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长兄悦我 > 抓不住

抓不住(1/2)

目录

抓不住

因她身体不适,军队的行期又晚了两日。

这是沈云降听桃雨说起的,这是邬斯衡的原话,一个字都不落的那种。

面对桃雨的关心,她只想逃得远远的,最好是邬斯衡再也找不到她的地方。

她那晚后尝试站起来,底下总是肿痛难忍,走动时摩擦着,更是火辣辣的疼。

邬斯衡借来的凉膏总不是专治那处的,沈云降对此事也有些了解,在他要亲自给她上药时拨开他的手,红着脸道:“你……你能不能问问郎中……”

后面的几个字细若蚊蝇,邬斯衡没听清楚,道:“什么?”

“去问郎中,对症下药。”

她埋着脑袋道。

邬斯衡用巾帕擦干净手指,应声:“好,我让余砚去请。”

沈云降猛地擡头看他,“你让身边人去,不是整个洛阳城都知道了吗,那得多丢人。”

邬斯衡顿了顿,问:“那怎么?”

“你自己去请。”

“……”

邬斯衡手肘撑在身侧的桌案上,支着下颌看她涨红的脸,好整以暇道:“我去了就不丢人了?”

好像会更丢人。

沈云降迟钝地思考着,嘟囔道:“那就一起丢人。”

少年垂眸笑了几声,摸摸她的脑袋,道:“好,一起丢人。”

*

两日后,军队整装待发,准备启程去往上京。

临行前,邬斯衡不知从哪寻来沈氏旧部的军旗。

昂扬蓬勃的蓝,随风飘扬在碧蓝天空中。

上千将士等在洛阳城外,不少百姓隔着城门围观。

这样的阵势,像极了从前沈寄山带兵出征时的样子。

他的灵魂,似乎附着在这面军旗上,让这面原本破旧的旗帜,无声无息替他挺胸擡头。

沈循在军旗下站了许久,陡然湿了眼眶。

沈云降走近,牵起沈循的手,靠在他身上。

“阿兄。”

她轻声,仰头看着军旗上,只属于沈氏的印记,“这次我们一起面对,好不好?”

沈循低头,看着少女笑道:“好。”

一行人本该是朝廷的通缉犯,却在邬斯衡的带领下,变得好像打了胜仗荣誉凯旋的铁骑。

这是天下人欠沈氏的。

沈云降坐在马车里,趴在车窗上,感受迎面拂来的风。

这样大的声势,堪称死罪的举措,她不是没提醒过邬斯衡。

邬斯衡却说,从洛阳回上京,路途遥远,所经郡守也多。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沈氏不是叛国之徒,这本该是属于他们的阵仗。

正如他所料,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员,亦或是普通百姓,都开始谈论起了当年的事。

像发了洪水般,一时间覆盖了全国上下。

有知情人此时竟然也不管不顾地站出来,言当年之事冤屈所在。

上至与沈寄山交好的官员,下至曾在沈寄山麾下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这么多年难言的隐情,从说书人的口中,传遍了大街小巷。

各郡守都无人出面阻拦他们,为他们开城门,清官道,一路上畅通无阻,坦坦荡荡。

他们都知道,此去无非两个结局。

生死难料。

所以在他们离开当地郡守时,全都作揖致礼。

看着百姓簇拥,人山人海,将士跪拜军旗的一幕幕,沈云降终于明白了邬斯衡所说的“击鼓鸣冤”究竟是何意。

这天下众生织就一面巨大的鼓,而他们便要做那能敲响这面鼓的鼓槌,敲出震耳欲聋,足以令这天下都听得见的回响。

行至长乐郡,远远便瞧见黑压压的兵马等在了城门外。

领头的是长乐郡郡守萧临义。

等他们走近,萧临义招人给他们备了吃食粮草,在看见沈循后,屈膝跪地。

“属下恭送少主公,”他年迈的语气铿锵,“此去必胜。”

他是长乐郡的郡守,自然和沈氏关系匪浅。

这么多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帮沈循喂养旧部兵马,一心重建长乐郡,就是等这一天。

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这一天。

沈循扶起他,没有多说什么。

一切早就在不言中。

萧临义随即又看向沈云降,走去车窗边,用略带薄茧的指腹摸了摸少女的脸庞,像个慈爱的长辈。

“记得你小时候随邬大人来长乐郡时,我没敢与你相认,那时你还那么小。”

脸上传来粗糙的触感,但沈云降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你在射礼上做的事我都听说了,少主公写信给我,告诉我都是你出的主意。”

萧临义沧桑地笑了几声,慢慢对她竖起一个大拇指,夸奖个小孩般,道,“做得好。”

寒暄不宜太久,萧临义说完后,便目送他们离去。

而沈云降缩回马车里,明明心情也是平淡的,但泪水就是无声无息在滑落。

指尖触及到湿润后,她连忙用巾帕擦干净眼泪,再仰头把剩下的泪意压下去。

她不能哭,再也不能哭。

*

“什么?!”

林潭从椅子上弹起来,手中的密信已然成了一团废纸。

赵克喝了口茶,道:“急什么。”

“邬斯衡这么大阵仗究竟要做什么!”

林潭道,“他就不怕被陛下当作沈氏同党绞杀?”

“我们可能都猜错了,他们根本没打算起兵复仇,”赵克嗤笑,“真是高估他们了。”

“那他们是什么意思?”

赵克:“他们这是想借天下悠悠众口,逼陛下彻查当年沈氏谋逆一案。”

林潭问:t“那我们该如何?”

赵克看他,笑道:“要想成事,第一步,就是掀起天下对这事的关注,他们已经做成了。这第二步,便是觐见陛下。”

听起来他们已经势不可挡了。

林潭蹙眉道:“那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