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117章 杂鱼野菜汤

第117章 杂鱼野菜汤(2/2)

目录

但凡家中有块田地的民众,都在关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的棉籽何时发芽,或是到府衙的告示墙查看关于棉花播种、移栽,以及施水施肥等管理问题。

识字普及率低,绝大部分百姓都是文盲,看不懂文字,好在有府衙提前安排的先生,在告示墙前跟百姓们一一解疑答难。

正值农垦时节,午后,宋荔和盼盼雷打不动去南市转一圈,现在所有区域基本打好地基,浇筑了糯米砂浆后,工地基本一天一个样。

前日来时,有间修建了一半的铺子,今日她们来查看,发现铺子外墙已经修建完毕,工匠们转移阵地,修建旁边的几栋建筑……

看过南市,心里有了数,见距离打烊时间还早,两人乘着马车赶往城外,约人相看几顷良田。

这片良田地理位置较偏远,距离凤仙郡城,乘马车需半个时辰。

近一些的良田,都是优质资产,主人可舍不得卖掉,宋荔托牙婆兜兜转转寻一圈,只有这处比较符合她的要求。

良田山脉,放眼望去一片旷野,青山上有一方天然泉眼,山脚下还有一湾天然小湖泊。

“要不是前主人家中急需用钱,不然可舍不得卖掉。”

这套说辞,宋荔买院子时不知听过多少回,虽说地理位置不太便利,山水田园之景象,风光秀美,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里建造个属于自己的庄园,雇佣些仆役们耕种农作物、果树,养殖鱼虾猪羊鹿子等,再过几年,完全可以实现蔬果肉供应自由。

若是过年过节得了闲,直接驱使马车到自家庄子度假,上山寻野味,下河捉鱼虾,果园里的葡萄和青橘挂满枝头,光是想一想,美得很。

好一些的田地,平均每亩售价在二两五百文至三两银子左右,因宋荔买得多,主人也肯让价,双方讨价还价一番,最后以二两六百文每亩地售卖。

瞧着这片田地颜色还算肥沃,不是瘦巴巴的黄土地,宋荔对这个价格还算满意。

山脉不如良田值钱,大的两座,直接按价售卖,边上一座矮些的小山,直接买大送小,当作添头送给了她。

置办下两顷良田,两大一小的青山,总花费不足八百两银子。

靠着售卖雪媚娘和奶油蛋糕卷挣得的银两,一眨眼,又花了个干净。

草长莺飞的季节,天气逐渐升温,雪媚娘和奶油蛋糕卷要暂时退下舞台,目前宋荔的口袋,穷得只剩下二三百两银子。

尽管心疼,好歹这些良田啊青山啊,都是她的个人资产,不似现代段位国有土地,这片土地在官府登记后,实打实是她自己的个人土地。

地主小富婆的美梦,终于要实现了。

拿到田产等契书后,宋荔立马找到工匠,在庄子上修建房屋瓦舍,工期大概在两月左右。

因着宋荔着急,工匠可以先搭建简易的木屋,这个倒是不难,两名成年男子,半天能搭建好一处木屋。

同工匠这边订下来后,宋荔跟干娘知会一声:“过两日牙婆带人到金玉绣坊,让卢管事多挑些体格壮硕的,最好能懂得耕种农作物的。”

平时没事的时候在庄子耕种,有事的时候,可以组建成一支女子护院队,震慑宵小。

至于为何不买男丁到庄子上耕种,宋荔认为女子能生存的岗位本就稀少,不该让男子来挤压女子的生存环境。

周万春点点头:“晓得了,到时不来绣坊吗?”

宋荔:“不去了,我这边有事走不开。”

周万春也有事。

高文祥寄来信件,他得了一月的探亲假,从京都赶来凤仙郡跟她们团聚,约莫就是这两日到码头。

*

白天,“一间茶饮”铺子。

杨安慧进了铺子,告知个消息:“那筐子土豆,我们按照你播种的法子,给芽眼切块,拌上草木灰播种,这才几日功夫过去,竟是冒出了嫩叶嫩茎,长势不错。”

宋荔之所以着急购置田产,便是想要赶着播种土豆。

她们不知晓土豆具体播种时间,只能分批次播种在几块试验田里,通过最后收获到的产量,试验得出土豆的最佳管理方法。

杨安慧庄子上试验的土豆,未来都会留种,便宜售卖给农户。

宋荔想要吃到美味的薯片,只能自己买地,雇佣懂得农业知识的人来耕种。

又一日,午后日光正盛,码头的商船靠岸,走下一位颇具书卷气的老爷,身后跟着几名精壮的护院。

几人在码头雇了辆马车,赶往凤仙郡。

在城门口排队等待入城检查时,高文祥挑开车窗帘子透气,望向远方。

身旁一队仆役乘坐牛车,经过这辆马车,她们都是才被主子买下,由管事带领着去往郊外的庄子。

据说庄子上的房屋还在修建,已经搭建好了木屋,三人一间,牛车上装载着米粮油盐等物资。

那处地界荒凉,添置日用品要步行几个时辰哩,所以牛车上装载了一车的物资。

若是一路走过去,估计会把脚上的草鞋子磨烂,脚底板磨破皮。

好在主子体恤,给她们买了辆牛车,一路乘车过来,除了晃得脑袋晕乎,休整片刻后,很快精神抖擞。

大半个时辰后,到了庄子,发现这片地真是荒凉啊!

