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赐我人间一两风 补完篇——韩信……(2/2)
似乎是察觉了有人在看,他没有起身,只有低低的声音传了过来,“怎么了,找我有什么事么?”
“将军如此不爱惜自己,是不想去征匈奴了么?”韩信听到了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慢慢地坐了起来,看到了一个玄衣青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这间逼仄的囚室之中,他方才并没有听到门锁的声音,所以应该不是门外的那个明摆着给他们放风的狱卒做的。
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奇来,只是慢慢地回答道,“陛下是不会让我去匈奴的。”
“那将军就忍心弃天下人安危于不顾么?”青年问道,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
韩信收敛了笑容,低着眼睛看着自己的膝盖和沉重的锁链,“我写了军法和三卷兵书,以期后人,我也不算什么都没做了。”
他轻轻地把手放在了腿上,“而且就算是现在能出去,大概也是再也上不了马了。”
“我是夏季进来了,如今已经深冬了,这么长时间下来,这两条腿大概早就废了。”他说,“北地苦寒,陛下若是体恤我也不会让我去的。”
青年笑了一声,似乎是在冷笑似乎又不是,“我听闻那位皇帝从前对你很是体恤。”
如今他还体恤你么,嬴政没有把这句话也问出来,他看着青年被镣铐磨出血痕的手腕,这东西的厉害他清楚,定罪之后的犯人被铐上一个月都算肉刑了。
天天拖着这种东西,韩信只说自己的腿,怕不是肩膀也伤得厉害,这样呆上大半年出来也基本上是个废人了。
嬴政知道但凡脱离因果的人,就不再有所谓的可能了,也就是说,所有的可能都会收束于一身,所以经历过很多种可能性的人会收到所有可能性的记忆。
然后再通向那个唯一的自己和唯一的结果。
唐秋生说韩信在班师的前一天选择了这条路,所以这段记忆自然也被他收回去了。
然而他还是没有犹豫地选择了还朝。
再一次面对可能被圈禁到世人遗忘流言四起的未来。
不过自己最终放了他走,所以这段过去所导向的未来也会在那一年兑现,毕竟世界上永远只有一个他了。
“汉王的确待我很好。”他笑着说,“我永远都会记得他的好处的。”
“所以我也奢望大家记着我的好处。”韩信笑了笑,“记得我选了这条路,没有让天下搞什么无聊的三足鼎立,没有再像从前那样乱上五百年。”
“九州四海很快又重新在一起了。”他轻声说,微微偏了偏头,“请问,他们会记得么?”
“他们会觉得做这种事的人很了不起吧。”他问道。
“这当然是了不起的事情,是不世的功勋。”嬴政笑了笑,“自当彪显史册,万世不朽。”
韩信眨了眨眼睛,他安静地望向他,过了一会,他笑了起来,“很多人都觉得我选错了。”
“但是我觉得我选的没错。”他轻声说,“当年六国后人火烧章台宫,我只觉得很可惜,也很没有意思。”
他的目光从窗子里望了出去,大概是到了整点,听到了隐隐的钟鼓声。
“您看,这不又废了不少力气重新建了一座新的么。”他说,“这大概就是这片土地的道理吧。”
“大家还是希望在一起的。”他笑了一声。
“我年幼的时候,”他微微地出了口气,“我师父和我说,这个国家能矗立在大地上,有他的一份功劳。”
“我说好像很多公子王孙都很讨厌它。”韩信慢慢地说,“带的普通人好像也不太喜欢它。”
“我师父说,骂是总要骂的,他也很喜欢骂它和秦皇帝,但是外人骂不得。”他笑了笑,“他说我长大了就知道它的好了,尤其是如果那些人贼心不死想要重新分地之后。”
“我问他如果重新分地之后是不是还要打上几百年的仗。”韩信说。
“他说不会的,他说不是还有你呢么,”韩信轻轻地笑了一声,看着自己的手,“一定会让那个统一的恢廓的帝国从灰烬中重生,再一次让所有人成为同袍而四海可为家。”
“既然他老人家都这么说了,”他笑了笑,“那我肯定要成功了。”
“所以我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了。”他说,“除了一个有点奇奇怪怪的愿望之外,也没有什么了。”
“那个愿望也会实现的。”玄衣青年笃定地说。
韩信怔了一下,“您能猜到?”
玄衣青年笑着点了点头。
韩信似乎读出了什么,露出了一个轻快的笑容,“这样啊。”
他笑着擡起了头,似乎在嗅着风的气息,凛冽的夹杂着冰雪的北风让人的每个毛孔都被迫张开又激烈收缩。
然而t他似乎很受用。
“实不实现也无所谓了。”他笑着说,“只要有人不觉得它是个很怪的想法就好了。”
“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轻松地抱怨道,“每次他们问我想要什么,我若是照实告诉他们,他们反而觉得我在说谎。”
“有那么荒唐么?”他反问道。
“不荒唐。”玄衣青年答道,“只是他们没法想象而已。”
韩信笑了起来,笑得神采飞扬。
我生从来青云外,万丈红尘不投怀。
“的确,”他点了点头,“如果能那样就太好了。”
“我就知道,”他轻快地说,眉眼中满是年少轻狂,“我从来都是天幸之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