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60章 鸡肉锅子

第060章 鸡肉锅子(2/2)

目录

郑明珠点头:“解决了,只是施三小姐打赏了我半吊子钱,咱们分了吧!”

宋荔盯着她手里的半吊子钱:“你自个儿留着,这是施三小姐对你的绣功认可。”

郑明珠:“可如果不是你想的法子,我也……”

宋荔:“让你拿着就拿着,若不是你有这个绣功本事,不是你做好了活,怎么能让施三小姐满意?多亏你帮我解决顾客的麻烦,得了赏钱,自然是你应得的。”

好说歹说,郑明珠便将半吊子钱留下。

并不觉得被人打赏,是一件侮辱的事情,甚至郑明珠巴不得被人多侮辱几次。

半吊子钱,是五百文。

一天赚个五百文,从前她从来不敢想象,跟宋荔嘀咕道:“难怪你要在丹朱街开茶铺子,这些贵人小姐们随便手指缝里漏点,够我们吃喝了。”

宋荔给她透露个信息:“等我挣到钱后,打算开个绣楼,可以帮助那些被父母卖掉的女子,传授她们生存的技能,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赚钱为目的。”

郑明珠会意:“你想请我去做师傅,教授这些无依无靠的女子,这是好事啊!要等多久开绣楼啊,如果有空的话我一定来,顺便从你手中挣笔外快。”

宋荔歪头想了想:“最少也得半年左右。”

王福到茶铺子,也要了二楼雅间,特意点郑明珠接待点餐,听说今日有双皮奶,立马让上一份。

等郑明珠送完餐,正准备退出,听对方喊住:“今日我让媒婆去你家说媒,想纳了你。只要你肯过门,以我王家的财力,供你锦衣玉食,每月另有十两银子的月例。”

郑明珠咬了咬嘴唇,这人分明提前打听过她,知晓她追名逐利,试图用财富打动。

她天天来宋荔铺子帮忙,说白了,一方面想逃开邱二牛的纠缠,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私心。

来宋荔铺子的人,非富即贵,嫁不了官宦公子哥,退而求其次嫁个家境优渥的商户公子也行。

这人跟她阿爹差不多的年岁,听说妻妾成群,连生了好几个女儿,想纳她为妾?

呸。

郑明珠到底顾忌着宋荔,不想得罪这位阔爷,让好友损失一位舍得花钱的土财主,婉拒道:“多谢爷的厚爱,我暂时不考虑嫁人的事。”

退出雅间,正好另一边的杨安慧等人吃得心满意足,到楼下柜台结账去了。

……

吃过午饭,过了三刻钟,店里的奶茶和点心陆陆续续销售完。

又是提前打烊的一天。

饭后,宋荔在烘焙明日要用的面包糠,见郑明珠风风火火跑来:“气死我了,我那丧良心的爹听了二姨娘的话,说是为了我好,要将我嫁给王福。张口闭口二姨娘为了我好,我呸,分明是他看中了王家的家财,要嫁让他自己去嫁。”

又道:“宋荔,我爹收了王福的聘礼,你说怎么办?”

“别慌。你跟你爹掰不过手腕,还得找当事人。”宋荔想了想,说:“我看福爷不是个不讲理的人,他后院那么多小妾,也不是非你不可,明儿咱们找他谈谈。”

凤仙郡境内遍布湖泊,冬月的寒风裹挟着湿气。

清早,到丹朱街开铺子,冻得宋荔缩了缩脖子。

午后,密集笼罩的云层被吹开,撒下温暖的阳光来。

王福到店后,宋荔亲自接待到二楼雅间。

她不会不识趣。

等对方享用完美食,心情愉悦到柜台结完账,宋荔又提出想要谈谈。

敏锐如王福:“宋掌柜是想说你那位朋友的事吧,罢了,既然这般不情不愿,我也不好勉强。”

宋荔没想到这么容易解决,又提出聘礼的事情,担心郑家不肯退。

王福摆摆手:“回头我让几个护院去讨,敢不给,我便去报官。”

