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2)
第七章
电脑开着,电子邮箱开着,林林输入几个字,又删除。她在寻找一种语气,一种方式,看怎么拒绝《姓名的学问》作者合适。她找刘桃根打听,张主任为什么不做《姓名的学问》。刘桃根回复同样是:二编室不做小说。
撒谎。张主任做的小说不少。看来已经统一口径。
算了,还是从实际出发,看稿子,做判断。完成编辑分内的事。
林林试着用嘴说,找到口气,开始回信:
边女士:
您好!接张主任委托,特拜读大作。
无论从理论还是文字层面,该作均属佳品。怎奈姓名学很多问题无法科学考究,故不适合在我社出版推出。
还请他投。
顺颂安康
李林林
写完,点击发送。林林关上电脑,两手叠在脑勺后头,长吁一口气。审稿完成后,她请示过吴冠。吴冠说正常退稿。所以,发完这封邮件,这件事就算了了。
窗外暮色苍茫。楼下车水马龙。陈志闯已经下班走了。林林泡了一杯柠檬柚子茶。她还想在网上找找选题。下午她看到陈志闯在微博上挨着个儿地给作家们发私信。海量邀约。林林也动过念头,但又觉得那样做似乎有点无的放矢。好选题很多,关键看适不适合。喝完茶,林林去刷杯子,收拾好包,准备下班。
经过二编室门口,却听到里头一声爆喝:“你到底看没看,就这么看的?嗯?这么看的?”林林迅速飘过,用余光看到张红娇正拿着笔在纸稿上乱点,“重看!”小臂一甩,稿子被丢地上了。刘桃根只好弯下腰,迅速收拾好散乱的稿子,抱着,出了门。林林连忙跟上,下意识想安慰他几句。桃根却不给她这机会,迅速进屋,趴在工位上整理书稿。
上下班,林林都仰仗地铁,来回将近仨小时。天气不好的时候,还要动用到小突突。她和老邱还没买房。不过这天,刚走出社里大铁门,林林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喇叭叫。定睛瞧,是五编室的耿主任。
林林打了个招呼。
耿主任把车停到她旁边,“奔哪儿。”
林林报了大方向。
“捎你一段。”
林林犹豫了一下,还是拉开了车门。耿主任扭开音箱,车厢里弥漫着抒情轻音乐。林林瞬间提高警惕。
“天天地铁?”耿主任问。
林林嗯了一声。
“结婚没有。”耿主任太直接。
林林怕他要介绍对象,连忙说快了。
“那跟我们吕薇一样。”
“同龄人。”林林伸手顺了一下头发。
“你啊,还是太内向。”
“唔。”林林自惭形愧。
“别天天在办公室窝着,经常串串门,好多东西,都是聊出来的。”
林林不知道如何作答,只能用笑容缓解尴尬。
空气凝固了几秒钟。林林打破沉默,“您编的摄影书,很棒。”夸人永远不会错。
“过去式了,”耿主任笑起来褶子突然显现,“现在,他妈的没法弄,”顿一下,继续,“一个编辑一辈子能做几本像样的能留下来的书,就差不多了。”
“您来社里多少年了。”林林问。
“哎呦,”耿双华眼睛朝上看,心算着,“得有几十年了。”
“张主任呢。”林林打探。
“谁?”
“张红娇主任。”
“她比我晚一点。”
“刚才能听到了么。”
“什么。”双华问。
“没什么。”
“红娇骂编辑?”
林林失笑。
“哎呀常事儿。”耿双华不大惊小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