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48章 香芋山药丸

第048章 香芋山药丸(1/2)

目录

第048章香芋山药丸

因着这家商铺从前做酒铺子,一间大堂,一间商铺主人预留出有烟筒的房子,可以拿来租赁朝食或开小饭馆,被前任掌柜充做了账房,因为走得急,只搬走了些值钱的物件儿,账房里杂乱,需得收拾几日,还要添置些开店的厨具日用等。

每日一点点收拾铺面,一眨眼过去五六日。

白露时节,露气重,早晚天气凉爽了许多。

来买凉皮的顾客渐渐减少,平时出摊不到半个时辰卖完凉皮,昨天卖了一个时辰,才卖完。

早晚出行要加件外套保暖,中午仍是叫人热得难受,冰粉生意依旧火热。

宋荔打算停掉凉皮,以后早上不出摊了。

近几日遇到来买凉皮的顾客,都会跟对方招呼一声,免得这些老顾客们白跑一趟。

董朴听完表示理解,最近几天早晨一天比一天冷:“秋老虎的余威不可小觑,中午还是挺热,冰粉不会也停了吧!”

宋荔连忙说:“不会,冰粉还有,大概会卖到中旬,董先生随时都可以来吃。”

闻言,董朴终于放心:“冰粉解渴又解暑,每日都想吃上一碗,一日不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宋荔笑:“冬天可卖不了,冬天要喝热饮才行。这些天,我见冷水铺子的掌柜们都会在早晚售卖一些热饮。”

月初,又从蜀地运来一批冰粉籽,这次只有几十斤,约莫是进入了采收尾期。

本月的量少了些,分润给木家摆摊的冰粉停了,宋荔打算留给自个儿卖,且进入九月份后,进入农忙期,这几天木湘湘不卖冰粉后,带着弟弟妹妹出城给父母干农活儿,每天披星戴月,除了两人早上一起摆摊,平常时间里,几乎见不到木湘湘的人。

后来她从陆承口中得知,九月份运输来的冰粉,在路上出了些意外。

运来的冰粉籽从码头到城中的路上,竟有胆大包天的人制造混乱,试图浑水摸鱼夺走她们的冰粉籽。

幸好他让大武小武去接货,小武稳住局面,兄弟俩齐心协力制服了匪徒。

据匪徒招供,他们见宋荔摊上的冰粉生意红火,起了歹念,一直暗地里观察,见宋荔租赁牛车让人到码头卸货,便伺机尾随,想要抢走这批货物,高价倒卖给那些冷水铺子的掌柜,大赚一笔。

许是知晓宋荔有靠山,不敢在城里动手,于是选择了在回城路上,谁知踢到了铁板,被宋荔的靠山当场拿下人,抓去牢房里关押。

直到这时,方知自己找的这座靠山,替她省去了多少麻烦。

*

辰时未过,宋荔和干娘收摊后,又去集市采买一番,照旧去铺子里转悠一圈,顺便打扫卫生。

几日里,她们陆陆续续将厨具日用等小物件儿,置办得差不多。

定制的桌椅板凳,要两日后送来,之后挑个黄道吉日,就可以开张了。

回去的路上,道路边有农人挑来自家刚采收的南瓜,摆摊售卖。

瞧着南瓜黄里透着橘红,明艳妩媚,瞧着就很软糯甜蜜,宋荔挑了个,又在别的摊位上买来山药,全部塞到木推车里。

问了好几家菜贩子,没寻到甜菜根。

又搜寻一番,总算在一个角落的菜贩摊上买到。

吃过午饭,母女俩搓好今天要用到的冰粉。

看时间还早,宋荔抓紧时间用面包窑烘焙出吐司,烤干,制成面包糠。

这些日子她准备了一些面包糠,密封保存着备用。

以后不卖凉皮、鱼片粥,想到将痛失一笔几两银子的收入,宋荔开始琢磨着别的开源路子。

前段时间,家里买来了炉子,可以拿到东市摆摊烹制小吃,于是宋荔便想到做炸货……

说到炸货,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那句——蘸上鸡蛋液,裹上面包糠,金光酥脆,隔壁的孩子馋哭了。

