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69章 腊肉炒白菜苔

第069章 腊肉炒白菜苔(1/2)

目录

第069章腊肉炒白菜苔

到了莲花湖附近的食肆,宋荔取出十几个铜板的车费给车夫,让他解决晚饭,两刻钟后来这里接她们。

进入食肆,正是用餐的高峰期,大堂里座无虚席,好在前面有一桌食客用完餐,店小二领着她们过去落座,将桌上的残羹剩菜收走。

考虑到小翠不识字,宋荔问她有没有想吃的,小翠摇摇头,她一个做奴婢的,给口饱饭吃就行了,哪有挑食的份:“我都行。”

宋荔和干娘各点了两个菜,三菜一汤,够她们三人吃了。

听说米饭不要钱,免费续,小翠立马多要了一碗,把自己吃得很撑。

剩下点羊肉羊汤,拌了米饭,带回家喂狗子。

成最来时的牛车返回城中,宋荔将外带的汤饭倒进狗盆里,领着小翠进了西厢房:“新买的院子,还没来得及收拾,整理出来前,你先跟我着睡。”

“好,宋掌柜。”小翠挎着个包袱,里头装着夏冬换洗的衣物,无措地打量起面前属于宋荔的卧房,在春风楼跟十几个人一起住大通铺,这种单间的卧室,以前真是不敢想。

天色将暗,宋荔要去厨房烧热水,顾不上她。

小翠呆坐了片刻,起身到院子查看,借着微弱的光线找到水井,打来盆清水。

等宋荔返回卧室,来喊人去洗漱,发现卧房里被人擦得干干净净,地面还是湿的,一转身,碰见端着盆清水的小翠,皮肤暗黄,一双眼睛水汪汪:“我闲不下来,顺便把桌椅板凳和地面擦拭了遍。”

这么勤快的长工,她喜欢还来不及:“我看擦得很干净了。这是我的睡衣,才洗过,是干净的,明天有空带你买两身衣服,费用从你薪水里扣除。以后你在铺子里跟着木管事一起上工下工,上工时间延长,薪水从原来的一百八十文,涨到四百文。在家帮忙打扫卫生,清洗碗筷,浆洗衣物等,每月两百文,一共是六百文,你可有异议?”

“我没有异议,宋掌柜怎么说,我都行。”小翠在春风楼也是做这些活计,一月才两百文,后来楼里不景气,月薪减半,跟着宋荔每月六百文,两个月便能攒到一两银子,一年下来是多少银两来着?

小翠掰着手指头数,没数明白。

“一年下来,是七两二百文。”似看穿小翠的心思,宋荔说出答案,又道:“除了换季花钱买两身衣服,省吃俭用些,一年最少能存六两多银子。不过一年半,你便能攒够赎身的钱。因为是雇佣你当长工,换季买衣服的钱不包,只包饭,家里其它澡豆、牙粉、干巾等,由我们提供。累了一天,你赶紧洗漱了睡觉。”

