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妄折娇枝(重生) > 入宫

入宫(1/2)

目录

入宫

小茱一直都被陈定霁抱在了怀里,不哭不闹,十分安静。

在起初他们需要避开端华侯府中人目光逃离之时,庄令涵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但出了端华侯府之后,明明该往北,陈定霁却朝西走。

端华侯府和铭柔阁都在长安城的东北角,宋国公府则在城西。

夜深人静,街市上一片漆黑,只有几处高门大院门口悬挂的灯笼和清凉的月色,在照亮脚下的路途。

庄令涵只停了一步,陈定霁便已发觉。

他转身回头,她看他的眼神复杂无比,他能从中解读出无数种令他心伤失措的情绪。

“把小茱还给我。”

即使街市无人,长安城的达官贵人们所居住的院落,也会有守夜的门子。

庄令涵虽然并不会为陈定霁眼下的处境考虑,可她也不想引起动静,为自己、磐引和小茱的安危带来种种可能的后患。

可她压低的声音还是准确无误地传到了陈定霁的耳中,小茱在他怀里又一次陷入了沉睡,还睡得香甜,她见他并未回应,便又低着嗓子,这一次多了几分不耐:

“陈定霁,把小茱还给我。”

“琤琤是为了我的孩子才杀掉霍长晟的,”他的言语和骤起的风声混在了一起,但她站在他落下的高大的阴影里,只能听见风声,没有风的吹拂,“你就这么狠心,留下她,让她一个人独自承担罪责?”

庄令涵不说话,尽管陈定雯先前几次三番的捉弄和陷害令她受尽了苦楚,可如今陈定雯杀了人,虽不完全是因为她,可她到底不能昧着良心冷眼旁观,受了恩惠,转身便离开。

“你,你想做什么?”她吸了口气,初秋的夜风将长安城里灰尘吹得很干净。

“至少,”他俯视她,他知道她是装出来的云淡风轻,“要保下她的命。”

“你是大齐的中书令,你一声令下,她可以无罪逃脱。”她只盯着他怀中熟睡的小茱,想要去拉,又怕将小茱惊醒,“这世上,本就没有你陈定霁办不到的事,不是吗?”

“得到你的原谅,”他只需要身子微微前倾,便能将由衷的话语覆在她的耳边,“就是我办不到的事。”

她侧头,继而怒目斜视,她对他不会有半分多的柔情,“不用装腔作势,我不吃这一套。”

“小茱是我救回来的,枝枝……”他的目光贴紧了她,“你的气消了吗?”

“谁知道霍长晟的人是不是一路跟着你去了邺城,”她不愿与他对视,只需要感受他的视线即将与她触碰,她便即刻躲闪,不留一丝余地,“你为自己赎罪,本也是应当。”

但刚刚,他们都听到了霍长晟与陈定雯争吵的内容。

霍长晟是为了她才去的邺城,她嘴硬,为了自己的气势,便只能装作充耳不闻。

陈定霁并不反驳,只深深吸了一口气,正要再说什么,两人却听见了身后急促的马车声。

他迅速用披风的后摆将她笼在了怀中,再一次躲进了见不得光的阴影之中。

也许永远都见不得光。

“君侯,”马车刚好停在他们身边,却是崔孝冲的声音,“属下来迟了,请君侯赎罪。”

“先上车。”晴方也从马车里探出了头,在他们面前,已经丝毫没有先前婢女的卑微和谦恭,“上车再说。”

夜色里,庄令涵与晴方对视了一眼,这个先前她无比信任、几乎托付身家的婢女,眼神和之前的,已经截然不同。

但,她并不想多说什么,陈定霁和霍长晟的人同时到达了邺城,若没有陈定霁帮她,小茱现在能否平安回到她的怀中,确实是个未知之数。

世事总难预料。

“是我去通知崔将军的,”马车不大,四人对坐显得拥挤,晴方先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君侯一人带着女君去那端华侯府,奴婢不放心。”

