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替孪生妹妹侍寝后 > 番外(一)

番外(一)(1/2)

目录

番外(一)

大婚后,不过浓情蜜意三日,晋王就被无情抛弃了。

他家可亲可敬的皇后娘娘,开始一门心思着手遴选,内务府女官和太医院女医。

有时他半夜从御书房处理完政务,回到建章宫,魏清宁披星戴月地还未归来。

有时他清早睁开眼,身旁的被褥早已没了温度。

当值的小太监,有意在御前表现表现:“不到五更就起身去内务府了,皇后娘娘可真是勤政又爱民!”

结果,尚且躺在床上的晋王,只对他冷冷一撇。

承蒙有幸,得贤妻如此,晋王夫复何求。

于是他命人在建章宫的书房,也安置一张御案,与魏清宁的书案临窗毗邻而对。

二月倒春寒,书房内红罗炭烧得暖意融融,窗棂被支开一条缝。伴随着轻凛寒风,清幽梅香一缕缕传入,沁人心脾。

晋王放下朱批御笔,擡手拢了拢酸胀眉心,而后不自觉望向对面。

他的妻,正聚精会神埋头在两摞白纸黑字的考卷中。

一袭素色暗金凤纹华服,乌黑发髻上只别着他亲手雕刻的梅花簪,不施粉黛的白净小脸,在剪剪烛光掩映下,依旧美不胜收。

这般模样,让他回忆起初见时,她曾有言:“喜欢腊梅的气节,血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蓦然回首,两人相伴走过的一年多时光里,她始终在践行着这句话。

不论是先前定北侯府世子,还是如今的大铭皇后,都被她活出比梅花更凌寒怒放的姿态。

思及此,晋王既清醒也后怕,早早识清夜里的人是她。

否则此生余岁,她将何等委屈辛劳,他又将何等孤寂无依。

“皇上如何一直瞧我?”

魏清宁擡头蘸墨时,注意到晋王投过来的出神眸光,笑问:“可是我脸上沾到墨渍了?”

晋王回神后,略略转睛,郑重点头:“嗯!是沾着了些。”

“在哪边?”

魏清宁刚刚批阅考卷太过投入,头埋得较低,故而这会信以为真,擡起纤纤玉手,用手背在脸颊两侧都蹭了蹭。

自然,空空如也。

她遂朝外吩咐了声:“娇娇,你拿面铜镜过来。”

“不必唤她们,朕来帮你。”

体贴宠妻的皇帝陛下,屈尊降贵地主动站起身,来到对面书案旁。

魏清宁也依着礼数,随之站起身,将贴身的淡青色干整帕子递到他面前。

他伸出双手,越过帕子,捧起她脸颊,低头印下一枚温凉的吻。好看的桃眸,闪烁出如星辰的碎笑:“好了。”

热吻来得及猝不及防,魏清宁拎在半空的帕子悠悠坠地,她不由耳根一热,又气又笑:“还金口玉言呢,您惯会捉弄我。”

“唉……”

晋王怅然一叹:“那还不是因为,朕当和尚太久,都快忘记自己身份了。”

说完后,某人低眉垂眼,黯然神伤了片刻。

待目光扫过那两摞考卷时,转而又为她打抱不平:“怎得一个个都写得这么满,都不能让朕的皇后早些歇息。”

“您这……”

这位爷将话都暗示到这份,魏清宁还有什么不懂的?

白净的小脸顿时就红云朵朵,心跳也紊乱开来。

她别过身去,扬手不自在地摩挲着发烫的脖颈,蚊声应承道:“那……那您先去沐浴吧。我将手头这份考卷瞧完,随后就过去。”

“夫人与朕,当真是心有灵犀啊。”

晋王展颜轻笑,又凑过去吻了吻她耳畔的指尖,随后出门吩咐宫女:“皇后娘娘有令,今晚浴池要多放些花瓣。”

宫女们也一个个人精似的:“是,奴婢遵命!”

刹那间,整个建章宫忽然就热闹起来,好似在过节一般隆重。

魏清宁坐在书案前,听着某人这假传皇后懿旨的作乱行径,真真是哭笑不得。

不过她倒也体谅他,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加之新婚燕尔,总会贪欢些。

算起来,历朝历代的一国天子,哪个不是三宫六院,嫔妃们眼巴巴地盼着皇上宠幸。

如今到他这,却变成眼巴巴盼着她大半个月,可不就真快成吃不得荤腥的和尚了么,没来由地让人感动又心疼。

于是,魏清宁加快批阅速度,继而往香汤盈盈的浴池而去。

略作梳洗后,跨过椒房寝殿的门槛,伴着一阵淡淡花香,行至宽大的拔布床前。

床边,两面天青色罗帐已被放下来。

她伸手去拨,怎料,里面的炙热大手抢先一步攥住小手,轻轻一扯,她整个人就朝前栽去,栽进男人衣襟半敞的怀里。

她的手,好巧不巧地就按在他心口处。

那双俯视而来的黑眸,蓦地一暗:“夫人一来就按住朕的命门,可是要好生切磋一番?”

