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鲜奶麻薯芋圆(2/2)
周万春看懂了,跟了过去,看到地上躺着两只死老鼠,吓了一跳。
一想到老鼠啃坏家里的腊肉,糟蹋了两条腊肉,对这种害虫恨之入骨,望向能抓老鼠的小貍花,瞧着顺眼了许多。
“真乖,以后抓到老鼠,给你买小鱼干吃。”周万春摸了把小貍花的脑袋,它竟也不躲不闪。
等宋荔她们起床时,被周万春拉来看白手套抓到的老鼠。
白手套穿梭在她们之间,尾巴高高竖起,那副得意的劲儿,梅嫣和小翠在一个人身上看到过。
两人同时看向宋荔,果然有什么样的主人,就能养出什么样的猫。
看到两只死老鼠,宋荔对着白手套夸了又夸:“这么小就会抓老鼠了,真棒。”
一碗水端平,她又夸了夸狗子:“我家葡萄还会看家护院,也很棒。”
早饭后,大家也要奔波生计,开铺子去了。
家里剩下一猫一狗,有个玩伴,倒也不孤单。
一间茶饮。
提前得知今日有糖水新品,沈书兰特意邀了几位小姐妹来品尝。
午饭后订不到雅间,她们提前派丫鬟来占位,午饭前到了铺子。
施雅翻开菜单册子,果然瞧见后面又多了几页用工笔绘得栩栩如生的汤水饮品:
“桃胶雪蛤炖奶,杏仁露,这些食材,平时也能吃到。鲜奶麻薯芋圆,我倒没吃过,你们吃过吗?”
沈书兰摇摇头,她当然没吃过,不然也不会特意没吃午饭,赶早来铺子尝鲜。
何芸玉和杨安慧也都没吃过,麻糬倒是吃过,是一种用糯米粉和木薯淀粉制作的点心,但是将麻糬与鲜奶芋圆一起的,没有吃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阿蒲送来几碗糖水。
打眼一瞧,高足莲花盏里,一汪暗红色的红糖水,上头漂浮着绵白蓬松似云朵的麻薯,麻薯上堆着五颜六色的芋圆,撒了干桂花,颜值颇佳。
沈书兰尝了块南瓜色的芋圆,轻轻咦了声:“竟是芒果块,白的芋圆似乎是山药,紫的是香芋。”
杨安慧用勺子挖来些云朵般的麻薯,尤为软糯,用勺子能拉出糯糯的细丝来。
麻薯入口时滑溜溜,奶香味浓,又软又糯,水嫩嫩。
雪白的麻薯甜味极为寡淡,仅有奶香,配上甜甜蜜蜜的红糖水,微微的甘甜与香浓,恰到好处。
芋圆配着糖水,一口香甜软糯。
“好香。”施雅用勺子搅着麻薯,尽可能让它吸收到更多红糖水:“我感觉这样甜一些,口感会更好。”
*
下午宋荔抽空去了趟铁匠铺子,按照她设计图定制的铸铁煎饼果子平底锅打好了,检查了番质量,薄厚均匀,是一口好锅。
付了钱,路上到米粮店买来绿豆粉、小米粉和面粉,到“一点小食”铺子教曾姐调面糊的比例。
有条件的,可以现磨绿豆和小米浆,只是宋荔开铺子,手头没有料理机,靠石磨,磨绿豆、小米浆太费事,一天下来,别指望曾姐能卖多少煎饼果子。
反正市集铺子有磨好的绿豆粉和小米粉,味道差不了太多。
绿豆粉可以拿来做绿豆糕,小米粉也是拿来做点心吃,所以铺子里都比较常见。
外头铺子卖的杂粮粉,不会太细致,为了让煎饼口感更细腻,需要过筛一遍,筛出颗粒,将杂粮粉和面粉按照比例混合,添加清水,不能太干,不能太稀,呈酸奶黏稠状差不多。
水、面粉、酱油、油、糖、食盐和黄豆酱一起下锅,大火煮开,中途不停用勺子搅拌,收汁,让水分不断被蒸发掉,当锅铲抄动,呈现流动质感,不稀不稠。
接下来,宋荔用木勺挖来杂粮面糊,对曾芳兰说:“曾姐,很简单的,你看示范了一遍,看一眼就学会了。”
她用油墩布擦一擦,等温度上来后,倒入面糊,用木板刮开,刮着刮着,翻车了。
宋荔:“……”
曾芳兰一脸茫然,听宋荔镇定说:“没关系,咱们还有多的面糊,咱们再尝试一遍。”
好在第二次没有翻车,成功复刻,宋荔打了颗鸡蛋,用木板将鸡蛋液刮匀,撒了黑芝麻,用铲子翻个面。
拿毛刷子蘸了甜面酱,刷在薄脆的杂粮煎饼上,宋荔说:“一层酱,放几片小白菜,两块薄脆,今天咱们没时间做薄脆,先略过,然后放些黄瓜丝,没有黄瓜丝,也先略过,然后将它们卷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曾芳兰有些懵:“薄脆是什么?”
