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皇太弟 > 第 66 章

第 66 章(1/2)

目录

第66章

皇帝这个解释虽然听着有些牵强,大臣们还是接受了。

不接受又能怎样?皇帝每次遇上十一皇子的事,就很容易生气,一生气倒霉的就是他们。建就建吧,反正又不是他们出钱,国库的钱他们也贪不到。不过有钱给昊亲王建新王府,说明国库还很丰盈,能承担这座规模庞大的亲王府。

可惜王府修建太慢了,秦宸离京前根本没机会进去住上一住。

原来皇帝就没打算让幼弟出宫建府,因为并没有提前准备新王府。

想到这里,皇帝心里对老二他们各种咒骂,要不是他们十一也不用离开京城。

皇帝和大臣商议过后,决定让秦宸在京城过十三岁的生宸,过完生辰月,三月春暖花开之时,便启程去北境了。

对此秦宸是没什么反应,他哥就夸张多了,下朝后拉着弟弟的手各种不舍。

明明还有一个多月,皇帝已经开始舍不得他了。

“哥,你别这样,我还没走呢!”

秦宸无奈地安慰他哥,他人还没走就这样了,他要是离开京城,他哥是不是也要跟去?

“朕知道,朕就是舍不得十一啊!”

皇帝哪能不知道呢,毕竟日期是他定下的。

只是定下后,他就想反悔,想往后再拖一拖。可惜大臣们很给力,瞧出了皇帝的打算,愣是没让他把春季修改成夏季或是秋季。

如果能修改到冬季就更好了,到时大雪封山,可以用这个理由再留弟弟一年。

遗憾的是大臣们早就防着皇帝用这一招呢!因此最后秦宸出行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初三。

秦宸拍拍他哥的肩膀,“兄长,我过几年就回来了,别难过。”

皇帝的情绪还是影响到了秦宸,他眼眶也红了。

兄弟相依为命十几年,一朝分开谁舍得呢!

璟阳宫已经开始打包,库房里的东西,除了银子都没带走。

他还会回来的,因此没必要把璟阳宫里的东西全部带走,带一些常用的就行了。

“那一千万银子,后续陆陆续续给你运过去,北境能不能大变样,就看小宸你的了。”

皇帝想到弟弟去北境的原因,老实说很难不担心。

北境太荒凉了,能种植的土地又少,长年和风沙打交道,北境的百姓苦不堪言。

只是故土难离,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守在北境,日子过得极为辛苦。

没有战事时,他们就是普通农民,有战争他们就会化身为最凶猛的野兽,和外族作战。

边境民风彪悍,这和当地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外敌每年都要来,有时候是几场小仗,有时候又是大仗。但不管怎样,这些人敢提着刀子和外族拼命,都没想过离开北境,去更富裕的地方生活。

秦宸选择北境,就是想改善他们的生活。都是大秦的子民,作为皇室他要以身作则。

一千万看着多,但是对庞大的北境而言,还是太少了。

因此剩下的银子需要秦宸自己赚了。

大秦从太祖时起,就用金银做本位,铜钱是普通百姓使用的货币。

大宗的交易不是用银子,就是用金子。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银子和金子,都从国外流入了华夏。

哪怕某些国家下令减少银子的流出,可是他们忘记了自己对华夏商品的需求,而华夏只要求用银子或是金子结账,对他们的贝币这些货币不感兴趣。

当然也可以用物资交换,但不能用大秦不缺的东西来交换。

大秦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粗大的木料已经很难寻找了。

特别是紫檀金丝楠木等,本身就长势缓慢,经过多年的砍伐,现在可能只有深山老林才能看到了。

不过没关系,其他国家多,正好用来交易。

大秦经商的都是一些脑子灵活的人,对货物的价格把控得很好,都是以最低价拿到了这些好木料。

运回大秦后他们可以大赚一笔,当然税是不能不交的。

每年商税会占大秦一半的收入,而这个钱还在逐年往上涨,也许真的会在某一天,大秦不再有农业税了。

一千万银子,大部分是国库出的,小部分是皇帝出的。

可再多就没有了,北境就是个无底洞,就算皇帝再疼这个弟弟,也不可能拿国库去填北境的窟窿,他要为整个大秦考虑。

一开始皇帝还想多给一点,可户部尚书脸都不要,抱着皇帝就哭,让他不得不打消了这个想法。

一千万是极限,皇帝也没辙了。

“一千万,已经很多了。”再加上他手中的二百万,前期的建设够用了。

这些银子是他近些年攒下来的,封王后皇帝还给了弟弟。

这么多银子,只够前期建设,要是让大臣们知道秦宸的想法,肯定会忍不住又参他一本的。

然而他们不懂,不懂秦宸对北境的规划,只觉得这一千万就这么花在北境上,银子相当于打了水漂,对昊亲王很是不满。

一群贱民,有什么好在乎的?

