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875章 行险,弄险,老子不想伺候了!

第875章 行险,弄险,老子不想伺候了!(2/2)

目录

有了舟船,肯定需要将士,里面郤氏出了大头,再来就是楼氏,很想占大比例的范氏有心无力。

范氏之所以上心,跟他们制定了东进的计划有关。

在相关的计划中,范氏解决了来自鲜虞的威胁,他们会马上开始针对长狄,灭掉长狄再继续向东直至扩张到海边。

等于说,范氏也将齐国纳入征战的目标行列里面,到时候会不会打起来,取决于齐国是否仍旧主张对济水北岸的领土主权。

有齐国是否主张济水北岸领土主权的说法,出于大河改道冲刷了当地。目前那边是荒无人烟的现状,以只有筑城并有齐国家族栖息为标准,没有齐国的家族在栖息,自然不能算是齐国的势力范围,可是扯到“自古以来”这一点,肯定就变得有得扯了。

“我已经向君上与其他同僚建议,最迟在今年秋收之后,大野的水军就应该出发;汉水的水军则是等秋季下旬再出动。必须在明年春播之前来到‘郢’附近的江段驻扎。”楼令说道。

士鲂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一边,闻言只是简单地点头表示知道了。

明年晋国要玩一场超大的动作,搞得各个家族无不充满了紧迫感,其中以南迁的家族和想要南迁的家族最为感觉时间不够用。

士匄已经答应士鲂让彘氏南迁到南阳盆地,借鉴的就是荀氏的分家不离宗,给予了彘氏尽可能的助力。

问题出在范氏被鲜虞极大的牵制,以至于士鲂心态上更急切。在他坐镇“郢”的时候,没少在“郢”和南阳盆地两边跑,甚至待在南阳盆地的时间比在“郢”还多。

不是楚国的残余势力陷在南边各处战场,士鲂那样搞会让出事的概率变得极大。

楼令很理解士鲂的心态,正事讲完之后,调侃道:“上军佐今天就启程?”

士鲂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地方,答道:“现在就出城,马上赶往南阳盆地。”

犯不着不好意思,换谁都会是这样,谁都别笑话谁。

在接下来,楼令大多数时间待在“郢”城内继续写书,偶尔前往汉水巡视。

其他卿大夫坐镇期间,南迁的各家族不知道会不会在发生纠纷之后请他们主持公道,反正楼令坐镇的时候没少碰上互相告状的破事。

通常是谁越界,可以是收集资源,也能是追捕楚人而越界,一个又一个家族显得很有主人翁的意识。

楼令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和稀泥,双方愿意和解最好,不然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日子就在忙碌的充实中一天天过去,直至到夏季楚君员自杀的消息从“新田”传过来。

那是楚君员一再请求回到“郢”被各种糊弄,使得他明确知道会被关在“新田”一辈子,心态崩了之后选择最激烈的反抗方式,用当众自杀来进行控诉。

真不怪楚君员激烈,他的各种隐忍是为了回到楚地,只要能够回到楚地就有机会摆脱晋国的控制,更有机会将晋军驱赶走,恢复芈姓对楚国全境的统治。

如果楚君员在“新田”期间能够接触到楚人,前去接触的楚人告知会将他救走,或是有列国君臣表示会帮忙让他离开“新田”回到楚地,不至于让他完全陷入绝望之中。

可是……,没有。非但子庚等楚国封君或贵族没有派人接触楚君员给一点明示或暗示,连带列国君臣也忘记了楚君员的存在。

楚君员用当众自杀的方式控诉晋国君臣的不道德,当时听到楚君员喊话和自杀的人很多,里面当然有列国的人。

在自杀前,楚君员强调先君是自焚殉国,绝对不是死于臣子的弑君,晋国君臣欺骗了天下人。

有用吗?

反正晋君周只是将负责看管楚君员的贵族免去爵位再收回封地,没有杀上一批人给楚君员陪葬。

亲自听到和看见楚君员死亡过程的列国之人,他们肯定会将消息传回去,只是消息传到列国并未引起大舆论来指责晋国。

倒不是列国没有同情心,诸侯忘记“互保协议”之类,主要是事情已经过去两三年变得平淡了许多,再来就是他们各自忙得很。

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列国不想引火烧身。

可以将楚君员自杀没有引起太多舆情视作时代变迁的又一个标志,强权胜过公理的标志!

楚君员自杀的影响当然不会那么简单,等传到楚地之后,听说的楚人恐怕不少会发狂。

“真是……”楼令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明明楚君员对于制约楚国很重要,结果能让他当众自杀,并且自杀前还能讲那么多话。

即便是楚君员没有在死前讲那么多话,仅仅他的死亡就会让楚国出现大变!

