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盘鸡(1/2)
第107章大盘鸡
去了丹朱街,从钱庄出来后,两人往东市过去。
路上,盼盼忐忑地问:“咱们欺负了王县令家的公子,会不会被报复啊!”
宋荔:“王公子是个欺软怕硬的怂货,见到比他家世好的,便讨好,见到家世低的,立马踩一脚。等着看吧。”
又一日过去。
小翠糖水铺子里的麻辣烫生意红火,两只锅子不够,又添了第三只锅子,每日能卖掉四五百根羊杂串串,其中羊肠占了一半。
集市上卖羊肉的贩子,每天留着羊杂拿到“一间自助”铺子卖给阿蒲,由阿蒲采购后,帮厨和墩子们进行处理,分别给北市和东市两家铺子供货。
麻辣烫里的羊杂串串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帮厨和墩子以前做工的铺子掌柜见了,暗地里来挖墙脚,允诺不扣她们两人的工钱,还按原来的给。
自从两人走了,掌柜铺子里的羊杂汤生意一日比一日冷清,来铺子的食客都说跟以前的味道不一样了,慌了神,情急之下花高价聘请来一名厨子。
哪知高价聘请的新厨子干活少,工钱贵,一个人要聘请几个墩子,不如从前的厨子能力强,一人能干几人的活,只请一个墩子就够了。
思来想去,还是从前的厨子来得实惠,于是腆着老脸来找人。
“不去。我现在呆的这间铺子,一月工钱是从前的三倍,工作还轻松,我脑子不傻。”哪知对方一口回绝,又被挖墙脚的铺子管事当场抓包。
想到这家铺子背后的主子是宋掌柜,只得灰溜溜离开。
次日,阿蒲将有人挖墙角的事情,同宋掌柜说过了。
宋荔听罢,没想到裁掉业务骨干的事情,除了东兴楼愣是把自己折腾关门了,又来个羊杂汤铺的掌柜,这对卧龙凤雏,绝了。
她不慌不忙说:“咱们铺子给的工钱和节礼等福利,应是城里头拔尖的,只要不是待遇比咱们好,傻子才愿意去。如果真有铺子的待遇比咱们高,被挖走,照着长工契书的赔偿金额赔偿即可,其它不用理会。”
这些掌柜们既怕手下的员工不干活,又眼红员工挣大钱,要么给员工减薪压缩成本,要么逼迫走业务骨干,现在知道人家的重要性,跑来说不减薪了,看人家还鸟不鸟你?
宋荔不怕手底下的员工挣钱,员工付出了劳动,多挣钱,她们铺子也跟着多挣钱,达成共赢局面,多好啊!
她特意去了厨房,鼓励说:“大家辛苦了,多劳多得,争取月底拿多多的月奖,等过年的时候,让阿蒲管事给大家发节礼。”
月初拿到上个月的月奖,尽管不多,好歹有几百文,想到月奖,厨房里众人的眼睛一亮。
立冬后温度降低,食材能够长时间存放,铺子的营业时间延长,要处理的食材也比以前更多,工作更累,不过没人埋怨。
正是因为多劳多得,而且铺子的月奖机制上不封顶,按照上个月的月奖算,这个月工作多了三成,光是月奖估摸能有五六百文钱。
要知道她们在外面做帮工和墩子,一个月工钱加上提点,仅有三四百余文,勉强过活,现在每月拿的工钱是从前两三倍,还不用受鸟气,谁还乐意回去啊!
有人大着胆子问:“宋掌柜,过年的节礼是什么?”
宋荔回:“你们可以问问凉皮铺子的曾管事,比照去年的节礼份例。”
“好,那我下工后去问问。”那人回。
眼见大伙受了鼓励,哼哧哼哧卖力干活,宋荔觉得她们都是一群勤劳靠双手挣好日子的人,很可爱。
今日小月也在“一间自助”铺子,她上午在糖水铺子帮忙带新来的帮工,下午到铺子跟着阿蒲学习认字算术,打理铺子。
从铺子出来,两人赶着驴车到金玉绣坊。
根据现有的月事带,做出了一次性月事带,跟宋荔见过的绣着祥云花纹的绸缎布料不同,毕竟是一次性,为了节省成本,只用柔软亲肤的棉布包裹住一片蓬松棉花压绒,前后各两根绳子,折叠放进竹筒,塞上木塞,先高温熏蒸,再到火炉房里烘干……
几人在锅炉烘干房转悠一圈,需等上几日,才能检验成果。
吃过晚饭,天色还未暗下来。
宋荔闲不住,带着力气大的阿虫到街上溜达,买来五斤糯米。
入睡前,将糯米倒入木桶里,加清水浸泡。
第二天清早,天不亮,院子里的公鸡打鸣,此起彼伏。
这个打完鸣,换另一个打,吵人得很。
宋荔被公鸡打鸣声吵醒,在床上躺着,怎么也睡不着。
直到天色微亮,听到院里有小翠的洒扫声,她掀开被子起床。
将泡过水的糯米捞出,控干水分,摊开到簸箕里,晾干。
忙完这些,锅里的南瓜粥也熬好了。
干娘给鸡圈里的小鸡、驴子喂了些南瓜,抱着空木盆。
宋荔站在鸡圈外打量了一圈:“我看这几只公鸡每日吃得多,又不下蛋,每日天不亮打鸣,好吵人,不如咱们杀了吧!”
