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迁居静养(2/2)
皇帝没有说话。他走回御案,拿起另一份奏折。
那是海军都督递上来的。一艘前往东瀛的商船,在公海被截获。船上没有货物,只有江南陈家的满门老小。
唯独不见那本“账本”。
“他们把账本和人分开了。”皇帝像是说给李承安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就算人被抓住,只要账本还在,他们就还有翻盘的希望。好一招‘弃车保帅’。”
“陛下,如今人赃并获,陈家与十二连环坞勾结的证据确凿,已是铁案。”李承安进言,“王家也脱不了干系。请陛下下旨,将太后余党,一网打尽!”
皇帝看着他,久久不语。
大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爱卿,你跟了朕多少年了?”皇帝突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回陛下,从您还是太子时算起,至今已有十五年。”
“十五年。”皇帝叹了口气,“十五年来,朕无时无刻不想把这些蛀虫从朝堂上清理出去。可他们盘根错节,动一个,就会牵扯出一片。朕一直在等,等一个机会。”
他拿起朱笔,饱蘸朱砂。
“一个让他们自己跳出来,把所有罪证都摆到朕面前的机会。”
笔锋落下,一道刺目的朱批,出现在奏折之上。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江南陈家,勾结水匪,意图谋逆,抄没家产,满门下狱。”
“十二连环坞,即刻剿灭,不留活口。”
“吏部尚书王正德,结党营私,输送利益,革职下狱,交由刑部会审。”
“兵部侍郎……”
“户部员外郎……”
一连串的名字从皇帝口中吐出,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京城一个显赫的家族。每一个名字,都曾是太后最坚实的拥趸。
李承安跪在地上,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知道,持续了数年的政治风暴,将在今天,迎来最后的终结。
“还有。”皇帝的声音顿了顿,“拟旨,太后年事已高,即日起,迁居慈安宫静养,非召不得出。”
这是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釜底抽薪,彻底斩断了太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
慈安宫。
往日的喧嚣与尊贵,荡然无存。宫里的陈设被搬走大半,只留下最简单的桌椅床榻。宫女太监也被遣散,只剩下两个年迈的嬷嬷。
一名小太监在殿中宣读着皇帝的圣旨,声音尖细,却透着冰冷。
太后穿着一身素色的宫装,静静地坐在主位上。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曾经权倾朝野的女人,此刻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妇。
当听到“迁居静养”四个字时,她的手动了一下,似乎想去端起桌上的茶杯,却又停在了半空。
小太监宣读完毕,躬身退下。
偌大的宫殿,陷入一片死寂。
许久,太后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
“都……都完了?”
没有人回答她。
她缓缓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了那扇久未开启的窗。
窗外,是四四方方的宫墙,和一片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
再也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再也没有跪伏在地的朝臣。那本被她视为最后希望的账本,如今也不知所踪。
朝局已定。
她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大门在身后缓缓关上,落锁的声音,清脆而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