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皇太弟 > 第 72 章

第 72 章(2/2)

目录

“他的妻儿被发配到我们北境,因为安顺城的事,母子俩过得不太好。”

白宣说到他们一脸唏嘘,这真是男人犯错,妻儿受罪啊!

他以后行事得慎之又慎,可不能学安顺的守城将领。

“这……”

秦宸听完一时间也觉得为难,对方母子是无辜的,不然也不是流放那么简单。

要知道当初参与的那些文臣武将都跟着倒霉了,他们作为妻儿还能留有一条性命,已经很好了。

要不是皇帝考虑到他的妻儿是真不知情,长年居住在京城,平时也不受丈夫和父亲的重视,不然也不是流放这么简单。留下他们的命还是皇帝私下做的,表面上知道的人并不多,都以为他们和家族一起死在了刑场。

如果帮他们,就是在打他哥的脸,不帮的话这对母子又确实冤枉。

因为安顺城的事,他们经常被欺负,守城将领犯下的错,大家都怪在了他们母子的身上。

“如果可以,还请殿下救他们一救,我瞧过那孩子,是个好的。”

白宣也是怕那对母子没有性命,在这件事他们着实冤枉。

守城将领享福时他们没享到半点,出事时这错却摊了一半。

就因为他们是对方的妻儿,因此受他牵连。

“他们对陛下没有怨恨,因为他们知道陛下已经对自己手下留情了。”

白宣和他们接触过,对方是不是真话他还是能分辨得出来。

“要是敢怨恨我哥,那他们也没活着的必要了。”

秦宸把玩着手中的茶杯,漫不经心地说道。

“殿下?”

第一次见秦宸这般冷酷,白宣受惊不小。

“阿宣,我确实爱护百姓,可我也看重我哥,他若有事,我不会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也会替我哥报仇的,你可明白?”

秦宸靠在椅子上,淡淡地看着自己的小伙伴。

“臣明白,殿下放心。”

白宣当然明白,陛下和殿下这对兄弟,相互视对方为最重要的存在。如果有人伤害他们其中一个,另一个肯定得疯。

虽然他们远离京城,但是京城的消息时不时会传到北境来。

他和父亲都知道陛下在殿下离开后,对朝中的大臣进行了清算,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参与了逼迫殿下离京的,全都没有好结果。

可以说陛下在京城杀疯了,不过户部尚书高兴坏了。那些人的家被抄,大量的财物进了国库,据说这一次光是银子就抄出了七八百万两。再加上土地产业字画古董这些,估计有一千多万近两千万。

相比银子,产业土地古董字画才是大头,京城有不少人家盯着这些产业古董字画呢!

土地不能卖买,这是国家所有。但是产业这些皇帝会让户部卖出去,换成银子存放在国库里。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粮食。这些都是从他们的家中或是别院庄子上抄出来的。

皇帝特别高兴,他到处想办法买粮给弟弟送去。现在抄出来这么多粮食,够北境用上一年的了,怎么能不开心呢!

弟弟那里非常缺粮,北境百姓的主食都还是土豆和红薯。

土豆还好,但是红薯吃多了会胀气,因此大多数百姓都把它做成粉条等,这样既可以存放好久,吃了也不会胀气,还可以卖给商人,赚些钱财。

现在有了这批粮食,别的不说,军队可以改善一下伙食,让他们对十一更加忠心。

皇帝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好,他亲自出面替弟弟收买士兵的忠心,大将军知道了也只会选择默认。

把北境交到弟弟手中的那一刻,皇帝就替他打算好了。

如果他有事不幸没了,靠着北境的军队,小宸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回京城登基继位。

他不会猜忌十一,他既然敢做就会相信弟弟不是那样的人。

皇帝的真心对待,也换回了秦宸对兄长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护。

因此当他听到白宣说那对母子没有怨恨兄长时,还是忍不住对白宣进行了警告。

一旦他们对兄长生出怨恨,就要尽快处理了。

哪怕他们这辈子也不能翻身,秦宸也不会留下这样的隐患。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是这些不能翻身之人给大秦带来灾难。

秦宸的想法白宣理解,所以他一口答应了下来。一旦发现他们有任何不妥的行为,他会亲自处理他们母子。

“回头给他们调换个地方,换个地方t后就没人知道他们是守城将领的妻儿,也能过得好一点。”

虽然没做什么帮助,但是开口给他们母子换一个不认识他们的地方还是可以的。

“多谢殿下。”

白宣知道这已经是殿下的极限了,再多做一些就是在打陛下的脸了。

“行了,这事就由你去安排了。”

既然是白宣提出来的,那就由他去做,秦宸撒手不管了。

“是。”

白宣自是没有二话答应了下来。事是他揽的,当然也应该由他去执行。

“除此之外,还要派人盯着他们。看看有没有人和他们接触。”

秦宸想着这类人是最容易被收买的,因此让白宣派人盯着,有情况就上报。

“殿下?”

