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鸡肉锅子(1/2)
第060章鸡肉锅子
两人一道去了东市,还不到申时,东市“一点小食”铺子门口人头攒动。
问了干娘有没有想吃的,宋荔和郑明珠一起采购食材,路过张铁柱的果摊,见到圆溜溜的香栾,立马走不动。
香栾,就是现代的柚子。
宋荔想到现代喝的蜂蜜柚子茶和柚子柠檬茶,酸甜清爽,或许可以拿来做果茶?
她挑了两个柚子,一兜柠檬,橘红诱人的柿子,也得买些。
周万春爱吃蜜橘,家里一直备着,都是陆承庄子里孝敬的,不需要额外花钱买。
离开果摊,宋荔扭头问好友:“有没有想吃的?”
郑明珠不太挑食:“都行,只要不是昨天的鱼汤就好。”
显然昨天的鲜鱼汤,给郑明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宋荔将手伸进袖管,用袖管扶着推车,感叹:“好冷的天,这时候吃点热乎乎的汤锅子才好,不如做个鸡肉火锅?”
说到鸡肉锅子,郑明珠馋得吞咽口水:“好久吃到鸡肉了,大概有半个月了吧!”
说干就干,两人上活鸡市场挑选了老母鸡,跟宋荔经常合作的嫩鸡贩子见了,热情跟她打招呼:“宋掌柜,买老母鸡炖汤喝啊,我家嫩鸡炒着也好吃。”
毕竟宋掌柜可是他摊上的大顾客,见到打声招呼,维系下关系,顺便推销下自家嫩鸡。
宋荔应和一声,挑好老母鸡,拿去宰杀,扔到木推车,采买些烫火锅的食材,之后宋荔又去买来一小罐蜂蜜,怕路上摔坏撞坏,放到菜篮子,里头用粗布垫着,起到减震的效果。
一通忙活,回到“一点小食”铺子时,店里的人潮散去,只剩下木湘湘带着曾芳兰一起收拾卫生。
曾芳兰不住乐安巷,跟她们不同路,分别后,接到干娘和木湘湘,一起回乐安巷的家。
听到郑明珠要留在宋荔家蹭晚饭,木湘湘艳羡,听到宋荔邀约,又摇摇头:“今天上午出门时,我阿娘说晚上会煮骨头汤。”
说起骨头汤,只因为木湘湘随口说道了句,铺子的骨汤麻辣烫闻着很香,每天上工馋得流口水,上工时不能离开岗位买吃食,等下工后,骨汤麻辣烫早已卖完……
阿娘便记在心中,清早特意提醒木湘湘早些回家吃饭,尽管鸡汤锅子似乎更香,她还是喜欢跟自家人一起用餐的氛围。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一个道理嘛!
大老远瞧见木湘湘的弟弟妹妹又在门口玩泥巴,昨儿才因为弄脏袄子,挨了木氏一顿打,今日穿上件罩衣,又在地上蹭来蹭去。
见到木湘湘,弟弟妹妹们喜出望外:“阿姐。”
灶台上的骨头汤,炖煮了个把时辰。
闻了一下午的香气,终于盼到阿姐回来,弟弟妹妹们一个上前迎接,一个转身去打盆水,好叫阿姐净手……
宋荔瞧着,略有几分羡慕。
她很喜欢一大家子人,瞧着热闹。
可惜她没有弟弟妹妹,只有外婆,还有个关系不错的表妹一家。
外婆去世后,宋荔总是一个人,表妹一家人其乐融融,她掺和进去,总感觉奇怪。
还好穿越后有了干娘,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窗外寒风肆掠,厨房里,四人围在炉子前,铁锅里咕嘟咕嘟。
鸡汤翻滚着,飘出的白雾热气,携带着属于鸡汤的醇厚香气。
见到锅子里一面金黄的油脂,不加一滴油,清汤炖煮出来的,全是老母鸡本身的脂肪,郑明珠从未想过有一日会这么眷念口腹之欲。
金黄油脂的鸡汤里,添了红枣和枸杞子,红黄分明,色泽诱人。
里头一并烫了冬菇、金针菇,另还有些小贩摊上买来的干笋子,自家菜园子新长出来的莴笋。
莴笋嫩嫩的,煮到入口即化,口感无渣,干笋子吸收了鸡汤的浓香,笋子质地无味,被鸡汤赋予了油润的口感,丝毫不输油焖笋子的吃法。
饭后,郑明珠舀来小半碗汤水,品尝到金灿灿的鸡汤,油润润的汤汁划过喉咙,油而不腻,浓香味美。
半碗鸡汤下肚,胃里暖呼呼,很快四肢百骸也跟着暖和起来。
宋荔也舀来鸡汤品尝,被热气熏疼,脸颊红扑扑。
窗子外大树被狂风折弯了腰,厨房里,一室暖意。
饭后,陆承和郑明珠被她抓了壮丁,帮忙扒柚子肉,宋荔强调:“要剔除白色筋膜,去掉柚子籽,这玩意儿发苦。”
