璎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这样倒也说得过去。”
雾爻继续说:“那槐先生是个鳏夫,没儿没女,卫家郎君也父母双亡,孤苦无依,之后槐先生便留下了。”
“槐先生生平两大好,一好读书,二好喝酒。近来迷上垂钓,全因他技术委实太差被别的老头嘲笑了,老人家一生要强,便日日往钓场去,如今技术大有进益,传成了钓场的一段趣话呢!”
霓璎面无表情的听着,评价了句:“老人家的日子当真清闲。”然后就不再多问。
雾爻不确定道:“那我还跟吗?”
霓璎:“不用,等送走薇娘,我亲自去会会他。你先去查查两县其他地方,看看是否有其他符合条件的人,说不定不是他。”
“哦。”
霓璎继续读信,不料读着读着,竟叹了口气。
雾爻在一边剥核桃,闻声擡头,见霓璎随手将看完的信放在一边,她好奇的凑上去,歪过头偷瞄,果然捕捉到感兴趣的八卦。
原来,王氏进宫之后,便成了名正言顺的后宫之主,王皇后待人和气,对于曾经代掌后宫的裴婕妤更是当做姐姐一般相处,贤名很快传遍后宫,情势也是毫无悬念的朝她一边倒。
可只有裴婕妤本人才能领会贤后的笑里藏刀。
明面上道她辛苦,暗戳戳将她代管后宫时的错处暴露出来,显出她特别不适合担当重任。
裴婕妤心有不甘,想起了霓璎离开时留给她的香料,魏璠果然喜欢,一连多日宿在他宫中。
可裴婕妤还没开心几日,王皇后就开始筹备广开后宫之事。
皇帝嘛,古往今来有几个能耽于儿女私情?
他若守身如玉,无视开枝散叶之责,反而成了祖宗跟前的罪人。
裴茵从没想过魏璠的后宫永远只有她们几人,若是趁机能提拔些堪用之人进宫,日后也会是自己的助力。
可裴茵万万没想到,在朝堂后宫的共同努力下,后宫眨眼就从二三人变成而二三十人。
按理说,包括裴茵在内的于氏、元氏都是潜邸旧人,一旦大封后宫,资历高的理当优先晋升。
可王皇后不仅将婕妤以上的名额全部填满,还特别表示,这些都是二都的名门嫡女,出身高贵才色双绝,这才担得起为陛下开枝散叶的责任。
此一举,在短时间之内直接封死了裴茵的晋升之路不说,更是在她这个裴家庶出的女儿脸上狠狠甩了一巴掌。
到这一刻,裴茵才终于领悟到霓璎出宫前的那个晚上对她的告诫。
如今宫中有了皇后,魏璠每月固定几日都要去她宫中,剩下的日子也不能日日招寝,这样算下来,她一个月能不能轮上一次都难说!
这一碗水,终究连一滴都难挣了。
但是!
裴婕妤很快发现了转机。
魏璠虽然答应填充后宫,但无论他下旨册封谁,都不曾给出贵妃之位,也不曾与谁提过早就出宫了的崔氏。
王皇后心中有数,又不甘心浪费机会,所以向宫外传达了一些想法,隔日,果然就有朝臣提了一位大儒的孙女,认为其可封为贵妃。
谁知一转头,那位大儒的孙女便传出已经定亲的消息,此前的提议便成了个笑话,而提议的朝臣也被魏璠以办事马虎为由狠狠训斥一通,罚俸三月。
紧接着,不知从哪处传出说法,这贵妃之位,是留给正在远游的崔氏女的。
自此,不仅王氏没有在魏璠面前提贵妃人选,更没有哪个傻缺敢去碰天子的雷区,而那个勾的新帝如此钟情痴心的崔氏女,也渐渐成了宫中一个传奇。
至此,裴茵确定自己还有抢救的余地。
她开始多方打听霓璎的下落,想要与她取得联系,为此,她甚至派人找到了长安的平康坊。
雾爻看到这里,不解的问:“裴婕妤怎么会去平康坊打听你的消息呢?”
霓璎回忆了一下,想到些什么,轻轻笑了一声。
有故事!
雾爻顾不上剥核桃,缠着霓璎追问缘由。
霓璎拗不过她,便简单说了说。
当年,她曾随父母前往长安,随行的还有三哥崔道光。因为父母忙于公务,所以她多数时候都跟着三哥。
崔道光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赴宴,本意是让人瞧瞧他妹妹有多好,谁知过程并不顺利,她的身份始终遭人诟病,各家女郎不屑与她为伍,各家郎君也会因为她的身世说法,轻佻的与她亲近。
崔道光唯恐霓璎因为受了委屈,便将这些伪君子的温柔当做了可靠的庇护,于是改换策略,把她扮成小郎君,带她去逛平康里。
用崔道光的话说,男人的情爱就那么回事儿,往平康里多去两趟,看尽男人在美色之前的丑态,就不会轻易被迷惑了。
那年霓璎十六岁,不仅将平康里逛了个遍,还机缘巧合的救下了一个舞姬。
没几年,那舞姬在曲江宴一舞成名,至今都是平康里舞艺一绝,回回曲江设宴都要请她去镇场。
后来,霓璎独自去了长安几次,彼时裴茵已在她的帮助下顺利跟了魏璠,两人私下就在平康里约见。
那时,霓璎与舞姬已是好友,想必裴茵也是那时留的心眼。
平康里游人如织,消息灵通,舞姬又颇有门路手段,她大概觉得那里能有霓璎的消息。
雾爻握拳:“你都没有带我去过平康坊!”
霓璎:“等回了长安,你便住那儿,住腻为止。”
雾爻立马被哄好,又问:“裴婕妤这么努力打听你的消息,一定是想让你尽早回宫当上贵妃,成为她的靠山。那你要给她回信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