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凉拌鸡丝(2/2)
粉丝吸收了汤里金黄黄的鸡油,还有鸡汤里的氨基酸鲜味分子,油光水亮,非常好嗦。二者结合在一起,只剩下浓鲜油香,一点不觉得腻味。
可惜鸡汤里的粉丝份量太少,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很快捞完。
少食多滋味,吃不够的鸡汤粉丝,让人觉着比老母鸡吃着还香。
吃完粉丝,她也捞来个老母鸡鸡腿到碗里,炖得软烂,轻轻一扯,立即脱骨。
里头炖煮的还有鸡血鸡肝,宋荔跟着尝了几块,鸡血水汪汪,鸡肝糯粉粉,老母鸡肉质紧实,只加少许食盐,汤鲜味美,醇厚不腻,都是食材原本的天然鲜味。
老母鸡浓香暖胃,叫人热出一身汗。
桌上的另一道凉拌鸡丝,则是冰冰凉凉,口感清爽微辣。
较知老母鸡炖得软烂的鸡皮,轻轻一嗦,融化开来,拌鸡丝的鸡皮口感略弹牙,裹着丰富的红油料汁,属于芝麻油独有的香气,在铺天盖地的老母鸡汤之下,显得清淡典雅。
鸡丝煮得很嫩,不干不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浸泡的时间较短,不是特别入味。
用筷子夹着鸡丝,蘸在汤汁里,待充分裹满了料汁,满口水嫩清爽,也算弥补几分不足。
炸黄花香酥可口,晾凉些后,备受其他人的青睐。
咬下一口,油炸的面糊传来卡兹卡兹脆响,里头仙灵灵的花瓣,面糊的焦香,与黄花菜的花香一经相逢,清香酥脆,有点类似吃炸南瓜花的风味。
清甜的炸黄花菜,十分解油腻,令人回味无穷。
宋荔尝了两块炸货,再看时,一盘子见了底。
饭后,见天色不早,高文祥带着护卫要去城中租赁下榻的院子,不便多留。
送走这对主仆,宋荔□□娘拉去东厢房说体己话:“高文祥同我说,他不善经营,这些年的俸禄和赏赐都攒着,有二千余两银子,够一家三口后半辈子衣食无忧。辞官后,他也会尝试做些别的营生,补贴家用。”
从前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肯为了三斗米折腰,不自诩清高,知道要养活家人,宋荔暗暗多了三分满意。
又听干娘道:“我同他说过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儿,他说不介意,以后会把你当亲生女儿看待。”
听得宋荔越看高老爷,越觉得不错。
在官场浮沉十多年,其中不知经历了多少诱惑,高文祥一直未曾娶妻,这份情谊,世间罕有。
在得知干娘改了主意,突然想要找个人搭伙过日子后,第一时间辞官归隐,这份魄力和果断,令宋荔对高老爷瞒着她们暗中与阿虫通信的不满,少了几分。
毕竟如果是宋荔,她做不到放下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离开凤仙郡,跟个男人远走他乡……
这样一想,高老爷竟是个恋爱脑。
恋爱脑,是男人最好的嫁妆。
这样挺好,以后干娘管着钱,高老爷在外挣钱,两人和和美美过日子。
这般想着,宋荔同干娘说:“您要觉得高老爷人不错,先来往了解。万一以后成婚了,合不来也不打紧,咱们一脚把人踹了,再换个,三条腿的□□不好找,四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周万春被女儿的话逗乐了:“八字还没一撇,你就想着踹人了?”
宋荔笑眯眯说:“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再说以后高老爷就是白身了,要是他对您不好,留着吃干饭,咱们想踹就踹。”
谈话过去后,次日,周万春同卢月琴说道一声,暂时不用帮忙物色合适人选了。
又两日后,来到中秋节前一日。
郑明珠与郡王风光大婚的消息,传到了凤仙郡。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前轻视唾弃郑明珠贪慕虚荣的街坊邻居们,在郑明珠跟郡王回京都后,仍不敢大庭广众之下说道郑明珠一言半句的不好。
尽管眼热郑明珠靠着美貌,攀上郡王,大家普遍的认定了郑明珠不可能被皇室认可,顶多做个妾室。
即便如此,也是飞上枝头过好日子去了,如今听到大街小巷的百姓们都在谈论郑明珠风风光光嫁给郡王为妻,又得婆母长公主亲自操办婚宴,羡慕得眼睛红得滴血。
一时间,郑明珠风头无两。
声名狼藉的从前,无人再提起,更多的市井百姓们追捧着郑明珠,家中有貌美女儿的人家,对郑明珠更是推崇备至。
每日有无数人备着厚礼,上郑家拜访,询问郑父如何教养女儿的秘诀,试图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下一个郑明珠,嫁给权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见每日收到数不尽的礼,郑父红光满面。
教导?
