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南瓜酥(1/2)
第098章南瓜酥
似大雁成群结队,一早,胡商牵着骆驼出城的队伍排了老长的队伍。
满载着货物的队伍,随着叮铃铃的驼铃声离去,等待下一个春日,胡商会带来毛毯、香料等西域特产……
昨日,小月同周副掌柜一起回家。
见她们要款待杨小姐,小月努力把自己缩小,当成个隐形人,等送走杨小姐,她才鼓足勇气同宋荔商量,自己不想在绣坊做工了。
出乎意料,宋掌柜挺好说话,分配就近去北市的糖水铺子帮忙。
小翠一人卖冰粉和糖水,太忙了。
只是家里没有地方住,便让小月依旧住在绣坊。
终于不必去绣坊受折磨,一晚上,小月睡了个安稳觉。
薄雾浓云的早晨,麻雀叽叽喳喳。
后院大通铺里的绣娘们陆续起床,来到院子的水井边打盆清水,梳洗。
前两批绣娘共八人,第三批又来五名绣娘,人一多,难免发生摩擦。
小月才打好的一盆清水,被人不问自取地倒进自己木盆里。
见对方理所当然,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小月尽管郁闷,不欲与人争吵:“这是我打的水,你想用水,可以自己打水。”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用你一盆清水,至于这么斤斤计较?”初来乍到,常吉祥早已打听过了这院子里的绣娘们,只有小月还没考上三等绣娘,说话不自觉带着点以前做小姐时的嚣张:“就你这样笨手笨脚的,以前给我做丫鬟,也嫌蠢。”
小月冷笑,不甘回怼道:“哟,原来以前是个小姐啊,我说怎么派头怎么这么大?俗话说落毛凤凰不如鸡,不管你从前身份多么贵重,还不是被卖了奴籍,跟咱们一样平起平坐,有什么了不起的”
小月一脚踹翻对方的木盆,她洗漱不了,对方也别洗了。
常吉祥气得横眉瞪眼,听见身后传来林小春询问的声音:“发生什么事了?”
其他人莫不关己地瞧着,常吉祥挤了笑脸,迎上前:“林姐姐,刚才发生了点意外,是我不小心打翻了木盆。”
林绣娘可是金玉绣坊里的一等绣娘,也是绣坊里除宋掌柜、周副掌柜和卢管事之外,权利最大的,不能轻易得罪。
见地面倒扣着只木盆,湿漉漉的一片水渍,林小春打量一圈,见没有人说话,又急着吃完早饭,马上要到绣坊上工,便没有多加留意。
自裴二爷受伤回冀州后院,危险解除,林小春从知府府邸搬出来,回来绣坊住。
一来不好总打扰杨小姐,二来住在绣坊更自在舒适。
吃过早饭,其他绣娘纷纷上绣房做工,小月出了金玉绣坊,到糖水铺子帮忙。
有人留意到小月不在,吃午饭时,问了卢掌柜,得知小月不善绣技,去宋掌柜的其它铺子做活去了。
闻言,邱雪琼若有所思。
直到下午收工,周副掌柜带来才从钱庄取来银钱,由卢管事按照宋掌柜给的工钱条子,逐一发放上个月的工钱。
新来的这批绣娘没有,架不住大家好奇地伸长了脖子张望,待看见有的绣娘领取到八百余几十文的工钱,众绣娘一脸艳羡。
待瞧见一等绣娘林小春领到将近三两银子,众绣娘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听到周围此起彼伏的冷抽气声,常吉祥环顾一圈,目露鄙夷,不过是区区三两银子罢了,也就这群村姑没见过世面,看到三两银子,羡慕哈癞子都快流下来了。
她以前的一套绣裙,价值二三十余两也是有的,要不是后来一场灾荒,家里的米粮铺子被人洗劫,欠了一笔钱,被债主拿来抵债,卖到扬州,又辗转来到凤仙郡这种破落地方。
给每人发完工钱,周万春拿着按了手印的工资单,收进本月的账册里,接下来还要去糖水铺子和凉皮铺子发工钱。
出了金玉绣坊,一位中年妇人冲上来,见阿虫跟一堵宽阔的大墙地堵住去路,想到昨日便是这人擡手卸掉了丈夫的胳膊,令周青冬又惧又怕干脆。
怕自己也遭到阿虫的毒手,周青冬不敢上前,扯着嗓子说:“万春妹妹,我今日来找你,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我夫家这边有位堂叔,是个鳏夫,他不嫌弃你以前的不堪,人老实,话不多,是个过日子的踏实人。万春妹妹的年纪也不小了,将来等宋掌柜成婚生子了,有了小家庭,她哪里还顾得上你?这世上只有伴侣和儿子,才是真正能依靠的。况且这宋荔与你并无血脉关系,等你年龄大了,无儿无女,孤苦无依,望着别家过年过节的幸福团圆,万家灯火,唯独你一人孤零零,不会觉得孤单吗?”
