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替孪生妹妹侍寝后 > 番外(三)

番外(三)(1/2)

目录

番外(三)

宁清三年,阳春三月。

朱泡泡小朋友,迎来他一周岁的生辰礼,以及隆重的抓周仪式。

当日,慈宁宫歌舞升平,人山人海。上至太皇太后、国公大臣极其家眷,下到三四岁的小姑姑小哥哥们,都前来热情围观。

朱泡泡被他的母后大人抱在怀里,水汪汪大眼扫过一众参宴者,寻找到一张张熟悉面孔,然后欢快挥舞着小肉手打招呼。

这个姨姨送了他拨浪鼓。

这个姐姐的糖好甜。

这个蜀黍的胡子最好抓……

只有六颗小奶牙的他,张着嘴巴“咯咯”笑着,穿着金纹囍字大红夹袄,满身一团喜气。

被他笑靥感染,不论男女老幼,亦是笑得合不拢嘴。

“一抓智慧,二抓安康,三抓美满未来!吉时已到,请大殿下高擡贵手,开始抓周——”

在礼部尚书乐呵呵的唱词声中,抓周仪式正式开始。

魏清宁松开手,任由朱泡泡小朋友坐在一块超大正红方形毯子上。

毯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器物,有笔墨纸砚等温雅之物,也有小型的刀枪箭弩,有古书医典大铭律,亦有一些玉器、瓷器、金银铜器皿。

最有分量的,当数那枚装在方形明黄龙纹盒子里的大铭玉玺。

象征着主宰天下的信物,被公然放到抓周礼上,在历朝历代都堪称独一份。

玉玺是晋王最后放过来的,此物一出,在场诸人都心照不宣——年仅一岁、仅有六颗小奶牙的朱泡泡,不出意外的话,日后就是大铭说一不二的君王!

于是不论这位全场最亮的崽,肉乎乎小手碰到什么,皆是夸赞不断:

“抓医书好啊,未来大殿下定然无病无灾、身体康健!”

“抓刀也好,大殿下未来定能像皇上一般武功卓绝,退敌有方。”

“哎哟,抓玉玺啦!大殿下定是上天派来,辅佐皇上为大铭百姓谋福的活菩萨!”

“唉,咋又改那杆银秤了?”

“这说明大殿下日后定然处事公允,为人清廉有度。”

“对对对,就像皇后娘娘当年一般……”

最后在万众瞩目下,朱泡泡小朋友毅然放弃了他皇帝老爹那块能震慑天下人的玉玺,将沾有母后大人气味的小银秤紧紧抱在怀里。然后欢喜爬到母后大人怀里,小嘴粘着母后大人的香喷喷脸颊“吧唧吧唧”两下,不久两眼一闭,睡着了。

憨态可掬的小模样,逗得众人笑意不断。

全场唯一受伤者,朱泡泡的皇帝老爹是也。

***

宁清六年,阳春三月

朱泡泡小朋友刚过完五岁生辰,近日亲爱的母后大人开始忙前朝女子科举之事,每日早出晚归,只留下他和皇帝老爹两人在建章宫大眼瞪小眼。

皇帝老爹其实也很辛劳,但为着支持母后大人推行新政,主动担起照顾他的责任。

皇帝老爹说:“朕昨日夜观天象,目测出泡泡乃仙人降世,天资聪慧,可以早些启蒙。”

“仙人呐!”

朱泡泡小朋友起初特别高兴。

但当后来每日五更天不亮,他就打着哈欠要陪皇帝老爹上朝听政时,他后悔了。

每日下朝后,还要被皇帝老爹逼着扎马步时,他委屈到想哭。

每晚不背完皇帝老爹规定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选段,不让睡觉时,他想shi……

幸好朱泡泡的确天资聪慧,条理清晰。

经他这些年观察,皇帝老爹看似天大地大,实则家中母后大人最大。

于是这日他假借身子不适为由,躲去早朝,然后带着身边心腹太监,迈着自己两条小短腿,去国子监找母后大人陈诉悲情。

国子监内

一袭暗红锦绣风炮的母后大人,端坐于上首长案处,面前摆着的几摞纸张都密密麻麻写满文字。

下方众多绯红、深蓝、墨绿衣袍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想母后大人禀告陈情,络绎不绝。

母后大人侃侃而谈,对答如流。但大半晌过去了,都没来及喝口清茶润润喉。

朱泡泡站在门边的屏风处,虽是个头不如屏风高,但还是学着皇帝老爹模样,负手笔直而立。

望着忙碌中的母后大人,他绷紧稚气未脱的小脸,摩挲着右腕的碧玺佛珠,陷入凝神沉思。

“和母后相比,泡泡还是很清闲的。”皇帝老爹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亦是摩挲着右腕的碧玺佛珠,若有所思看向前方。

“母后每日都这般辛劳吗?”

