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宋圣天子 > 第462章 东西方文化思想领域人物(孔文宇篇)

第462章 东西方文化思想领域人物(孔文宇篇)(2/2)

目录

因此,在思想上要进行统一,同时也要确定核心治国纲领,法家思想过于板执刚正,其次就是由于秦朝亡的太快,用法家做很容易说不吉利,历朝历代对秦始皇的评价上层不一定,但是底下普遍是不怎么地,一方面所以说秦秦始皇对华夏文明的贡献确实很大,但实话实说,讲他底下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不怎么样,另一方面也是中央统战需要进行的工作。

这个时候,儒家体系就登场了,法家是个好东西,但是骨头太硬,工作不好做,因此给他披上一片皮是很有必要的,然后儒家就登场了,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后期出于政治工作需要被直接废除的,我们讲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是直接融入到,东方传统的文化体系当中,所以它是具有很重要的政治位置的,但是在当中,由于中央集权的文化加强和政治统战工作的加强,说白了就是皇帝要一步步加强自己的权力,因此,儒家体系也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变革。

礼法礼法礼法二之在传统时代是重要统治工具,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工具在传统时代步伐有高级官员,因为礼法问题被处置,比如某位官员因为在某场合不合礼教被直接拉下马,当然这是政治斗争的缘故,多数只是披个皮,但是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传统封建时代,礼法治国是重要政治体系。

儒家的几次内部斗争,或者说路线斗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东方地区文化思想的改革和政治斗争。并且多数是伴随中央集权和政治局势加强。代表象征物。明朝初年,朱元璋删去孟子民为贵,君为轻。五代十国的十朝元老冯道,评价由好变坏,本质就是这一时期产物。阳明心学是儒家最后一个高光时刻。至此之后,儒家基本死气沉沉,提一句。

朱子理学,客观认为,近些年来,有说法认为,儒家体系的最后崩塌是朱熹的锅,按实话实说讲,他也是务实派官员,在地方干过知府,并且政绩还不错。朱子理学这套东西,本质上是约束上层使用的,宋朝后期至北宋开始上层的情况相当的糟糕,他提出的这一切,本质上是为约束统治集团,奈何后期的统治集团直接把这玩意儿用来约束普通民众,包括什么三从四德啊,重男轻女啊,都是这一时期的东西,至于缠足,这个东西的形成是比较特殊的,是名人效应。据说,苏轼还称赞过小脚,但是人家苏轼称赞的是天然的,不是后期加工的。南宋开始这玩意儿,貌似就开始流行起来。明朝和清朝官方文件都严令禁止正式,这玩意儿但是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江南地区的当事人家都以这个玩意儿为荣,因为普通老百姓无论男女都是要下地干活的,只有家里稍微有些钱的女子才能缠足。所以,朱子理学其实是背了很大一段锅的。补充一点文字狱不是清朝的专利,历朝历代几乎都会搞这点工作,修一修史书,改一改史籍,弄一弄典籍。但是清朝算是有过之而不及,当然不排除后期落于妖魔化清朝早期的制度确实是太拉了,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的工作,做的非常不到位,加上清末又处在那个变局时期的可能,但是清朝初期的部分政策过于拉垮,再加上清末有过于拉垮,实话实说,讲清末的局势是百年未有之变局,放其他朝代也未必能过得了关,只能说时也命也。

赵宇提到,社会层面的变革不是简简单单的改朝换代,更不是普通的变法。是社会模式的重组和社会体系的重组,说白了就是社会的玩法要变,社会的规则要变,这个变不是简单的变,要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思想层面,第二层面是制度层面,第三层面才是器物层面。

思想层面一般是指开放思想嗯,东方传统文化中百家争鸣,算是一次历史意义在于形成新的历史阶级。同时,知识开始下沉,由纯贵族到草根寒门世家,开始具备一定的能力。当然,这个时期能够接触知识的还不是普通人,一来是成本,二来是历史局限性,但是已经开了个头。同时,在在这当中,有很多文化体系。

汉武帝时期制度层面的削藩基本完成,那么接下来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大一统思想?史学界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是在汉武帝时期,秦始皇只是完成了制度上的统一。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纲领作为核心治国理念,同时也要作为一个大一统的思想所在,说白了就是让所有人知道,应该是大一统的秦朝灭亡的原因,就是没有完成这个工作,大多数人还认为应该玩周天子那1套,包括汉初时分,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情况,只有刘邦,项羽等少数人意识到未来的局势是以大一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但是当时的条件普遍不允许,所以只能妥协分封,因此,确定的观点是什么罢黜除百家,独尊儒术。或者换一个名词叫儒表法核。其实和帝国新政以来强调的法律为底线,道德为上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多的属于是约束保证皇权,并随时代发展逐步加强。

近代以来,直到五四运动的爆发,才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清末变革失败,本质上就是没有动思想变革这一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也正是这方面的变革,大宋帝国的科举大讨论算是打开了这道枷锁,大宋帝国的对手西方各国也在亚肯达七世带领下修撰西方地区文明史,以此开始思想变革领域。同时,工学会将原本属于上层的知识向下层传播,估计很快西方版百家争鸣估计就要来到。

大宋帝国中苏联席会议正式确定帝国第一阶段改革目标,传统时代的救亡图存已经完成。说白了,赵宇他的使命是把一个快灭国的传统封建帝国挽救回来,并发展成勃勃生机。陈棠江和赵嘉熙第二代使命是把大宋帝国实行转型向近代化帝国迈进。

第一阶段改革就是制度改革和器物改革,很少能够动用思想变革方面。赵宇一边抄手,相关改革一边缔造世界大同观理论,作为取代传统,封建时代治国核心纲领儒表法核的替代品。该理论三个要点,第一是实践出真知,任何问题不要只看书面文件和纸面文件,第二个是要反对个人神话和体系神话世界大同观理论,要迎来第二次变革期,主要工作由陈棠江主抓,赵宇已经退居二线,很少干涉中央事务,第三个观点是务实理论。老百姓是不管什么理论,大道理的,他们只关心吃的饱,穿的呢。因此,帝国是两面改革,一面搞生产力研究,另一面搞理论宣传。第二代开始要进行分工,陈棠江和赵嘉熙两人要分别主抓。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正式敲定世界大同观理论。作为帝国核心执政思想,执政理念和执政体系,正是标志。中央会议正式确定并作政治道路报告明确该理论的核心要素是世界大同观理论为帝国核心执政思想是载入中央执政工作文件和帝国宪法第一章规定的。同时宣布以儒家和法家结合体形成的治理观念,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央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维稳善后和政治统战工作,确保不会出现较大的社会动荡。

根据大宋帝国中枢联席会议指示,中央文件正式明确强调大宋帝国坚持世界大同观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传统,儒法结合治国理念退出官方文件和指导体系,确立以法律为底线,道德为上限的核心执政体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