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357章 关键是要能炼出真正的好钢

第357章 关键是要能炼出真正的好钢(1/2)

目录

王部长扫视了一下会议室里的众人,目光最终停在了桌上的检测报告上。

“听说你们搞出了什么新钢种?我特地过来看看。”王部长的声音不紧不慢,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建国赶紧将检测报告递了过去:“王部长,您看,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特种钢样品检测结果。”

王部长接过报告,仔细看了起来。随着他往下看,眉头逐渐舒展开来,眼中也闪现出了惊喜的光芒。

“抗拉强度1450兆帕?”王部长抬起头看向刘建国,“这个数据准确吗?”

“绝对准确!”刘建国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用的是基地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数据绝对可靠。”

王部长又看了看报告,然后将目光投向了沈良:“小伙子,这个配方是你搞出来的?”

沈良站起身来,语气平静地回答:“是的,王部长。”

“好!很好!”王部长连声叫好,“年轻人有想法,敢创新,这才是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

说着,王部长转向刘建国:“老刘,这个小同志我要借走一段时间。”

“啊?”刘建国一愣,“王部长,这…”

“你放心,不是要调走他。”王部长摆了摆手,“是有个更重要的项目需要他参与。”

沈良心中一动,他知道这个所谓的“更重要的项目”是什么。在他的记忆中,1982年正是国家启动几个重大装备项目的关键时期。

“王部长,不知道是什么项目?”沈良主动问道。

王部长看了看周围的人,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具体的我不能在这里说,涉及保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项目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战略安全,意义重大。”

老金这时候插话道:“王部长,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刚才我们都不看好他的方案,结果人家一试验,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的脸都打肿了。”

“哦?”王部长来了兴趣,“说说看,怎么回事?”

老金将刚才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特别强调了众人的质疑和最终的结果反差。

王部长听完,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小同志不仅技术过硬,思路也很独特。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需要的。”

就在这时,会议室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匆忙跑了进来。

“王部长,不好了!西德那边出事了!”

王部长脸色一变:“什么事?快说!”

“西德MAN公司刚刚发来通知,说由于技术保密的需要,取消了与我们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的合同也要中止。”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刘建国惊讶地说道:“怎么会这样?合同都签了,怎么说取消就取消?”

王部长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这些洋鬼子,翻脸比翻书还快!”

沈良心中暗叹。他知道这种事情在80年代经常发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从来都是毫不留情的,一旦他们觉得某项技术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就会立刻中断合作。

“王部长,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什么?”沈良问道。

那个工作人员回答:“他们说是接到了上级的指示,不能向中国转让相关技术。”

“放屁!”老金气得直跺脚,“明明是看我们快要成功了,害怕我们的技术超过他们!”

王部长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看来,我们只能靠自己了。”

他转向沈良:“小同志,现在情况你也听到了。本来我们准备引进西德的大型设备制造技术,现在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你觉得我们自己搞,有把握吗?”

沈良知道,关键时刻到了。这正是他展现自己真正价值的时候。

“王部长,我觉得这未必是坏事。”沈良语气坚定地说道。

“哦?此话怎讲?”王部长有些意外。

“依赖进口技术,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现在他们主动切断合作,正好逼着我们自主创新。”沈良侃侃而谈,“刚才的特种钢试验已经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搞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

王部长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的意思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

“没错!”沈良点头道,“而且我相信,只要给我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我们搞出来的技术绝对不比西德的差!”

老金在一旁嘀咕道:“话是这么说,可是人家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我们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超越?”

沈良转向老金:“金师傅,您刚才不也是这么想的吗?结果呢?”

老金被说得哑口无言。确实,他刚才也不相信沈良能搞出什么名堂,结果却被狠狠打脸了。

王部长在会议室里踱了几步,然后停下来说道:“好!我相信你一次。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你应该明白,如果搞砸了,后果很严重。”

“我明白。”沈良语气坚定。

“那好,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个新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王部长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刘建国急忙说道:“王部长,沈同志虽然很有能力,但是他资历还浅,担任技术负责人是不是…”

“资历?”王部长打断了刘建国的话,“我们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不是资历深的人。刚才的试验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老金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刘主任。我们这些老家伙守旧得很,思路跟不上时代了。让年轻人试试也好。”

沈良内心激动,但表面上仍保持着冷静:“王部长,我不会让您失望的。不过我需要一些条件。”

“说!”王部长干脆地回答。

“第一,我需要一个专门的研发团队,成员由我来选择。”

“可以。”

“第二,我需要足够的研发经费,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影响进度。”

“这个我可以向上级争取。”

“第三,我需要一定的决策权,在技术路线选择上不受外界干扰。”

王部长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只要你的技术路线合理,我支持你。”

就在这时,那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又跑了进来:“王部长,还有个消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也发来通知,中止了与我们的技术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