出了铺子,王福倒没有太烦恼,他手底下多得是催债的能人,就姓郑的弱鸡商户,怕是等见了护院,便怂了。

至于郑明珠,也就漂亮了点。

要不是新纳的妾室又给他生了个女儿,一时求儿心切,不然也不会把主意打到宋掌柜的好友身上。

美人与美食,不必多想,王福果断选择后者。

如果因为个把美人,跟宋掌柜闹僵,以后不能天天来茶铺子吃双皮奶、泡芙,饮奶茶,想到不能大快朵颐的满足口腹之欲,王福才是要后悔死。

世上美人多的是,强扭的瓜不甜,花点钱,也能找个心甘情愿。

摸摸吃胖的肚子,王福一脸餍足。

这么快解决掉这朵烂桃花,郑明珠松了口气,对宋荔说:“幸好有你。”

宋荔:“你这张脸啊,真是祸水。”

郑明珠非但不恼,咯咯笑:“祸水一般用在绝世美人身上,你这般说,权当你夸我了。”

经过施雅和王福的宣传,也有宋荔在东市开“一点小食”铺子积攒的口碑,吃过炸鸡的顾客们一传十十传百,宋掌柜又在丹朱街开了家点心茶铺子的消息传开了。

“一间茶饮”铺子的新客渐渐多了,加上天天来的回头客,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宋荔惊奇发现,每当她熬煮奶茶原液时,飘出的奶香、茶香,总能吸引来好几波食客。

除了豆蔻年华的女子,带着丫鬟过来买奶茶和点心,不乏也有斯文清秀的少年郎,竟是也抵抗不了奶茶的魅力。

近几天“一间茶饮”铺子的食客渐多,生意好了,收工时间更晚了,忙到申时,宋荔累到骨头架子都快散掉。

每日大清早赶来开铺子,几日下来,有些吃不消,跟佘婆子和阿蒲说了声,以后要延迟到午时开铺子做买卖,这样她不用着急忙慌从东市赶来,生怕赶不上开铺子,还能在家多睡两刻钟。

重新敲定了开铺子时间,宋荔在紧锁的店门张贴了延迟开铺子的时间,省得大家白跑一趟。

郑明珠和宋荔一道去了钱庄,回了家。

天色浓黑如墨时,乐安巷的左邻右舍都能听见从郑家院子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八百两银子啊,不是八两,不是八百文,我的小姑奶奶,就这么白白打了水漂。”

然后传来郑明珠不温不怒的声音:“这么想要八百两银子,二姨娘干脆与我父亲和离,你拿着八百两嫁给王福,反正你能生儿子,生了儿子的小妾,比正室夫人还体面,福爷巴不得想要个儿子。”

这话二姨娘听了,不吭声,还真有几分心动。

又听郑父怒不可遏地声音:“你这孽女,看我今日不打死你。”

郑明珠捂着脸上的巴掌印,跑来了宋荔家。

见她还没吃饭,宋荔用家里剩的食材,煮了碗肉丝面。

入夜后,郑明珠同宋荔睡在一个被窝,身下垫着棉花褥,身上盖着六斤重的棉花被,窗子缝隙里吹进的丝丝缕缕寒风,竟也不觉得冷了。

“宋荔,我羡慕你可以带着干娘一起过日子。以后我一定想法子带着阿娘离开郑家,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耳边传来郑明珠的声音,宋荔困得眼皮子擡不起来,迷迷糊糊嗯了一声。

一早,桌上摆着煎荷包蛋,一碟萝卜缨子。

这些萝卜缨子是上个月间苗的嫩萝卜苗,给鸡吃浪费了,被宋荔洗净,晾晒到微微失去水分后,切成碎丁,拌上食盐杀出水分,攥干后,填进土陶罐里,腌制一个月,味道微酸爽脆,开胃下粥。