言自称“奴婢”,但却更像那个掌握了全局的人。

“还是晴方考虑周全。”庄令涵向崔孝冲点了点头,后者尴尬颔首,像是局促的外人。

陈定霁将小茱抱给了晴方,晴方自然而然地接过,看着小茱的睡颜,轻声笑道:“和君侯很像,小茱长大了,一定和君侯一样,是个美男子。”

在座四人并未完全共享所有的所知所得,晴方这话,不知在演给谁看。

庄令涵不动声色。

“属下来接君侯,还有一件要事。”崔孝冲正声,只看着一直未从庄令涵身上移开目光的陈定霁,说道:“半个时辰前,宫里传来了急报,说是陛下生了急病,病情来势汹汹……”

“我走这一个月,朝中上下可有异动?”陈定霁转了头,阖上了眼帘。

“勇尚伯夫妇去了亭州的陈境前线,其余的,与君侯离开时相比,基本风平浪静。”崔孝冲如实回道,“陛下毕竟是一国之君,龙体万一出了三长两短,君侯先前的诸多布置,恐怕……都要提早做好准备。”

“崔将军,这马车是往哪里走的?”庄令涵不想听他们说这些,只悄悄将马车的侧帘掀开了一角,看着外面疾驰而过的黑色与深墨色交织的街景,突然生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夫人,你医术高明,属下在延州已经见识过了,”话虽恭俭,内容却是不容置喙,“当初在延州,太后娘娘曾提过要让夫人入宫做太医。这次陛下急病,需要夫人的杏林妙手,再次出山。”

“可是……”庄令涵欲言又止,“我本人,已经死了半年有余了。”

“夫人是属下在延州的表妹,原本应当为太后娘娘和陛下效力,入我齐宫为太医,却被君侯强掳……”崔孝冲顿了一顿,看着面无表情的陈定霁,继续说道,“夫人虽为诞下君侯一子,却坚持与君侯决裂,找到属下,让属下将夫人重新推举入宫,彻底断绝与君侯的关系。”

马车刚好碾过一块断裂的石板,整个车厢连着在座的四人都颠了一颠,庄令涵一心记挂着晴方怀里的小茱,想起身看看,右手却被陈定霁捉住了。

“小心。”他的手掌温暖,她便没有立即躲开,任他握着,还是探出了身子。

小茱睡得很沉,在这一室突如其来的沉默里,甚至还打了一声鼾。

庄令涵突然想起了夏谦。

这对父子明明毫无血缘,却又莫名在这种事上充满了默契。

“女君,奴婢知道,你医者仁心,”晴方这才开了口,将庄令涵的神思稳稳地拉了回来,“陛下重病,对于女君来说,也许是个绝佳的机会。”

这一车上,所有人都在算计着她。

包括她早不应该抱有幻想的崔孝冲。

还有在这半年光阴里,已经悄悄与陈定霁站成一个阵线的晴方。

庄令涵这才恍然大悟。

“可是万一治不好你们大齐的小皇帝,”庄令涵抽回了被陈定霁握着的手,他想再握,被她巧妙地躲开了,“我这条命,可能会交代在这异国他乡了。”

“若真有这么一天,”陈定霁终于开口,语气诚恳而坚定,“我会起兵逼宫,无人敢伤你。”

晴方闻罢,才突然又擡头看了他一眼,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君侯说得容易,”庄令涵难得收敛了嘲讽的语气,“若果真如此,我会成了阻碍君侯大业的千古罪人,这样的罪过,我可承担不起。”

“你不会,”陈定霁趁机再次握紧了她的手,“我信你,我一直都信你。”

车轮滚动,????交错,忽有寒鸦飞过,哀啼阵阵。

庄令涵忽然有些糊涂:

入宫一事从头到尾,究竟是谁的主意?

