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老鸭萝卜汤(1/2)
第056章老鸭萝卜汤
从郑明珠家出来,冬日天色黑得早,头顶漆黑的夜幕,看不见一点星子。
寒风呼啸,两人不约而同缩了缩脖子,加快了脚步。
前面就是栅栏小院,宋荔跟木湘湘道别,推开虚掩的院门,插上木栓,正要去到卧房,听见东厢房里周万春的声音,唤她过去。
她以为是让帮忙拿东西,或是端热茶,敲开东厢房门,见干娘还没睡下,从针线簸箕里拿起件厚重棉袄,抖了开来:“快试试看,穿着合不合身,大了的话,我给改改。”
原来是试穿新衣服啊,宋荔就着干娘的手,往棉袄里一左一右套上胳膊,穿戴整齐后,在原地转了个圈:“怎么样?”
“快过年了,石榴红瞧着喜庆,小姑娘家家就该穿这些鲜亮的颜色。”周万春将宋荔身上这件石榴红的棉袄上下打量,攥了攥富余的腰线:“似乎大了点,得收收腰线。”
宋荔喜欢宽松些的衣裳:“我觉得正好,不用改,等天气冷些,里头还得添衣服。”
周万春听着有道理:“也对,那就不改了。”
好暖和,宋荔恋恋不舍脱下冬衣,爱惜地抚平皱褶,叠得整整齐齐。
又听干娘问起郑明珠的事情:“听说郑氏女儿这场病情来得又快又急,可把她愁死了,吃了有一段日子的汤药,有没有好一点?”
宋荔叹气:“主要是心理上的打击比较沉痛,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要她自个儿想开些。”
周万春认可点头:“这人啊,没有过不去的坎,从前我家商行一夜倒闭,我以为头顶的天都要崩塌了。后来被卖入青楼,失去了清白身子,我的人生彻底毁掉了,不管我如何消沉,每天太阳东升西落,不会因为任何人改变……现在我跨越过这些坎坷,好好站在这里,平静看待过往那些不堪,将自己从里面解脱出来。”
宋荔放下整理好的冬衣,将手心放到干娘的手背,无声安慰着。
周万春的目光落到贴来的手掌,绵软而温暖,感受到干女儿的关怀:“其实想开了,也就那么回事,世间苦难太多,至少我曾享受过富裕,吃饱穿暖,没病没灾,比大多数人都有福气。”
想着宋荔自小被父母卖入乔府当丫鬟,又被主母发卖,辗转来到春风楼……周万春觉得自己真是有福气,尽管后来经历许多落差和苦难,至少在家里商行没倒闭,她阿爹没去世前,虽然也纳了几房美妾,却是最疼爱自己,也没打算以后娶续房,是怕以后的继室生了孩子,影响到她的地位。
周万春在家做女儿时,可是父亲捧在手心的娇娇女,得到过父爱,所以看着被父母卖掉的干女儿,尤为怜爱她。
看木氏会扯些粗布,给女儿木湘湘缝制衣裳,缝制小荷包……
周万春没有养过女儿,不知道怎么照顾宋荔,于是学着木氏爱木湘湘那样,也给宋荔做身衣裳。
看到干女儿穿上漂亮的石榴袄,开心的转圈圈,回馈给周万春的笑颜,叫她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
她不是一个擅长表达关心的人,察觉到宋荔手掌有些凉,冷着脸催促:“去泡个脚,早些休息。”
宋荔乖巧点头,捧着缝制好的冬衣,拿回卧房。
中午,胡立带来一篮子煮熟的菱角,到店里蹭午饭。
日日来,自然晓得宋荔不喜他花钱大手大脚,并非是约束管教,是觉得不是靠他自己堂堂正正赚来的银两。
她不肯收重礼,于是胡立只好带些不值钱的果子,或零嘴吃食。
他送来的菱角,宋荔用手捡起个,从中掰开了来,吃着菱角米:“粉糯糯的,个头也大,你在哪个贩子摊上买的?”