两人认命扒着柚子皮,宋荔则将柚子皮用刀锋剔掉内里的白色内瓤,这部分苦涩,只保留薄薄一层的淡黄柚子皮,切成细丝。
将柚皮下锅焯熟,取水苦涩,为了减少橘色,她特意焯水了两遍。
柚皮细丝添上冰糖一起炖煮,熬出柚皮的清香,倒入颗粒分明的柚子肉,继续小火熬着,有点类似宋荔以前熬过的果酱。
熬到柚子肉颗粒的汁水充分融化到糖水里,用勺子不停搅拌,直至柚子酱咕嘟咕嘟着小气泡,越来越黏稠。
晾凉后,浇上蜂蜜,搅拌均匀,让蜂蜜和柚子酱充分熟悉彼此。
放到阴凉处,过几日就可以拿出来饮用了。
入夜后,周万春房里垫着一盏油灯,用买来的兔毛,缝制毛鞋垫子,垫在鞋里暖和。
宋荔的房里同样点着灯,伏在书案前,详细记录今天的收支。
牛奶比牛乳便宜,一碗牛奶二十多文,一碗牛奶兑些清水,添上茶叶和小料等,大概能做出两盅奶茶。
刨去茶叶、小料、牛奶和糖等成本,平均每卖出一碗冰粉芋圆奶茶,能得23文利润。
曲奇饼里添了黄油、面粉和糖等,利润大概有30文出头。
泡芙内添加大量黄油奶霜,实打实用黄油、牛奶和糖打发出来的,想要填满每个泡芙,成本高达13文,三个是33文钱,每卖出一碟泡芙,能得33文。
丹朱街的商铺子每日租金是166.7文,价格是东市商铺每日33文钱的五倍,光是每日店租金和雇佣员工等费用,都是一笔不菲开支。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店里的地段和环境更好,吃食自然水涨船高。
如果跟东市“一点小食”铺子一样,各种类乳茶饮和点心只赚一两文钱,要亏大发了。
计算了下,加上雅间的费用,今日白天的利润有1103文。
刨去商税、每日店租金,两位员工的薪酬,余八百六十余文。
其中要属杨安慧功劳最大,约了一帮小姐妹们到铺子给她捧场。
福爷功劳也不小,帮她店里拉来位新客。
第一天开铺子能有这个营业额,比她想象的还多。
今天做的量少,到后面来的一波食客买不到曲奇和泡芙,只买到奶茶,或许明天可以多做些?
一夜狂风呼啸,室内的宋荔将自己整个埋在蓬松的棉花被里,心头一阵踏实。
清早,周万春撕掉挂历一页,昭示迎来崭新的一天。
宋荔看了日历上的节气,今天是大雪时节,难怪昨天寒潮来袭,搞得那般声势浩大。
搓了搓冻僵的手,发现炉子上已经有干娘烧的热水,洗漱口脸,饭桌上,两人会分享自己在铺子里发生的趣事。
饭后,两人同行去到东市,采买完食材,宋荔推着小推车前往丹朱街道。
周万春立在门口,注意到女儿用袖管包着的手,打算再买些毛皮子和布料,给宋荔做双柔软的手套,这样下去,非得叫手指生出冻疮。
周万春手上便有冻疮,年年复发,在暖和的被窝里钻心的痒,挠伤挠破了皮,更严重。
咦,今年她的这双手竟还没生冻疮,往年同样的时候,早早便开始经受冻疮的折磨……
细想下来,似乎是近来被宋荔养得精细些,每日家里炉子上烧着热水,洗碗、浆洗衣物,都是用的温热水,同以前在冰冷井水里浆洗浸泡,现在不受冻不受寒,许是自然而然好了。
一间茶饮里。
宋荔烘焙完曲奇和泡芙,打算今天多做点曲奇饼干,主要是晾凉后能放。
泡芙里的黄油奶霜,放久了,蓬松度不够,容易软塌下来,口感差了许多。
她利用烘焙第二炉子曲奇的间隙,用汤盅蒸了双皮奶,以材料配比搅拌,上锅蒸熟即可,不费什么事。
昨日王福离开时随口问了句,宋荔便多做了几盅双皮奶,“一间茶饮”铺子以良好服务顾客为先,当然要满足顾客的需求了。
打发好黄油奶霜,郑明珠到店来帮忙了。
见到好友,郑明珠迫切分享:“我跟邱二牛说清楚了,把雇牛车,买蜜饯儿的银钱还了他,原来光靠感动,是真的没法子跟一个不喜欢的人将就。”
宋荔问:“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郑明珠毫不犹豫:“嫁不了官宦,我也要找个有钱有势的富户。”
与此同时,有钱有势的富户王福派媒婆到郑家说亲,许诺十八箱笼的聘礼,另有几托盘白花花的银子。
郑家也是商户,比起王家这种巨贾,是小巫见大巫。
郑父打眼一瞧,盘子里的大银锭,每个约莫十两,一共是八十个。
八百两银子!
