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66章 麻辣香肠

第066章 麻辣香肠(1/2)

目录

第066章麻辣香肠

同往常一样将脆皮肠挂在屋檐下晾干表面水分,宋荔捏了捏旁边的腊肠,触感紧实,地面上被浸染了腊肠滴落的油脂。

摸到一手的油,她转身回厨房取来菜刀,各取来一段不辣的腊肠,一段麻辣腊肠。

旁边的腊鱼,也被她给瞄上了,割来一半腊鱼,放到温水里清洗。

用热水清洗掉两根腊肠的表面灰尘,五香味的直接丢到焖饭的锅子里,跟米饭一起焖着。

米饭熟了后,腊肠也熟了,切片装盘。

干娘不吃辣,麻辣香肠额外煮熟了,切片。

腊鱼块煎得两面金黄,小火炖煮片刻,最后撒上一把蒜苗叶出锅,辛辣的蒜叶,芳香迷人,还能起到去腥解腻的作用。

饭桌上,两菜一汤,酱色与鲜红的两种口味腊肠,还有咸鱼块,汤碗里还有冬菇肉丸子汤。

周万春早早被腊肠吸引来全部目光,别说女儿天天瞄着屋檐下晾晒的腊肠,自己偶尔经过时,看到被阳光晒得沁出琥珀色的晶莹油水,鲜红油亮,能闻到一股子特殊的五香味,叫人眼馋。

夹起一片酱色的五香味腊肠,腊肠片切得薄厚均匀,肥瘦鲜明,瘦肉部分呈现酱褐色,肥肉块部分呈现宛若晶莹剔透的水晶。

腊肠片被她送到嘴里,入口油脂充沛,肥肉颗粒的油脂在口腔里缓缓流泻而出,经过时间与清风的沉淀,食盐和各种佐料缓慢腌制入味,肠皮锁鲜,风味与鲜肉大不相同,肥肉脂肪香而不腻,瘦肉块紧实,具备干香的韧劲儿,却又在油脂的润泽下,干而不塞牙。

一片五香腊肠,肉香和油香在舌尖游走,周万春享受着腊味独特的风味,尝了米饭,因为同腊肠一道焖的,米饭吸收了腊肠煮出的油脂,水润油亮,连米饭也变得更好吃了。

就着一碟腊肠片,母女俩哐哐炫饭。

饭后再来一碗热气腾腾肉丸子汤,抚慰着一天的辛劳,两人面上露出满足。

比起对腊肠和肉丸子汤的青睐,腊鱼块明显受到冷落。

饭后,宋荔用面包窑烘焙吐司。

等待烘焙的空闲时间,将铺子里带来没打发的淡奶油,往里填入牛奶、鸡蛋和糖,她用筛糯米粉的细筛过滤了遍。

用材料制作好蛋皮酥皮,等吐司烘焙烤干后,给铁制烘焙模具里刷上一层油,防止粘连,放入蛋挞酥皮,倒上蛋挞原液,之后是试验了三次,折腾了三次,才终于烘焙出不糊不老,口感嫩如奶冻的蛋挞。

她一面用炭笔将烘焙时间记录到小册子上,一面将蛋挞表面的糊皮揭开,里头的还能吃。

折腾到天色快暗下来,院门被人敲响,是青芝带着个婆子过来了。

宋荔将刚试验好的两只蛋挞,用油纸包裹好,让青芝帮忙带给杨安慧。

又将三盅淡奶油拿给青芝,送着对方出了门,返回院子里,继续尝试……

几次试验,一共烘焙出十二只。

前面试验的四只表面焦糊的,被她凑合吃了,送了杨安慧两只,剩下刚烘焙好的六只,给周万春拿了两只,另四只往郑家和木家分着送了。

今早碧空如洗,阳光灿烂,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照射不到的地方,寒风肆掠,室内比室外还冷。

