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杂鱼野菜汤(1/2)
第117章杂鱼野菜汤
次日,东市“一点小食”铺子打烊前,宋荔如期而至。
木湘湘忙完手头的事,取来从自己家里带来一包蜜饯,拿给对方:“这是我阿娘去年用蜜糖和蜂蜜腌制的,今年才启开坛子,我跟你说,这个蜜枣可甜了,吃了便烦恼尽消。”
对于热爱美食的木湘湘来说,再多的话语,不如一包蜜枣来得实在。
宋荔哪里不明白木家人这是无声地站在自己身边,接过油纸包,当即撚起一颗蜜枣品尝:“嗯,很甜,你阿娘腌的蜜枣不错。”
“那当然了。”木湘湘得意擡了擡下巴。
从东市回来,看到干娘和阿虫用驴车运来两筐子萝卜。
小院菜园子里的萝卜要长老了,得抓紧整理出来,会是切条腌制成萝卜条,用剁椒一拌,便是一道超级下粥的美味小咸菜,爽口清脆
或是直接炒脆萝卜条吃,或是切成萝卜片,晾干后,拿来炖肉吃,同样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干货美味。
尤其在菜园子青黄不接的季节,这些干菜缓解了餐桌上食物匮乏的局面。
不需宋荔开口,田小桃和阿虫主动承担起清洗萝卜,给萝卜切片,切条的重担。
盼盼在厨房烧火,小翠负责掌勺,宋荔从旁协助,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今日的两筐萝卜,大部分拿来腌制晾晒,一部分也被厨房取来做成菜肴。
有萝卜丝饼、炸萝卜丸子、大骨萝卜汤、萝卜片炖肉和粉条。
望着一桌子萝卜宴,宋荔瞅着萝卜炖肉粉条挪不开眼,粉条燃上了红酱的色泽,鲜红油亮,撒了葱花,看着就很馋人。
夹来一筷子,因为粉条没有从中剪短,长得叫宋荔从座位起身,恨不得站在板凳上,才终于将粉条全须全尾请进饭碗。
炖得软乎的粉条入口即化,酱香袭人,吸收了酱汁油汤,十分入味。
炸萝卜丸子与萝卜丝饼口感有些相似,都是外酥里嫩的口感,只是炸萝卜丸子偏香酥的口感,萝卜丝饼里添了鸡蛋,口感稍稍柔嫩些。
饭后再来一碗大骨萝卜汤,不放一滴油煮出来的骨头汤,将骨头里的骨髓煮出,清亮的汤面漂浮着一层油花,撒了葱花,香到嘴巴润润,充斥着一层丰腴的油脂,却又不觉得腻。
一碗下肚,热汗浸湿了后背内衫,驱寒保暖,令人满足喟叹一声。
饭后,宋荔给猫猫狗狗喂饭,将瓷碗拿到水井边给盼盼清洗,听到身后传来葡萄警告的低吼,扭头,瞧见头毛驴子正呲着大板牙,抢狗盆里的粮食吃。
对于葡萄的警告,毛驴充耳不闻,一心埋头干饭。
宋荔:“驴子怎么出来了,阿虫,刚才你们没关好围栏吗?”
阿虫也纳闷了:“关好了的啊!”
两人拉着偷吃狗饭的毛驴子到围栏一瞧,门栓被拔了出来,给阿虫整得不自信了,说话底气弱了几分:“可能,大概真是我忘记了。”
她们将驴子栓进圈栏里,另一边田小桃给撒了食盐腌制的萝卜条,倒扣上个干净木盆,让它腌制一晚。
清早,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瞧着头顶院子的天空,估摸着今日要下雨。
宋荔正走神,听见小翠的惊呼声:“老天爷,你是怎么跑出来的?”
等宋荔赶到时,发现毛驴子正仰着脑袋啃院子里的绿植。
宋荔:“!”
两人将驴子牵回驴圈,不等她们前脚离开,听到身后吱呀一声,围栏开了,驴子迈着鬼鬼祟祟的步伐跟上她们。
她家驴子会自己开门。
这才知道昨天错怪了阿虫。
又听小翠奇道:“它以前不会开门的,怎么现在突然会开了?”