她慌忙收回发烫的手,“……点到为止就好。”

“唉,朕怎可敷衍夫人?”

男人高大欣长的身躯,转瞬倾压下来。微哑的嗓音循循诱惑,又带有一股把控全场的闲情自若:“你一向做事认真,来而不往非礼也。”

结果:“启禀皇上,吏部尚书有要务急报!”

殿门外,这时突然传来王小花铿锵有力的禀告。

晋王动作一僵,几乎是瞬间就黑了脸。

魏清宁捂着泛起潮红的脸颊,翻身钻进旁边被子里,只露出一双雾蒙蒙的乌黑眼珠在被子外,无辜眨了眨:“国家大事,皇上可不能敷衍。”

“……”

***

四月中旬,经过晋王首肯,魏清宁正式敲定大铭朝的第一批女官。

其中内务府女官十人,太医院女医五人。全是各地优中取优的聪慧勤勉姑娘,不分世家寒门,按照任人唯贤的统一标准。

这批人当值不久,约莫才熟悉了新环境,就迎来端午佳节。

因着后宫空闲,加之新帝初登基要多与朝臣亲近,魏清宁和太皇太后商定,将京中功勋世家的大臣及家眷也邀入宫中赴宴。

于是原本刚得空闲的魏清宁,再度指导女官们,操办起这场宴席。

大到宫殿选址、出席名单,小到每人的忌口病症,都要从头细细推演。

这么一忙活,夫妻俩自然又是聚少离多。

不过在这期间,晋王都给魏清宁留足了空间,让她放开手脚去做。

他理解他的妻,心里在憋着一股劲,要打响漂亮的第一仗,为更长远的计划、为大铭百姓的美好将来奠定基石。

置办宴席,自然要向户部申请大笔开支。

户部尚书一瞧,此次主要是女官操办,随即引发根深蒂固的偏见。

“皇上,这可是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啊。老臣不是不相信皇后娘娘的办事才干,只是这银子总要落到底下人手里去花销。一群才及笄的黄毛丫头,头回拿着这么多银钱,免不得要被人坑骗。”

御书房内,晋王端坐在龙椅上,含笑听着户部尚书说完,好性地没有打断他,还决定听取其他朝臣的意见。

他点了点礼部尚书,“苏爱卿如何看呐?”

“回皇上的话,老臣不敢保证别人,但自家的姑娘从十三岁起就和内人学习持家。别说五千两,就是春节上万两的开销,小女分配起来都不带眨下眼的。”

说到最后,礼部尚书特意朝身旁,挺了挺胸膛。

户部尚书讪讪一笑,竟把这茬给忘了。

上首,晋王又看向了从前的永安伯,“安国公呢?”

安国公更是傲然昂起下巴,“小女自幼就养在家里老太君身边,多次获得太皇太后夸奖。就这五千两,让我家闺女调度,那就是大材小用!”

户部尚书笑意一凉,这咋还牵扯到太皇太后了呢?

但这还没完,另有两门内务府女官的父亲,亦是跟着附和:“对!咱家闺女自幼在京城,什么世面没瞧过?还会贪了你那五千两不成?”

突然以一敌四,户部尚书倍感压力山大,汗流浃背:“老臣这段日子一直待在户部,竟不知内务府女官都如此才智优良,一时失言,失言了……”

“既是如此,爱卿就抓紧批复吧。端午佳节在即,朕与爱卿们静候佳音。”

晋王仍是言笑晏晏,不费吹灰之力,就特批给内务府五千两的预支。

午间回到建章宫,他轻手轻脚来到书房,将伏案睡熟的佳人打横抱起,徐徐放到寝殿的床榻上。

“皇上,您回来了。”

魏清宁惺忪睁眼,掩唇打个哈欠,第一反应就是询问:“户部尚书可有应承?”

晋王简短转述御书房的经过,顺手帮她掖好被角,“该采买的物件都选最上乘的,别因为用料不当出岔子。若是花销超了,用朕的私库再补齐便是。”

“好一招祸水东引,好一位睿智明君。”

魏清宁被他的小心思,逗得莞尔一笑,眉眼弯弯:“我替大铭的女子们,先行谢过您了。”

“不是早说过了,你我夫妻间不必言谢。非要谢的话……唔……”

娇妻忽然主动送过来一枚香吻,让晋王始料未及。

然而待他反应过来时,魏清宁已顾不得午歇,精力充沛地前往内务府,张罗接下来的采买事宜。

再度独守空房的晋王:“……”

“小花,走,咱也去内务府瞧瞧。”