宋荔把卷好的煎饼果子一分为二,分给曾芳兰一半,自己啃着另一半,嘴巴里包着煎饼,含糊道:“薄脆很简单,做饺子的面皮会擀吧,擀得比饺子皮薄一些,下锅油炸,炸得酥酥脆脆的,就是薄脆了。”
曾芳兰默默啃着煎饼,被它薄脆干香的口感惊艳到,听着听着,明白了:“跟蛋散差不多是吗?”
宋荔咽下嘴里的食物:“对,不用加鸡蛋,不用翻来对折,直接下锅油炸即可。”
吃下半个煎饼,曾芳兰试验了好几次,煎饼总是摊不成形。
宋荔安慰说:“莫急,还有些面糊,慢慢来,后天北市要开铺子了,午后我去店里给你打下手。”
试验了几个后,曾芳兰似乎掌握到了窍门,成功摊出个完整的煎饼,刷了甜面酱,置放几片菜叶,包裹起来,用铲子从中截断,她一半,分给宋荔一半。
两人品尝了后,都觉得不错。
剩下的面糊也不浪费,又摊了两个煎饼,分成四份,给木管事她们送去。
厨房里,木湘湘站在油锅边,忙着炸一份又一份的炸鸡,忙得热火朝天。
天气炎热,厨房里的温度高,木湘湘身上穿了件单薄夏衫,满头大汗,顾不上吃煎饼,宋荔便亲手喂她。
可惜这里没有空调,不然她高低给木湘湘整个。
宋荔想了想:“下午,我去找工匠预定,让明天在院里砌个灶台,大露天虽然也热,比四周不通风的厨房要好一些,再给你们备一些冰绿豆汤,免得中暑。”
木湘湘咬着煎饼吃:“砌灶台又得花钱,你才在北市买了两间铺子,马上要开店,置办物件,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我忍一忍就好了。以前给家里做农活,也是这么过来的。”
她哪里看不出来,木湘湘是为自己着想:“砌个灶台花不了多少钱,万一你累倒了,损失就大了。”
“未来还得再招几个人,给你们轮班休假,每上五天班,休息两天。到时候你们就不用这么累了。”宋荔也是被剥削过来的,所以不想剥削铺子里的帮厨帮工们。
尽管底层做长工的人,很苦很惨,除了逢年过节,基本全年无休,遇到不好的东家,连过年过节都要帮东家做活。
大不了就是少挣十几两,几十两银子,宋荔不想这么剥削人。
木湘湘:“上五天,休两天假,这是前世积德行善,入了仙界才有的好日子吧,我不敢想,那咱们工钱还是跟现在一样吗,还是会少?”
宋荔将最后一点煎饼塞进对方嘴里:“可能会少点。”
木湘湘嘴巴里包着吃食:“那算了,我宁愿每天累点,工钱拿高点。最好收入能保持不变,我不贪心的。”
宋荔挺能理解共情她们,以木湘湘一月工钱来算,每月二两六七百文钱,是真的累,除了搬运工,一些靠自身技术和学识的工种,木湘湘在普遍只有五百文薪水的居民里,算是高薪阶层了。
每月工钱,足够一家五口富足过日子,还能有富余。
有了余钱,木湘湘身上的衣料子也开始鲜艳
或许可以将工钱减少三成,按工龄增加年底分红,补上这三成,上五休二的计划,后续还得慢慢完善。
时光如梭,一晃眼,来到两日后。
天不亮,曾芳兰便起身,带着女儿和一桶面浆水赶往北市。
现在居住的乐安巷子,离北市不算太远,步行过去要一刻钟。
本以为自己天不亮动身,应该抵达的较早,才靠近,大老远瞧见东市入口人头攒动,挤挤攘攘。
坏了,莫非自己来晚了?
不对,这会儿日头才出来,自己没来晚啊。
离得近些,发这群人现并非是铺子掌柜和跑堂,人群里不乏老老少少,大家七嘴八舌,吵得很。
曾芳兰凑耳听了两句,原来这群人一大早赶来,是为着领免费鸡蛋来的。
只要排队,不管男女老少,都能领到个鸡蛋,直到送完为止。
很多人拉帮结派的带着全家老少来凑人头,领去鸡蛋。
要不是曾芳兰还要开铺子,她都想着女儿跟着一起排队领鸡蛋了。
望着乌泱泱的人群,曾芳兰咋舌:“我的老天爷,这么多人,三文钱一个鸡蛋,得送多少银子出去啊?”
这里人多,怕走丢,被拍花子拍走,曾芳兰催促女儿跟紧自己,两人往铺子里走。
李秀儿在厨房帮忙生火,曾芳兰则洗刷了一遍铁锅,添上清水,准备蒸凉皮……
又开始用清水和面粉和成一个面团,切丝,下锅焯水烫熟,摊开到簸箕里晾凉,摆上调好的凉皮酱料和凉面酱料,准备开业……
曾芳兰将凉皮凉面搬来大堂,才做好准备工作,听见有脚步声靠近,回头看来,瞧见是位熟面孔的常客。
才领到鸡蛋,顺路来铺子里光顾,那人道:“来碗凉皮。”
“好嘞。”一大早开了张,曾芳兰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