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南瓜糊拌饭(1/2)
第133章南瓜糊拌饭
授完早课,已近午时,夏蓁蓁正准备离开,正好绣坊后厨准备好饭菜,架不住周副掌柜和管事的热情,留下用餐。
绣坊后厨,是专门聘请来的厨娘,生得膀大腰圆,做出来的大锅饭菜,比不得她们府上厨子烹制的精细。
饭菜两荤两素,还有一道鸡蛋花汤,比夏蓁蓁想象中的要丰盛许多。
做了许多年知府夫人,被人尊着敬着,夏蓁蓁没能忘记家中破落后,一路上京投奔亲戚吃过的苦头,普通百姓家中,常年油水和荤腥都难沾,能吃到几片肉,跟过年似的。
两荤里,有五花肉片炒萝卜缨,每人一条巴掌大的小炸鱼,这个季节独有的葵菜,煮南瓜。
每人碗里有七八片肉肉,葵菜和南瓜给的给多,夏蓁蓁比其他人多了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
是周万春吩咐厨娘单独开了小灶,厨娘倒没不乐意,因着她家的混小子也在学堂启蒙。
夏蓁蓁咬着被热油煎出的酥脆蛋皮,孔洞内吸附着油脂,满口油香,油而不腻,一点点食盐调味,全是荷包蛋的原滋原味。
吃下一个外酥里嫩的荷包蛋,又尝了这个季节特有的萝卜叶,脆嫩可口,五花肉片油脂充沛。
小炸鱼炸得金黄酥脆,炸得很透,连鱼骨都是酥酥的口感,咔嚓咔擦的脆响。
炸小鱼嚼着很香,面糊糊炸得很酥,鱼肉被炸干了水分,干香有嚼头,经过复炸一遍,酥香的鱼骨头也能一起嚼着吃,完全不用吐鱼小刺。
夏蓁蓁一口咬掉小炸鱼的四分之一,三两口,解决掉一条小鱼。
葵菜寻常普通,煮南瓜的香甜,让人眼前一亮,水水润润的南瓜块,呈鲜亮的橘红色,香甜软糯的口感,一抿,立即化作一汪带着南瓜香气的清甜汁水。
南瓜煮得很软,香甜汁融入到粘稠的汤汁里,拿来拌饭吃,将颗颗分明的米饭浸润成浓稠的质地,吸收的汤汁,米饭变得香甜。
一口接一口,不留神,夏蓁蓁发现自己吃完了半碗米饭。
吃不够,又添了半碗,拿南瓜糊和汤汁拌饭吃。
要知道,平时她在府中无所事事,只吃得下大半碗饭,这会子竟吃下了一碗米饭!
入夜。
洗漱好,夏蓁蓁从净室出来,裹在棉被里取暖。
杨习清推门进屋,看到美人芙蓉出水的这一幕,摆出一派正经的模样,踱步来到床榻前:“夫人,咱们好久没敦伦了,不如今晚……”
“前日不是才……”夏蓁蓁说到一半,对上眼含委屈的丈夫,涌到喉头的话,转了个弯:“那你快点,明早我还要去绣坊授课。”
杨习清祈求般的目光,克制不住地扬起唇角:“你等我下,我去洗漱了。”
等他洗漱完,回到卧房,看到自家夫人挨着枕头,睡得香甜。
一早醒来,夏蓁蓁神清气爽。
穿戴整齐后,杨习清眼下一抹青色,怨念无比地去府衙上值。
在府中用过朝食后,夏蓁蓁则去了金玉绣坊……
*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着,这是知府夫人在金玉绣坊授课解惑的第二日。
昨日,听了干娘说道夏蓁蓁在绣坊授课的经过,宋荔给苏州和京都的绣坊寄去书信,让她们也在绣坊设立“托儿所”,解决绣娘和帮厨帮工们孩子没人照料的难题,也让员工们更好的投入工作。
时间来到月底,宋荔越发忙碌,写引流策划,时不时去南市巡视两间快要装修好的商铺,从“一点小食”铺子,提拔了位帮工,加以栽培,提拔为管事。核对几间铺子的员工工资单,月奖等……
一直想聘请位会算账的女子,代替打理这些账目,一来会识字认字的女子本就凤毛麟角,会算账的,更稀少了。