两顷良田,两百亩地,她们五人,一头牛,真能耕种得完?

有仆役跳下了牛车,将物资搬运进木屋、厨房。

搬空牛车后,给牛身上解了套,取出木屋里的犁,准备顶着烈日开始耕田播种,怕被主子和管事不喜。

哪知被田小桃拦住,深有同感地说:“咱们掌柜交代过,让你们先休整一日,晚上早些休息,午时至申时午休,中午不必耕种,天热时,要中暑,会出人命的。”

又道:“咱们庄子上播种的庄稼,明日我会给大家送来。先少量播种,按批分次播种等问题,在绣坊大家都已经被培训过,之后按照宋掌柜交代的法子播种即可。”

交代完,等大伙休整得精神饱满后,田小桃开始分配任务,两人去附近捡拾柴火,两人到河里撒网捞鱼,她和另一人留在厨房生火做饭。

她们的晚饭是一锅米饭,一锅杂鱼野菜汤,只加了食盐调味,河鲜的鲜味,比在牙婆院里吃的干窝窝头,香了不止千百倍!

尤其是鱼腹鱼鳃附近的一块鱼油,肥美丰腴,足以打动缺乏油水的肠胃。

见其他人正大快朵颐享用,仿佛这一盆鱼汤好似珍馐美馔,吃惯了宋荔家饭菜的田小桃,无比怀念小翠管事亲手烹饪的菜肴。

同一时间,凤仙郡城内,宋荔家。

一大家子围桌而坐。

今日饭桌上多了位男主人,叫小翠和盼盼不敢造次。

阿虫虽是高大人家的家生子,跟他没怎么相处过,同样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见这三人小心谨慎的模样,宋荔笑而不语。

正笑着,高老爷放下饭碗,把话题突然转移到她身上:“上个月的流言,是我之过,给你们添麻烦了。”

宋荔:“都是一家人,说这些见外了。”

常年身居高位,却能懂得反省自身,真是加分项。除了自身才干,人品又过硬,高老爷这个人是真不错。

当初干娘与高大人没相处多久,突然说要与高大人成婚,她还道两人是不是太操之过急了些。

如今看来,不乏有高大人品行端正,又能理解干娘,懂干娘的缘故。

本就是搭伙过日子,若是彼此不能为对方做出让步,相处再久,不合适仍是不合适。

饭后,高文祥和周万春要去集市采买些日用品,问女儿去不去?

宋荔:“我不去,累了一天,我只想呆在家里。”

她才不去给两人当电灯泡。

老夫老妻,难得有时间单独相处,宋荔可不会这么没眼色。

高老爷尊重干娘的意思,没拿眼刀子扔她,也要识点趣,毕竟她对高老爷印象分不错。

夫妻俩出门逛集市去了,半个时辰,天色擦黑回来,护卫们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宋荔也收到一块不错的衣料子,小翠和盼盼、阿虫等也收到饴糖块等零嘴儿。

……

清早薄雾浓云,吃过早饭,高老爷随干娘一起去绣坊。

宋荔将特意留种的半筐土豆拿给田小桃,仔细交代了分为四批种植,这才出门去开铺子。

乘坐马车去往丹朱街的路上,脑袋里一道灵光闪过,突然想起郑明珠。

话说明珠的预产期,大概就是这个月了吧!

作为皇室宗亲,作为当今皇帝的外甥媳,彼此有着亲厚的血缘关系,皇家定会为明珠招揽到一批最好的接生婆,还有太医院随时等候召见,生孩子的危险,应是比寻常妇人降低了许多。

古代妇人生孩子,可谓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啊,其中凶险,可能冒着消毒不到位的细菌感染,或是胎位不正,导致难产……

但愿都能平平安安。

京都。

长公主府,后院正房门口,青年男子正踱步走来走去,听见里面传来声音,急得嗓子发涩:

“这都过去多久了,怎么还没出来?”

长公主笑话自家儿子是个毛头小子:“当初我生你时,生了一整晚,天明才降生。清阳曜灵,我本打算为你取名为谢曜,母后却说犯了忌讳,区区郡王,怎能取如此贵重的名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