白宣没反应过来,不懂他为何要派人盯着那对母子。

“阿宣,他们是罪犯的家人,何况他们的丈夫(父亲)又是逆谋罪砍头的。若不是我哥心软,他们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要不是看他们确实无辜的份上,皇帝根本不会开这个恩。

到现在世人都以为对方的家人都死了,毕竟逆谋罪是连坐的。

整个家族都不无辜,偏偏就这对母子是最无辜的。

不受重视不说,平时的家用还是母子二人想法子挣钱生活。

就这样还被对方连累,皇帝看了都不忍心,于是放了他们母子二人一马,流放到了边境。

对方并不是奴隶,只是流放到了北境而已。也是他们倒霉,安胜城居然有认识他们母子的人,这不就被人认了出来,于是母子二人在北境过得极为辛苦,谁都瞧不起他们。

不管他们母子怎么解释,就是没有人相信他们没享受过对方的福气。

直到后来遇上了白宣,白宣替他们赶走了那些欺压他们的人。

然后白宣也信了他们的话,因为要不是真无辜,他们活不到现在。

可惜光白宣信任也没用,白宣不在时该欺负的还是会欺负他们。

白宣来之前也在犹豫,要不要告诉殿下这件事。

幸好殿下理解对方,还给他们母子换一个地方流放。没有人认出他们,母子俩就能好好生活。

事情解决了,白宣胃口大开,一桌子的肉全让他解决了。

拿着筷子吃菜的秦宸,看着对方大口大口吃食,觉得白宣跟大将军来边境后,真的改变了许多。

以前他可不会这样吃饭,在京城也是优雅的贵公子一个,毕竟是皇子的伴读,学的规矩自然是最好的。

可是现在,他好像把所有的规矩都遗忘了,完完全全习惯了自己的身份,一名边境小将。

军队真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好好一个翩翩公子,现在变成了文人口中的武夫。

秦宸没说什么扫兴,让他改正的话。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生存方式,文人和武将不一样。

白宣这样让他更容易融进军队,如果他在军队还把贵公子那一套摆出来,只会引起大家对他的不满。

到时别说融入军队,被孤立都有可能。

“殿下见笑了,臣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白宣到底还是那个会察言观色的人,秦宸多看了一眼他就发现问题了。

“挺好的,你是武将,不必和文臣那般事事讲规矩和礼节,随心就好。”

秦宸优雅地拭了拭嘴,一脸欣慰地对他说道。

“谢谢殿下。”

白宣听罢面露欣喜,殿下没有嫌弃他动作粗鲁,怎么能不高兴呢!

“不过该装的时候还是要装上一装,以前的规矩礼节没忘吧?”

秦宸提醒他。

“臣没有忘记,多谢殿下。”

白宣点头,怎么可能会忘记,那是他学了好多年的规矩。

在皇城的时候和殿下一起学规矩,虽然因为身份的不同,规矩也有所改变。可他本身是大将军的孩子,身份贵重,能让他行礼的人也就长辈和一些皇亲国戚。

“那就行了。吃饱了吗?吃饱了我们去旁边聊天,你顺便跟我讲讲这一年的军旅生涯。”

秦宸问道,在白宣点头后,带着他去旁边喝茶,宫人早就把茶水准备好了。

“是,臣也想和殿下聊聊臣这一年的事,可刺激了。”

白宣说到这可就来了兴致。

“坐。”

秦宸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谢殿下。”

白宣坐好,宫人送上泡好的茶水。当然茶水要隔半小时后再饮对身体才好。现在他们喝的是山楂茶,用来消食的。

特别是白宣,今天大部分的食物都让他吃了,这会儿肚子有点撑。

“你啊,忘记用膳只食八分饱的规矩了。”