听到一年酬劳的收入有七两二百文,小翠的脑瓜子卡了壳,呆呆接过宋荔递来的睡衣,料子摸着柔软又舒服,能闻见阳光的味道。

刚才闻见卧房里被褥散发的澡豆清香,小翠还担心自己身上衣服不干净,不小心弄脏了宋掌柜的床,这下终于放心了。

宋荔帮她打来温热水,小翠受宠若惊,擦洗了好几盆子水,绞干了湿发,吹干了些发丝,埋在柔软的棉花被窝里,底下垫着不是干干的稻草,是比稻草更柔软的棉花,好暖和。

迷迷糊糊想着,感觉自己掉进了福窝窝里头。

以后她一定要好好报答宋掌柜。

身边多了个人,一晚上,宋荔睡得不踏实。

次日一早,雇了七八名婆子打扫新院子,因为是外包,不用看着,打扫得又快又干净。

下午宋荔亲自去检查过了,死角处也清理得干干净净,付了银钱。

等东市的铺子结束营业,带着小翠去成衣铺子买两身换洗衣物。

马上进入春分,总是阴雨绵绵,空气还是湿冷,现在比小寒大寒时节暖和许多。

今早宋荔将小翠前几个每月二十四文的帐,还有节礼按照银钱换钱,给她结清了。

小翠不舍得花钱,买了便宜的粗布睡衣,两套花费不足八十文。

三人回家吃了晚饭,趁着天色还早,宋荔将一堆杂物打包,放到小推车上,她和小翠拉到新家。

第二天薄暮时,提前约好的瓦匠师傅给新院子搭建好了面包窑,宋荔另外加钱做了遮雨棚,这样能跟丹朱街的铺子一样,下雨天也能烘焙。

第三天,用小推车运送来最后一批日用杂物,院里原来养猪的猪圈,被宋荔撒了生石灰粉消毒后,将两只母鸡放进去,充作鸡圈。

屋子开窗透气敞了几日,几乎闻不到怪味,铺上被褥床单,便可以正式入住了。

干娘挑了东厢房,她住东厢房习惯了,每日清早晒着阳光舒服,宋荔便挑了正房,她喜欢空间大的卧房,住着宽敞舒适。

正房拥有东西耳房,两套小间,可以拿来当账房、书房,或是放个贵妃塌,春日午睡,正好能瞧见盛开的桃花,光是想一想,把她美得冒泡。

帮着宋掌柜铺好床单被褥,小翠回自个儿房里铺床,底下垫着稻草,没觉得委屈,她一个做奴婢的,哪里能跟主子们用一样的,况且棉花是个稀罕物,价贵,一斤卖到二两银子。

四五斤棉花,比她这条贱命贵多了。

她自个儿也舍不得买棉花,更买不起棉花,以前在厨房听木管事说过,宋掌柜带着干娘刚搬到乐安巷子租院子住,身上穷得叮当响,铺床的稻草,还是跟着木管事捡叔叔免费不要钱的稻草。

她们为了一捆干稻草,顶着太阳步行半个时辰到城外,宋掌柜也是苦过来的,小翠觉得自己比宋掌柜幸福多了,起码她不用自己去城外捡拾稻草,也不用自己操心费神住房和吃饭的问题。

白天宋掌柜也说过了,她要想睡棉花被,以后可以攒钱买,小翠记得自己当时泄气说:“二两一斤的棉花,我哪儿买得起?”

宋掌柜却说:“因为我预感明年的棉花可能会会降价。”

小翠可不敢奢想棉花,有稻草柳絮保暖,就很好了。

打从被卖给牙婆后,这还是小翠第一次住上单间。

夜深后,小翠在西厢房住下,本想去正房东西耳房伺候,奈何宋掌柜不习惯被人伺候着,倒是省了事。

黑夜里,没有呼吸声,没有睡梦的嘀咕声,四周安安静静,墙角偶尔传来几声虫鸣,伴着入眠。

刚换了新家,一早起床,宋荔望着面前陌生的卧房,懵了好几秒。

伸个懒腰,出了卧室,瞧见小翠在园子里洒扫。

“起得真早。”宋荔说。

小翠有些不好意思:“以前睡得晚,现在睡得早,睡饱了,早上睡不着,起来活动活动。”

