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2)
第84章
往南行,天回暖,有时日头晒得人还有些燥意。
尹姝每日都数着日子,盼着回应天府,如今将要入城,她反倒不安起来。父亲之事她毫无头绪,根本不知该从何查起,尹府被封,如今也不知做了谁的府邸,父亲与母亲旧物已然不在,叔父一家又杳无音信,她连一丝线索也没,待到了应天府,她需得从头查起。
“尹姝,尹姝。”蔡清在她眼前晃了晃,“怎么与你说话没听见呢。”
“大人。”尹姝回神,“大人有事?”尹姝这才察觉马车已停下。
“我能有什么事,到了,下马车。”
到了?尹姝擡眼,见马车已停在客栈外。
尹姝心一紧,扶着车舆缓缓走下马车。虽天色沉暮,可她依稀能见街道纵横,铺面琳琅,却并非她记忆中的模样,才至一年之余,即便是翻天覆地也不至如此。
她面容上的笑意褪去,“这不是应天府。”
蔡清觉着她今日奇奇怪怪的,“说什么胡话呢,当然不是应天府了。方才入城之际,你没听见我说话吗?我们如今在湖广,这是黄州府。”
黄州府?为何会是黄州府?
回应天府的心切与期盼在这一刻溃败,尹姝有些烦闷,“大人,我们不是回应天府吗?为何会在黄州府。”莫要再拿话搪塞她,她识路,湖广一代位处应天府西面,若要自北往南回应天府,根本无需经过湖广之地,算上今日已有时日,早说他们理应到应天府了,如今分明就是绕行。
蔡清摸了摸鼻尖,示意她身前,“这你就要问卫骧了。”见尹姝似乎有些不太对劲,蔡清走上前,“怎么了?”
“没什么,蔡大人。”黄州府便黄州府吧,只不过再晚上几日,若是他们不回去,她自己回去也不是不可。
看她这模样哪像是没事的模样,蔡清清了清声嗓,“你体谅体谅你们卫大人,他也有难处。”
难处?
蔡清将她引至一旁,低语道:“早先他被贬谪至山东,圣上有言,让他不得再踏入淮河以南。”
“可是此番回应天府,卫大人是为述职。”让他回去,却又不让他踏足地界,这又是什么道理。
蔡清啧了声,“这其中牵扯太多,简要来说,就是应天府以北的淮安、凤阳、扬州与泸州四府,我们都入不得城。”
“为何?”
“这就要谢谢你家卫大人了,他这些年兢兢业业得罪的人不计其数,往日他还是大都督府佥都督,还有人忌惮,如今他面上只是个六品闲官,谁不想趁此踩上他一脚。”
“这一路盯着卫骧的人实乃众多,那些人虽不知我们从哪条道上走,可终归是要必经这四府其一回应天府的,他们自然会派人在城中内外蹲伏,等待良机,将卫骧,顺带将你我——”蔡清不再继续说下去,只以右手在颈间比了比,作抹脖子状。
“没必要,当真没必要犯这个险。绕行即可,我们顺至黄州府,再去往安庆府,届时以南入应天府,便能不费一兵一卒将他们打个措手不及。”
尹姝不知其中竟还有这些利害。
究竟还有多少人想让他死……
“说什么呢,还不进来。”卫骧在客栈外等候良久,见二人还在外不知说什么,稍有不耐。
“来了来了。”蔡清应道,又压着声与尹姝道:“你宽心些,过后我们脚程再快些,也就再多耽搁三四日。”
尹姝收紧手,“好。”既如此,晚几日便晚几日罢。
……
客栈中人众多,掌柜的看了看同行的几人,“客官,几间房?”他视线一顿,目光落在走在最后的尹姝身上,“哟,还有姑娘呢。”
“怎么了?”蔡清听着不太爽快,“姑娘怎么了?”
“没什么。”掌柜的讪讪一笑,“客官误会了,只是想叮嘱姑娘一二,这几日街内巷外自戌时三刻起便不掌灯了,夜里伸手不见五指的,若无人随同,姑娘夜里莫要在外走动了。”
“那t是自然。”蔡清先应下,“不过对街那是什么地儿?”蔡清往外张望了眼,“灯火通明的,也不见有熄灯之势啊。”
“客官可知金陵十六楼?”
蔡清蹙眉,他开口询问怎么反倒问起他来了,“知晓,怎么了?”
掌柜的一提及此,兴致冉冉,“此乃黄州八楼之首的燕春楼。”
蔡清闻言失笑,“竟不想黄州也是风雅之地,还效仿应天府来了个黄州八楼。”
掌柜的笑着应声,“正是,若是客官有意,明日夜里燕春楼的头牌鹤雁娘子献艺,客官可去瞧瞧。”
还在出神的尹姝猛然一惊,她倏地上前,“你方才说,什么娘子?”
掌柜的亦被她一骇,看了看卫蔡二人,又看了看尹姝,“鹤雁娘子。”这又是怎么了?
尹姝双眸陡然发亮,“是哪两个字?”
掌柜的也不知这姑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实道:“是孤鹤、归雁二字,姑娘可有事?”
“尹姝,你怎么了?”蔡清上前查看她状况,她今日不知怎么的,自方才下马车时就不对劲。
鹤雁娘子……是鹤雁,不是她……她听错了。
“没什么。”瞥见卫骧亦投来探究的目光,尹姝故作无事笑笑,“没什么,方才听岔了。”
“是不是累着了?”蔡清鲜少见她如此失态之时,“快些上去歇着罢。”
“好。”尹姝默默沉下气,与二人相告后,便往楼上去。
蔡清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反正明日也要走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夜我们就去那燕春楼偷偷瞧瞧,如何?”
卫骧兴致缺缺,“不去。”
“你怎么如此扫兴。”
……
尹姝合门推开窗,她这间厢房恰巧外接街巷,亦正对掌柜的口中的那座燕春楼,她眺望而去,只见楼间卷起湘帘红烛摇曳,丝竹声婉耳,还有隐隐吟唱,余音不绝。
黄州八楼……金陵十六楼……
此楼她也知晓。
若非孙淑兰偷梁换柱将她带出应天府,那金陵十六楼便是她如今的归宿。
金陵十六楼由教坊司管辖,可实则是为十六座酒楼,以南市、北市二楼为盛,其之盛况犹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她更知,其中的乐师多以官妓充陈,而官妓多是罪臣女眷,入官妓者,自朝中贵女沦落风尘,一辈子为奴为婢,不对,是贱民。
父亲还在时,他经手百十之案,十之二三被判以抄家,府中女眷便是被送至此处,几乎无能人经受,多是因不堪受辱而自我了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