周万春的脊背一僵,朝阿虫睇去个眼神。
阿虫会意,一步步朝面前的人靠近。
吓得周青冬面无血色,哆哆嗦嗦:“你,你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啊,就是卸你两条胳膊而已。”阿虫甜甜说。
明明是甜得沁出浓蜜的嗓音,听在周青冬的耳朵里,如魔音灌耳:“你们敢当街行凶,我要去府衙告你们。”
阿虫笑嘻嘻:“你去告呀,宋掌柜说了,按照周朝律法,没有伤人,大不了赔偿点医药费。哎呀,你跑什么啊,乖乖的,我下手轻点。”
见势不对,周青冬转身要跑,结果被一只手掌抓住后衣领,跟提只小鸡似的轻松。
对上身后笑眯眯的一张胖脸,三层下巴一颤一颤,周青冬怵得心里发慌。
阿虫看出来了,安慰说:“别怕哦,马上就好。”
两道拔高的刺耳尖叫声,吓得树上觅食的鸟雀受了惊,拍拍翅膀飞走。
将胳膊歇下,阿虫又细心叮嘱说:“好了,你去医馆找大夫帮你正骨接上吧!”
说完,她欢欢喜喜跑向周副掌柜。
留在原地的周青冬耷拉着两条胳膊,疼得冷汗不停往外冒。
强忍着剧痛,找了家路过的牛车,拉自己去医馆诊治。
大夫也是奇了怪,昨日才来个脱臼正骨的,今日又来一个,瞧着这名正骨的病患,竟有几分眼熟?
豁,可不正是陪着昨日病患的家眷?
糖水铺子里,周万春听阿虫回来秉明,办好了交代的差事,给周青冬找了辆牛车送人去医馆。
周万春点点头,按照工资条,给小翠发放工钱。
小翠盯着工资条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了许久,有些字她认识,另几个不认识的字,问了周万春,然后按上手印,拿到自己的工钱后,不禁感叹:“原来识字认字真的有用,以后我也能看懂每月的工钱。”
周万春眉目柔和:“读书识字,自是有用处,如若无用,那些男子要学堂识字认字、考科举,又不是吃饱了撑着?家族里培养的贵女和小姐们,都会请先生到家里讲学,识字认字,学算术,方便嫁人后打理内宅事务。”
小翠听得如痴如醉:“以前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竟都不是真的?”
周万春同宋荔相处了一段时间,思想也受到改变,换作从前听到这句话,至多笑一笑,如今也愿意给人授业解惑:“这句话被人曲解,并非女子不能有才华,真正意思是女子即便没有才学,能明辨是非也是一种美德。①读书,使人明事理。”
小翠清澈的双眼眨了眨:“原来是这样,以后我更要努力认字识字,免得叫人欺骗。”
隔壁凉皮铺子,李秀儿认的字,比小翠还多些,拿着工资单子,一个字一个字念给她阿娘听。
曾芳兰的眼眸里浮出满足与宠溺,她没能有过的母爱,识字认字的机会,她的女儿都拥有了。
女儿进步飞快,已认得数百个文字,每日除了帮忙洗碗擦桌子,也会利用空闲时间在地上练习写字,昨日还被卢管事夸聪明,曾芳兰为女儿感到骄傲。
得了上月的工钱,在纸条上按下手印,送周副掌柜离开,母女俩收拾打扫铺子,准备到市集买些肉蔬、鸡蛋回家。
才发了工钱,得吃顿好的。
或许还可以养只母鸡,以后每天家里有鸡蛋吃!
