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礼(1/2)
送大礼
明慈看着他走近,她执剑的手在微微发抖。
明明、明明方才杀人的时候都没有抖,为何现在就抖了呢?
明慈觉得很奇怪,她觉得眼睛好胀,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冲出来一般。
直到那人走近,在她面前站定,明慈看见那双日思夜想的眼眸,嗅见熟悉的味道,眼睛里的东西一下就冲了出来。
她无声的流泪,眼泪冲刷着她面颊上的斑斑血迹。
连夷拿出手帕,轻轻地擦去她脸上的血迹,接着,他又低头,拿走她的剑,擦着她冰冷的手上的温热的血。
手帕被血色染红,连夷撕去里衣一角,将她脸上、手上都擦得干干净净。
他去捡来外袄,那件桃粉袄子,替她披上、穿上。
最后,他弯腰捡起天泉剑,擦净上方的血迹后,收入鞘中。他拿着天泉剑,伸出手牵着她,一步一步,走出这片血腥的竹林。
直到山间晚霞浮现,汤宝儿才恍然发现,原来傍晚已至,原来没有下雨。
连夷将天泉剑归还,他侧过身去看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沉默良久,才伸出手去,将她搂入怀中。她入怀的那瞬,心里的那片荒芜,一下就开满了花。
汤宝儿依偎在他怀中,她微微偏头,看着天边晚霞,忽而就笑了:“像不像那次,你扮女子陪我登高,那日的朝霞日出,很美。”
连夷搂紧她,眼中淌出泪来:“像,很像那日。”
汤宝儿笑,眼尾也有泪流出:“这三年,我总是想起那一日。”
“宝儿……”连夷闭上眼,颊边是她柔软的发丝:“宝儿……我……我很想你。”
这三年,他没有哪一日是没有想她的。
他坚信她一定活着,所以他也活着,全力以赴地活着,他想,只要他活着,就一定能见到她。
汤宝儿一直在笑:“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嘴笨,不会说话。”
连夷抱着她,眼底是失而复得的喜意:“宝儿,我去明家提亲好不好?”
他察觉到,这话说完,怀中身体有一瞬的僵硬。
“不行。”汤宝儿离开他的怀抱,她看着远处的晚霞,面上笑意尽敛:“我要报仇,汤家灭门的仇,我一定要报。”
“更何况。”她凝望着他:“明家和关家是政敌,不可能结亲。”
关家是关皇后、太子那派。
而明家是嘉贵妃、二皇子那派。
两家明争暗斗许多年,是京城出了名的不和。
“不要担心,我去斡旋。”连夷握着她冰冷的手,将她的手送进自己袖中。
指尖传来暖意,汤宝儿有些愣神。
一如那日登高,她也是这般,将自己的手放进他的袖中取暖。
“我不能嫁你。”汤宝儿垂眸:“我要报仇。”
连夷低头弯腰,去寻她的眼眸:“我们一起报仇,宝儿,我们一起报汤家的仇。”
说到最后,他语气竟带着哀求:“好不好?”
他很怕她孤注一掷,怕她破釜沉舟,怕她用尽全力报完仇后,就……就不要他了。
女子沉默了很久,直到最后一丝天光隐没,她才抽出手,环着他的肩,直直吻了上去。
连夷顿时僵住了身子,他没有躲闪,也没有进攻,他只是这样承受着,虚虚搂着她的腰身,任她攻城战地,掠夺撕咬。
片刻后,二人分开,气息微喘。
连夷垂眸看她,只见她唇瓣水润殷红,有些肿,他耳根微热,刚想说什么,就听她道:“先这样,等一等。”
她擡眸看她,眼中水润盈盈:“再等等,好不好?”
连夷看着她半晌,才轻轻叹了口气,再度将她搂入怀中:“好。”
他们心照不宣,没有问起过往。
连夷没有问她,那一身杀人的功夫是从哪儿学来的。
她也没有问连夷,为何如今成了国舅府的郎君。
他们只是在山顶互相依偎着,如往昔一般,共看日出日落。
井明时都快急死了,明慈这才慢慢悠悠出现。
“你去哪里了!”井明时上前打量着她,神色焦急。
明慈抿嘴,歉意一笑:“真是抱歉,我就想着随便逛逛,结果逛到山上去了,又迷了路,这才找到路下山来。”
井明时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她这张脸,莫名的,气就消了。
二人一起出了寺,坐上马车回城了。
得知明慈回府,杜氏险些没能拿住筷子。
“怎么了?”明德双一脸疑惑看着她。
杜氏扯扯嘴角,拿稳筷子:“没事,就是有些冷。”
屋子里烧着地龙,暖和得很,可杜氏后背分明升起一股寒意。
待吃过饭,杜氏迫不及待往棠梨院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