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95章 鲜肉米粉

第095章 鲜肉米粉(1/2)

目录

第095章鲜肉米粉

瞧见宋掌柜和木管事说说笑笑,小翠不禁想起,以前木湘湘跟自己一样大字不识,现在木湘湘进步飞快,都会认字识字了!

完了,自己以后要被木湘湘甩在身后了。

小翠感到自卑焦虑,她也想像木湘湘一样,能跟宋掌柜这样说笑。

一盏茶的功夫,银耳莲子羹炖好了,加上适量蜜糖,搅拌融化开来,能感受到勺子在甜汤里的阻力感,这是汤水黏稠出胶的状态。

每人盛了一碗,隔着碗壁放到刚从水井拎出来的凉水里湃一湃,湃得温温的,不烫嘴,便可以享受美味甜汤了。

宋荔挖来一勺品尝,入口甜润,温润甘美,很补津液。

夏日出汗多,皮肤干燥体乏,适合喝点银耳羹、米汤,补充能量,她对小翠说:“这个银耳撕得很碎,炖得软乎,莲子也不错,口感粉绵绵。”

被夸夸,小翠跟吃了蜜似的甜。

木湘湘香得一张小脸恨不得埋在碗里,头也不擡说:“煮得很黏稠,一定炖了很久吧!”

小翠答:“先浸泡了,后又炖煮半个多时辰了

。”

木湘湘点点头:“我就说嘛,这个银耳汤煮的好水润。”

吃完一碗银耳莲子,夕阳坠下地平线,天色灰暗下来,木湘湘怕阿娘担心,要回家去了。

宋荔想让盼盼一起送回家,被木湘湘婉拒:“这会子天还没完全黑下来,街上人多,不碍事。”

她们才忙活着蒸完桃子罐头,疲乏不已,见木湘湘这么说,将人送到门口,回屋洗漱,早早歇下。

次日一早,宋荔算了下日子,自己腌制的剁椒坛子过了二十天,亚硝酸盐下降,可以拿出来吃吃看。

从杂物间抱出剁椒坛子,用粗布吸掉坛口的清水,以免污染到里面的剁椒。

腌制的二十多天里,她们时不时查看剁椒坛子和泡菜坛,发现坛口倒扣的盖子,添了隔绝细菌的清水被蒸发掉后,会适量加些清水。

用粗布抹干水分后,揭开盖子,一股子经过发酵的微酸,与小米椒的香辣气味,扑面而来。

好香。

剁椒的颜色,呈现诱人鲜亮的石榴红。

光是闻见味道,宋荔就知道剁椒成功了。

她支使了盼盼去买块鲜肉回来,从厨房柜子里取来米粉,考虑到阿虫饭量较大,她往盛着清水的木盆,又多加了一把干米粉。

等待米粉浸泡时,舀出巴掌大的一罐子剁椒,留着平时吃,剩下的坛子,继续倒扣上坛盖,添了碗清水,隔绝掉空气和细菌,可以保存很久。

清早,周万春打算把菜园子里规整一番,老掉的空心菜,茄子苗全部拔了,预备出伏后,种植秋冬菜。

许是生长周期过去,这个月收获的一茬茬空心菜老得不像话,菜梗子吃着有筋有渣,不如前两个月吃着脆嫩。只好拿来喂给家里养的鸡和驴子吃。

茄子也是,才长出的茄子,便老了。

周万春带着阿虫把空心菜、茄子和西瓜藤一起拔了,一部分拿到鸡圈驴圈,一部分铺在青石板上晾晒。

今年的两根西瓜藤,统共结出七八个小瓜,可能是种植不当,陆陆续续掉了,又或是坏了,她们只吃到一个好西瓜。

西瓜太难种。

以后还是上外边买点西瓜吃好了。

听说女儿要做鲜肉米粉,周万春到菜园子里摘来几条丝瓜,掐了把丝瓜尖,拿来厨房。

这个季节,丝瓜藤还在不断爬藤冒尖,不怎么生病,好养活。

酷暑天气,午后被日头烤干得耷拉着叶片,到了晚间,又精神抖擞的舒展着叶片,默默汲取营养,抽枝发芽。

今年只种了一根丝瓜藤,家里几乎没缺过丝瓜吃。

现在还在兢兢业业开花结果,藤上悬挂了十来个小瓜秧子,周万春不舍得拔了它,等得了闲,再给它施点肥料。

菜园子里的丝瓜品种好,皮薄肉厚,用刀锋一刮,立刻去了皮,切成滚刀块,放置一旁备用。

小翠买来一块前腿肉瘦肉,将肥肉剔除,只用瘦肉部分切片,腌制入味。

剔除的肥肉也不浪费,切块后,被宋荔放进烧干的铁锅里,小火煸炒,炒出猪油,倒入滚刀块的丝瓜瓤,翻炒至微微出水的状态。

添了蒜末爆出蒜香,一勺红酱,一勺剁椒,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这时候把泡开的米粉放到锅里煮。

