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70章 荠菜饭

第070章 荠菜饭(1/2)

目录

第070章荠菜饭

一连几日,卢月琴天天不间断到“一点小食”铺子接贴身丫鬟,意外被沈书兰府上的丫鬟撞见。

通过沈书兰,也叫杨安慧得知了这事。

白天,杨安慧跟宋荔询问,得到肯定答复,倒没有看轻,打算让青芝送些银两去。

哪想送去的五两银子,被卢月琴婉拒,对方想靠自食其力,杨安慧听青芝回府秉明后,对卢小姐高看几分。

同一时间,宋荔从钱庄出来,撞上了等候已久的一对主仆:“有事?”

卢月琴:“我听到一个消息,宋掌柜与杨小姐、施三小姐们打算合伙开一间绣坊。虽然我的针线活不济,但我可以学,宋掌柜打理两家铺子分身不暇,我能算账管家,如果你肯雇佣我,我什么都可以学。”

宋荔恍然明白了,难怪这三日卢月琴不间断出现在“一点小食”铺子,便是向自己表明态度——愿意舍弃清高的官宦之女身份。

她想了想:“此事,我得问问几位入伙的东家。”

卢月琴不急不躁,端的一派轻松:“理该如此。”

次日,宋荔通过杨安慧联系到其他几位打算入伙的贵女,见杨安慧没意见,另外几位贵女也不会置喙什么。

她们只是投资些银子,不会参与到打理铺子,主要出面的人还是宋荔,宋荔怎么说,她们便怎么听,盈亏也无所谓。

当天红杏收工时,卢月琴又来了,宋荔在东市铺子见到对方:“这家小食铺子缺人,如果卢小姐当真能舍□□面,可以先到这家铺子做活,接替我干娘的活计,负责在柜台称重炸货,收银钱等……每日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贩夫走卒,如果卢小姐做不来的话,我是不勉强的。”

卢月琴只关心:“工钱是多少?”

宋荔回答:“这个活计不轻松,有时收错银两要赔钱,结束后要帮忙打扫卫生,工钱每月一两银子。”

“每月一两银子,我做。”卢月琴不假思索接下这份活计,施三沈书兰她们每月不过二两银子月例,有了这一两银子的工钱,阿娘每月吃的药钱够了。

宋荔点头:“那你明日巳时到铺子上工,到时由我干娘带你。”

等炸鸡炸货售完,铺子快要结束营业,木湘湘从厨房出来,前几天家里忙着种植棉花的事,一时忘了,这会儿见到宋荔,主动提起小翠的建议。

小翠和木湘湘都认为铺子里的炸鸡不够卖,建议可以增量,宋荔很倡导鼓励她们的意见,同意了再增四只整鸡的建议,并且允诺如果下个月销售额有所增长,给两人多放些月奖。

小翠和木湘湘喜不自胜。

曾芳兰也想提些意见,让自己每月收入有所增长,可抓了半天脑袋,没想到什么实质性的举措,且因为入春后,天气逐渐转暖,来吃麻辣烫的小贩食客仍旧很多,却不如寒冬时那般火爆。

想到夏日炎炎,曾芳兰忧心忡忡,担心自己被辞退,她们母女俩指着这点工钱过日子了,幸好木管事说夏天铺子里会卖冰粉,也需要帮工,才打消了她的担忧。

冰粉不知道从几月开始售卖,眼下麻辣烫的生意还算红火,不知道夏天还能不能卖麻辣烫,曾芳兰也来宋荔询问。

宋荔想了想:“看情况而定。如果麻辣烫的生意可以,咱们继续卖,如果不行,咱们便卖冰粉,冰沙。大概五月份开始卖冰沙,六月份卖冰粉。”

交了个底,曾芳兰终于放心下来。

回家路上,宋荔跟干娘说了明日帮忙带一带新人的事:“以后“一点小食”铺子可以独立运转,不需要我和干娘了。”

听说铺子里新来的是典史之女,是红杏的主子,周万春又问:“需要特意关照吗?”

宋荔回:“不用。”

周万春意会,这是正儿八经来做工的。

回到自家院子,宋荔第一时间去查看昨日栽种的十几株辣椒树。

这些辣椒树从原来的院子带土挖来的,新院子里早先便有规划出来栽种花草的田地,用工具开垦土壤,栽种下去。

昨夜浇了井水,今天瞧着冒出的嫩芽分枝,叶片微微蔫巴,耷拉着,还要等几天,才能确认是否存活。

惊蛰后的一场春雨,辣椒树便开始抽枝发芽了,如今移植到新院子,希望今年还能给她结出多多的辣椒。

盆栽里的番椒,也被移栽到菜园子里。

现在月底,下个月棉花要开始播种,她看着自家菜园子里的发芽番椒树,觉得或许番椒也可以在这个时节种植。

等明天遇到杨安慧,问问看。

今日月底最后一天,明天又到了发薪水的日子,宋荔连夜挑灯计算两家铺子发放的薪水和月奖。

核对一遍后,老生常谈的统计上个月的收支账目。

点心里的爱马仕“雪媚娘”,单这一项,为她本月挣来三百一十两银子的巨款。

随着铺子里的“雪媚娘”声名远播,其他乳茶饮、点心,比上个月利润增加两成。

铺子里多雇佣了个跑堂,增加了脆皮肠的量,利润比上个月也多增加两成。

本月买院子花费一百三十五两,提前还清陆承的分期租金二十两,给小翠赎身的八两银子,花费了一百六十三两。

上月减去雇佣帮厨帮工等开支,余八十九五百余钱银子,加上本月两间铺子所得利润,共计五百一十余两。

有了属于自己的院子,随着天气炎热,为了方便保存冰块,铺子里需要购买一方冰鉴,后续租赁绣坊的租金,绣坊宿舍的建设等费用,处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

