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药(1/2)
喝药
第31章
马车进了衡州,停在了一个小院门前。
车一停,苏锦书便惊醒了。
陆锡觉得差异,安神香的药劲此刻应该是最厉害的时候,她怎么会醒呢?
苏锦书是醒了,但却没完全清醒。
在她的意识里,一切模糊的像水中影,她好像已经找不到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了。
苏锦书一进院子,就有侍女妥善安排她的住处。
苏锦书不认识这个侍女,茫然四顾。
陆锡拉了拉她的手:“我在这里。”
她本能的靠紧了陆锡,问:“这是哪里?”
陆锡道:“这里是衡州府,我盘下了一座宅子,我们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等着结案。”
苏锦书潦草的“哦”了一声,跟着侍女进了屋子,潦草的洗漱了一番,倒在柔软的被衾上,又睡过去了。
朦胧中,她好像听到有人坐在床头絮絮低语,可惜她并未听清。
陆锡自斟自饮,梅子酒的甜香溢了满屋,那是苏锦书昨日从槐树下挖出来的酒,他直到现在安定下来才敢细细品尝。
味道确实不算好,在京城是端不上台面的货。
但他口味刁钻,就是偏爱这口。
陆锡低头看着她苍白的小脸,叹道:“原以为你天真烂漫是个命好的,怎么也挂了一身乱七八糟的冤债……”他慢慢喝了几口酒,又道:“我那梦中人怎么会长了一张你的脸呢,到底是怎么回事?”
管姝贴心的备了一碗驱寒的红糖姜茶温在盖碗里。
陆锡温着这味就觉得身上发躁,一撩衣摆出去了。
管姝不知他这喜怒无常又是在闹哪门子的脾气,也不多问,反正都已经习惯了。
她跟着出去,说起正事:“主子,那几个一路跟着我们的人已安顿在后院。”
陆锡问:“几人?”
管姝答:“四人。”
那晚苏锦书遇险时,现身相救的也是四人。
陆锡负手叹道:“看来就剩这几个了。”
管姝:“主子可要去见他们?”
雨见小了,风也停了,雨点子落在水洼里,一圈圈涟漪交织重叠,有种细雨斜风的静美。
陆锡走进雨中,往后院的方向去。
唐九正在喂马。
陆锡到的时候,他只是扫了一眼,并无言语。
唐九身上有一种沉默如山的气质。
陆锡开门见山:“你姓唐,记得毓王麾下有一位典军姓唐,是当t年护送王妃出京的亲卫之首,不过,你不是他,那位唐典军我小时候见过。”
唐九嗯了一声,道:“你说的是我爹。”
陆锡:“他?”
唐九:“死了。”
陆锡道:“那年随护在王妃身边的有二十七人。”
唐九道:“除了我们四个,其他人都死绝了。”
一条条性命垒起来的逃生之路,可想而知有多么凶险。
陆锡咂摸出一种此去经年的滋味,他低声道:“十六年前,我才七岁。”
唐九道:“我见过你。”他用手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腰际:“你当年就这么点,借住在王府里,一个月三十天你能病二十九天。想不到,当年弱不禁风的小郎君如今竟执掌暗门。”
一听这话,陆锡便知,他在崖上杀彩珠夫人的手段被此人瞧了个分明。
管姝警惕地眯起了眼。
唐九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没做理会。
陆锡问:“她是毓王的血脉,既然在那场动乱中活下来了,为何不将她送回京城?”
唐九道:“是王妃遗训,不能回京。”
陆锡不意外,这与他之前的猜测大致吻合。
“但是现在由不得你们藏着她了。”陆锡道:“王妃的棺椁,毓王的遗脉,还有你们四个,此番都得随我回京面圣。”
唐九低头喂马,不再吭声了。
苏锦书的身世一经披露,他们就再也捂不住了。
王妃的遗愿再大,也大不过天去。
皇上岂能容忍毓王的血脉流落民间?
苏锦书睡醒时已是傍晚了。
因天色不佳,苏锦书睁眼只见一片晦暗,她的记忆还停留在天将亮未亮时,以为自己不过是小憩了片刻,她撑着身子坐起来,觉得浑身仿佛散架了一般,又酸又痛,头脑昏沉。
苏锦书回忆起坠崖那一刻的失重感,随之而来更清晰的是陆锡飞扑而下的身影。
漫无边际的黑暗中,两个渺小的人像彼此依偎的鸟儿。
——能活下来真是奇迹。
苏锦书一掀被子,打了个冷颤。
忽然有个声音响起:“你正在发热,最好是躺着。”
这声音乍一听像个女子,可她看过去却见一个身量瘦弱的小公子。
屋里太暗没点灯,看不清她的容貌。
在陌生的地方遇见了不认识的人,苏锦书紧张了起来,她问:“你是谁?陆锡呢?”
门被人推开,陆锡从外面进来。
苏锦书嗅到了他身上的雨水的腥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