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通(1/2)
自通
一碗君子汤,从喉头苦到心底,老人家喝了两口就不喝了,摔了碗赌气回房。
赵执也像是被苦蔫儿了,久久没有说话。
卫璞见友人低落中略显疲惫,笑道:“特地准备的心意最后落进旁人口里,有这么失望吗?”
赵执抿着苦汤,掀眼看他,肉眼可见的话少了。
卫璞:“那背篓里有盒花生糖,只有在太平县的糖铺才有的卖,我与你相识多时,你可t不曾给我送过花生糖。”
赵执愣了愣,才想起来自己只顾与她斗嘴,忘了把这个给她。
这是太平县最有名的甜口小食,深受男女老少喜爱,若不盯准出炉时辰抢根本买不着。
卫璞还在揭露好友心思:“你猜测殷娘子近来会频频拜访,但不知为何,你没有选择直接送去给她,而是将这些鲜果时蔬送来这里,只要她登门拜访,留下用饭,自然就能吃到。”
卫璞笑意渐深:“想不到一向洒脱的赵兄在对待喜欢的女子时,也会用这么含蓄的法子。”
赵执自嘲的笑道:“我想送给她,可也得她收才行啊。”
卫璞听出些深意:“难道……”
赵执一鼓作气,将所有的苦汤一口闷了:“是啊,洒脱的我同她道明了心意,被拒绝了。”
卫璞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突然,卧房中兀的响起一声嘲笑。
赵执冲着房门喊:“先生想笑就出来笑吧。”
结果说完,房里又没了声音。
卫璞意识到自己戳人痛处,又觉得赵执表达爱意的方式的还真是艰难又执着,不免宽慰:“其实你不必太失望……”
“我不失望啊,这才哪到哪。”赵执说着,忽然想到什么,严肃的问卫璞:“你对殷娘子,可有什么想法?”
卫璞莫名其妙:“我为何要有想法?”
赵执:“她长得美,温柔又善解人意,你当真没有想法?”
卫璞十分无语,但见赵执问的认真,便也认真回应道:“殷娘子的确貌美,但我对她并无非分之想。”
得了这句准话,赵执明明松了口气,嘴上却道:“没眼光。”
典型得了便宜还卖乖。
卫璞选择包容,且贴心的提示:“你专程去太平县买了这么多东西来,正主不曾消受也就罢了,至少要晓得这份心意啊。”
赵执却道:“其实也不是专程过去,办事回来顺道买的。”
卫璞闻言,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虽然他从不曾主动谈听过赵执的营生和私事,但腊八施粥徐新倒霉赵执反获县令赞赏的事情在宁县这边早就不是秘密。
他一个不爱探听稀奇八卦的人都曾在市肆听过些议论。
在宁县人眼中,赵执虽是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但他为人仗义,带着一帮兄弟护着宁县这边的小贩不被临县欺压,平日里也没有什么荒唐行径,风评一直不差。
可这件事后,流传的版本越来越离谱,说赵执这种看着面善亲切的人,其实手段最狠。腊八的事情就是他在和徐新斗法,这不,徐新被他斗的偃旗息鼓蔫了,手下的人死的死跑的跑,已经不成气候。
赵执接下来必定会趁热打铁,说不定也能像徐新那样成为罗齐中的左膀右臂,混成新的县尉。人一有了权力地位,那就立马上演翻脸不认人。
如果真的让赵执取代了徐新在太平县占据一席之地,难保他不会新官上任三把火,变本加厉,做的比徐新还过分。
一时间,宁县小贩都开始担心以后会与临县合起伙来欺压他们,有人骂他见利忘义,也有人打算以后也去太平县那头做买卖营生,出钱也认了,至少保个安宁。
还有人甚至希望康县令能把赵执抓起来关着,说他这样的混混,案底肯定不少,只要康县令能查,他肯定跑不了。
这事传的很快,说得有鼻子有眼,卫璞隐隐觉得,像是有人刻意在散播煽动什么。
只不过,这波煽动并没有成功,无论是宁县百姓还是康县令,并没有人真的对赵执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暗中压着这些舆论。
这也是为什么卫璞虽然听说,但并未立刻告诉赵执。凭他的人脉,不可能对这些一无所知。
得知赵执今日是有事前往太平县,他不由得想到这事。
“是不是腊八的事还有什么麻烦?”