见她没拒绝,胡立嘴角上翘。
等煮好羹汤,她喊大家可以吃饭了。
胡立帮忙拿将折叠饭桌搬到后院,取来碗筷……
今天上午出了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
早上出门冷,宋荔身上穿了件薄袄,里头添了好几件夏衫,很防风,时下大多数百姓都是这么穿,甭管是夏衫还是秋衫,天冷了,都裹在身上保暖。
胡立穿着轻薄保暖的毛皮子,见宋荔穿得跟个汤圆球似的,他倒是想给她买身毛皮子,她必定不肯收,还会责怪他乱花钱。
心里不舒服,胡立尝到鲈鱼抱蛋,被鲜嫩的鱼片蛋羹惊艳到,立马忘却了刚才的不快。
饭桌上,大家闷头干饭。
宋荔给自己舀来半碗老鸭汤,添了萝卜块,汤水入口清甜,萝炖煮得软绵绵,水乎乎,轻轻一抿,立时化作一汪清甜的萝卜水,水润无渣,感叹:“冬天的萝卜好甜,现在正适合胡吃海塞,贴了秋膘,好过冬,你们也趁热多喝点老鸭汤。”
木湘湘嘴巴里包着蛋羹,望见桌上的漂浮着一层金黄油脂的老鸭汤,瞧着就很滋补,立马给自己也舀上一碗,烫嘴的鸭油脂肪,对于缺乏油水的肠胃来说,是最好的冬日进补:“好香。”
小翠也同样缺乏油水,舀着老鸭汤喝了一碗又一碗,胡立喜欢的鲈鱼抱蛋,她吃着清淡,更喜欢油水足的老鸭汤。
在宋荔的铺子做工了半月有余,每日伙食有荤有素,叫小翠整个人吃胖了一圈。
脸颊长了肉,不似从前的苦相,小翠人也开朗许多,跟木湘湘分享:“我觉得上面这层鸭油最香最补人,喝着一点不腻。”
木湘湘点头:“嗯,又烫嘴又香。”
饭后,小翠又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出了铺子。
木湘湘觉得她挺神秘的,两人熟络的这段日子,她问过小翠的来历,对方支支吾吾,要么就是岔开话题,几次下来,只当对方有什么难言之隐,没有刨根究底追问。
她将串好的肉串和素菜串串用沸水烫水,放到两只汤锅里,点燃干柴,浸煮入味……这一套流程,木湘湘早已娴熟于心。
还未到未时,已有小贩陆续赶来,双手揣到袖管里,怨声载道:“鬼天气,没下雪,比下雪还冷。”
旁边有人搭话:“可不是,湿冷风直往人的骨头缝里吹。我今儿运气真不错,遇到个大主顾,买走大半篮子的煮菱角,你生意咋样?”
揣袖管的贩子道:“还行,天冷了,大家都爱买萝卜、芋头炖汤喝。”
路过两个贩子,宋荔瞧着眼熟,大概就是她买萝卜的商贩子。
另一个运气不错,卖掉半篮子煮菱角的商贩,大概就是胡立去光顾的摊位。
等两只骨汤锅底煮开,之后不用添柴,利用余火温着,等候的小贩们涌来,自己找地方落座。
中途迎来送往,正数着竹签,木湘湘听一位外地走商询问她们店里可有微辣骨汤的红油售卖,进入年底,他得回老家过年,又实在喜爱她们铺子的微辣骨汤,想采购些,带回老家。
说到激动处,走商恨不得手舞足蹈:“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吃到这种红油辣汤,不如川椒香麻,比川椒多添几分香辣,回味无穷,百吃不腻,我很想带一些回家,给我的家人也尝尝这种美味。”
她认得这位走商,似乎是从蜀地来做买卖的,上次见自己吃炸鱼皮零嘴,问她们买了些,泡在骨头汤里吃,自从铺子里出了麻辣烫,每日不间断来关顾,似乎吃不腻,嗜辣如命,此刻描述红油多么美味的激动神情,足以可见有多么喜爱。
这样一位天天来铺子的常客,木湘湘想不认识都难。
她将这个问题抛给宋荔。
宋荔早就等着有人问辣子油,现代保存食物的手段有限,辣子油即便用熟油浸泡,最多只能保存几日,时间长了,难免有股过期的怪味。
庄子上成熟收获了四五茬的辣椒,四五斤鲜辣椒,烘焙炒干后,能剩下一斤干辣椒。
在优先保证供应铺子里微辣骨汤,自家炒菜佐汤的前提下,还余十斤干辣椒,宋荔打算将多的干辣椒拿出来售卖,可以卖钱,可以提前做推广……
经过推广,等到来年大规模种植的辣椒收获后,相信会有许多尝试过干辣椒的顾客,愿意捧着铜板购买。
宋荔告诉木湘湘,店里两天后会售卖一批制作辣子红油的干辣椒,让对方可以两日后采买。
木湘湘转告了走商。
得知能买到原材料,对方欣喜不已。
送走吃麻辣烫的顾客们,木湘湘提早收工。
又两刻钟后,宋荔和干娘锁好铺门,到集市购买食材,回家。
下着雨,母女俩披着斗笠蓑衣,平常一盏茶都是功夫到家,下雨路滑,两人慢慢走着。
迎面走来两个妇人同样身披蓑衣斗笠,手中拎着食盒,似乎是给人送饭。
“听说那个程家小郎在雨天站了一天,晕厥过去,被小厮背走了,这么冷的天,还淋着雨,真是可怜哟!”
“可不是,这个郑明珠真狠心啊,人家亲爹刚下葬,这头就要断了,人家程小郎巴巴站在院门求她,愣是没踏出房门看过一眼。”
雨势不大,擦肩而过时,两名妇人瞧见她们母女俩,立马住了嘴。
宋荔:“?”
