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清穿之九福晋戏精日常 > 第 75 章

第 75 章(1/2)

目录

第75章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卷起青石路上的沙石和落叶,来往的行人将自己的脸包裹严实,就连两只手也紧紧揣在袖子里取暖。

街道旁做生意的小贩,卖力的大声吆喝,说话的哈气都变成了明晃晃的“白烟。”

这刺骨的寒风,就算是在夜间,也不停歇,将那廊檐下悬挂的灯笼,吹得左右摇摆。

那灯笼下坠着的穗子,更是如凌乱的丝线一般,相互缠绕在一起。

日子进了冬月,年关便也近了,云兴楼的生意更为红火,有不少富贵人家来定席面儿。

董时宁想着云兴楼开业也有一年多了,在京城早已立下了口碑,若是想要利润再多些,是时候开个分店了。

开个分店不是小事,因着五福晋他塔喇氏刚出月子不久,还需照看襁褓里的弘昊,董时宁便择了个晴朗的天儿,约着四福晋乌拉那拉氏,一同去五贝勒府。

一来,是看完他塔喇氏母子。

二来,也是商议一下云兴楼开分店的事儿。

进了五贝勒府,董时宁与乌拉那拉氏,径直往他塔喇氏的院子去,却不想在路上,听到了这样的对话t。

“额娘,我写字累了,才偷跑出来玩一会儿的。”弘升委屈巴巴的说道。

师傅给他布置的大字,他早就练完了,现在所练的大字,是额娘刘佳氏额外给他布置的。

他是真的写累了。

“你呀。”侧福晋刘佳氏说着,伸出手戳了一下弘升的脑门儿,恨铁不成钢道的教训道:“嫡子已经出生了,你不加把劲儿,等他长大了,你阿玛眼里,哪里还能看见你这个长子。”

如今的皇上不就是这样,之前有多喜欢身为长子的胤禔,可二阿哥胤礽出生以后,就什么都变了。

不仅将年仅两岁的胤礽,立为太子,更是带在身边,亲自养育,纵使皇上后来又有了那么多的皇子,可又有哪个,能比得上太子胤礽。

弘升在身份上,矮了弘昊一截儿,那就只有更努力,更出色才行,最好是能让宫里的皇上也知晓,五贝勒府最出色的皇孙,是她的弘升。

弘升听了这话,沉默了一瞬,随即擡起小脸儿,反驳道:“额娘,弟弟他还那么小,连话都不会说,怎么会赶得上我,阿玛昨天还考问我的功课了,阿玛不会因为弟弟的出生,就不喜欢我的。”

“你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听呢……”

不等刘佳氏说完,董时宁已然听不下去了,咳嗽了一声,打断了刘佳氏的话。

一个孩子好不好,除了天资,便是后天的教育了。

很显然,弘升小小年纪,心思简单,可要是由着刘佳氏将这些“良言”浇灌下去,怕是这孩子将来,就要往歪路上走了。

一旁的乌拉那拉氏,反应倒是没有董时宁这么大。

原因便是,这些话她并不陌生,四贝勒府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格格李氏。

不同的是,李氏比不上刘佳氏的伶牙俐齿,弘时的天资,更是逊色于弘升。

刘佳氏闻言,眼睛一瞥,瞧见了不远处的董时宁与乌拉那拉氏,连忙闭了口,眼睛里闪烁着慌乱的光芒,心中暗叫不好。

她去给弘升送点心,发现屋子里空空如也,人不知何时偷跑出去了,一时气急,才直接在外面训了起来,却不想,让两个外人听见了。

董时宁咳嗽完,看向身旁的乌拉那拉氏,两个人相视一眼,便同时朝着刘佳氏所在的位置走过去了。

刘佳氏见状,掩下心中的情绪,挤出一个笑脸,福身道:“见过四福晋,九福晋。”

跟在刘佳氏身旁的弘升,也作揖道:“弘升见过四伯母,九叔母。”

董时宁看不惯刘佳氏,却不会针对一个小孩子,随即对着弘升绽放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弘升真乖。”

话说完,董时宁擡眼看向刘佳氏时,脸上的笑意淡了许多,“刘侧福晋,孩子嘛,贪玩很正常,侧福晋何必疾言厉色啊。”

刘佳氏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她刚才说的话,都被听去了。

董时宁说完,乌拉那拉氏也跟着附和,“弘升知礼,是个不错的孩子,有良师、慈父教导着,假以时日,必有出息。”

良师?

慈父?

乌拉那拉氏偏偏没有提就在眼前,而且作为额娘的她,便是在拐弯抹角的告诉她,自己并非是一个合格的额娘。

她的那些话,若是叫福晋他塔喇氏知道了,倒是没有什么,就怕她们告诉胤祺。

刘佳氏因着心虚,讪讪应声后,便连忙拉着弘升走了。

董时宁见状,微微摇了摇头,便与乌拉那拉氏一起,继续往他塔喇氏的院子去了。

廊下守门的奴才,见着董时宁与乌拉那拉氏过来,赶忙掀开了挂在门上挡风的棉帘子。

这屋子极为暖和,和外面倒像是两个世界。

床榻上的他塔喇氏正坐在床榻中央,怀里抱着弘昊,两只手轻轻拍打着襁褓嘴里在哼唱着什么。

听见门开的动静,他塔喇氏擡眼,看见了来人,笑盈盈的低头,温柔的问道:“弘昊快瞧瞧,四伯母和九叔母来看你了。”

董时宁与乌拉那拉氏笑着走过去,三个人一起逗弄了会儿弘昊,便叫乳母抱下去了。

董时宁说明了想开分店的想法,他塔喇氏是一百个同意,只道自己现在要照顾弘昊,无法分心操劳云兴楼的事儿,一切都要多拜托董时宁与乌拉那拉氏费心了。

开分店的事情算是有了定论,董时宁与乌拉那拉氏又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五贝勒府。

现在的他塔喇氏,确实不宜费神,刘佳氏的那些浑话,她们也懒得在人前说嘴。

开分店,首先便是铺面的问题。

地方定要是京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段,与总店的距离不宜太近,但也不能太远。

她与乌拉那拉氏,在王府时间最多,对于市井内店铺出售的情况,并不是太了解,就把找铺面的事情,交给了掌柜陈丰。

开分店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叫陈丰费些心,留意一些好地段的铺面就是。

不承想,不过过了两三日,陈丰就让人往九贝子府递了消息,说是寻到合适的铺面了。

原是因为年关将至,一位酒楼的老板年近知天命之年,便想将手中的酒楼盘出去,回老家过几年清闲日子。

董时宁知道事情原委之后,便叫了乌拉那拉氏一起去看看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