下一秒听媒婆说道是福爷纳妾,想到那福爷的年纪跟自己小几岁,可以当女儿的爹了,郑父冷了脸,要将媒婆和擡聘礼的人赶出郑家。
小妾见钱眼开,反正又不是自己的亲闺女,如果郑明珠进火坑,给她换来八百两银子,那让郑明珠这个不孝女进火坑好了,劝着媒婆和擡聘礼的人先离开。
转头,小妾吹起枕边风:“郑生,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咱们儿子着想啊,昨儿夫子还夸咱们小宝好读书,过几年如果能考进书院,需要缴纳一笔束修,要到京城赶考,与人结交,这些都需要盘缠。我知道你心疼明珠,不愿叫她做妾委屈了,等咱们小宝将来科举高中,难道不会照顾自家姐姐,那时王福也定会扶明珠做正室,只要明珠肚子肯争气,生下个儿子,那王家万贯家产,最后不都落到明珠手里了吗?”
三言两语,叫郑父转回心意:“如此说来,确实是为明珠好,明珠爱美爱穿,王福出手阔绰,想来不会亏待她。你放心,等明珠回来,我会亲自同她说,你也是为了她好。”
铺子门口,见到杨安慧等人的马车,郑明珠立时迎了来。
听知州之女沈书兰调侃施雅:“施三,昨儿不是才说月例不够花,今日约你,怎的又巴巴跑来了?一会儿我可不给你结账,让你留在宋掌柜铺子里做工。”
施雅递给丫鬟一个眼神,取来个鼓鼓囊囊的钱包:“今早祖母问起我来,怎么不出门耍了,我说没银子花,不想出门,祖母让人拿了十两银子给我。”
大家族里,小姐少爷们每月二两月例,只是表面的零嘴花销,受宠的,不受宠的,开支各不一样。
不受宠的,每月光指着二两月例银子过活,平时拮据,有的连颜料也买不起,哪有银钱打赏
受宠的,譬如施雅这样的。
施雅是施家这辈唯一的女娃娃,乌泱泱的少爷们,显得独苗苗的小姐,格外精贵。
加之施雅性子活泼,有老夫人的溺爱疼宠,日常开私库打赏、接济孙女,司空见惯。
女儿得到当家掌舵人的欢心,施雅父母自不会苛待施雅,也会拿些银子给她花销。
毕竟是家里唯一的姑娘,过几年终归要嫁到别人家,不求功名利禄,在闺中平安顺遂的快活几年便是。
施雅得了十两银子,颇为豪爽:“今日我得了银子,你们随便吃,我来结账。”
“大家都听见了啊,施三说要请客,大家一会儿可别跟她客气。”沈书兰与施雅交好,自然知晓施雅在家如何受宠,有施雅在的地方,连施府的少爷们也要靠边站。
施雅可是她们堆里的财主婆,平时大家会轮流着请客,偶尔手中不富裕,也会帮对方结账,此时施雅要请客,沈书兰第一个不客气了。
这番话,听得郑明珠咋舌,只恨自己这个女儿身,没生到施家的福窝窝里头。
这可是随手拿给孙女十两银子,让孙女吃喝玩乐的祖母呢!
郑明珠回忆起自家祖母,面容已然模糊,只记得对方重男轻女的刻薄嘴脸。
将人带领到二楼,郑明珠跟杨安慧介绍说:“今日铺子里新上了红豆面包和双皮奶,红豆面包就是昨天赠送的小吃,双皮奶以牛奶烹制,口感细腻嫩滑,水嫩嫩的,品尝时奶香味浓,跟奶豆腐似的。”
听到双皮奶的描述,叫杨安慧来了兴致,有些纠结:“昨日我见大堂的食客点了份玫瑰烤奶,添了红枣和干玫瑰花瓣,诱人极了,怎么办,我既想尝尝吃盅玫瑰烤奶,又想吃奶豆腐,可是怕吃不完?”