朱泡泡回过身,歪着小脑袋,发出直击过他灵魂的疑问。

“……那当然了。”

皇帝老爹略略转睛后,郑重点头:“故而朕才对你严格要求,日后你越能早些上手帮忙处理朝政,你母后就能早些撒手歇息。”

“嗯!”

朱泡泡觉得此言有理,亦是郑重点头:“父皇,儿臣日后定当勤加读书,以待来日早些帮衬母后。”

皇帝老爹定定瞧了他片刻,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有儿如此孝顺,朕……和你母后都甚是欣慰啊。”

之后五年,朱泡泡小朋友努力克服掉睡懒觉的习惯,每日晨鸡起舞,悬梁刺股,催促太傅,吊打伴读。

不过十岁的年纪,就能将《四书五经》《君子六艺》《孙子兵法》等古典诗集倒背如流。

有时在朝廷的独到见解,也让文武百官叹为观止,惊为天人。

于是皇帝老爹顺势将当年开仓放粮的事宜,交由朱泡泡来打理。

朱泡泡不免迟疑:“您不是说要孩儿早些帮助母后理政么?孩儿瞧着今年女医选拔的事宜,可以去帮衬一二。”

“凡事都需要由浅入深,泡泡且先行锻炼两年。若朕这边的简单朝政,你都能游刃有余。再去帮衬你母后那边的复杂新政,才能事倍功半。”

皇帝老爹一双桃眸里噙满明亮的笑意,看着温暖又真诚。

朱泡泡倍加感动,一双桃眸也是暖意融融:“父皇说得在理,孩儿受教了。”

又是一个五年,春去冬来。

朱泡泡……哦不,太子殿下朱铭朝已然能代父理政。

五更天未亮,如往常一样,已经抽条成欣长身姿的太子殿下,一袭广袖月白锦袍,迈着端方步调走到太和门前的广场处,主持早朝事宜。

之所以由他主持早朝,是因为旁边的龙椅已空闲数月。

一心想禅位的皇帝老爹,在没跟他谈拢后,索性做起甩手掌柜,带着母后大人出宫微服私访,顺着去北疆看望魏朔舅父和十几万将士。

“唉……”

朱铭朝正襟危坐在龙椅旁的太师椅上,深深叹口气后,开始轻车熟路地,吩咐文武百官奏禀要事。

但要说他前十五年走得哪条路最为熟练,莫过于他皇帝老爹的套路啊。

别人家都是媳妇盼着熬成婆,唯独他们家是老爹盼着儿子赶紧熬成皇帝。

瞧瞧,这简直是目无王法!

***

朱泡泡小朋友是在五岁时,迎来一对龙凤胎弟妹的。

当时正值新春佳节,天幕烟花五彩缤纷,喜庆欢闹。

母后大人被诊出喜脉,更是喜上加喜,所有人都喜不自持,唯独皇帝老爹一脸愁容。

“父皇,您不想让母后再生个弟弟或妹妹吗?”

那时候的朱泡泡,还不知道家里即将多出来两个混世魔王,抢走母后大人对他的疼爱。

“泡泡想要个弟弟妹妹?”