看到刚上市的南瓜,叫宋荔想到了南瓜饼,又在家里见到给陆承做芋圆奶茶剩的香芋,想到了香芋地瓜丸。

这时候的红薯,也就是地瓜还未传入大周朝,这可难不倒宋荔,山药的粉质口感与红薯和土豆相似,她打算用山药泥代替红薯,尝试着复刻香芋地瓜丸。

她买来的是槟榔芋头,削去外皮,芋头呈现紫红色的槟榔花纹,漂亮极了。

趁着蒸糯米滋皮子,将南瓜、芋头和山药切成小块,一起上锅蒸熟,碾成细泥,有条件的过筛一遍,越细腻,口感越好。

外皮用晾凉的山药泥,与适量糯米粉、少许蜜糖混合搅拌,揉成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备用。

接下来要制作内馅儿,这里没有炼乳,她用蜜糖和牛奶替代炼乳,与芋头泥混合搅拌,添加少许甜菜根块,起到上色,让香芋馅儿颜色更诱人的目的。

甜菜是一种天然色素,早在古代被广泛应用,许多点心上色,必不可缺少。

还有黄栀子,红曲米,尤其是红曲米,是许多卤菜店的常客,放到卤汤里,出来的卤货色泽鲜红,轻易吸引来食客的目光。

她以前制作这种小吃点心时,找不到甜菜根,也可以用紫薯代替,这里没有红薯紫薯,宋荔用了甜菜根,经过反复搅拌,揉匀出来的馅料的团,呈现出茄花淡紫。

将馅料分成更小的面剂子,揉成小圆球。

取来山药糯米面剂子,填入香芋馅儿,包住馅料,收好口,搓成鹌鹑蛋大小的团子。

周万春帮忙搓着,宋荔看更漏差不多,取出烘焙的吐司,细细碾成碎丁,放入密封竹筒,怕潮了,顺手塞了只石灰棉包进去。

干娘制着香芋山药丸,宋荔则给蒸好的南瓜泥添上糯米粉、白糖,揉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即可。

南瓜饼比较简单,一眨眼功夫,搓出了几十只。

这时周万春那边也完成了,宋荔数了数,一共七十二只,山药香芋丸有二十九只,南瓜饼有43只。

其中山药香芋丸里头,又是蜜糖、糯米粉,又是牛奶,只添加少许,但成本上来了,加上面包糠、山药、香芋、豆油等,所有用料约莫在1.2文钱,卖两文钱没什么赚头,三文钱似乎又贵了些,先试试吧!

南瓜饼这边成本减少,南瓜不值钱,三四文钱,能买到好大一个南瓜,南瓜用量足,添了少许糯米粉,卖两文钱。

她算了下用料成本,大头成本是豆油,约每个能挣1.5文。

入了九月份后,大部分芒果退市,也有从琼州运来的晚季芒果,价贵,超出宋荔的成本预算,这几日没做芒果糯米滋了,只有蜜桃和甜瓜口味,收入大不如前。

做完这些,时间快来到申时,赶紧取来前几日制作的面包糠,将炉子塞到木推车,出发摆摊。

她买来的铁炉子,就是上面一个收窄的洞,可以放置铁锅、茶壶等炊具,>

三斤木柴出一斤木炭,她们这些升斗小民哪里用得起木炭,何况用木炭做这些平价小吃,得亏得裤衩子都没了吧!

到了东市,宋荔在路边找到相熟的柴贩子,从第一次来要价还价买柴后,后来宋荔每次买柴都找他,买的次数多了,发现柴贩子为人老实,不缺斤短两,卖的干柴好烧,便隔三差五来光顾。

见到宋荔朝自己走来,柴贩子热情招呼:“小宋姑娘要买柴吗?”