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残存的楚国封君可以名正言顺来推举新君,新君有可能重新将楚国所有残存的势力整合起来了。

很难不让楼令怀疑晋国是不是出了大坏人,很乐意看到闹出来的场面,用意就是牵制卿位家族在未来的大快朵颐。

谁最有可能是那个坏人?当然是事情发生之后,会获得最多好处的晋君周了。

“是很明显,可是不能排除反其道而行之的可能性。”楼令知道晋君周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真要晋君周简单就不会一直隐忍下来。

长久以来,楼令真的就是晋国裱糊匠,一直在帮晋国修修补补。

没有楼令的调和,天晓得晋国要发生多少次内乱,光是郤氏跟范氏或荀氏打起来,擦出火星的次数就不少于三次。

形势一片大好之下,结果闹出楚君员当众自杀这种事情,时隔五年之后再一次让楼令由衷地感到心累,甚至是出现一种“老子不想伺候了”心力交瘁的心理状态。

只要发动战争,哪怕没有将几个强国灭掉,极大削弱他们的实力,新的秩序就将很快形成;别说会动员超过二十五万军队,几路同时在突然间动手,有很大可能性短时间内攻占不多几个强国的都城,一举涤清旧有势力。

现在是晋国没有给外部诸侯带去惊喜,反倒是自己拉了一坨大的!

楼令有立刻去“新田”的冲动,先杀负责看管楚君员的相关人员全家,再给晋君周几巴掌。

没错,楼令认定那就是晋君周搞出来的幺蛾子,不是也是。

强忍着的楼令没有离开楚地,相反适时地调整了驻军的兵力布置,提前下令让大野和汉水的水军行动起来,尽快抵达“郢”周边的江段驻扎。

与此同时,楼令写了公文送去给晋君周与其他卿大夫,内容就是楚地残存的楚人必定发狂,大江南边的残余楚军有北上的可能。

后面的事情算是楼令猜对了一半,自从楚君员自杀的消息传到楚地,先是成了奴隶的楚人暴动,后面躲在山林里面的楚人也出来玩命袭扰。

猜错的那一半是什么?大江以南的楚国残余势力推举子庚为新君,可是他们继续保持对南方各部落联盟的攻势,看不出有立刻北上的迹象。

子庚是没有率大军北上,原先消失的楚国水军则是出现。他们凭借大江和各条支流的便利,加入到对楚地各晋人据点的袭击。

相关的信息被楼令一一送去“新田”的宫城,特别要求晋君周详细看。

晋君周在楚君员自杀后的反应是什么?他反复自责,但也只是自责,没有其它的动作。

这算什么?欺负楼令目标坚定,多少算是有恃无恐吧。

在两年前,楼令就对娇姬说过一句话,天下人已经进入躁动状态,人心思乱与变乱之下,很多原本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之后变得不那么离奇。

那些改变很大程度就是楼令所造成,他不能在那么干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气急败坏。

所以,楼令当然会对晋君周感到生气,可是又怎么样,难道要给晋国换个新君吗?

若是外孙晋彪过了三岁,其实楼令不是不能给晋国换一名新君。

当前没有过三岁随时有夭折的可能性,楼令都不敢做什么保证。

若是赶走或弄死晋君周之后,晋彪未能长大,不知道会便宜给晋国的哪个封君了。

世界不是围绕着楼令在转,他也不可能掌控一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与需求,发生一些超脱掌控的事情属于不可避免。

只要晋君周不是发狂要杀死或消灭哪一个卿位家族,真不至于让楼令对晋君周怎么样。

出现那样的事情,原定的计划肯定出现变量,本来没有打算再回晋国本土的楼令安排好相关事宜,不得不在临近冬季返回,启程之前派人通知其他卿大夫,天塌下来都要回到“新田”聚会。

因为智罃和士鲂就在楚地,所以他们自然跟楼令一同北上,倒是一样在楚地的魏颗鸵鸟似得躲避。

现在的魏颗比较恐惧,他怕得事情是回“新田”会溅得一身血,可能还会被顺手宰了。

魏颗也不知道是掩耳盗铃还是什么情况,躲起来也就算了,派人找到楼令说楚君员的事情与魏氏无关。

那不等于是魏颗将晋君周给卖了吗?

两个月之后,楼令等人抵达“新田”城门,得到的消息是晋君周半天前离城,暂时不知道跑到哪里去。

“……”楼令知道消息,发现人被气到极致,真的会浑身控制不住发颤,再同样控制不住地发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