现在铺子里可提拔的人不多,要么是自学成才,要么靠铺子培养,外放的管事工钱高,这一点大伙都知道,但真正能坚持每日识字认字的,很少,大多坚持一段时日,荒废了。
反正做帮工跑堂也能挣到一笔工钱,过上安稳的日子,何必过得这么辛苦?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每日在铺子上工已经很累了,回到住处,只想休息,出门逛集市,或是找间茶铺子,被说书先生逗得哈哈大笑,得到短暂的快乐。
招不到账房女先生,宋荔只能自个儿来。
房里的灯火,直到后半夜才熄灭。
合上窗子的缝隙,以免冷风吹进来,宋荔把自己埋在厚重的棉花被里,突然想起兰心和哈吾勒。
入秋后,两人便离开凤仙郡,带着货物和骆驼,往返西域。
关于献马铃薯的功劳,兰心与丈夫哈吾勒商量一番后,并未接受赏银。
她们做走商,在西域还算富庶,银钱不紧缺,与其要银子,不如让杨知府欠个人情,万一以后遇到点棘手的事,能得知府照料,比银钱要划算多了。
和煦的朝阳,冲淡了朔风冷冽。
新的一月,下午才发了工钱,阿爹亲自到东市铺子来接女儿回家。
回家路上,经过猪肉摊,父女俩不约而同吞咽着口水,罕见地买了条五花肉,几根排骨。
本想买条大肥猪肉,拿回家熬猪油吃,这个点,大肥猪肉早已被抢光。
只有清早才能买到最漂亮的板油和肥肉,想到猪油拌饭,猪油拌面,香得父女俩口水都要留下来。
没有大肥猪肉,五花肉也能凑合着吃一顿。
回到家,院里屋檐下,悬挂着宋荔给的兔子,还剩下四分之一的小块。
平时家里人路过这片屋檐,都会对着兔肉垂涎三尺,今日却不再看兔肉,木一鸣和木玲玲挤来围观排骨和五花肉,乐得像两只欢快的小麻雀。
弟弟木一鸣盯着五花三层的猪肉,想象着肥肉油脂在口腔里爆开的美妙:“阿爹,姐姐,咱们今天吃猪肉和排骨啊!”
得了木湘湘的肯定答复后,妹妹木玲玲眼里闪着亮光:“阿姐阿姐,咱们好久没喝汤了,一会儿我要喝一大碗排骨汤。”
“好好好,都依你。”看着弟弟妹妹馋肉的小模样,木湘湘三分心酸,三分好笑。
饭桌上,一家人咬着滋滋冒油的五花肉,啃着排骨,吃得满嘴流油。
连排骨的骨髓也不放过,被木家人嗦了个干净,将近一个月缺乏油水的肠胃,得到大量油脂的滋润,很是满足,这是一家人今年吃过的最美味的一对饭菜。
饭后院门被人敲响,片刻后,弟弟木一鸣领着同一条巷子的商户进了堂屋。
扫一眼桌上的残羹剩汤,看到骨头油脂等,心道这家人生活真不错,于是说明了来意:“听说你们家在南市有个商铺子,我儿子想要做点小买卖,听说了你们有商铺,大家都是邻居,不如直接租赁给我们,省得你们到处找人招租。”
木湘湘不关心这人的儿子如何,只关心一个问题:“你们一年租金给多少?”
“我替你们做主,这个数。”对方张开一个巴掌,似乎觉得这个价格已经非常高昂。
木湘湘无语:“据说了解,像我们家面积大小的商铺,一年起码能租赁个七两银子,或是八两左右。五两银子,我们不租。”
那人面色一阴:“五两银子一年,这个价格不少了,不要不知足,你们铺子现在还未投入使用,怎能跟东市北市相提并论,谁知道到时候有没有顾客去南市逛集?”
木湘湘算是看出来了,这人是看着他阿爹阿娘心肠好,以为是软柿子,来占她们便宜来了:“这个不劳烦您操心,我们等南市正式开张后,再考虑租赁铺子。一鸣,送客。”
哪知对方丝毫不理会木湘湘,只看向木家父母,一个女娃娃,还能做得了家里的主?
