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蛰萤 > 除明慈

除明慈(1/2)

目录

除明慈

杜氏为了明朗,急得嘴角都冒泡了。

听说她为此还进了一趟宫。

杜氏出身赵国公府,她是国公府的嫡长女,亲妹妹是宫里的嘉贵妃杜若清,弟弟是赵国公杜斌。

她身后的势力,不容小觑。

明慈一直都知道,想扳倒明家这座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着急。

她坐在檐下的靠栏里,看着微弱的阳光,嘴角微弯,总之她有的是时日去耗。

“姑娘。”阿莲拿着什么走了过来,递了过去:“门房拿来的,说这是恭王府递来的帖子。”

明慈轻飘飘看了一眼,并未伸手接过,只道:“拿去给母亲看看,等母亲示下。”

阿莲愣住,在女子朝她看来时,她眨眨眼,收回帖子:“是,奴婢这就去。”

杜氏哪里还顾得上她,明朗的事还没有处理妥当,外边儿就又闹翻天了!

明家在暗地里找程灏都快找疯了,谁知道,程灏竟然在他家里被人发现了,发现的时候,人都已经硬了。

众人都说,明家为了平息此事,不惜杀人灭口也要掩藏事实。

这事一出,明朗顶替才名一事,又被送上刀口浪尖,明家成为众矢之的,明德双、杜斌皆被弹劾,一时,明朗被众人唾骂,为千夫所指。

明朗在京中书院读书,经此一事,书院将他除名,其他书院自然也不敢收。听说他都好几日没有进食了,杜氏急得呕血,这又急又气的,人一下就倒了。

明慈得知了此事后,心急如焚,立马去探望了。杜氏病得都起不来,说话都喘得厉害。

明慈守在榻前,哭了许久,她身子本就不好,哭得太厉害,竟是晕倒在榻前。

等她再醒来时,已经回到了棠梨院。

明慈盯着帐额上的绣花,忽而笑了起来。

这才只是刚开始。

明德双因教子无方,罚俸禄一年,免职半年,皇帝让他在家里好好教导儿女。

明朗大病一场,瘦得眼窝都凹进去了,整个人变得郁郁沉沉,眉心隐隐萦绕着戾气。

不管怎样,即便明家有通天的本事,令众人都避之不及的明朗,恐怕也再不能跻身于京城才子行列,再说娶妻一事,更是难上加难,前途灰败。

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恭王府又递了帖子来。

杜氏拿到手里,亲自来寻明慈。

“近来府上事多,忽略了你。”杜氏强撑着神色,语气缓缓:“上回我便说了,让你和朋友出去逛逛,吃吃茶,赏赏花什么的。”

明慈一脸担忧地看着她:“可是娘……”

杜氏勉强提起一抹笑:“别担心,我这儿没什么大碍。”

“快过年了。”明慈犹豫道:“我这时出去,会不会不太好?”

杜氏拍了拍她的手背:“我允了,再说,又有什么不好的?你在家里闷得慌,恰好出去逛逛,逛了回来,再好好儿过个年。”

明慈低头看着二人交叠的手,眼底杀意毕现。

看来这个约,她不去也得去,恐怕还是有去无回的那种。

再擡头,她一副柔顺乖巧模样:“我听娘的。”

杜氏这段时日一点也不好过,整个人是肉眼可见的疲惫,敷再厚的脂粉也盖不住。

“娘,真要下手吗?”明意有些担心:“她刚回来不久,咱们就迫不及待要动手,会不会……会不会留下隐患?”

杜氏没看她,只是看着窗外凋败的景色,淡淡道:“怎么?难道你想与她欢欢喜喜地过年?”

明意抿抿嘴,没说话了。

“你我只是怀疑,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大郎的事是她做的,所以迟迟没有对她出手。”

杜氏目光下落,看着窗框:“可那日我进宫,你姨母说,不管大郎的事是不是她做的,她本来就该死。”

她语气不疾不徐,像是在说家常:“所以,她必须死。”

“大郎的事若真是她做的,那她罪该万死。”

“若不是她做的,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她也该死了。”

杜氏面露凶光:“谁教她自己撞上来,在这个时候碍着我们的眼呢。”

“原本三年前,她就该死的。”

……

明慈不知道她和井明时还有有什么好说的,叙旧吗?貌似也没有什么旧值得一叙。

她只是想看看,杜氏准备怎么对付自己。

若是一击不死,那就该轮到她反击了。

井明时约了明慈去城郊上香祈福。

杜氏前前后后十分“殷勤”地安排得十分妥当。

明慈在她期盼的目光中,坐上了马车,去往城外。

城郊,寺中。

明慈在树下见到了井明时,她扶着腰,看来是怀孕了。

二人在树下的石桌旁坐下,茶香袅袅。

“我真是没想到,竟然能在京城见到你。”井明时幽幽叹了口气,她看着对面的女子,神色复杂:“我也没想到……你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

明慈只是垂眸,她漫不经心地听着井明时的话,看着桌上摆着的热茶,不合时宜地想:这茶是不是杜氏准备的?她喝还不是不喝?喝了是不是就要去见阎王爷?

“宝儿,宝儿。”井明时唤她。

她回过神来:“什么?”

她作惊惶无措状,再配上她穿着的俗气粉袄,看上去,柔弱有余,怯懦尽显,很是小家子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