赵执懒懒擡眼,笑道:“你这是听说了什么啊。”
卫璞说道:“你能这么说,想必也听说了什么。”
赵执一脸无所谓:“都是些锤死挣扎,兴不起风浪。”
赵执今日去太平县,还真不是冲着徐新那点暗地里的小伎俩去的,而是罗齐中派人请他去的。
自从腊八之后,包括罗齐中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他会趁热打铁开始渗入太平县衙,但其实他已经好些时候没有在罗齐中面前露过脸,这场拉扯,终究是以对方安耐不住而告一段落。
赵执前往太平县后,先见到的是高宾。
高宾早就把他的动向摸的一清二楚,知道他近来都在帮唐家修建别苑以弥补唐家配合腊八施粥停工耽误的进度,直夸赵执为人厚道,替县令效力又出钱又出力,县令十分欣赏他这样的人才,有心重用。
他还特别强调,太平县远比宁县繁忙复杂,若赵执有心干出一番事业,机会多不胜数,就看他自己懂不懂的把握。
赵执做出受教的姿态,一再表示自己绝不会令官老爷们失望。
之后,赵执就在高宾的带领下见到了罗齐中。
今时不同往日,罗齐中见到赵执,先赏了他一盏好茶,又问了他一些近况,然后才说了请他过去的用意。
就罗齐中所说,腊八之后,他深感为民牟利之裨益,经与衙门众人一番商议,又请示了州中后,决定借清水河之地利开掘水渠以便农田灌溉。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赵执立马明白了罗齐中的用意。
这种情况是有先例在前的。
越州曾有一县,县官在任期间修建水利以助农事,百姓感念县令之恩,在所建水利之旁立碑撰文,让每一个来到这里人都知道昔日的县官之德。
所以,开凿水渠不仅是利农利民的好事,更是一方县令在任期间留下的造福百姓的实质证明。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讲,这种县内的动土劳工当列入徭役之中,由一县所辖百姓轮番服役建造。
虽然是利民的好事,却要先劳民,即便建成了也凸显不出县令的功劳。
有一场不出钱不出力不劳民伤财还让县衙备受赞誉的腊八施粥在前,罗齐中自然而然的又想到了赵执。
简而言之,罗齐中希望在不劳民伤财的前提下,完成这件利县利民的壮举,为自己在太平县的政绩上再添一笔辉煌。
赵执手底下劳力不少,这一点从腊八施粥便可见一斑。
至于钱财,罗齐中相信以赵执的能力也绝非难事。
且这次还直接给出了价码。
他有心重用人才,但人才也需要拿得出手的成绩才能服众,之前赵执把腊八施粥办的漂漂亮亮,已经算是打了基础,只要做好这件事,罗齐中便让他入县曹做事。
众所周知,当初徐新被罗齐中重用,也是先放到县曹当个流外吏员,后来徐新屡屡立功,便被破格提拔转为九品县尉。
这是明晃晃的在为他指路了。
赵执还能如何,自然是先应下此事,再从长计议。
正想着,赵执忽然打了个呵欠,卫璞正想让他好生歇息,结果自己也跟着打了个呵欠。
赵执乐呵道,“这玩意儿会传染啊。”旋即又伸了个懒腰,四肢百骸都透出一股疲乏。
女管事走了,赵执打算回去补个觉,婉拒了卫璞留饭的好意后起身告辞。
卫璞闻言也没勉强,可送走赵执之后,他竟也生出一股疲惫感,周身甚至有些酸软。
他吸吸鼻子,疑心想,难道是今日河风太过猛烈,吹出了风寒?
卫璞走到房门口敲了敲:“老师?老师!?”
里面没有应答,卫璞不放心,推门进去查看。
槐先生的房间虽然不大,但胜在透气敞亮,卫璞走了两步,隐隐约约看到床帐后鼓起的被团,意识到老师已经睡下,他连忙退了出来。
老人家以往只会在饭后小睡片刻,今日似乎睡得有些早了,难道真的受了风寒?
卫璞不敢大意,打算去熬点防风寒的热汤药,可但他坐在烧的暖烘烘的灶膛前,困意一重盖过一重,还没到两炷香,人已经昏昏睡去。
几乎是卫璞睡过去的同时,几个人影翻入了卫家小院,合上房门院门,朝着有人的房间走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