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挤人,要么在自家院里晒着日头。

宋荔煮了粥食,配着昨晚剩下的腊鱼块,湿冷的温度,令蛋白质凝固成果冻弹弹的质感。

鱼冻咸鲜,入口即化。

她挑起一小块放到碗里,热热的米粥汤立时将鱼冻融化,拌着米粥也好吃。

腊鱼的肉质紧实,咸鲜干香,超级下粥,一不小心,扒完了两碗白粥。

“一间茶饮”铺子的大堂和雅间各摆上了火盆,室内暖如开春。

因担心淡奶油稳定性不佳,融化掉口感不好,铺子里规定预定的雪媚娘需在未时一刻到二刻之间取货,过了时辰,她们无法保证口感,由食客担责。

今日王福跟人谈生意,没空来铺子里,只让小厮带着食盒到铺子里外带。

怕路上淡奶油融化,宋荔给对方的食盒里添了若干冰块保鲜。

除了王福、施雅,另外两位食客也在规定时间内领走各自预定的吃食。

同时宋荔又接到提前预定雪媚娘的单子,一共收到三十两,其中有三两银子,是杨安慧用自己的私房钱,买来给自家嫂嫂尝尝新鲜。

至于亲兄杨习清,杨安慧自是不舍得给他花费三两巨款,她跟宋荔打趣:“这么贵的点心,我阿兄那饿死鬼投胎的吃法,给他吃浪费了。”

古代世家大族,钱权大都握在男子手里,由男子继承家业,家中女儿大多要讨好父兄过日子,杨安慧能嫌弃兄长,在宋荔看来杨家家庭氛围不错:“华英,你们兄妹感情可真好。”

杨安慧:“我母亲早逝,是兄长将我一手带大,我的启蒙先生也是阿兄。宋荔,我看你不仅擅烹饪各类稀奇古怪的点心小吃,会识文断字、算数,这些都是谁教你的啊?”

问出后,见好友面色微凝,杨安慧以为自己不小心戳中对方的伤心事:“对不起,我是不是问了不好的事情,你不说也没事。”

“没关系。”宋荔不能说自己穿越的事情,失忆的借口拈手便来:“我曾经重病一场,脸上的疤,就是那时留下的,之后醒来我忘记了从前的记忆,后来才知自己是扬州一位乔姓富家的丫鬟,给乔老夫人管理账房的。”

这些话,与杨安慧打听来的信息没有太大出入。毕竟双方合伙做买卖,她总要打听下宋荔的来历,将手放到好友的手背:“那些不好的已经过去。宋荔,以后你还有我,我们永远是朋友。”

宋荔:“嗯,永远的朋友。”

没有什么比利益关联,拥有共同一个努力方向的朋友走得更久。

杨安慧怜悯好友的身世,注意到她的脸颊:“你脸上的疤痕淡化了许多,看着比以前好很多。”

宋荔擡手摸了摸:“我用了玉肤露,确实淡了些,脸上的疤大概是完全消不掉了,毕竟过了大半年。”

即便是放在科技发达现代,做了医美,估计也得留疤,处理得太晚了。

疤痕稍淡,没那么吓人,宋荔已经很满足了。

铺子里多了个张小花,结束营业后,灌脆皮肠的工序更快了,不到申时三刻,宋荔收拾好东西,去到荣记钱庄。

今天却不是存钱,她带着今日营业额十二两余钱,又取出八两银子,到医馆买买玉肤露。

拔开木塞,她嗅了嗅,怀疑这是家黑店:“你们家的玉肤露味道不对,跟我用的不一样。”

“小姑娘,你不要信口雌黄,我们家医馆开了几十年,由我爷爷传下来,用的都是正儿八经的上好药材,怎可有错?”医馆掌柜以为她是对家派来捣乱的,接过玉肤露凑到鼻下闻了闻:“味道没错,这就是玉肤露。”

见医馆掌柜言辞凿凿,没有半点心虚,叫她陷入怀疑,难道自己用的不是玉肤露?