就着一小碟酸脆的萝卜缨子,叫她下了两碗白粥。

吃过早饭,郑明珠回家认错去了。

她可以生气不管不顾往外跑,阿娘却没地方跑,她不回去,难保二姨娘,和她那个丧良心的爹会不会欺负阿娘。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郑明珠的优势在于容貌,却也被容貌桎梏,只一心想着凭美貌皮囊寻到个富户人家的公子,忘了自己也能想法子自立。

在宋荔隔三差五上新品的刺激下,“一间茶饮”的客源,每日呈现稳定增长。

今天铺子又上了两款新品果茶饮,蜂蜜柚子茶,还有柠檬柚子茶。

不同于奶茶的香浓淡雅总相宜,蜂蜜柚子茶则是清新甘甜,酸酸甜甜,蜂蜜味偏甜些。

柠檬柚子茶,则风味偏酸。

柠檬的清香,铺满整个口腔时,仿佛叫人置身于初春郊外踏青的广阔草地,空气里似乎还能闻见柑橘类的花香。

一眨眼,时间来到十二月底。

月底便是腊月。

提起腊月,宋荔能想到一系列的腊味美食,腊鱼、腊肉、腊排骨,腊鸡腊鸭,还有美味的腊肠。

在大周朝,人们的餐桌上已经出现了腊肠,跟现代灌腊肠相差无几,买来前后腿猪肉,佐以香料,填塞到洗净的猪肠内,经过晾晒和风干,红艳如霞,油香浸润,酝酿出一股奇香的风味。

见到集市上已有人购买猪肠和前腿肉,腌制腊肠,叫宋荔腌制腊货的心思,蠢蠢欲动。

想到添加辣椒面和花椒面的麻辣香肠,鲜红莹润,想到浸润着油脂的瘦肉不干不柴,肥肉颗粒呈现水晶质感的透明色,刀锋切割时,一抹晶亮的油脂溢出……

不行,不能继续往下脑补了,宋荔舔舐着被风吹皱的唇瓣。

不管了,买点回去,大不了点着油灯灌腊肠。

问猪肉贩子,买来八斤前后腿肉,付了账。

白天在铺子里不忙时,宋荔将腿肉切成薄片,佐以白酒、食盐、辣椒面花椒面等腌制。

下午带回家,用工具灌辣香肠。

干娘和陆承吃不了辣,她做了咸香和麻辣两种口味。

饭桌上,见陆承只吃了大半碗饭,宋荔随口问:“怎么吃这么少?”

陆承微皱着眉心:“推广棉花种植的计划,进展不太顺利,目前只有十几家农户愿意参与种植。”

“这个月,已经有七八人冻死。官府临时搭建了烧炕的安置棚,又发放免费干柴,让没有住处的人可以躲避风寒。”顿了顿,陆承又说:“如果不能将棉花推广种植,明年还会有人冻死。”

宋荔大惊,凤仙郡地处南面,一年到头不见下雪,但空气湿度大,不比下雪舒服多少。

她带着干娘从春风楼出来,一面摆摊,一面攒着买棉花的钱,便是听说古代常有人冻死,想着未雨绸缪。

想了想,她说:“其实我很能理解这些普通百姓,咱们以农耕为主,大多数百姓靠着耕种田地为生,养活一家老小。尽管棉花在世面上售价颇高,我听说一斤的棉花,能卖到二两银子的价格。”

陆承认真倾听,鼓励她继续往下说。

宋荔便结合自己在大周朝的见闻,还有现代历史书上学到黄道婆发明纺织机,推动棉花和纺织技术的知识:“先说说种植一种新作物要承担的风险,比如我种植番椒,周围的人从未见过,更不知如何种植,总担心自己种不活,减产之类的问题。我种不活番椒,仅仅一次尝试,只是损失掉些辣椒种子。对农户来说,是大半年的收成,是养活一家人的生计。可能因为一次尝试,让家人吃不饱饭,卖儿卖女,风险太大。”

