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97章 剁椒爆蚬子

第097章 剁椒爆蚬子(2/2)

目录

叶天赐撅着嘴:“你是坏姨母,我不喜欢你了。”

本是特意带着带着孩子来攀关系的,一开口得罪了人,叶文才头大,扬手恨不得揍儿子一顿。

旁边的周青冬护着宝贝儿子,气得叶文才青筋暴起,瞧见妻妹带着绣娘离开,他连忙追过去:“小孩子不懂事,胡言乱语的,周妹妹莫怪。”

谁跟他们姐姐妹妹的,周万春一个眼神,阿虫挺身而出,当叶文才还要上前纠缠时,被阿虫直接卸掉一条胳膊。

阿虫甜甜的嗓音,与她的身材形成反差:“你上医馆找大夫正骨就好了。”

等三人离开,原地只剩下捂着条胳膊哎哟哎哟的叶文才,急得团团转的周青冬:“这可怎么办,周万春也太狠心,让人下这么重的手。”

叶文才疼得一脑门子热汗,见自家夫人急得跟灶台上的蚂蚁似的,一点主见都没有,越发看不上了,想到她还有用处,强忍怒火:“让妻妹消消气也好。还不赶紧找辆牛车送我去医馆?”

周青冬这才回神,转身去雇佣牛车了。

另一边,回到小院。

周万春将刚才遇到自己堂姐和堂姐夫一家子的事,同女儿说了:“我按照你的法子,没同他们说话,也没打理她们,敢上前纠缠,便叫阿虫卸了他的胳膊。”

宋荔欣慰:“干得好,无赖就得这么治。要不然咱们努力挣钱,还要被见财起意的地痞无赖,被极品亲戚纠缠,挣钱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咱们花钱雇佣阿虫和盼盼来,就是为了对付这些无赖,咱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不能让自己过上舒坦的好日子,那她们努力赚钱做什么?

宋荔对着阿虫交代:“下次再遇到,别只卸一条胳膊,卸两条。”

“好的。”阿虫点头如捣碎。

周万春弱声说:“这样真的好吗,会不会遭人报复啊!”

宋荔:“正是因为咱们平时以礼待人,叫外人瞧着好欺负,三番五次到咱们头上蹦跶。干娘,咱们有靠山的,以后略嚣张霸道些,无妨。”

周万春想到此时正在两省赈灾的高文祥,又因为女儿的一番话,不自觉挺直腰杆子。

好像有点道理,她们有钱有靠山,怕啥?

厨房里。

小翠将河蚬子浸泡在清水里。

售卖前,摊主提前浸泡吐沙过,她们担心不够干净,给它再浸泡一刻钟。

今日杨安慧要来,宋荔特意买来鱼头,蒸一道剁椒鱼头。

开水上气后,将剁椒鱼头送上蒸笼屉里。

浸泡一刻钟的河蚬子,几乎吐出来没什么沙粒,给外壳搓洗干净,沥干水分。

往烧干的铁锅,加入一勺猪油热油,蒜末爆香,一勺剁椒、两个小米辣炒出红油香辣,倒入河蚬子大火爆炒。

炒至蚬子开口,硬壳里的汁水流淌,倾在烧得灼热的铁锅壁,滋滋响声,不绝于耳。

剁椒的辛香,与蚬子的鲜香飘荡出来,加少许食盐、酱油,一小撮葱花即可。

鲜美的食材,往往只需最朴素的烹饪调味,味道只有食材原本的鲜。

当剁椒爆蚬子出锅,宋荔侧着耳朵,能听到院子里传来周万春和杨安慧说话的声音。

紧接着,一道熟悉的声音进了厨房:“好香啊,你们在做什么?”

宋荔:“剁椒爆河蚬子,吃过吗?”

杨安慧摇摇头,嘴边被人塞来个河蚬子,然后是宋荔急不可耐的声音:“快点,烫手。”

她嗷呜一口,将河蚬子包在嘴巴里,确实有些烫,但是好香好嫩。

片刻后,晚饭齐活了,饭桌上,杨安慧迟疑片刻,筷子拐了个方向,夹来一块剁椒鱼肉。

鱼肉入口即化,果然跟宋荔说的一样,咸鲜香辣,很下饭。

另一道爆河蚬子,壳硬肉小,比她吃过的蛤蜊还要鲜美,汁水多,鲜鲜的。

一口嗦掉一颗蚬子肉,像是嗑瓜子一样,很过瘾。

一盘剁椒爆蚬子肉,被宋荔、杨安慧和盼盼三人分吃,吃完唇边一阵火辣辣,手指头似是被火焰灼烧。

这时候,宋荔赶紧抱来湃在井水里的一只大西瓜,从中劈开,她给杨安慧拿了一瓣西瓜,给自己也拿了一瓣,迫不及待啃一口,凉沁沁的瓜瓤,立时缓解了嘴唇的热浪灼痛感。

甜蜜如冰糖的沙瓤西瓜,像是颗颗水珠在口腔里爆汁,水分足,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瓜皮太厚,中间的瓜瓤最甜,靠近瓜皮的,清脆如黄瓜,甜味不足。

