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薄雾漫漫白(2)(1/2)
月中薄雾漫漫白(2)
宫门落钥前,李藏璧借道都水监的官署换了身衣服,与裴星濯坐马车回到了拱玉台。
刚踏进殿门,外面的雨就大了起来,侍从替她解下披风拿下去熨洗,又往殿内搬来了炭火,不多时,身上的寒意便被缓慢驱散,李藏璧饮了杯热茶,走到桌案前坐了下来。
不过是一夜半日没在宫中,桌案上的奏折文书便肉眼可见的多了不少,她认命地揉了揉脸,擡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看起来。
看了小半个时辰左右,侍从上来问要不要传膳,李藏璧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手中的朱笔适时落下,在纸页上尽量收着笔势写道:“阅。”
朝臣的奏折实在太多,有时候明明没什么事,那些笔墨没地方用的文臣也能每日呈百十份折子上来,从为君之道说到后宫宗室,从赋税礼乐说到奖惩赏罚,篇篇都不重样,偏偏李藏璧还必须得逐字逐句看完,生怕对方在字里行间写什么重要的事情,最后耐心地在文末写一个笔画方正的“阅”。
裴星濯见她一脸苦闷的样子,说:“殿下要不先歇会儿吧,用了晚膳再看。”
李藏璧随口嗯了一声,皱着眉头咬牙切齿地说:“这些礼部的官员又给我掉书袋,每逢年节办个什么事就给我写长篇大论。”
裴星濯问:“最近要办什么事?”
李藏璧一目十行地往下看,好一会儿才道:“冬至节馈遗。”
裴星濯闷笑,说:“能写这么长?”
“还做了一首长诗,”她顿了顿,又道:“说这事应该是帝君主持,官眷同行——行,这里又提我该有正君了。”
干京向来重视冬至节,将冬至的前一夜叫做冬至夜,家家户户都会相邀聚会饮酒,又叫做“节酒,”还会做冬至团作为祭祀先人和灶神的祭品,抑或是当作礼物相互馈赠,而中干皇室为了与民同乐,一年中会选几个重要日子在正仪门外设棚施物,比如玉皇节施口数粥,中秋节送灯,冬至就会送节酒和冬至团,每逢应试正考的当年,新年时还会让绶官于京中的殿试学子于正仪门前书写春联福图送予百姓,以彰其佑护民间之心。
裴星濯道:“殿下您过完年都二十有五了,陛下像您这个年纪帝卿殿下都五岁了,也不怪朝中的臣子催您。”
李藏璧皱了皱鼻子,道:“你到底站谁那边的?”
裴星濯笑道:“自然是站您这边——不如您先用膳吧,都已经备好了。”
李藏璧不轻不重地瞪了他一眼,这才扔下奏折擡步起身向膳厅走去。
……
宫里就连吃饭也规矩大,午膳上几道菜,晚膳上几道菜,还有几个侍从专门服侍在自己周围,想吃什么,替你挟一口到盘子里,一顿饭总要磨磨蹭蹭半个时辰才能吃完。
每回这般李藏璧就没什么胃口,但最终都会忍着,直到身旁的膳官提醒她差不多可以搁筷了,她这才放下筷子,漱了漱口便擡步往内殿走去。
直到内殿的门关上,李藏璧才勉强放松了一些,四仰八叉地靠在圈椅上,手上慢吞吞地翻着一本奏折。
过了小半刻,裴星濯匆匆打开殿门钻了了进来,从袖中拿出一个油纸包递给她,李藏璧眼睛一亮,放下奏折接过来问:“没被发现吧?”
裴星濯自得道:“神不知鬼不觉。”
“干得漂亮。”李藏璧打开那纸包,分了半个肘子给他,又用油纸捏着剩下半个吃了起来。
裴星濯咬着肘子有些不解,问:“殿下你没吃饱怎么不早说,每回都这样不太好吧?”
李藏璧边吃边翻奏折,道:“怎么说?”
裴星濯疑惑,道:“就是直接说啊。”
李藏璧道:“你以为这么容易,那个膳官一直杵在我旁边就是为了提醒我晚膳只能吃七分饱,勿要贪食懂得节制,但凡我多吃了两口他都能提笔记下来。”
裴星濯道:“记下来又如何?”
李藏璧道:“我多吃两口肘子,这盘肘子半个月便不会上桌,就算是不爱吃的菜多少也得尝一口——无规矩不成方圆,即便是这种小事,我是储君,若我像在庆云村中一样,他们便只会觉得我是个乡野农户,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储君。”
大部分人在乎的只是一个象征储君的符号,而不是李藏璧这个人,他们需要她食不言寝不语,需要她遵规守矩,需要她刻板地遵守着宫内的所有礼仪,需要她举手投足间都像一个皇室,如果表现出任何脱离这个身份的言行,那就是打破了他们心中的神像,他们会怀疑,会反问,会觉得这个人明明和自己一样,又凭什么站在那么高的位置上?
她生来就姓李,享受了千金食禄,万人朝拜,在人前维持着一个储君的形容是她的责任之一,况且她也不是时时被人盯着,比如像现在这种时候,她也可以指示裴星濯为她去偷一个肘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乐趣,那既然有解决办法,又何必非要在人前寻一时的痛快。
“诶诶——小五,快拿帕子来!”吃到一半,李藏璧突然惊叫起来,裴星濯忙起身去看,发现她把油点落在了奏折之上。
“哪有帕子!”裴星濯瞪大眼睛,凑过去想用袖子擦,结果没注意到自己手上也有油渍,顿时又在那纸张上留下了一处污迹。
二人盯着那奏折沉默了一瞬,突然不约而同的笑起来,先是小声的闷笑,在李藏璧不轻不重地踹了裴星濯一脚后很快变大,像是两个一同闯祸的小孩,因为有了同伴一起担责,就连责罚也增添了一丝莫名的乐趣。
……
虽然一份奏折上的油点还不至于让太子殿下担责,但她一直无波无澜的沉闷心情还是因为这个小意外而松快了些许,快速吃完肘子,二人又偷偷摸摸地将油纸点燃,一前一后地塞进了炭炉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