清明时节雨纷纷,临近清明,一早天色阴沉沉,飘着细雨。

宋荔和干娘各披了斗笠蓑衣,带着十八只整鸡到铺子时,看到卢月琴已经到店等候,她要回丹朱街的铺子赶着烘焙,把卢月琴交给干娘。

周万春便带着卢月琴熟悉工作环境,认识秤杆,卢月琴会识字写字,算账管账是一把好手,很快背熟各类炸货价格。

一开始卢月琴操作秤杆比较生疏,半个时辰后,周万春见她越来越熟练,算账也快,许是年轻人脑子活,体力好,比自己快捷许多,甚至卢月琴见厨房忙不过来,中途还能帮木湘湘送炸货,取炸货。

除了中午吃饭,卢月琴拿帕子擦拭了长条凳,和桌面,发现上面没有油污后,放心落座……其它地方,周万春都比较满意。

卢月琴这边带出来了,不必周万春操心,清闲下来后,周万春没啥事做,同木湘湘说道一声,到丹朱街来寻女儿。

此时宋荔跟杨安慧在休息室闲聊,说到播种番椒苗。

通过杨安慧得知,陆承比她们考虑得长远,早在前几个月安排了仆役在清明节前后播种番椒种子,按照棉花的种植试验,分为四块种植田。

每块田地按照不同的季节种植,水肥管理,最终通过每块田地收获的产量,确认哪种种植方式最适合该植物。

这个法子笨,却很好用。

杨安慧说:“今年大规模种植的棉花田,都是按照陆捕头贡献出来的种植棉花经验,去年将棉花地种植的最好一块地的仆役,陆捕头还赏了二十两银子呢!”

两人说完番椒苗,又说起胡立夫妻在城中找合适的商铺子和染布坊,又说起绣坊的事。

宋荔说:“卢月琴在我家东市铺子里做工,先观察一点时间看看。趁着这个时间,咱们可以四处找找绣坊铺面,最好是那种前院做铺子,后院可以做厢房住宿的,两三人一间。租金也不能太贵,毕竟绣坊里的布料丝线,价格不便宜,后续赎身的银两,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杨安慧边听边点头:“符合这些要求的商铺子,不容易找。我倒是知道有处铺子适合,只是到下个月才能建成,那些商铺子现在售价低廉,缺点是人流量肯定不如东市那般密集。”

宋荔:“你是说改建的北市?”

说来北市离她们现在住的院子更近些,宋荔有些心动:“有空咱们去看看,若地理位置可以的话,或许可以去买两个铺子,至于人流量,慢慢积累便是。”

两人说了会儿话,阿蒲来敲门,说是有自称是宋掌柜干娘的妇人寻来。

宋荔出了休息室,果然在大堂瞧见周万春。

杨安慧也出了休息室,见宋荔与家人说话,没有过去打搅,跟阿蒲说了声,带着丫鬟离开。

周万春一进铺子,打量着座无虚席的大堂,对宋荔说:“没想到这家铺子也这么多客人。”

“还好,今天还不算最多的时候。”宋荔舀来一盅芋圆奶茶,一碟子点心,带着干娘到休息室休憩片刻。

周万春品着曲奇,喝着乳茶饮,跟自己在家里吃女儿做的奶茶一模一样,就是小料多了些。

挖了几勺喝着,缓解了干涸的喉咙,她说:“卢月琴上手很快,算账也利落,我在铺子里没事干,呆着无聊,便来看看这家铺子,顺便看看你。”

宋荔笑而不语。

哪里是顺便看看她,分明是为了来看她,顺便看看铺子。

等宋荔收工,给帮厨跑堂们发放上个月的工钱。

佘婆子作为帮厨,每月工钱五百文,提点得三百文,另有一百二十文月奖,共九百二十文。

阿蒲和张小花的工钱都是五百文,一个月奖得一百二十文,一个是一百文。

日常工作中,另有豪爽的食客们打赏来铜板若干。

发放完工钱,锁了铺子,母女俩到钱庄存取,又去东市铺子给员工发放薪资。

中午由木湘湘给红杏发了薪水,这会儿离收工还早,铺子里还剩几位食客正在享用美食。

宋荔到后院洗把脸,意外发现曾姐的女儿拿着树枝,在泥土地上写写画画。

她凑近看了看,前面有人用簪花小楷写了“李秀儿”三个字,字迹秀美,后面跟着写的“李秀儿”歪歪扭妞,明显是初学。

李秀儿是曾姐女儿的名字。

见她走来,李秀儿欢喜地分享说:“宋姐姐,我会写自己的名字呢!”

宋荔回:“是啊,你好厉害。”

李秀儿眨了眨清澈见底的眼睛:“我阿娘说,女子识字,很有用处。例如会看菜单册子,会算账。宋姐姐在丹朱街的铺子,就只招会识字的女跑堂,阿娘说那边的活计可轻松了,还有客人给的赏钱,体面得很。等我以后认得的字多了,宋姐姐也雇佣我去跑堂好不好?”

她蹲下身,问:“你为什么想做跑堂?”

李秀儿擡起稚嫩的脸庞,天真地回答:“我想挣钱,让我阿娘轻松些。”

宋荔默默小女孩稚嫩的脸蛋:“秀秀,你想不想读书认字?”

李秀儿:“想啊,可是没有女孩子去学堂。”

宋荔当然知道女孩子去不了学堂,有些家中富裕的,会聘请夫子到家中开堂授课,家中女子也能跟着沾沾光,习得些经义述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