锁好铺子,果不其然又见到李小宝。
曾芳兰心疼他被后娘虐待,饿得面黄肌瘦,给了一百文钱。
李小宝一句谢意也无,拿到铜板,扭头跑走。
回到家,一百文被后娘夺走,低头数了数:“才一百文,不是让你问你亲娘多要点吗?你记住了,是你亲娘不要你的,她欠你的,这些铜板都是你应得的,她每个月能挣一二两银子,才给你一百文,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李小宝被训得一声不吭。
从前曾芳兰哪敢训他?
但后娘不是他亲娘。
*
白天冷清的小院,申时后,陆陆续续有人回家。
菜园子里的南瓜熟了,一根藤上只留了三个南瓜果子长大,其它的小南瓜都被疏果摘下,拿来炒着吃。
一个夏季,隔三差五,家里就能吃上一顿炒嫩南瓜果,加点蒜末爆香后炒熟,清甜水嫩,随便炒一炒,好吃又下饭。
今日干娘看到集市上有贩子卖南瓜,瞧着菜园子里最大的一只南瓜,约莫七八斤重,怕跟西瓜一样长坏了,赶紧摘来吃吃看。
宋荔盯着这只大南瓜,犯了愁。
南瓜吃不完,过几天会烂成水,太糟蹋了。
为了哄大家吃下更多的南瓜,恨不得使劲浑身解数,让盼盼拿了钱,去买些咸鸭蛋回来。
小翠按照宋荔的交代,将洗净的排骨,加了蒜末、食盐、酱油和五香粉一起腌制,少许淀粉和素油一起抓拌,素油裹住排骨,以免水分蒸发。
将切下的两指宽南瓜圈,去皮切块,垫在盘子里。
趁着腌制排骨的空闲,这时候可以煮米饭,中途捞饭时,滤出小半盆子米汤,晾凉后,凝结出一层米油。
米油很补人,米汤,也是补充人体缺少津液的重要来源。
每人都被分到一小碗米汤,温温热,不烫嘴,黏黏稠稠的,能品到稻米的淀粉香甜。
小翠给铁锅洗干净后,加入一勺猪油,用锅铲浇淋一圈,保证每一寸铁锅壁都能被猪油润泽,油温升高后,倒入削皮的南瓜块,浇上清水,铺上捞出煮得半熟的大米,小火焖煮。
这时候排骨也腌制好了,将排骨均匀铺在南瓜块上,放到火炉子上的蒸笼屉,隔水蒸熟。
热得一身汗,小翠口中干涸,端起小半碗米汤一饮而尽,听到阿虫正向宋掌柜邀功,下午她们遇见了周青冬,她给对方的两条胳膊全卸了。
宋掌柜摸摸阿虫的脑袋,夸她真能干。
小翠有些吃味,挤过去:“宋掌柜,我刚才把南瓜饭和排骨都闷在锅里了。”
宋荔也摸摸小翠的脑袋,夸夸:“嗯,我们家小翠也很能干。”
小翠乐得咧开嘴角,吹了些凉风,又屁颠屁颠回厨房忙碌。
喝完米汤,宋荔将粗瓷碗拿去清洗,这时候盼盼买咸鸭蛋回来了。
她接过咸鸭蛋,将蛋壳表面的黄泥洗净,取出两颗,过滤出咸蛋黄,咸蛋清放到另一只干净碗中,备用。
滤出的两颗咸蛋黄,拿来做淡蛋黄焗南瓜,剩下的咸蛋清也不浪费,拿来打个咸蛋清南瓜尖汤。
咸蛋清以盐腌制,本身具备鲜味,汤里不需要另外加盐。
等南瓜饭焖好后,热锅冷油,加了姜丝,清水煮开,下入嫩绿的南瓜藤烫熟,浇上一圈咸蛋清,一边浇淋蛋清液,以面用勺子搅拌,充分让蛋清液散开,少许五香粉去腥增香,撒上葱花,立即出锅。
饭菜好了,五人围坐在饭桌,每人一碗南瓜饭,面前还有蛋黄焗南瓜、蛋清南瓜尖、南瓜蒸排骨、清炒南瓜。
一桌南瓜宴,普普通通的清炒,软糯香甜,已是非常美味。
加了咸蛋黄焗的南瓜块,外酥里糯,裹着一层淀粉炸得酥香的南瓜块,裹着一层沙沙的咸蛋黄,口感绵密。临出锅前,加了蜜糖,牙齿咬着咯吱咯吱响。
咬开裹着淀粉酥皮后,里头南瓜的水分被炸干了些,糖分被完全保存下来,吃着水润润,甜如蜜。
吃完,小翠将手指上粘粘的蜜糖颗粒嗦掉,无比满足。