又说:“棉花目前用途较少,二两银子有价无市,购买的人极少,除了做棉花被褥,棉袄,还可以开发布匹的用途,如果能将棉花絮绒制成棉布,将棉花的价值开发出来,再由官府给予种植棉花的农户一定补贴,双管齐下。”

陆承紧皱的眉心舒开,难掩激动的语气:“制作棉布?这法子可行度较高,明日我将城中擅长纺织布匹的手艺人汇聚,商议有没有可改进的纺织机?若真能纺出棉布,你可是大功臣。”

“我也是在一本古书里见过,有位黄道婆向黎人学会纺棉技术,发明棉花脱籽机,纺棉布机等,再多的,我便不晓得了。”宋荔拾人牙慧,不敢自居功劳。

她很少见他这般高兴。

从前宋荔以为陆承购置千百顷良田,山林,是为了偏安一隅的享受,后来方知是为了试验棉花的种植习性,方便推广。

从前周身戾气的,是他。

想要让底层百姓穿暖的,也是他。

*

从宋荔家的院子出来,陆承吩咐车夫:“去知府的府邸。”

车夫应和,甩着马鞭,车辆缓缓向前驶行。

一路上,他思索着纺织棉布的可能性。

宋荔给了黎人纺棉布的信息,若是将城中寻访一遍,应该能找到琼州人士,或许能学习到她们的纺棉技术。

他做捕快,有大半年时间了,不再是从前五谷不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矜贵公子。

他知道庄子上的仆役们在烈日下挥洒着汗水,有多么艰苦,也知道底层百姓们只想过上太平日子,有暖衣穿,有饱饭吃,便是最好的日子了。

如果能将棉花纺织成棉布,未来棉花的用途广泛,陆承已经联想到后续,甚至可以全国推广种植。

知府大门被人叩响,门房打着哈欠,见到来人,得知对方有要紧公务,立马着人去请自家大人来。

天寒地冻的,杨习清早早睡下,正搂着夫人柔软的腰肢,柔情脉脉唤着表妹。

满室,浓情蜜意。

直到冷不丁地,有人敲响了房门:

“大人,陆捕头有急事找您。”

杨习清:“……”

杨氏推他一把,扯开流连在自己腰肢上的大掌:“快点去吧。”

杨习清眼眸含情,可怜巴巴:“外面好冷,为夫不想去。”

杨氏心头一软,感受到腰肢上再度贴来的大掌,不安分地游走,忍耐力十分有限:“陆捕头不会无的放失,定是有急事寻你商议,不可叫人久等。”

“命苦啊。”杨习清唉声叹气,套上靴子,将外衫胡乱套上,随手抓来件斗篷。

临走前,他在杨氏温软的脸颊啄一口:“表妹,你等着我,可别睡着了。”

杨氏:“知道了,我不睡,等你呢。”

等磨磨唧唧的人走了,杨氏翻了个身,沉沉睡去。

前厅,陆承正在品茶。

“大晚上的,有什么紧急公务,非得这么急着见我?”

还未见人,声音率先传来了。

陆承见对方披着件斗篷,里头的外衫领口凌乱,松松垮垮,再对上杨习清一脸欲求不满,瞬时明了:

“我们刚吃完晚饭,知府大人这便歇下了?”

“只有你这种没有夫人的毛头小子,大半夜还在外面闲逛。”杨习清想到房里的温香软玉,催促说:“你找我何事?”

陆承察觉到宋荔话里的漏洞,他不知她为何知晓黎人会纺棉技术,可能她也非常希望他们能快速推广种植棉花,于是刻意多说了一句漏洞百出的话。

面对杨习清,他下意识替宋荔隐去部分信息:“刚才我们吃饭,聊到推广种植棉花遇冷。宋荔提出纺织棉布的法子,我觉得可行度很高。”

杨习清:“纺织棉布?”

陆承:“是,我听一位友人说起琼州人士擅长纺织棉布技术,如果我们能将城中的琼州手艺人聚集在一处,集思益广,说不定能制出纺棉机。”

如果能将棉花制成布匹,还愁没有农户种植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