加食盐、酱油,米粉快煮熟时,另起一只锅子,将小翠和盼盼择好的丝瓜尖焯水。

腌制后的瘦肉片,下锅汆至变色,加入焯水的丝瓜尖,一把葱花,少许秘制的味精粉。

给灶膛退了柴火,就可以开饭。

大家能吃多少,给自己添多少。

宋荔添来碗鲜肉米粉,猪油添了红酱和剁椒,被炒出金黄蜜色的色泽,浓香诱人。

自家吃,下料足,米粉里点缀着葱花,以及多多的瘦肉片,另有少许新绿色丝瓜块,碧绿丝瓜尖。

剁椒的酸辣之余,融合了属于丝瓜的丝丝缕缕清香。

她嗦了一口米粉,爽滑q弹,还很鲜。

米粉吸收了剁椒的味道,以香辣为主,带有一丝发酵的微酸。

汤水里只加了一勺剁椒,加的少,吃着不觉得辣。

丝瓜水汪汪,入口化作一腔清甜汁水,刚冒尖的丝瓜嫩尖,撕去外皮,煮着吃,更是甜嫩可口。

瘦肉片嫩嫩的,被腌制得很入味,又吸收了油汤汁里的剁椒、红酱风味,又嫩又鲜。

宋荔端碗抿了几口汤,鲜得眉毛一抽一跳。

鲜是鲜,对于重口味的人来说,吃着不够味,她起身抱来放在厨房的一小罐剁椒,给自己挖来一勺。

看到金黄蜜色的汤水,因为一勺剁椒,变得鲜红诱人,她目露满意,

鲜香辛辣的风味,像是一团热烈火焰,一下子点燃了迟钝的味蕾,让一夜昏睡的肠胃,有了强烈的进食欲望。

辣得宋荔斯哈斯哈,舍不得放下筷子:“真带劲。”

清早食欲不好,就该吃这么一碗热烈火辣的鲜肉米粉,唤醒一天的活力。

吃完早饭,用井水湃好一串葡萄,大家分着吃,宋荔品尝着水润多汁的紫红葡萄,酸酸甜甜的,比提子水润好吃。

木湘湘家的葡萄,还真不错。

宋荔望着自己院子,有心想要买一颗葡萄苗栽种,想到过两年可能要换个大宅院子,现在种植,以后不一定能吃上。

等盼盼将毛驴子牵出,套上绳索和木车,见她嘴巴嚼着,毛驴子凑来,用湿乎乎的鼻子拱人。

她无奈,将手里攥着的两颗葡萄,塞了颗过去。

它吃不够,又来拱她。

宋荔只得将剩下的一颗葡萄也塞去,摊开双手给它瞧,这才被黏人的毛驴放过。

午后,正值处暑,丹朱街铺子里的黄桃冰粉和乳饮茶销售火爆。

在账房休憩了半个时辰,养精蓄锐后,宋荔伸着懒腰推门而出,听谭百合说杨小姐来了。

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床单濡湿了一片汗渍,宋荔从小荷包里摸出铜板,给问厨房的佘婆子要了一盅芋圆奶茶,往大堂一扫,擡步走去,坐到杨安慧身旁的位置。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杨安慧不用扭头,就知道身侧落座的人是谁。

毕竟青天白日,哪个大胆狂徒敢跟自己靠得这般近?

“听说你们北市新开的“一间自助”铺子里的春鹅、鲜鱼鲊、蜜汁鸡,还有炸猪排,和嫩嫩的猪排肉很好吃,今日我去排队了,现场真是好多人,我们都没排上。”

宋荔耸耸肩:“试卖前三天,只准备了几十人的分量,怕浪费嘛!”

杨安慧能理解,只是想起那日吃过的美味蜜汁鸡,鸡汁四溢,又馋了:“听人说起你铺子里有一种嫩汪汪的肉片,在汤锅子里涮着吃,怎么煮都不老,你真的不打算单独售卖蜜汁鸡和炸猪排吗?”

这个问题,最近来铺子里的好多世族公子小姐也同样问过宋荔。

她们之中有些自侍身份,不愿与那群鱼龙混杂的商户和贩夫走卒们凑到一处,铺子里没有雅间屏风隔挡,偏偏又馋铺子里的吃食,希望能单独购买。

她最开始做自助铺子的想法,是因为自己名下有了东市北市的小食、凉皮和糖水铺子,这些铺子面向底层普通百姓,靠走量,替自己争取微薄利润。

“一间茶饮”铺子则走高端路线,专注服务顶层世族和阔绰富商。

“一间自助”铺子的位人群,是中间的商户、小地主,或是比一般百姓月收入略高的知识分子等人群,这些人不愁吃穿,家庭小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口袋有余钱,能舍得掏一百多文钱上铺子里吃,或是铆足了劲儿,想要上铺子里吃回本的。

所以宋荔摇摇头:“等天气凉爽后,铺子里会多准备些食材,或是这阵子热潮过去,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瞧热闹稀奇,应该不会排队了。”

杨安慧不信:“今年咱们凤仙郡的走商越来越多,今儿这个去凑热闹,明儿那个去凑热闹,我看你的铺子一时半会儿是消停不下来,我可等不得那么久,明日我早点去瞧瞧。”

又说:“对了,你腌的剁椒怎么样了,不是说过二十天就可以吃了吗,这么久,没听到音讯,该不会是夸大话,其实腌坏了剁椒,不敢同我说了吧?”

宋荔嘴里咬着香糯的芋圆,没好气:“谁腌坏了剁椒,我今早还煮了鲜肉米粉了呢,加了剁椒煮的,香辣咸鲜,我连汤带米粉吃光光,吃了一碗。”

听到鲜肉米粉,加了剁椒,杨安慧很好奇到底这剁椒是何风味:“很香吗,辣不辣,你分我点,我用野兔子和葡萄跟你交换。”

宋荔:“庄子上多的是野兔,又不值钱,葡萄可以。”

她储备了许多蜜桃黄桃罐头,留到冬季吃,或是售卖,还可以做些葡萄罐头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