这段话的信息量好大。
吃过晚饭,她迫不及待找到木湘湘,打算一起去探望郑明珠。
听了宋荔听来的流言,木湘湘维护郑明珠:“这些人就是爱嚼舌根子,前些日子还说明珠是克星,明珠哪里没出过房门一步,她自己还在病中,不顾身体,给程文瀚和小厮送了蓑衣的。”
尽管木湘湘不认同郑明珠的择偶观,也觉得郑明珠在此时跟程文瀚断绝,无情无义,还很冷血,毕竟她们从小一起长大,她知道郑明珠家里的情况,知晓明珠爱慕虚荣,想做官眷夫人……
可是那又怎么样,她们是朋友,不管旁人如何指责郑明珠,木湘湘仍旧会维护。
宋荔不知里头还有送蓑衣这段:“明珠对程文瀚的确有几分真情,只是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能有什么错呢?”
可能会遭受到来自道德层面的谴责。
两人结伴到郑家去见了郑明珠,她似乎才哭过,眼睛红肿得像桃子:“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很冷血?”
其实在看到程文瀚站在院门外,倔强固执地等她相见,郑明珠的双腿很想走出房门,理智却清醒告诉自己,她和程文瀚了断的决定,不是一时糊涂,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有点冷血。”木湘湘一如既往的耿直,她会私底下维护郑明珠,也会当面批评:“毕竟这么冷的天,又下着雨,你让人家程公子在门口站了大半天,有什么事情不能当面说清楚,而且程公子的父亲刚去世,你这样做,很不好。”
“你是想说,我贪慕虚荣,势利眼吧!”郑明珠破罐子破摔,反正她们都是朋友,都了解自己的性子:“我本就是贪慕虚荣的人,我费尽心思,就是想做官眷夫人,我生得这般美貌,让我嫁给一个贩夫走卒,我这辈子都不甘心。”
“可是六年后,程公子不是可以科举吗,你再等等。”
“六年?”郑明珠讥嘲:“你们听说过色衰爱弛吗?”
宋荔听过,郑明珠以美貌最为出众,程文瀚又是因为美貌钟情她,这样的钟爱没有安全感,难怪郑明珠思考了一晚,作出这样的决定。
木湘湘却没听过.,摇摇头。
郑明珠也不嫌她,娓娓道来:“我今年十七,六年后,是二十三岁,到时候先不说凤仙郡有多少美貌少女,便是京都的商户之女不乏也有浓桃艳李的美貌女子,榜下捉婿,难保会不动心。况且我与程文瀚来往,知他人品端方,厌恶汲汲营营之人,我不敢露出真性情,生怕叫他发现我是势利眼。他因为美貌喜爱我,并非因为性子喜爱我。”
这回木湘湘听明白了:“原来程公子是个看脸的人啊!”
郑明珠又道:“先不说六年后能不能高中,若不能,难道还要叫我再等上三年?三年三年,又三年,女子的大好年华,能有几个三年?我耗不起,在信里同他说明了,是我此生有负于他,我执意如此,不愿再见到他。”
宋荔很能理解:“及时止损,也好。”
虽然有些不道德,如果叫郑明珠等了六年,等来程文瀚另觅了其它女子,到时郑明珠付出时间,到头来又要被街坊邻居嘲笑“被男人甩了”。
看过太多负心郎,痴情女。
赌一个男子的良心,郑明珠赌不起。
横竖前路布满了荆棘,及时止损,说不定另有一片广阔天地。
及时止损,宋荔的话,说到郑明珠的心坎里去了。
她阿爹阿娘婚前青梅竹马,婚后一段日子浓情蜜意,后来呢,还不是纵着那些生了儿子的小妾爬到阿娘头上。
郑明珠无法预料以后的事情,但此刻做出的决定,是她目前认为的正确答案。
*
两天后,“一点小食”铺子开始售卖干辣椒。
既然要做推广,因为库存有限,铺子特意限购,每人最多只能购买一两。
一进铺子,那名蜀地走商顾不得凑去锅炉子边吃热乎乎的麻辣烫,直奔周万春的柜台来。
目光一扫,果然看到价目表上多了一行干辣椒的标签——每人限购一两干辣椒,一两干辣椒,卖50文。
另有一行小字,写着干辣椒目前产量较少,所以价贵,等明年大面积种植,可能会降价,如果比较介意的食客,勿买,可以等明年辣椒上市。
还大方写出如何烹制辣椒油,将干辣椒磨成辣椒粉,用滚油一浇,激发出辣椒的香味等,或是炒菜佐汤皆可……
其中熬制辣椒油的一些香料等秘制配方,宋荔没一五一十写上去。
“这么辛香火辣的干辣椒,谁要等到明年才买。我现在就要买,给我称一两的干辣椒。”走商琢磨着,一两50文,贵是贵了点,如果能买到原材料,不就可以带到蜀地种植,以后不需要再花钱购买。
这番椒以前从未见过,辛辣又刺激,叫人舌尖灼痛,偏又无法自拔,说不定带去蜀地,得到本地人喜爱,届时推广种植,还能大赚一笔!
鉴于这是今天第一位来买干辣椒的顾客,想到宋荔的交代,周万春提醒了句:“我们家的干辣椒种子已经死亡,不发芽,不能栽种育种,还要吗?”
走商明显一愣,好吧,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竟然不能发芽种植?
他咬咬牙:“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