秦宸刚才没说,是不想扫白宣的兴。现在说提醒他别贪食,吃太饱容易伤身。

“臣谢殿下关心,只是太久没有吃这么好,臣有些贪嘴了。”

白宣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下脸,然后慢慢饮下杯中的山楂茶。

“我知道,现在军队的伙食也就那样,吃饱可以,想吃得好很难。”

秦宸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白甜,军队的伙食和后世可没办法比较,别的不说光是肉食后世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古代不行。

古代的动物成长速度慢,一头猪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栏,哪怕是从外国引种出来的白猪,也差不多要十个月左右才能出栏。

而后世有加速生长的饲料,基本上半年就出栏的,有些甚至不到半年,三四个月就出栏。

那样的猪肉还小,吃起来有点膻味。

秦宸前世就吃到过,骨架比一般的猪要小不说,味道也重。

“殿下,臣没有抱怨的意思,相比前朝大秦军队的伙食已经很好了。”

那时的军队大多数是用醋布代替盐。然而大秦不需要用醋布,是正经的大白盐给士兵们煮饭。油除了猪油,还有植物油,这些都没有限制,每年国库送一大堆到边境分给各大军营。

因此虽然没多少肉食,但是油水还真不缺。

相比家中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一顿肉的伙食,军营的伙食更好一些。

这也是太祖努力发展而来,为了大秦,一直鼓励大秦的商队有多远走多远,努力带回其他国家的种子,让它们在大秦生根发芽。

现在榨油的植物,都是从国外引进改良的品种。比如花生,比如玉米、再如此油菜等。就连本土的大豆也能榨油,这怎么不算好事呢?

有了这些可以榨油的植物,百姓的生活水准也提高了不少。

虽然还是抠门,很少买肉吃。但是植物油也是油,炒菜也舍得多放一点油了。

再加上大秦的盐价一直很亲民,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有油有盐的菜谁不喜欢吃呢?

太祖改变了大秦很多,唯有肉食还是受到了限制,不像后世大多数人每天都能吃上肉食。

不过相比百年前,现在的大秦在养殖上已经提高了不少。

饲料肯定不能和后世相比,可是相比百年胶也提高了不少,从一年出栏到现在八九个月就能出栏,进步已经很大了。

受科技所限,自然不能和后世比,相比别的国家,大秦已经进化得很快了。

秦宸觉得这样就挺好的,大不了他多在北境养殖一些肉食,丰富大秦百姓的餐桌。

饲料这一块还是要继续研究,虽然后世的猪肉因为生长太快,味道没有土猪肉好吃,可架不住它们是肉啊?

而且你要吃好吃的土猪肉,只要舍得花钱也是可以买到的。

所以你不能因为自己有钱就不想普通百姓吃肉吧?

猪肉多了,这价格也就下来了,价格降了,普通百姓就能吃得起肉了。不说一天三顿吧,三天一顿总行吧?

抱着这个想法,秦宸在自己的计划书多添了一笔。

草原本来的优势就是养殖动物,他当然不能本末倒置。但是在养殖的同时,也要注意草原的沙化。

因此不能养吃根的山羊,草原也要进行维护。种植的牧草更是要好好挑选,除了生长快的优点外,更要动物们都爱吃的品种。

这方面大秦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经过培育,新型牧草已经可以满足这些优点,大量在草原上种植。

而且新型牧草一年四季都能生长,还特别提抗冻。秦宸要做的就是推广这些牧草,让大秦的草原上多种植这些牧草,防止草原沙化。

除了牧草还要种树,让草原一直保持绿色。

想到后世人为了治沙,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秦宸不想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从他这一代起,他t要留给后人美丽的草原,而不是沙漠。

这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秦宸开始头秃,总觉得银子越来越少,他挣钱的紧迫感上来了。

“殿下?”

白宣见他突然发起了呆,忍不住喊了一声。

“干吗?”

秦宸回神看了他一眼,端着茶喝了起来。

“臣好奇,你怎么会想到来北境就藩呢?这里和南方可比不上,连吃顿青菜都难。”

白宣知道他家殿下爱民如子,可陛下一开始给他挑的封地根本不是北境啊!

“我乐意,行吗?”

秦宸白了他一眼,不过还是说了。

“因为北境的百姓过得不如南方的百姓好啊?我想大家都能过得更好一点,北境的百姓也是我大秦的百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