宋荔:“抱歉,可能是我弄错了。”

医馆的掌柜倒也好说话:“无事,不信的话,你可以去其他医馆看看玉肤露,跟我家都是一个方子做的,味道相差无几。”

宋荔便真去了几家医馆,与方才那家医馆卖的玉肤露味道一模一样。

去东市接干娘一起回家,路上,她将自己想给干娘买玉肤露的经过道了一遍。

良久,听不见干娘的声音,她扭头看去,发现周万春似乎在走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周万春其实在想自己寄去京都的那封信件,没多久,高文祥却出现在了凤仙郡,他与陆捕头似乎很早便认识,陆捕头又是京都口音……

前些日子,她一直好奇高文祥为何突然出现在凤仙郡,听到女儿说陆捕头给的玉肤露,可能不是玉肤露……周万春大胆猜测,如果陆捕头给的是宫廷秘药丹参羊脂膏呢?

那么,一切便说得通了。

如此说来,是她自作多情地以为高大人这些年不娶妻生女,是心里还惦念自己……一想到自己自以为是的那些念头,叫周万春无地自容。

吃过晚饭,宋荔拿着自己的那瓶玉肤膏跑了好几家医馆,最后在白天第一家医馆的掌柜给瞧了出来:“这是京都的宫廷秘药啊,这药方子已经失传,姑娘你是怎么得来的?”

如今看来,小姑娘还真不是来捣乱的。

宋荔:“一位朋友送的,他跟我说是玉肤露,白天的事情,是我误会您了。”

掌柜摆手不在意,又提出个不情之请,想要挖一点点药膏,尝试着能不能配出药方。

宋荔有些担心,毕竟这瓶药膏被她用掉一半了,挖太多的话,她肯定不舍。

得知她的顾虑,掌柜表示只要绿豆粒大小,宋荔便给了,又听掌柜说要付她铜板:“不必了,如果您真能配出药方子,以后造福病患,也是一桩善事。”

宋荔带着剩下的半瓶药膏,拿给周万春:“我感觉最近半个月用着没什么效果了,与其给我浪费,不如干娘你也试试。”

周万春不肯收:“这东西贵重,我一把年纪的人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人就该认命,我认命了。”

宋荔:“什么认命不认命?干娘,你心态有问题,人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改变的勇气,七八十岁也不算晚。何况干娘才三十多岁,还很年轻,未来有无限可能。”

入夜洗漱后,周万春在床榻里翻来覆去,脑海里回想着女儿的那番话,是啊,其实她才三十五岁,皮肤细腻,眼角没有皱纹,这还是未经保养的状态。

从前在闺中做女儿时,她每日敷珍珠粉,饮美肤汤,肌肤嫩得能掐出水,一入春风楼,立马做了风头正盛的花魁娘子。

那个穷奢极侈地养肤爱美的小姑娘,毁容后,在春风楼后院做了个整日着灰衣的仆役。

周万春掀了被子起身,迟疑片刻,终是拿起药膏瓶子,拔出木塞,挑出黄豆大小的药膏,细细摸索着,涂在脸颊。

又两日后,凤仙郡城外的码头,商船下来一行人,雇了马车牛车,人和货物东直奔莲花湖的天一楼而去。

下午宋荔和干娘回家时,便听说了刚才有人带着聘礼到郑家提亲。

足足有二十八担,什么浮光锦、织锦缎,还有亮得晃眼的赤金红珊瑚头面,叫这群街坊邻居们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就算是皇宫里的娘娘们,也不过如此了吧!

有好事者问下聘的仆役和管事们打听,见对方身上着绸缎料子,气度不凡,不像一般的巨贾老爷家的下人,那眼神恨不得把人衬进泥里。

等打听的好事者回来,其他嚼舌根子的人纷纷向他打听,听人结结巴巴:“是,是京都长公主府的人下聘。”

“长公主府?她郑明珠能嫁到长公主府,我还是王母娘娘呢!”

有人没好气一句,大伙哄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