施雅阔绰说:“无妨,那便各来一份尝尝,吃不完,分给丫鬟们,总不会浪费掉。”
杨安慧的教养是可以乱花钱,但不能乱浪费粮食,祖父总说糟蹋粮食,老天会有报应的,听了这话,便同意各要一份。
等其他人点完餐食,郑明珠退出雅间。
今天到铺子时,宋荔取出一盅双皮奶,分做四份,其中三份给她和阿蒲、佘婆子分吃了。
用宋荔的话说:“跑堂的没吃过,怎么跟食客描述讲解呢?”
那双皮奶的口感,确实香滑润口,跟嫩豆腐似的。
送完餐食,郑明珠在大堂遇到了海捕快。
常去东市的人,经常能遇到海峰带队巡逻,此刻见海峰换了身常服,手中拎着食盒。
大堂里,阿蒲正在接待他。
见海捕快用自带的汤盅和餐碟,外带了冰粉芋圆奶茶和泡芙、曲奇,郑明珠吃惊,跟宋荔分享:“原来海捕快也喜欢喝咱们女孩子喜欢的乳茶饮和点心。”
海捕快喜欢不喜欢奶茶,宋荔不知道,不过她知道某人最爱奶茶。
入冬后,她比较忙,每天饭后一有空便烘焙面包糠,很久没煮奶茶了。
见陆承没说什么,她便越发懒散了。
正说着话,又进来两波食客,叫宋荔瞧见昨天的刘江。
郑明珠和阿蒲接待这些食客,宋荔回到厨房协助佘婆子,稍闲下来时,二楼雅间的房门被人推开,有个丫鬟慌慌张张下了楼,说道她们施三小姐不小心将衣裙弄上曲奇饼的油渍,这衣服她们小姐很是喜爱,头一次穿,怕洗不掉油污,询问可有何解决法子?
宋荔自家裁的棉袄,也得花费二两银子,这些贵女们的衣裙短袄,怕是价格不菲。
作为一个现代人,宋荔也知道古代大家族规矩繁多,不小心弄脏衣裙,会被指责人前失礼,所以贵女们弄脏衣服后,第一时间更换衣裙,施三小姐来问,想必出门没有预备多余衣裳。
一瞬她脑袋里冒出许多念头,将外衫脱下简单清洗,以火盆烤干,不知道能不能洗掉,这里清洁产品功效较差,不如洗洁精去油污力道强……或是现在叫丫鬟到成衣铺子买身衣裙……
这些耗时较长,出门换了身衣服,难免引来不好猜测,宋荔的目光落到郑明珠身上,突然眼睛一亮,将人喊到跟前:“明珠,劳你你帮施三小姐的衣裙绣片花。”
郑明珠云里雾里来到二楼,见到施雅衣襟处的油印子,立时明白过来,这片油印落在哪处不好,落在胸前,打量一圈衣料子的绣纹,心里有了底:“劳烦施三小姐将外衫脱下。”
铺子里备了针线包,宋荔总说怕顾客们衣裙破了口子,方便缝补,郑明珠觉得好友太过周到,没想到果真派上了用场。
施雅脱了外衫,由丫鬟捧来交给郑明珠,她找出相近的色线,劈开,飞针走线,不到一刻钟,珍珠白的短袄上,以银线绣着只毛绒绒的雀鸟,双翅翻飞,栩栩如生。
顽皮雀鸟仿佛与短袄上的暗花绣纹融为一体,针法也是一样的,叫施雅越看越喜欢:“你做的不错,流烟,赏她半吊子钱。”
临出门前,施老夫人特意给孙女的丫鬟们塞了钱,叫孙女好去打发人。
不说外面,光是施府的丫鬟仆役们巴巴讨好施雅,不为别的,皆因施雅动不动打赏银钱,不看僧面看钱面,为着银钱,也会对孙女毕恭毕敬。
施老夫人是一点不舍得孙女吃苦头的。
流烟取来钱袋子,将半吊钱拿给郑明珠,见对方迟疑,说道:“这件珍珠缎面袄,价值十几两银子,你帮我家小姐解决了个难题,这是你应得的,拿着吧!”
拿着半吊子钱出了雅间,郑明珠晕乎乎下楼,来到宋荔跟前,听对方问:“解决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