两人打了个照面,宋荔要起前院厨房做早饭,路过荷花池子,见水面泛着涟漪,好奇凑近瞧了瞧,竟叫她发现了一尾鱼。

当初看院子时,她和干娘还琢磨这里头有没有鱼虾,想着以后在市集买些活鱼活虾投入到池子里,这样更方便了,以后想吃鱼,便上池子捞一尾。

来到前院厨房,迎面撞上干娘舀来半瓢糙米,到鸡圈里喂鸡去了。

宋荔披散着长发,脸都没洗,进厨房舀来热水,兑些凉水,洗漱完毕,也懒得回内院卧室梳头,便继续披着长发开始煮粥。

宋荔在竹筐背篓里翻找食材,昨晚搬家太晚,来不及收拾这些东西,堆杂七杂八。

片刻后,被她翻找出生姜、皮蛋,还有昨儿煮肉丝面没吃完的一块精瘦肉,特意从原来的小院带来的。

她取来两颗皮蛋,剥去蛋壳,切成皮蛋碎备用。

锅中一大块猪油化开,加上皮蛋碎,煎得微微金黄,加入清水和洗净的粳米,大火煮开。

提前加入皮蛋,能让皮蛋的风味更好的融入进米汤里。

等待熬粥的过程中,宋荔将肉块切成肉丝,添了葱姜丝、食盐和酱油,少许木薯淀粉和清水抓拌,腌制片刻。

小翠将整个园子洒扫完,来厨房帮忙,宋荔让对方帮忙看着灶膛的柴火。

交代了小翠,待米粥熬出了米花,宋荔往粥食里加入腌制好的肉丝,烫熟后,撒上葱花,立即出锅。

每人面前放着一碗皮蛋瘦肉粥,宋荔吃粥时,长发总会不经意垂落,很碍事,她转身找来根木筷随意一挽,也加入到快速吃粥的队伍里。

刚出锅的粥食,又烫又香,还很鲜,宋荔吹走热气,小口小口品尝。

对面的小翠挖着皮蛋瘦肉粥吃,只觉得粥食浓稠,瘦肉丝嫩嫩的,连平时觉得难吃的皮蛋,此刻也变得无比美味。

最重要的是,她们碗里的肉丝量好多,叫人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好在宋荔熬的量比较多,大饭量如小翠,也能吃得很饱。

早饭后,小翠跟着宋荔和周万春到东市铺子上工,宋荔采买完食材,便离开了。

这几天,小翠天天跟宋荔和周万春同出同入,小翠身契被宋荔买来的事,铺子里的帮工们都晓得了。

大家误以为小翠从前的主子是周扒皮,不给她饭吃,虐待她,都在恭喜她终于脱离魔掌。

木湘湘鼓励着:“以后努力做工攒钱,过个一年多,便可以替自己赎身,以后就不用给为奴为婢了。”

“我会努力做工的。”小翠觉得木管事人真好,其实她们想的没错,自己从前的主子花妈妈可不正是周扒皮,现在换了主子,工钱也多了,今日早晨还吃到美味的皮蛋瘦肉粥呢。

哪家正儿八经的主子,会给丫鬟奴婢们做饭吃啊,主子对她真真的好。

小翠干活更卖力,又对木湘湘说:“管事,我看咱们铺子里的炸鸡不够卖,我现在在铺子做工时间长,不像从前只工作两个时辰,平时有些清闲,不如跟宋掌柜提提意见,给我多派点分解整鸡的活儿。”

“好,有空我会找宋掌柜谈谈。”前几天见宋荔忙着搬家,一堆事情,不好打搅。这些小翠不说,木湘湘也看在眼里,每次提了中肯的意见,得到宋荔的鼓励,叫她很有成就感。

且这些意见能为铺子带来良好的效益后,宋荔也会给予实质性的鼓励。

没有什么比直接发放月奖的鼓励,来得更实在,更让人热血沸腾。

哪怕每月八十文一百文月奖的甜头,对木湘湘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阿娘说了,以后每月得的月奖,她可以自己攒着。

尝到多劳多得的月奖甜头后,在铺子里努力做活,看着小私库的铜板数字往上增长,真的令人上瘾。

丹朱街,“一间茶饮”铺子。

杨安慧预定了雅间,上次施三大方请她们吃雪媚娘,这次她手上有了闲钱,立刻回请对方。

施雅捏着干荷叶裹着胖嘟嘟的雪白团子,凑到唇边,能闻见清雅的荷叶香气,以及糯米皮上淡淡的甜香。

牙齿咬开雪团子一角,团子皮软软糯糯,里头的奶油冰凉冰凉的,香浓软糯,里头的料很足,冰镇过的口感,似乎更好了。

“这里面的奶油不知是怎么做的,竟是叫人百吃不腻?”施雅爱极了这种冰冰凉凉,入口即化的口感,感叹:“冬日吃冰,真是畅快。”

杨安慧小口咬着雪媚娘,附和道:“是啊,我常去的大夫也说建议冬日吃冰,夏日多饮热茶和熟水。”

两人各吃完一只雪媚娘,意犹未尽,从雅间出来结账时,杨安慧告知宋荔一个消息:“听阿兄说,他们纺织棉布的技术终于有了成果,大概最近几天会全城展览棉布。”

果不其然,两天后,有织娘将棉花纺织成棉布的消息,在全城蔓延开来。

开设纺织、染织布匹庄子的掌柜,和倒腾布匹的商贩子敏锐嗅到棉布的商机,四处打听,关于棉花的事,掌柜们觉得未来推广棉花棉布,有利可图,便将府衙正在大肆推广种植棉花的消息和盘托出。