也不打紧,这些瓜皮扔在鸡圈里,被一群母鸡公鸡啄食,望着尾羽越来越艳丽的公鸡,宋荔已经准备好磨刀霍霍了。

隔壁的驴子不耐烦踩踏着蹄子,鼻子喷洒着热息。

宋荔:“好了好了,有你的份。”

毛驴子劳苦功高,也已给它准备了没吃过的一瓣西瓜,大板牙一吸溜,差点连她的手掌也嗦到嘴里。

宋荔将手背的口水嫌弃地擦在驴身上,它也不生气,嘴巴里包着西瓜,连皮带瓜瓤嚼巴嚼巴,一起咽下肚。

吃饱喝足,临走前,杨安慧顺手一小罐剁椒,问:“你让我帮的事情,是什么?”

以她对宋荔的了解,应该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

宋荔回:“帮我做个人证。”

“好说。走了啊!”杨安慧一口应下,晃了晃手里的剁辣椒陶罐,钻进马车。

晚风徐来,更深露重。

洗漱后,听着室外墙角的虫鸣,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夜里一场大雨,空气湿漉漉。

又是迎来新的一月,立秋出伏后,即将迎来白露时节。

早晚天气凉爽,这时候睡觉最舒服不过,不像三伏天闷出一身黏腻的汗,又不似冬日的湿冷,温度适宜。

赖在床上,有些不想起。

听到院子里传来竹扫帚打扫落叶的声音,一猜就知道是小翠在洒扫,这丫头最勤快了。

又赖了片刻,宋荔起身套上鞋袜,随意披散着长发,到院子里洗漱。

听到干娘兴奋唤她:“土豆芽眼冒出来了。”

她当即顾不上抹脸,跑到菜园子围栏前,果真瞧见前几日播种土豆的区域,冒出一抹碧色的新芽。

据兰心说,她们一路颠簸,可能是风沙大,气候干燥的原因,土豆过了快两个月才发芽,后来到宋荔家,又生长快两个月,估摸着土豆的生长周期有三四月。

她掰着手指头,最慢可能要到十一二月份,就能收获到新的一批土豆。

想到冬日屋外寒风萧肃,没什么娱乐活动,她们在屋子里围炉烤火煮茶,烤栗子。

今天冬季还可以烤土豆吃。

绵绵沙沙的土豆,蘸着辣椒面吃,光是脑补到这个画面,已经馋了。

*

今日事情繁多,除了每月照例发放工钱,还要上绣坊见牙婆。

前两日说好,让牙婆午后带人到绣坊。

一上午的琐事忙完,宋荔按照和牙婆的约定,赶来绣坊。

她到了片刻,牙婆也带着几名女子来了。

一来,便同卢月琴诉苦:“往年遇到灾荒,卖儿卖女的多了,今年不知怎么了,卖儿卖女的买卖少了,我们人牙子馆里的生意也不好,这些都是从外地搜罗来的。”

卢月琴下意识朝前厅喝茶的人看去,自然是因为今年有人提了建议,让妇孺靠双手做活挣工钱,有一口饱饭,谁家愿意卖儿卖女啊?

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句话,落在底层的百姓身上,就是有了温度的希望。

卢月琴将牙婆和这群奴籍女子领到前厅,听牙婆卖力介绍:“宋掌柜掌掌眼,可有合眼缘要留下,还是跟上次一样抓阄?”

面前七八人眼含期待地往来,宋荔冷着脸:“还是抓阄吧,我们绣坊只要五名绣娘。”

抓阄后,宋荔朝牙婆打听最近往哪几处做买卖,听到牙婆说起春风楼。

她问了两句,牙婆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将春风楼的境况和盘托出,说道原来的花老鸨回家养老去了,换了个新老鸨:“听说以前还是春风楼里的四小花娘子呢,叫菊什么来着?反正听说对楼里的花娘子很不好,不让私藏客人给的赏钱和首饰,动辄打骂,以前花老鸨在的时候,好歹还让花娘子们自个儿存些私房钱。这位,啧啧,不过谁叫人家有后台呢?”

“后台,哪个后台?”宋荔大致猜出这位新老鸨,可能是菊棠。

牙婆摇摇头:“这我哪知道的那么清楚?”

见问不出更多信息,她送走牙婆,让卢月琴随着对方一起到官府办理登记手续。

当宋荔和盼盼乘着驴车,撑着油纸伞遮阳,慢慢悠悠回到丹朱街,意外在大堂里见到兰心和哈吾勒,两人挖着芋圆吃。

等她走近,拍了对方的肩膀,兰心侧头看来,见到宋荔,唇角笑漪轻牵,眼皮柔软:“早就听说你们铺子的乳茶饮颇有名气,今日来品尝,果真风味独特。可惜快要入冬,我们采购了丝绸、瓷器,也该返程。”

宋荔:“等到明年万物复苏,山花遍野时,你们还可以回来啊!”

兰心莞尔一笑:“嗯,我一定还会回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