宋荔嗯一声:“麻烦挑一捆干柴到我的摊上。”

她小推车上放置着锅碗瓢盆,东西放太多,堆不下,柴贩子也不嫌少:“好嘞,我马上。”

两人来到摊位,冰粉摊和糯米滋交给干娘,宋荔给柴贩子结完帐,开始生火支锅,倒上豆油,将带来的山药地瓜丸和南瓜饼各取了些,裹上面包糠,小火慢炸……

一来有顾客买的话,再大火复炸一遍,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成交率。

二来,闻到面包糠的香气,宋荔不信馋不到这帮食客们。

香芋山药丸一进油锅里,滋滋响,飘出一股子油酥的味道。

摊位上买冰粉的顾客,早就被宋荔支锅的动静吸引了,这会儿闻见了油香,又见油锅中漂浮着一只只金黄黄的小圆球。

宋荔取来竹制笊篱捞出金黄圆球,控掉多余油分,放到一旁的容器里,隐约能听见咔嚓的脆响。

有食客拿到冰粉,立马按捺不住了,好奇过来询问:“小宋姑娘,你做的是什么新鲜小吃?”

宋荔想了想:“这是香芋丸,里头用香芋做的馅儿,添了牛奶,三文钱一个。这种黄橙橙的是南瓜饼,两文钱一个。”

“这么小个点心,要三文啊,三文钱能买只肉包子了。”

对方思忖着道,正当她以为要泡汤时,听到食客又说:“算了,各来一个尝尝,一共五文钱是吧!”

“对的,五文钱。”这么快开张,宋荔可不认为全是自己现场做炸货的功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摆摊大半年积攒下来的良好口碑。

所以这些老顾客们愿意花钱尝试这些新品。

开了张,后面端着碗冰粉的董朴也凑来瞧热闹,比起香芋丸,他更喜欢那软软糯糯,橙黄色的南瓜饼,递出两个铜板,要了个南瓜饼。

宋荔添了柴火,用大火复炸一遍,用油纸包好,递出去。

董朴吹了吹热气,咬一口,听见卡兹一声的脆响:“外酥里嫩,好甜糯的南瓜饼。”

尤其是南瓜饼外面裹着一层不知名的食材,有些像椰蓉,又不似椰蓉,炸得金黄酥香,比表面挂上一层面粉糊糊的炸货更酥脆几分,油而不腻,外酥里糯的口感层次分明。

吃完一块,还想再来一块。

等董朴折身回去买南瓜饼时,发现摊位前经排了两三位食客,只能去到队伍后面跟着排……

终于快轮到董朴,前面一位食客买了只香芋丸解馋,瞧着小巧玲珑的,咬开一脚,卡兹卡兹响,里头竟是一汪丁香色的清新芋儿馅,似是缓缓流动的岩浆。

董朴站在下方,清风拂面,带来属于芋儿馅的甜蜜奶香味儿,刺激得口腔里分泌出唾液。

三文钱一只鹌鹑蛋大小的点心,价格不算便宜。

董朴暗暗想着,排到他了,从内袋摸出五个铜板,让宋荔炸一个香芋丸,一个南瓜饼。

宋荔惊喜。

这么快有回头客啊!

凤仙郡与苏州、扬州离得近,这里的人饮食清淡,爱食酸甜口味,尤其各类甜食点心。

宋荔深谙当地人的口味,制作出来香芋丸和南瓜饼,都是外酥里软,甜甜糯糯的小吃,老少皆宜。

接过用油纸包好的香芋丸和南瓜饼,方才董朴吃过了南瓜饼,没吃过瘾,此刻见到金黄黄的香芋圆球,想起其它食客咬开时的酥脆,也怀揣着好奇咬开,刚出锅的香芋丸外皮果然酥脆,炸得香酥极了,里头流动着一汪紫罗兰似的芋泥馅料。

咬到的芋泥馅料里,能吃出浓香的奶味,芋泥甜而不腻,外面的酥皮,与内里的流浆馅料形成强烈反差,吃得董朴赞不绝口,暗叹世上竟有如此美味,三文钱花的真值啊!