什么教导?他从来没管过郑明珠,一个女儿家家的,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人。
后来郑明珠靠着郡王,逼迫他和离,又带着她阿娘一起去了京都,也不管他这个老子,就是个白眼狼。
这大半年以来,对他和姨娘弟弟们不闻不问,家里的生计都快维持不下,哪知郑明珠和郡王大婚的消息传来,一天收的礼,堆满了仓库。
郑父假模假式胡诌了些育女心得,收了一批又一批礼。
中午吃午饭,郑家饭桌上鱼鸭鸡,满满一桌,丰盛得很。
饭桌上,小妾老生常谈:“老爷,你什么时候扶我做正室,咱们儿子上学堂读书,总被人嘲笑是庶子。”
郑父搪塞道:“我心中自有成算。”
小妾又道:“眼下明珠与郡王大婚,以后便是郡王妃。老爷可是郡王妃的生父,本应该接老爷去京都享福,她也太不孝顺了,要不咱们上京都找郡王妃,俗话父恩比山高,乌鸦尚知反哺,谅她不敢对咱们做什么,只有好吃好喝的供着。”
“毒妇,你想害死我啊!”郑父心里苦,他不想去京都吗?
他想,做梦都想。
郡王带着郑明珠离开前,派人警告过,若他敢去京都骚扰她们母女俩,必定叫他有去无回。
郑父胆小,脖子凉飕飕,怕自己真去京都,也没那个命享福。
大街小巷都在盛传郑明珠这位平民郡王妃的事迹,恰好这日吕记酒坊开业,请人舞狮,放了挂鞭炮,开张仪式办得热热闹闹。
梅香望着心事重重的阿娘,猜测大概是因为听了郑明珠的婚宴,想起了过往的伤心事。
吕夫人的确触景生情了,倘若她的女儿还活着,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岁……
这次特意回凤仙郡开设酒坊,便是为了替女儿报仇雪恨。
宋荔受邀来光顾酒坊时,见到梅香搀扶着面色苍白的吕夫人去了后院,大堂只有其它酒娘子在待客。
她选了一坛烈酒,让盼盼搬运到驴车上,让酒娘子跟梅香说道一声,她来过。
两人赶着驴车回到自家小院,顺路捎带了几只齐腰的陶罐,准备晚上腌制剁椒。
家里的杂物间,堆满了密封的水果罐头,没地方下脚,后来宋荔干脆学着酒坊买来木架陈列,可以扩展存放容量。
家里的共四个杂物间,一处住着盼盼,阿虫则搬去原来梅香住的地方,与小翠两人一间的居住。
眼见第二个杂物间也快堆满,宋荔数了数贴着糖水葡萄的密封陶罐有五十多个,目前葡萄园进入大量丰收期,大概还能蒸五十来个糖水葡萄,等待入冬后,拿来售卖。
要是有地窖就好了,空间大,气温低,可以存放更多,以后还是要买个大院子啊!
年底要筹够三千两银子入资南市,买院子的事情,需再等等。
这边宋荔替自己规划未来,一步步自立自强。
另一边,跟她有过节的王世良听说了郑明珠成为郡王妃,玉碟入了皇室宗亲后,吓得神情恍惚,从书院的石阶摔了下来。
摔断一条腿后,王世良没心情在书院温习,告了假,回家养伤。
一到家,发现父亲新纳的小妾仗着怀孕,嚣张跋扈,颇为受宠。
被冷落了的阿娘喋喋不休哭诉,王世良只觉得烦躁:“只有蠢女人才会在一直哭哭啼啼,惹人心烦。聪明的女人,早就学着怎么自己的笼络夫君。”
哭泣停止,王世良的阿娘对儿子说的话不置可否,只觉得自己生的儿子竟是如此冷漠?
同一时间,叶文才和周青冬也听说了郡王妃的事。
想到自己白白损失三百两银子,没捞到半点好处,早知三百两最后还是去了周万春兜里,他们就应该早早偿还这笔银子,还能捞个宋掌柜的亲戚名头。
如今也能有个跟郡王妃做靠山的宋掌柜,现在得罪狠了,夫妻俩不敢再出现在宋荔跟前,生怕被报复,只能每日陷入隐忍和煎熬。
得知他是宋掌柜的堂姐夫后,本地布行掌柜对自己多有排挤,要不是宋荔领来个“外地和尚”薛记布行,坏了他们的好事。
这薛记不干人事,能卖四两银子一匹的棉布,非要低价卖三两。
大把的银子不赚,非要打价格战,害得凤仙郡内的其它布行也只能跟着降价。
偏偏他们的三锭纺车能同时织出三根纱线,出来的棉布匹又快又软和,百姓们都爱去薛记布行买棉布……
本地布行掌柜们不敢对薛记和宋掌柜撒火,正好叶文才送上门,这下子焉能有好果子吃。
被整了几日叶文才叫苦不叠,不公平,宋荔和周万春的好处一点没沾光,罪过却要他们来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