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1/2)
第77章
深夜的密林之中,一队兵马正整齐地前进,各个轻装简行,动作整齐划一。
领头的人金甲披身,一双眼凌厉无比,“探路的可回来了?还要多久?”
身后的副将上前一步,“大将军,翻过这山,便能至溱州地界了。”
段峄颔首,驱马继续前行,“传令下去,就地驻扎,明日一早再出发。”
士兵们很快扎好行帐,段峄坐在主帐之中,看着亲兵颤巍巍地送上来的密信。
圣人下令,命成王同太子一起主持宗庙祭祀。
人前冷静自持的大将军此刻却勃然大怒,将那张纸撕得粉碎,又将桌案上的东西拂落一地。
“楚昭!”
他咬牙念着那个被他亲自扶上皇位之人的名字,难掩心头愤恨。
亲兵垂头不敢言,只能默然退出帐外,段峄在帐中静坐良久,看向溱州的方向。
那里有一座他闻所未闻,做梦也没想到的矿山。
半晌,他突地轻笑一声,英武的脸上尽是扭曲之色,“卫悯啊卫悯,你怎么偏偏就死得这么突然,真是,太可惜了。”
若卫逢安在世,兴许他会更快将这座矿山收入囊中。
而那些该死的倭寇不会再有机会算计他。
他的笑容突然凝滞,忽地意识到,卫悯的死就像一个诅咒,缠绕他半生的诅咒。卫悯死了,李邕也死了,他扶持上位者不再信任他,与虎谋皮者从一开始就在蒙骗他。
吉川信、楚昭,这些人他都不会放过。
*
此后几日,李霈皆按部就班地上军营去,有时一住几日,只在轮休时回堂,有时又连夜赶回堂中,一早又去往卫所。
云渠自知晓孙栎与李霈说开之后,轻松了许多,越发大胆地和孙栎来往起来,还老是跟着李霈来问心堂中蹭饭,与孙栎相处一次,便要与李霈也相处一次。
“他这是哪门子做派?”
李霈似笑非笑,“他说这是‘雨露均沾’,怕我吃醋。”
兰亭和日面俱是一笑,净完手的云渠过来看到这一幕,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兰娘子,日面娘子,你们在笑什么呢?”
“笑你会做人,知晓谁都不得罪。”
云渠嘿嘿一笑,“这不是当了官,成了正经八百的军中人,自然不能再用那水匪做派。”
日面嘀咕道:“还是一样的不会说话。”
云渠浑不在意,夹起一个花馍招呼她道:“日面娘子,吃这个。”
兰亭和李霈就在一旁瞧着,日面没料到他这么不守规矩,后退了几步,将那花馍打落。
“你自个儿吃吧!我,我去催催菜。”
她一溜烟儿跑了,兰亭和李霈对视一眼,但笑不语。云渠有些懊丧地叹了口气,将那花馍塞进了自己口中。
“连日面娘子都看我不顺眼。”
他知晓自己黄发黄须,从前在寨子里人人尊敬,如今在军中却成了异类,走到哪里都有士兵对着他指指点点。
忍不住嘟囔道:“今日在军中,竟还听到有人叫我黄鼠狼。”
李霈闲闲道:“人叫你,你就受着?你也算是个校尉了,怎么这点都立不住?”
他当初刚入军营,也曾因着身份和细皮嫩肉的模样叫人质疑过,不说打遍全军,至少半个天行军都叫他挑了个遍,自此以后便无人再敢轻视他。
云渠是个心宽的,“不过背地里说几句长相罢了,又不是不听军令,自然不必较真。”
兰亭不动声色地听着二人说话,也微笑着打量起云渠的模样,心底却是一怔。
她知道那夜见到孙栎时的微妙来自于何处了。
*
李霈今日散值早,饭后陪着兰亭在院中散步。
“明日轮休,不如去白头岛住上一日?”
兰亭颔首,“我正好想去趟寨中看看宛夫人她们,如此便顺路了。”
二人正走着,墙外突然传来一阵口哨声,是蓥坪寨常用的接头暗语。李霈脚步一顿,“我去瞧瞧。”
他足尖轻点,翻身一跃便过了墙头,立时便有人上来禀报,正是去而复返的云渠。
向来面色轻松的人此刻却一脸风雨欲来的肃穆。
“老大,咱们设下的海防暗哨,有动静了。”
兰亭在廊庑下分着药包,等到李霈回来,忙问道:“发生了何事?”
李霈眉头紧皱着走进来,看向她时却一脸安抚,“恐怕暂时不能陪你去白头岛了。”
“有情况?”
“暗哨接到消息,海防线旁侧的小岛上来了些不明的船只。”
兰亭睁大眼,将手中的药包放下,起身到他跟前。
“可是倭寇?”
“十之八九。”他语气笃定。
“你准备如何?”
“明日先去军中报信,带兵迎敌。”
兰亭担忧道:“邓鹤未必肯听你的......”
李霈勾唇,牵着她的手坐到廊庑的胡床上,“他很快就做不了主了。”
兰亭知晓他的言下之意,矿山的消息被他传给了段峄,若不出意外,段峄应当正在赶来的路上,可若能及时赶到是一回事,若不能,军中无人支援,李霈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偏头看去,身旁的人却在仰头看着月亮。
她明白了倭寇来袭一事对他的分量,他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
兰亭挽上他的胳膊,将他的手握在掌心,也学着他一贯的模样握了握,想要让他感受到她的力量。
李霈会心一笑,反握住她的,“阿芝知我心意。”
兰亭轻轻靠在他肩头,陪他一同擡头望月,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默然坐了许久。
*
晨光熹微,龙平所码头打开,几艘战船缓缓悄无声息地驶出。
李霈一身铁甲重胄,扶刀站在甲板上,桅杆上插着鲜红夺目的“宁”字。身侧一条船与他并排,两船搭上通行的木板,孙栎的副将容源大步走向李霈身侧。
“容将军。”李霈点头示意。
容源冲他行了礼,面容沉肃道,“将军说,节度使也是考虑到三年前的教训,这敌情来得蹊跷,不能随意将兵力分散。”
李霈心中自然知晓邓鹤不会答应出兵,只允许他带着一条船出海,还是孙栎又拨了两条船,让副将容源亲自陪他前来。
他面上做出不忿的模样,扭头道:“即便如此,也不该只给我一条船!这样少的兵力,如何能将那些倭寇一网打尽!”
容源觉得他太过浮躁,皱起眉头。
“军令如山,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之。”
三艘船并排开往那防线处的小岛上,清晨的浓雾还未散开,只能依稀得见小岛的一角。
掌舵手为难地看向李霈,“将军,咱们还要继续往前吗?”
李霈冷静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