“铺子是湘湘的嫁妆,我们听湘湘的。”木家父母还真敢让女儿做主,毕竟木湘湘是家里的顶梁柱之一,如今又能看懂府衙的告示,今年种植的一小块土豆地,叫因为买商铺,掏赶家底的木家,得了片刻喘息。
要不是卖土豆挣到一笔银钱,家里连厨房要吃的盐,都快买不起了。
弟弟木一鸣买纸笔,也终于有着落。
将人送出院门,没能占到便宜,那人呸了一口,骂道:“一家子钻钱眼里去了。”
走了几步,它脑海里闪过一个大胆念头:“如果我儿娶了木湘湘,得到嫁妆,岂不是一个铜板也不必花?”
第二天,从铺子回家的路上,木湘湘遇到个青年男子对自己大献殷勤,给她送蜜饯儿吃。
换作两年前的木湘湘,一年到头难得吃上的蜜饯,或许吃这套,现在她自己做工,也能隔三差五买些蜜饯当零嘴吃。
瞧着对方将蜜饯塞来,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一个好食懒做的无赖,想着靠这点零嘴吃食,癞□□想吃天鹅肉。
木湘湘知道自己生得平凡普通,算不得漂亮,可她能挣钱养家,识字明理,变得越来越优秀,更不会因为容貌自卑。
这人并非喜爱她,只是喜爱她家的铺子罢了。
木湘湘并不接蜜饯,跟对方说:“我不缺这点吃食,别来缠着我,近两年府衙隔三差五抓一批骚扰女子的无赖,关进牢房,你不想也去牢房吃馊饭,做苦役吧!”
早就知晓木湘湘和她阿娘不是好惹的,可听到报官,他吓得心肝一颤,连阿爹在家的叮嘱也顾不上,拔腿就跑,生怕晚一步,被木湘湘扣上纠缠骚扰女子的罪名,被抓到牢房里关着。
回到家,木湘湘将刚才在巷子里发生的事情和盘托出,又道:“以前见宋荔和周副掌柜被无赖纠缠,直到她们聘请了盼盼和阿虫两个护院,之后再没有无赖敢近身。看来只要有利益可图,就挡不住这些无赖扑上来,我又请不起护院,要不去学点拳脚功夫?”
“如今我们家不过是从牙缝里挤出些银子,买下半间商铺,竟是又被人惦记上了。”听完,木父恨不得操家伙去对方家里理论理论,又担心被对方抹黑:“那小子没占你便宜吧?”
木湘湘颇有自知之明:“没有,你闺女又不是天仙下凡,他是冲着咱们的半间商铺来的,被我恐吓几句,吓走了。”
木父悔青了肠子:“早知道昨日不说那铺子是你的嫁妆了。”
木湘湘宽慰说:“不是您的错,怪那些不自己努力劳作,成天想着占人家便宜的无耻之徒。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只要我还在宋荔铺子做工,因着这层关系,这些人不敢对我做什么。”
后日,便是南市开市的大日子。
乐安巷的邻里,都知晓木家两兄弟合伙添置了间商铺子,没少明里暗里打听。
一间铺子,一年租金好几两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跟木家关系亲近的,羡慕木家,替她们高兴,不乏也有邻里看到木家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酸溜溜地来了句:“买了半间商铺有什么用,给了赔钱货,以后还不是成了别人家的铺子?”
偶然在巷子里听到院子里的嚼舌根子,说这话的人,自己是个妇人,却也看不起女子。
木湘湘并没有太多愤怒,反而怜悯对方,同时庆幸自家阿爹阿娘虽没上过学堂,却不似妇人这般蒙昧无知。
难怪宋荔赚到银钱后,搬了好几次家,现在搬去了许多富商巨贾居住的地段。
等家里攒些银钱,木湘湘打算说服父母搬出乐安巷,跳出这个圈子。
路上,遇到熟人拿着张手写的“小传单”:“刚才我在西桥看到有人发放这个,说是南市开市时,消费满两百文钱,可以抽奖,最大的奖,是一头成年的耕牛。湘湘,你识字,帮婶子看看,上面写的是不是真的?”
木湘湘低头一看,的确是南市发放的传单,她也是昨日才知晓的:“是真的,这黄牛,还是我们宋掌柜亲自去挑的,您放一百个心,既然上面说了是耕牛,绝不掺假,只是能不能抽到,要看个人运道了。”
昨日有几十名仆役们在城外逢人便说道南市开业的抽奖活动,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停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