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诸种真相(2/2)
只是无垢有自己的禀性,也有自己的立场,她这辈子,不可能做妙莲华那样的人。她遇见李世民的时候年纪太小,好多事情都没想清楚,就自然而然地追随其人、依附其人、仰赖其人。为丈夫考虑,为丈夫盘算,痛丈夫之所痛,喜丈夫之所喜,维护他、爱戴他、成全他……无垢已经习惯成自然,找不到其他出路。
“真相、真相……”海德独自喃喃,“天下万象繁多,到底还有哪些真相?”
“历史的真相。”无垢只在心底说道。她原本想说,有“历史之真相”,是淑妃妙莲华不幸患上不治之症,早逝于宫中;而有别于“历史真相”的实情,则是妙莲华在她的安排下永离深宫,重获自由。
考虑再三后,无垢还是把这些话咽进了肚子里。
两人又在殿中闲聊一阵。鸟声细碎,花影深浓,日照当空,已至午时。海德结束探望,乘坐牛车绕过几座宫殿,前去看望姐姐萧曼。无垢也起驾离开,吩咐众人扶她上辇,朝新修大明宫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宫域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内庭有太液池,拾翠殿、珠镜殿、承香殿等宫殿以及亭、观等处。的拾翠殿而去。
此前,燕同钗喜滋滋地告诉她,自家那个十岁的表妹此人即是武则天。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贞观八年时刚好十岁。武则天之母、燕氏之母分别是杨达、杨雄的女儿,而杨雄、杨达是亲兄弟。也就是说,燕妃之母与武则天之母是堂姐妹,所以燕妃与武则天是表姐妹关系。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成为李治的皇后之后,仍与燕妃关系良好,李治封禅泰山时,燕妃被安排主持终献,地位极高。燕妃晚年重病时,仍坚持为武则天之母奔丧。而在武则天实际统治期间,燕妃的儿子越王李贞起兵反武,被武则天镇压并处死,但武则天并未因此牵连燕妃的墓葬。仰慕皇后已久,只求进宫拜望,一睹国母风仪。关于这名十岁女子,无垢早就听说过她的才名,再加上同钗一脸喜色、雀跃可爱,实在不忍令其灰心,因此无垢并未犹豫太久,便答应了同钗的请求。
“我叫武约,字明空!”致敬2006年张建亚导演的古装历史剧《贞观之治》中武则天相关片段。
少女声音清脆,说话爽利,擡头见人时,双眸灿若明星,顾盼生辉。
无垢心下一惊,打量少女几眼,越发觉得她的气质不流于俗,与之交谈几句,更觉其人聪颖秀逸、谈吐非凡。
“我果然没哄你吧!我这表妹落落大方,卓尔不群,看一眼就让人高兴。”回宫的路上,同钗跟无垢一道行走,眉飞色舞,得意洋洋。
“确实卓尔不群。等她再长个四五岁,就可以进宫陪你了。”无垢调侃道。
“殿下又说这样的话。”同钗忍笑道,“究竟是陪我,还是陪陛下呀?后宫里出的少,进的多,何必呢?找那么多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侍奉他,他也忙不过来嘛。”
“别说他了,说说你吧。”无垢突然停下脚步,转脸注视同钗。
“我?我怎么了?”同钗一头雾水。
“去年,你就跟和须蜜相认了,是不是?”
同钗一听此言,喷笑出声:“嗨呀,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我被魏贼抓去以后,多亏她及时照顾我,我才没有饿肚子,脚也没有冻坏。她可是我的大恩人。殿下切莫再提她杀人的那些旧话。”
无垢长叹一声,笑意淡然,仍与她戏谑:“一个金敦,一个和须蜜,都是杀人的凶犯,居然都得你的器重。素来温良贤德、善解人意的贤妃,总与那些杀伐气重的凶恶女子为伍,我真不知该如何管教你。”
“与其说是‘杀伐气重’,不如说是烈性十足、另辟蹊径。”同钗挑了挑眉,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再说了,和须蜜杀人也没有切实的证据嘛!我还到银灯那儿去旁敲侧击过,她什么都没看见。‘疑罪从无’,人家和须蜜就是清清白白的。”
无垢苦笑半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同钗又笑道:“殿下不要怨我不明是非。后宫之中,总要有些与众不同、面貌殊异的女子,不然千人一面,多无聊呀!”
两人慢慢走到太液池畔。池塘尚在开凿,擡眼望去,年老的工匠们还在挥汗如雨、埋头苦干,而几个年轻人彼此传递着石灰、黏土和浓稠的糯米浆,偶尔高喊一两声模糊的话,大意是唤人前来,一块儿准备夯实近岸处的地基。
在他们身后,几块太湖石宛如上天亲手雕砌的宝玉。它们静静矗立,彼此掩映,组成了山似的屏障,俯瞰渐渐平整的池底。去年,后宫各殿的荷花开得鲜红娇嫩,今年移栽了几株到太液池的淤泥中,不知将会开出怎样的光景。
“你说得没错。旧人当去,新人将至。”无垢不再看同钗,迎风远眺,深深呼吸,“宫里……不!是天下。天下女子众多,总不能都跟我是同样的作风。气象一新,众人自适,方能绘就开天辟地、海晏河清的盛世图卷。”
身前身侧,杨柳依依,宫女款步;远天之上,白云悠悠,众鸟高飞。无垢面带微笑,仰面朝天,只感到天空被她的眼力撑高、推宽,铺展得无边无际,铺得她眼睛发胀、发痛、发酸。而她自己立足的地面,似乎跟太液池那处巨大的凹陷一样,渐渐被人掏空,正在缓缓沉降。她并不难过,因为她隐隐约约地感知到世界即将改变,在新的世界里,天下女子可将她们毕生的积郁一扫而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