秦宸也不管他们私下的诽谤,银子到手就行了。只有真正为民为国的好官,才会赞常昊亲王的行为。

“可能去到北境后,还需要购买各种物资,到时就麻烦兄长了t。”

秦宸想到北境什么都缺,到时肯定要在其他省份采购的。

这个时候要是有皇帝帮忙,他会省去很多麻烦,在价格上对方也不敢擡高。

“好,哥哥会帮你的。”

皇帝当然不会拒绝弟弟的请求了,一口答应了下来。

京城有他坐镇,牛鬼蛇神敢对北境伸手,就别怪皇帝剁了他们的爪子。

毕竟是一千万两银子,确实有不少人心动。

可是当他们看到皇帝把押送银子的人换成了神机营和锦衣使时,所有的想法都消失了。

可恶,难不成这银子他们一点也碰不成吗?

皇帝和秦宸自然能猜测到会有人打这些银子的主意,只是他们兄弟都是聪明人,早早做好了安排。

银子在运输过程中,会有专人看管,箱子上面贴着封条,一旦有人打开立即就会知道。

装银也是由皇帝派人亲自盯着,对方想换银子都找不到机会。

别说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一点,可是很大程度上保住了银子,让人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银子从国库出来,就由神机营和锦衣使接手了,这两支军队对皇帝最忠心不过。

神机营以一挡百,锦衣使是皇帝插在达官贵族之间的尖刀,任何人都无法收买他们。

毕竟能进这两大军队的,全都是对皇帝忠心耿耿之人。

银子到达北境后,又有秦宸的人盯着,皇帝觉得以他弟的精明,更加没人敢下手了。

有一个擅长算术的主子,对

因为不管你的账本做得再好看,他都能找出破绽来。

更重要的是,这位殿下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盘完所有的账。

超强的心算能力和过目不忘,让他迅速翻阅账本,每页都只停留一下。

面对这么凶残的昊亲王,谁敢对这些银子惦记上啊!

当然此乃后话,秦宸还没到封地,银子也还在国库里。

不过秦宸打算把自己的二百万一起运走,当国库第一批支援北境的银子到时,他的银子刚好花得差不多。

到北境,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修建水利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一切就好办了。

除了水利工程外,还要种树植物。

后世的草格很好用,相信经过北境人民的努力,北境迟早有一天会恢复到以前茂密的森林。

要知道以前这些地方都是树木,要不是人类,现在这里的环境还是很好的。

可惜往事不可追,他们就当是为祖先还债了。

大秦因太祖的原因,学习秦朝的环境保护法,大秦百姓再也不敢随便乱砍乱烧了。

砍一补三,这是大秦的法律。不是让他们完全不砍,毕竟盖房子这些是需要木头的。

只是砍完一棵树后,后要补种三棵幼苗,等过个几十年,又会变成参天大树。

至于黄河,等上游变好了,后面想再治理就轻松多了。

现在的黄河环境还没有后世那么差,里面的河沙也相对要少了很多。

只要母亲河改善,下游的百姓就不会再遭受水患,这真是一举多得啊!

因此改造北境刻不容缓,争取早日让北境的百姓都用上水,让母亲河下游的百姓不再遭受水患。

北境的计划是秦宸一手安排的,皇帝看过后留了备份,打算等空闲时就拿出来研究一下。

他弟是天才,这是皇帝早就知道的。

可是没有人告诉他,十一会这么天才啊~

他才教导十一多久,对方不仅掌握了皇帝必备的技能,还能举一反三地吸收这一切。

皇帝给银子,是出于对弟弟的信任。

但是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因此皇帝的态度很好,也不焦急。

十五元宵,兄弟二人在宴请文武百官后,偷溜出了皇宫,去街上欣赏花灯。

皇宫的花灯很精致,比街上的花灯要精致多了。这一天后宫的嫔妃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御花园里赏灯猜灯谜。

可能是因为要挂在皇宫,工匠们也不敢出格,只能中规中矩地制造,宫中的花灯看来看去都差不多。

而民间的花灯就有意思多了。

“哥哥,给。”

秦宸拿着一个画着青蛙的花灯,递给了皇帝。

“好吧,我也成你的跟班了。”

皇帝叹气,无奈从弟弟手中接过青蛙灯,认命地帮弟弟分摊起来。

“嘿嘿,谁让兄长你疼我呢!”