一个半时辰后,宋荔终于卖完带来的南瓜饼和香芋丸。

早在半个时辰前,干娘卖完了冰粉,之后坐着自家拿来的小马扎,帮宋荔添柴火,分担些事务,免得她既要顾着油锅,又要看炉子里的柴火,一心二用。

试卖新品,收摊时间较平时晚了半时辰,天边出现了火烧云,夜幕很快要来临。

家里菜园子的蔬菜,苋菜老了,被全部拔掉,重新规整土壤,只有空心菜、黄瓜和丝瓜。

家里木架子上挂满了丝瓜,辛苦种植的,舍不得扔掉,怪浪费的,一些长老的丝瓜,也被她们认真收集起来,未来一年不用买刷碗刷锅的粗布。

天天饭桌上都能见到清炒丝瓜、丝瓜鸡蛋汤,吃得宋荔现在听到丝瓜两个字,整个人都不好了。

想着今儿摆摊试卖新品,劳心劳力,也该好好犒劳一下,买点新鲜时蔬吃,看到有嫩藕,她双眼放光。

菜园子里的番椒长得有小拇指粗细,还未由青转红,宋荔想到一个好吃法,可以做成泡椒啊!

有了辣椒,她脑袋里瞬时冒出诸多泡椒风味的美食,例如泡椒凤爪、泡椒蕨菜、泡椒竹笋、泡椒藕带……

大周朝可没有冷冻批发凤爪的,想要到活鸡市场买到新鲜凤爪,约莫很难,蕨菜是季节性山间野菜,约莫春天早夏时节才有,藕带也只有某个特定时节才有。

宋荔逛了一圈集市,没看到卖笋子的商贩,反而叫她看到卖嫩藕的。

见到嫩藕,一下子叫她想到了还有泡椒藕片!

泡椒藕片比藕带少几分新嫩,多了几分藕带没有的脆爽,用泡椒水腌出来,酸辣爽脆,简直是下饭下粥的仙品啊!

回去后,宋荔用剪刀剪下一盘子青绿色的朝天椒,洗净,放到阴凉处晾干。

按照腌制泡菜的法子,将朝天椒塞进巴掌大的小土陶罐里,添上盐、白酒、醋和糖,白酒杀菌消毒,让泡菜的口感更爽脆。

糖醋能促进发酵,当然少不了老坛的泡菜水,这些老水里的有益菌可以加速发酵,不加老水可能要二十多天,现在半个月应该能发酵好。

老坛水从另一只土陶罐舀出来的,里头泡了青黄瓜、豇豆和白萝卜条,因为干娘和陆承吃不得辣,一点辣椒都没放。

做完泡椒水,宋荔抱着小陶罐放到阴凉处,掰着手指头数,能赶在十月份前吃到泡椒藕片呢!

在无比期盼着泡椒水早日发酵好的等待中,时间来到了第二天。

不用起早出摊凉皮了,第二天天不亮,宋荔的生物闹钟,让她准时从睡梦中醒来。

闭着眼,又翻来覆去睡了会儿,愣是睡不着。

干脆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叫房间里透透气。

白露后,雾气湿重,每晚睡觉前必须关好门窗,以防湿气渗透进屋子里。

半开了窗子,浓烟似的白雾往屋子里灌,她看到院里薄雾后,有人影走动。

出了西厢房,看到葡萄追着干娘跑,干娘先去菜园子看了一圈,摘了些菜叶子扔到鸡圈里头,叫两只鸡吃个肚饱。

看来大家的生物闹钟一样,天天清早起床摆摊习惯了。

突然不出摊了,到了这个点儿还是醒了,根本睡不着。

听到脚步声,葡萄立马放弃了追逐周万春,撒欢的朝宋荔跑来。

它摇着尾巴,哼哼唧唧的用两条前爪扒拉她的小腿,一晚上不见,激动坏了。

宋荔蹲下身,摸摸狗头,手掌顺着脊背蓬松的毛发下滑,很好rua。

小狗眯着黑葡萄似的眼,十分享受主人的抚摸。

东边朝阳初升,热度蒸发掉了雾气露水,院里的白雾淡了些。

灶台上熬着南瓜米粥,宋荔到菜园子掐来把丝瓜藤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