周万春:“养了半年,我看有个三四斤了,能炒一大盘子。”
宋荔盯着鸡圈里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摩拳擦掌:“好啊,晚上做个大盘鸡吃。”
好久没吃大盘鸡了呢!
忙完铺子里的事,见阴沉几日的天气,突然出了日头。
院里的藕塘要起池子,莲藕老了,又硬又难吃,口感不好。
凤仙郡的莲藕,不似南郡楚地,越老的莲藕,吃起来越是粉糯,莲藕炖排骨汤堪称一绝。
为了不浪费一池子莲藕,她决定自己抽藕试试看。
宋荔让盼盼回家给荷花池子放水。
下午回家时,荷花池子里的水被排空大半,旁边的几只木桶里,装着盼盼和阿虫用网鱼袋捞出的鱼虾。
“宋掌柜,快来看,这尾胖头鱼是我捞的。”阿虫一脸自豪又得意,道:“差点叫它跑了,为了捞它,害我湿了一身鞋袜裤。”
宋荔上前提溜起来,掂量着:“好家伙,得有五六斤重吧!”
看着不起眼的一湾小池塘,竟是藏龙卧虎。
又说:“拿来做酸菜鱼一定好吃。”
“做酸菜鱼?好啊好啊,我来杀鱼。”听到美食,阿虫积极性很高。
宋荔将鱼交给对方,打量了几只木桶里的鱼获,鱼虾螺蛳,另有几条半斤多的鲫鱼,小杂鱼较少。
平时买来鱼虾吃不完,会挑些鲜活的放生到池子里养着,现在捞出的鱼获,跟她们放进池子的鱼虾对不上数目。
大概都成了胖头鱼的口粮了。
咦,怎么不见白手套?
平时家里买来鱼虾,闻见鱼腥气,白手套恨不得黏到她身上,这会儿不见猫影。
问了盼盼,才知刚才捞鱼时给它喂了不少,刚才去了厨房,没见出来过。
宋荔到厨房搜寻一圈,找不见猫,想到了什么,往灶膛一瞄。
一人一猫对视上,她气不一处来:“我喊了你这么久,哼都不哼一声,光看着我找你,弄得一身灰,看我扇不扇你?”
把猫从灶膛灰里揪出来,腾气的灰尘,叫她眉心一皱,似乎感受到狂风骤雨般的危险,白手套一改高冷,喵呜喵呜,做出委屈巴巴的可怜姿态。
擡到半空的手微顿,改了个方向,落到它的小肚子,摸着圆滚滚,软乎乎:“吃得挺饱,看来今天晚饭不用喂了。”
见白手套没丢,宋荔放下它,回杂物间更换了旧旧衣旧裤布鞋,上池子里摸莲藕。
原主人利用竹竿排水法,将池子里的水排放进排水道里。
大半的河水被排放掉,只剩下乌黑淤泥。
听说女儿要下池子摸藕,周万春本以为是说玩笑,见她换了身衣服,担忧说:“现在天冷,万一冻着怎么办?”
宋荔一直想尝试些不一样的东西,摆手:“没事,现在不冷,我看炉子上烧了热水,如果冷的话,我泡个脚。”
说着,脚尖触碰到湿乎乎的泥,味道不好闻,脚边似乎有什么硬邦邦的东西,她强忍着不适,伸手去摸,似乎是莲藕段。
废了吃奶的力气,终于将不小心被她弄断的两节莲藕扯出来。
灌入了淤泥和水,莲藕的口感大打折扣,给宋荔怄得直跺脚。
“算了,还是买莲藕吃吧,这些钱合该别人挣。”宋荔突然觉得世上有三苦,可以改为四苦,这摸莲藕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
莲藕上覆盖着厚厚淤泥,扎了根,不好抽,莲藕一般是冬天大量采收,冷不说,还要忍受淤泥的味道。
支使盼盼拎来桶井水冲洗,周万春回厨房拎来烧水壶,给木桶里添了些热水,用手试了试温度,不烫手,也不冰人,这才让宋荔冲洗,回房换下衣服和鞋袜。
换下的衣服鞋袜放在木桶里,泡了个脚,气血上来后,宋荔穿着干净衣服出了房门。
小翠给大公鸡拔毛放血,处理得干干净净,浸在清水里,泡出血水,准备好了,等她掌勺。
看过大公鸡,宋荔又去廊下查看自己晾晒的糯米,晒了一天,晾得半干的状态,约莫还要放在阴凉处晾上一日。
将半干的糯米收进屋子里,以免凝上露气。
收完糯米,她搓搓手:“大盘鸡,我来了。”
菜园子里的土豆还未长成,宋荔便用水芋头代替,烧热水烫水芋头时,顺便蒸了两盘洗净的芋头,拿来当做饭后零嘴。
盼盼和阿虫在刮芋头皮,小翠在灶膛前烧火,宋荔则揉了个面团醒发,给铁锅浇淋上一圈菜籽油,部分锅沿边没有沾到油脂的地方,用锅铲浇淋一遍,让每寸铁锅被油脂润泽过,炒菜的时候不粘锅。
油温升高后,放入冰糖,炒出糖色,倒入鸡块翻炒上色。
当鸡块表面均匀裹上糖油,呈现诱人的焦糖色,葱姜蒜、八角、桂皮、花椒、香叶、食盐和酱油,添入适量开水,没过鸡块,大火煮开,转小火焖煮。
趁着焖煮的时候,醒发的面团擀成面皮,切成两指宽的面条,旁边铁锅里的蒸芋头熟了,又烧开一锅清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