宋荔想了想:“大概是经常见咱们从这里进进出出,看会了。”
仔细回想,以前没有过这种情况,最近家里有了马车,驴车便用得少了。
驴子清闲下来后,大概整日被关在窄小的驴圈里,于是开发出了这项开门技能。
万物有灵,看来以后有空,还是得将驴子多拉出来练练。
好在她们马上要添置田产,到时往返城内城外,有的是机会让毛驴出门撒野。
吃过早饭,临出门前,宋荔嘱咐大家备好雨具,以免淋了雨,引来风邪入体。
果不其然,她们马车还未抵达丹朱街的铺子,绵绵细雨落了下来。
好在雨势不算大,她们撑着伞,没有淋湿。
即使阴雨霏霏,因着想要品尝铺子新上的点心奶油蛋糕卷,依旧不改有许多食客前来排队购买。
奶油蛋糕卷每日限售三十余份,但凡来晚些的人,压根买不着。
之前因着流言,有一帮世族贵女怕连累自己名声不好,不敢踏足铺子,听说铺子又出了一款美味程度比之雪媚娘毫不逊色的点心,抓心挠肝地馋了一两日,忍不住派丫鬟到铺子购买。
颇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
即便如此,不一定能买到点心,毕竟只有三十余份,来此排队的食客比点心份额还多,僧多粥少,从最开始提前两刻钟到铺子排队,到现在提前半个时辰来排队……
铺子还未开业,来排队的丫鬟和小厮撑着纸伞,或是披着斗笠,差点将铺子门口的道路堵住。
过路的富商们见马车驶不动,撩起车帘,查看情况,待瞧见“一间茶饮”铺子门口浩浩荡荡的一条长龙,不禁失色:“不是说这家茶铺子的掌柜以前是脂粉楼的厨娘,大家都不来了吗?”
怎么他一眼望过去,看到那是钱员外家的丫鬟,那是王富商家的小厮……
感情就他当真了是吧!
想起铺子里才出的新品点心,奶油蛋糕卷,吃过的人都说好吃,于是也谴了小厮下车排队。
小厮赶得巧,才排到队伍末尾,便见铺子要开始营业,队伍才前进了一小段,便听掌柜告知他们奶油蛋糕卷已售完,转成来买这款点心的,不用浪费时间,可以离开了。
排队的人尽管失望,毕竟来都来了,排了这么久,可不能空手而归,买不到主子喜爱的奶油蛋糕卷,还可以买些蜂蜜小面包和萨其马啊!
凭借美食,对抗住了外界的流言蜚语。
下午临打烊前,宋荔在前台翻看话本子,看得津津有味,面前罩来一道黑影,下意识脱口而出:“铺子里点心已全部售竭,还有乳饮茶,客官要来点吗?”
擡头对上陆承和海峰,她眨了眨眼:“咦,稀客啊,你们怎么来了?”
陆承:“不是你让我来铺子里光顾,不欢迎啊!”
“没,你们这些日子不是一直在城外测量绘测土地,怎么有空来我铺子光顾,对了,你们要喝点什么?”
“今日的绘测提前做完,很久没来了。”陆承估摸着她们快打烊,也不挑剔:“你看着有什么上什么,我们都可。”
宋荔知晓他爱吃添了芋圆的口味,芋圆比较受大众青睐,早已卖完,佘婆子只能按照现有的材料做了两盏,让谭百合送去大堂。
铺子里其他食客频频朝这边望来,眼神在宋荔和陆承之间来回打转,想要打探点什么。
上次陆捕头来铺子是什么时候,大概是两年前吧!
坊间不是盛传这两人闹掰了,老死不相往来?
现在宋掌柜遇到麻烦,陆捕头又出现了,食客们一面享用美食,一面往这里瞟,生怕错过了两人的举止……
可惜这两人,一个全神贯注翻阅着话本子,一个专心品着乳茶饮,除了开始见面的谈话,后面彼此连个眼神都没有。
不管外界传言如何,陆捕头到“一间茶饮”铺子用餐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市井里。
“既然陆捕头也去宋掌柜的铺子,可见宋掌柜是个品行端正的。”这是陆承的小迷弟。
“宋掌柜只是春风楼里一个厨娘,人家靠自己打拼成了良籍,昔日龌龊不足夸,且看今朝,宋掌柜不似外面那些周扒皮,给铺子里的帮工跑堂们开的工钱和节礼十分丰厚,我家闺女便是在宋掌柜铺子做工,平日总是说道宋掌柜人好。”这是宋荔铺子员工的家属,毫不吝啬的替宋荔说话。
得益于陆承平时积累的好名声,叫宋荔的名声在市井里慢慢好转。
宋荔摸摸下巴,有点馋陆承的好名声。
有了好名声,不用说一句话,只是来铺子走上一遭,立马有民众帮着说话。
又两日后,她收到从京都寄来的信件,不是小月,是高文祥寄来的。
本以为是给干娘的家书,准备放到钱箱子,晚些回家时,顺路带回去。
扫到信封上的一行字,竟是给她的。
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一目十行看完,将事情来龙去脉看完,宋荔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次并非是她得罪了谁,完全是受到高老爷的波及。
政敌对高文祥这个铁桶般的人物找不出错漏,不知在哪儿听了些陈年旧事,于是把注意打到高文祥的夫人身上,派心腹从京都千里迢迢来收集信息,欲给她们沉痛一击。
宋荔平时仗着高老爷的势力,在凤仙郡横着走,得了便宜,现在被高老爷波及到,她也不怨,她们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说世上哪有白白受惠,没有一点风险的好事呢?
星奔川鹜,随着时光飞逝,过完春分,便是清明。
清明前后播种棉花籽,市井的流言逐渐被人淡忘,现在街上的老百姓们碰面后,都要问一句“你家棉籽播种了吗”的话,民间茶余饭后的谈资,讨论最多的便是棉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