猎猎北风,皇帝老爹独自倚栏而立,眺望远处的万家灯火,一袭月白常服广袖被吹得鼓动摇曳。

那还是朱泡泡头一次见到,向来在建章宫内眉眼含笑的皇帝老爹,神情肃然而凝重。

他顶着童真的笑颜:“喜欢弟弟,这样以后他就能和孩儿一起,为母后分担朝政了。”

皇帝老爹听完,脸色稍霁,更是啼笑皆非:“真是傻……好孩子。”

当时的朱泡泡,还尚且听不懂皇帝老爹模棱两可的答复。

反正次日,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相继来建章宫候着。

在太医们多番保证后,皇帝老爹又与母后大人关起门来彻底相谈甚久,久到都快影响他用早膳,两人才并肩走出寝殿。

母后大人似乎甚是感动,眼圈红红的,连嘴巴都哭肿了。

以至于那日早膳,皇帝老爹格外照顾母后大人,而被忽视的朱泡泡小朋友自然也对此事尤为印象深刻。

朱泡泡在之后五年,渐渐体悟了皇帝老爹那句模棱两可答复,的第一重含意。

自打母后大人遇喜后,包括疼爱他的皇太祖母在内,所有人都告诉他不要吵到母后大人休息。

恰好他也要吩咐读书,当时并未觉得有太多不妥。

可是后来同时出现两个小奶团子,一左一右霸占母后大人,让他都没机会与母后大人贴贴了。

不过看在皇帝老爹也同时变得孤单的份上,朱泡泡决定暂时不跟小孩子一般见识,“父皇,您陪孩儿去读书吧。”

然而随着两个小奶团子长大,开始理直气壮地各种抢夺母后大人的关注,摔碎东西,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去拔老臣的白胡子。

这回不仅是母后大人,就连皇帝老爹都经常赶过去收拾烂摊子,外带严加管教。

皇帝老爹交代他处理朝政时,也越发名正言顺:“朕得去瞧瞧你那不成器的弟弟,这些折子都是些简单事宜,你且顺手批阅了吧。”

当然,皇帝老爹和母后大人还是很爱他的,极力推举他为皇太子。

然后,在朱铭朝十岁到十五岁的这五年人生里,渐渐明白皇帝老爹当年那句模棱两可答复,的第二重含意。

朝政这事,是不能和兄弟姐妹分担的。

已经甩手到他身上,是再也推脱不掉了滴。

“唉……”

夜半三更,朱铭朝手执朱批御笔,对着两摞高高的奏折,又是一声深深叹气。

他真是亲生的吗?

***

魏清宁再度怀孕是个意外,好在这些年她身子调理得当,加之整个大铭朝就只有一位皇子,实在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是而,她决定忙里偷闲,再给朱泡泡小朋友添个伴。

晋王在反复确认,孕妇第二胎生产时危险性会大大降低后,这才应允。

幸运的是,这第二胎很是知道疼人,魏清宁怀孕期间鲜少孕吐。就是后来同时生产龙凤胎,也不过三两个时辰,孩子就顺利呱呱坠地。

谁知,这两个混世魔王是隐瞒地太好,随着年纪增长,二人的丰功伟绩简直数不胜数。

当初满一岁抓周时,次子朱明允选择新版的大铭律,幼女朱明裳选了舅父魏朔所打造的小佩剑。

待两人长大,一个立志成为大铭第一神探,一个势要做大铭第一女将军。

至于朝堂之事,“有皇兄个头高的顶着,天塌下来也砸不到我俩啊。”

十岁的朱明允,隔三差五就往宫外跑,专挑有死人的凶杀案现场。

一双清冷的柳叶眼微眯,老神在在地扫视着现场诸多蛛丝马迹,有时比顺天府尹高大人破案都快。

朱明裳倒是鲜少出宫,她牢记舅父魏朔临出征前的叮嘱:“等将这十本剑谱都学成,你方能闯荡江湖。”

魏朔当时觉得,那十本剑谱的招式繁琐复杂,以朱明裳小小年纪,想要学会怎么着也得及笄之后了。

怎料,小明裳勤加苦练,三更起五更眠,加之遗传了父皇母后的练武奇才,不过两三年就能武得一手行云流水的剑招。

就是吧,宫里这些年的梅花再也没开过。全被利剑给劈没了……

梅花剑舞,满地残红。

晋王眼瞧着自家夫人心爱的梅花都被祸祸了,沉默良久,“明裳啊,你自己去找母后详谈吧。父皇这边还有些政务要与你皇兄交代,就先不陪你了。”

十一岁的朱明裳,可不是当年的五岁朱泡泡,眼见父皇都要临阵脱逃,她赶紧收拾金银细软,三十六计走为上。

她一路向北,带着两门心腹女侍卫,出发前往北疆大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