宋荔给自己舀来一碗蛋花南瓜藤汤,没加食盐,只放了少许五香粉增香,蛋清里的咸鲜味道全部煮进汤水里,丝丝缕缕的蛋白花,滑滑腻腻,汤水鲜美不腥。
排骨蒸南瓜也很受欢迎,蒸透的排骨,带着南瓜的清甜香气,轻轻一扯,软烂脱骨。
橘红色的南瓜块,蒸到软烂得筷子都要夹不起来,只能用勺子舀到碗里,连带飘着油花的排骨油脂,以及橘色南瓜甜汁的汤水舀到碗里。
颗颗饱满的米饭,被油汤汁染上蜜色,晶莹剔透。
这碗米饭里原本添了南瓜块,煮得软烂可口,焖的很香,底下还有一层锅巴,焦香酥脆,比南瓜饭还香。
可惜锅巴太少,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块。
农家土灶的柴火饭,跟电饭锅焖的米饭完全不一样,太香了!
南瓜饭里的南瓜块也不多,口感有些类似南瓜红薯,又比红薯甜润些,少了沙沙绵绵的噎人口感。
她用勺子挖来排骨里蒸的南瓜块,压碎,与米饭搅拌开来,嗷呜一口往嘴里送,满口南瓜糊糊的清甜,米粒q弹有嚼劲,甜甜的,风味奇佳。
往南瓜饭上放置一块脱骨的排骨肉,一起送来,咸、甜、香,逐一跃上舌尖,排骨肉嫩滑香软,咸鲜多汁,没加太多调料,只有食材的原汁原味,轻易俘获了人的食欲。
三两下,一盘子排骨蒸南瓜见了底。
酒足饭饱,最后由阿虫一碗米饭倒扣在蛋花南瓜藤的汤碗里,扫光,吃光光。
还剩下点清炒南瓜汤,被宋荔拌着米饭,喂给猫猫狗狗。
饭后吃得太饱不宜走动,在院子里点燃艾草绳驱蚊,一群人围坐着谈天说地,有说有笑,热热闹闹。
瞧见这一幕,周万春简直不敢想,两年前没遇到宋荔时,她只是春风楼后院的一个不起眼的洒扫婆子,每日按部就班完成当天的活计,生活平静得如一潭死水。
经历过绝望,不会感到孤单落寞,更不曾有过希望。
不知从何时开始,周万春逐渐习惯家里的热闹,想到有一天小翠赎了身,或许会离开,想到盼盼和阿虫有一天也像梅嫣一样有了新的目标,为之奋斗努力,也会离开这里……
人的一生经历分分合合没有人能永远在一起,就连亲生女儿,也不一定能永远陪伴着自己。
想着,周万春望向宋荔,她正跟盼盼打趣,不是说了什么,乐得哈哈大笑。
何况宋荔并非自己的亲生女儿。
宋荔以后可能会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理所当然的,注意力更多的倾注在丈夫和孩子身上,难免冷落了她这个干娘。
周冬青有句话说得很对,这个世上能永远陪伴你的人,只有伴侣。
周万春思考,自己找个相互安慰鼓励对方的伴侣,一起搭伙过日子的可能性?
当晚,周万春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女儿。
出乎意料,宋荔神情平静,并未加以阻拦,只是问:“您有中意的人选吗?”
她可不想来个不好相处的继父,尽管干娘看着很靠谱,还是要把把关才好。
周万春摇摇头。
宋荔哦一声:“这样啊,也是,您平时都呆在绣坊,没别的渠道结识新朋友,这样吧,以后卢月琴出门谈生意,我让她带着您一起,顺便熟悉咱们绣坊的运作和管理。”
以前做过妓子,此刻周万春有了这个念头,同女儿说起,也没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好,我回屋了,你也早些歇息。”
目送干娘离开,宋荔摇摇头。
她干娘还是没开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