如果棉花真的能制成衣服、布匹,用途广泛,等以后大面积种植,会有许多收购商愿意购买。听布匹掌柜说道他亲眼见过府衙展览的棉布,还上手摸过,手感比麻布柔软舒服,贴着皮肤穿,不磨人,易染色等优点。

掌柜还说,如果能学习到府衙的纺织棉布的技术,未来他们也愿意收购农户的棉花。

得知纺布庄子的老板愿意收购棉花,打听的农户们颇为心动。

木父和木二叔也跟着听了一耳朵,晚饭后,让女儿木湘湘带他们去找宋荔,问问棉花棉布的事情。

宋荔搬家后,木湘湘来过这处院子,这会儿带着阿爹和叔叔拍响了宋荔家的大门。

小翠听见了,过来开门,见到木湘湘领着两个男人:“你们是?”

木湘湘介绍说:“这是我阿爹和叔叔,我们在门口等着,你帮我找下宋荔。”

小翠相信木管事,可两个身强体壮的男人,她不敢放对方进屋,听了这话,连忙插上门栓,屁颠屁颠去找宋荔了。

在各大布行展览的棉布,令凤仙郡整个布匹行业地震,宋荔隐约猜出他们是为着什么来的。

她折返回卧房,从箱子里取出块棉布,跟着小翠到了前院,见大门拴着,认可小翠的警惕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做的很好,以后有不认识的人,便拦在门外,等我来再说。”

被夸奖后,小翠眼中神采飞扬。

宋荔拉开了门栓,瞧见门口台阶上坐着木父和木家二叔,木湘湘许是怕弄脏衣服,站着一旁。

双方打了照面后,木父直奔主题:“我们听布行老板说棉花可以纺织成棉布,种植棉花,官府还给发放一定的补贴,这事是真的吗?小宋,你认得官府的人,能帮我们打听打听吗?”

“千真万确,我不但见过棉布,还摸到棉布。至于具体补贴多少,我不太清楚。”说着,宋荔从身后取出块嫩绿色的布头:“给,你们看。”

木父伸出双手到半空,拐了弯,似是怕弄脏这块棉布,双手在身上擦了擦,这才郑重接过,粗粝的手指摩擦着,目中惊艳不已:“这块布头颜色可真鲜亮,的确柔软舒服。”

木父木二叔相继看过这块棉布,还给宋荔,道了句谢,又说:“湘湘总是羡慕你们家用棉花做冬衣,做垫被、盖被,柔软保暖,既然棉花这样好,布行掌柜们也愿意收棉花,咱们回去跟她阿娘商量商量,要不今年家里也种些棉花试试?”

木湘湘当然也希望自家种棉花,附和道:“现在我每月二两六百文的工钱,家里不缺钱,即便种的棉花卖不出去,以后大不了给我们打棉花被褥,做冬衣。”

木父拿定不了主意:“还得回家问你阿娘拿主意。”

目送这群人离开,宋荔拿着布头回了卧房。

杨安慧送来的一共有两块,另一块被她夹在信封里,寄去苏州,想到这时候应该已经到了对方手中。

与此同时,胡立一脸郁闷,好不容易收到妹妹的信件,结果里面还包着个信封,却不是给他的,是给他夫人。

方文静捏着这块布头,横竖打量,自从嫁给胡立后,她每日学习如何打理绸缎庄,几日下来,对布料的种类信手拈来。

这块布料很奇怪,跟她见过的所有布料完全不一样。

方文静拿着布料找到薛老爷,一开始薛老爷不以为意,当接过布头的柔软触感时,面色逐渐凝重:“这块布料是哪儿来的?”

方文静:“宋荔寄给相公的信件,没有信,只有这个。”

薛老爷立刻明白了,这是宋荔不耐烦搭理他,又怕胡立不明白布料的重要性。

沉吟片刻,薛老爷对儿媳说:“未来的纺布行业要变天了,你跟胡立去一趟凤仙郡。”

又给了方文静一沓银票:“该花的时候便花,若银两不够,写信回来,咱们薛家有钱。”

天色蒙蒙亮,胡立便被小厮从被窝里揪出来,套了衣服,塞进马车力气。

当他携夫人站在码头等商船时,嘴巴对薛老爷里骂骂咧咧,不堪入耳。

方文静立在一旁,努力忽略她相公口中的格老子等粗俗词语,不禁想起了宋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