秦宸不仅没有反思,反而还很高兴地跟兄长说道。

最后一个元宵节,他从街头玩到街尾,也是从街头吃到街尾。

吃食买太多就是他一样只能浅尝一点,剩下的都给侍卫们了。

皇帝肯定不能吃的,他的饮食极为健康,吃外面的食物,秦宸怕把他哥吃死。

因此皇帝手中拿着一些小东西,没有一样是和吃的沾边的。

至于让侍卫们吃,秦宸也没侮辱他们。而是先取出一点自己吃,剩下的给侍卫。

也就是说并不是他吃剩下的,而是分食。

先分后吃,而不是直接就上嘴啃。

因此侍卫们吃得还很高兴,毕竟不用他们花钱,就能吃到这么多食物,谁会埋怨呢?

再说昊亲王可是皇室中最平易近人的皇族,从没有因为他们的身份就对任何人看不起。

哪怕是李德有,也得承认和昊亲王站在一起时,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元宵过后,时间就转得很快了。一眨眼二月初二,秦宸的生辰。

这一天皇帝没有大办,更没有宴请大臣。

而是兄弟俩在正阳宫自己聚了聚,吃饭的时候皇帝不停地给弟弟夹菜。

“吃,这个好吃。”

桌上摆着十道菜,每一道菜的分量都不大。十道菜还寓意着十全十美,这是皇帝对弟弟的祝福。

秦宸一边接过兄长夹的菜,一边拼命往自己的嘴巴里塞。

明明是个喜庆的日子,兄弟俩都不开心。

十三岁了,弟弟快要离开京城了,一想到这皇帝哪还开心得起来啊!

别说皇帝,就连秦宸也是一脸不舍。

可再不舍,时间渐渐来到了三月初三。

站在璟宫门口,看着空荡荡的璟阳宫,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住进来?

“主子,该去跟陛下辞行了。”

安于堂一身外出打扮,立在秦宸身后禀道。

“好,我们走吧!”

秦宸点了点头,率先朝正阳宫走去。

身上的亲王服,在太阳下被照得特别耀眼。

黑色的礼服上面用金丝线在两肩和胸前绣着蟒,看上去和龙很像。但这不是龙,只有皇帝身上绣的才是龙。

哪怕再宠弟弟,皇帝也没有让秦宸逾越到穿龙袍的地步。

不过这蟒和龙相差也不大,对不了解的人来说,秦宸身上的蟒袍都变成了龙袍。

幸好这样的人很少,大多数还是能区分出来了,因为蟒是四爪,龙是五爪。

今天是昊亲王离京的日子,明明不是大朝日,皇帝却在太极殿升了座。

“昊亲王到。”

当声音传进大殿时,除了皇帝所有文武百官转身面向大门。

“见过昊亲王殿下。”

所有人弯腰行礼。

秦宸站在门外,看着眼前这一幕,没有犹豫跨进大殿。

从文武百官中穿越而过。

当他经过老二他们时,脚步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坚定不移地朝着皇帝走去。

直到走到百官之首的位置。

“臣弟参见皇兄。”

“快快免礼,十一。”

皇帝从宝座上下来,扶起了自己的幼弟。

“多谢皇兄。”

秦宸直起身。

“你们也都免礼吧!”

皇帝对还保持着行礼姿势的文武百官说道。

“多谢陛下,多谢亲王殿下。”

百官们终于直起了身,他们的身子在昊亲王进入大殿后,就随着他的步子缓慢转身,因此当秦宸走到百官之首位置时,大臣们的也都正对着他和皇帝。

“十一,以后要照顾好自己。三餐要准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写信告诉皇兄,皇兄帮你出气……”

皇帝拉着弟弟叮嘱,虽然这些话昨日就叮嘱过了,皇帝还是重复地叮嘱着他。

“我知道的,皇兄。”

秦宸红着眼点头,这是在朝堂上,他不能哭,要维持住亲王的颜面。

他可不想过几年回来,大家一提起他就是爱哭亲王,那多丢脸啊!

三月三日,宜出行。

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出了皇宫送昊亲王离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