独守空房,那是不可能的。山不过来,他自去见山。

最后整场宴席置办下来,颇为成功。

在魏清宁提点下,加之女官们的蕙质兰心,创造性地将此次宴席分为四个地点,分别冠之春夏秋冬四个主题。

春乃一年之首,碧绿生机,择定西南角竹林处。翠绿竹竿上系着一道道谜语,众人呼朋引伴,过程清新雅致。

晌午阳光正好,与骄阳似火的夏相得益彰。午膳就摆在正阳宫,宴席上红衣舞女们载歌载舞,气氛热烈而奔放。

午后日头西斜,众人前往御花园散步消食。伴着天高云淡的秋意,在泉池附近曲水流觞。以宫中精心培育的早开菊花加以点缀,诗情画意,不请自来。

晚间为迎合冬的主题,所用餐具皆用白玉碗盏,膳食中配以焦香炭烤牛肉、羊肉涮锅子等冬季美食。为了解腻,另备梅花所酿造的美酒,口感清凛且不醉人。

在座男女老少。参加大小宴席无数。但这般别开生面的场合,生平都是第一次有幸得见,无不交口称赞。

魏清宁和一众女官,身子虽有疲倦,但脸上无不洋溢着灿烂的笑靥。

其中,有个女官虽然出身不高,但心思细腻。

她考虑到以后内务府开支还要有求于户部尚书,于是特意提前打听他的喜好,发现这位尚书大人不爱喝酒,不爱美妾,平日就好贪嘴。

故而,她准备了多种咸味的桃酥糕点,被户部尚书连连追问在何处购得。

那女官说是自己亲自下厨做的,制作方法密不外传。

户部尚书心有不舍,压低声音:“那下次宫宴时,你记得再多准备些啊。”

那女官也悄声回应:“那下次宫宴时,您也多批复些银子。下官手头宽裕了,还能再置办些其他点心。”

户部尚书满口答应:“好说,好说。”

回到内务府后,大伙说起这未雨绸缪之事,皆是乐不可支。

***

晚膳后,慈宁宫

东配殿的地板正中央,一尊麒麟瑞兽的紫檀香炉,沉水香袅袅。

一张张方几上,摆满五颜六色的精致点心和香甜瓜果,另有江南最新进宫的雨前龙井。

魏清宁陪太皇太后坐在窗前罗汉床上,下手太师椅两侧和苏绣矮墩上,则依次坐满了出身不俗的当朝诰命夫人。

尤其是安国公府的老太君,太皇太后的表姊妹,平日里都不怎么出门应酬。

但这次,为着给当选内务府女官的自家孙女撑腰,亦是穿戴起规制繁琐的正二品诰命服侍,颤颤巍巍地扶着贴身婆子,前来宫中小坐。

老姐俩许久不见,甚是思念,相谈甚欢。

正好魏清宁也不是个喜欢聊家长里短的人,故而静静坐在旁边听着,正好躲清闲。

只是女人们聚到一起,话题少不得牵扯家庭孩子。

一说到孩子,新婚大半年、夜夜被独宠的皇后娘娘,自然成为全场最亮的焦点。

眼瞧着满屋子的女人,目光齐刷刷落到自己身上,魏清宁顿时暗觉不妙。

她浅浅观摩一番局势,自觉不是能以理服人的场合,决计还是要借力打力。

于是集中精力,开始思念与晋王这一波坎坷点滴,慢慢酝酿起一股悲凉情绪,成功驱动共情蛊……

“说起来,皇上和娘娘大婚已有三个多月了吧。”

这边,已有人主动挑起话茬。

其余人纷纷响应:

“早就有了,如今后宫空悬,娘娘可得抓点紧呐,堵住外面的悠悠众口。”

“以前呢,这天下女子只能嫁人生子,眼巴巴盼着入宫为妃。现在承蒙娘娘豁达,开辟出一条新路。现在宫外的姑娘们都不想入宫为妃,只想入朝为官。若因此影响皇室开枝散叶,这条路怕是走不长远。所以,娘娘您可得抓点紧了。”

“对啊,娘娘早日诞下三五位皇子,朝臣们也就不急着操持选秀。届时,姑娘们入朝为官的事,自然好商量。”

“您不是还往太医院选拔五位女医了嘛,正好令她们多帮您调理调理身子。遇喜怀孕的事,指日可待。”

“臣妇母族皆是多子,祖上留下一些好方子。您若有需要,臣妇随时全部奉上。”

……

听着众为命妇的苦口婆心,魏清宁清淡的神色微变。

这怎么和她预想的不太一样?

前两日,奶娘和她提起这茬,还在担心她久无子嗣,会被文武百官和太皇太后逼着为晋王充盈后宫,会被分走宠爱。

毕竟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然而现在,大铭朝的风向变了。

貌似她比德高望重的皇帝陛下,更受女子们的青睐了。

就是这“早日诞下三五位皇子……”听得魏清宁眼皮突突直跳,不免扶额。

总有种她将万千少女解决出水火,反手将自己埋进深坑的错觉。

“诸位夫人所言,皆是诚心诚意,本宫甚感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