马车在距离齐宫的不远处停下,崔孝冲先下了车,庄令涵最终还是决定入一趟齐宫,深深地看了一眼小茱,再将他递回给晴方。

正起身,又听见身后陈定霁说话:

“等你回来,万事小心。”

她并未回应,稳稳地下了车,不回头看他。

上一世,刚刚与陈定霁相识的时候,他在她面前几乎极少发言,每次与她交流,几乎都与床笫之事有关。

这一世的开始也是如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言语越来越多,关心和爱重的话语,张口便来。

她有些不习惯。

只是,她也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她了。

齐宫巍峨,无边的夜色里,像矮山一样耸立。

庄令涵略一回想,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来齐宫,还是来看斛律云绰。

彼时的她,尚不知道那一次的见面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写他们数人今后命运的走向:

林林、云绰、陈定霖、淳于冰娥,包括陈定霁和她自己。

而被崔孝冲以“表妹庄氏”身份重新带回齐宫的她,又会改写什么,她根本无暇细思。

齐帝独孤衍所居的建章宫中,里里外外都围满了人。宫女、太监、侍卫、太医,还有端坐于床前一丈开外,将手中的巾帕攥出了破碎痕迹的斛律太后。

独孤衍在龙榻上反复翻滚,嗷嗷痛叫,这个早早就被加诸了整个江山的少年,此刻却也毫不避讳地展露着和其他同龄人相同的、对待皮肉之痛最原始最本能的呼喊。

一旁立着的几位太医,有些是庄令涵在铭柔阁见过的,不过这过了近一年的时间,除了赵太医以外,其余之人,恐怕也无心细想,这个被崔孝冲带进来,又在斛律太后复杂的眼神之下被允许给小皇帝医治的年轻女人,究竟是谁。

庄令涵短短一生十八载,经历过许多这样的时刻。

在她仅有六岁的时候,她便能用已经十分出色的医术,救过襄州大战里浴血奋战的许多将士的性命。

后来她手下医人无数,被铭记于心的,总是那么几场似是预谋又似是无心插柳的“力挽狂澜”:

铭柔阁的萧毅,延州的陈定霁,宋国公府的白氏

——还有现在,被期待又被同时质疑的,齐宫中的独孤衍。

独孤衍乱滚,就连斛律太后这个亲生母亲,都不能将其安抚下来,乖乖躺着不动,让几位太医诊治。

“太后娘娘,”庄令涵规矩地施礼,绝没有任何出格的表现,“也许正是因为关心陛下的人太多,陛下不忍被众人见他如此窘态,才不肯听太后的劝导的。”

“陛下的肩上担着大齐的万里江山,”斛律太后渐渐恢复了端肃,不怒自威,“若是连这小小的病症都觉难堪,以后又该如何坦然面对天下万民?”

“娘娘,妾的医术,娘娘在延州也曾见识过,”庄令涵不紧不慢,“若娘娘……信得过妾,可以将陛下的病,全权交给妾。”

斛律太后眸色微凛,眼角的泪痣,也陡然多了几分凌厉之气:“你是文光的宠姬,我又怎么敢放心,把陛下的命都交给你。”

“想必妾的表哥刚刚已经向娘娘禀明了,妾与宋国公决裂,妾受表哥庇佑才顺利产子,这次回来,想起了娘娘在延州曾招揽过妾。只怪妾当初被宋国公蒙蔽,以为他权势熏天,可以许妾正妻之位,谁曾想……”

她故意欲言又止,低头看着斛律太后蜀锦的绣鞋上绝美无双的绣纹,斛律太后依旧那么钟爱这些精绣之物,并没有什么变化:

“情爱不过是镜花水月,妾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纵使满身医术,若无用武之地,也难为自己挣得一瓦遮头。”

“所以你即使身怀绝世医术,也断不肯为文光医治?”斛律太后笑了笑,“庄氏,男人是最不可靠的,对不对?”

“靠人,从来都不如靠己。”这话也算发自她肺腑,“若娘娘不放心,赵太医可与妾一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