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137章 烧青麦子

第137章 烧青麦子(1/2)

目录

第137章烧青麦子

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是能说的吗?

宋荔眼睫轻颤。

陆承有点子疯,能说出这话,证明在场都是他信任的人。

从钱庄出来,她将十两银子拿给段磊,抱着疑似番茄的植株钻入马车。

陆承要回府衙,蹭了宋荔的马车。

路上,她用手指戳了戳脚边的植株叶片,想起那年到陆承的庄子过节,在藏书阁翻阅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偶然看到的航海堪舆图纸……

原来在那以前,他就在寻找陆掌柜口中的蓝星。

见她对这盆植物视若珍宝,陆承想了想:“你很喜欢这些异植,待下次段磊出发时,让他多收集些食材与香料的种子。”

宋荔轻嗯了一声:“下次是什么时候?”

陆承答:“过几个月吧,等他休整好,养好身体。”

宋荔侧脸倾听着,胳膊放在茶几,支着下巴:“陆捕头,你为什么对我这样好?”

他的眼神有些飘忽:“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宋荔说的“好”,是带着一种“讨好”的卑微,像是害怕失去朋友的小孩,小心翼翼地挑选合她口味的糖果。

陆承出身国公府,从小地位尊贵,即便从小没有阿娘,按理说不应该是这种卑微讨好的性格。

马车内,两人说着话,车外,盼盼赶着马车,望着一队擦肩而过佩刀佩剑的浪子们,目中流露艳羡。

片刻后,马车抵达丹朱街,宋荔扭头问身旁的人:“要送你回府衙吗?”

陆承:“不了,我自己回去。”

打烊回家,宋荔迫不及待从杂物间取来铁铲,抱着盆栽来到自家菜园,特意给它寻了块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空地。

挖个坑洞,将陶土盆栽敲碎,小心翼翼将植物的根系和土壤放到坑里,埋上泥巴。

围栏外,周万春瞧着这株奇怪地植物:“你有带来的什么植物?”

宋荔不敢完全确定,模糊道:“可能是观赏植物,也可能是一种果肉酸甜的可食用果实。”

这时候太阳正在下山,给植物根部的土壤浇透了水。

浇水时,叫宋荔意外在分支分叉的拐角处,发现形似小花苞一样的嫩包。

强忍激动,盼望这株植物快快开花,结果,长出红色的番茄果实……

盼着望着,进入下旬,得了阳光和充足水肥,菜园子里的植株拔高了十多公分,原本从主杆分出的分支拐角,开出一簇簇明黄色的小花。

部分小黄花凋谢后,长出青色透着白的果实,不知是不是宋荔的错觉,她盯着这些黄豆大小的果实,越看越像番茄。

还得再等等,等果实膨大些,才能确认是不是番茄?

菜园子里的蔬菜长势良好,庄子上播种的土豆芽块冒出嫩苗。

播种的棉花地里,棉苗密密麻麻簇拥着,等待下个月间隔移植到地里……

只要方便面不受潮,可以存放许久,用开水冲泡食用的便捷方式,引来如王福一样的富商巨贾,在宋荔铺子预定了好几批,其中不乏有囤过压缩饼干的商户。

从老家返回凤仙郡的杨安慧,也听说了这种热水冲泡煮面的新奇方式,自然要来铺子尝试。

据说这种冲泡的方便面,添些红烧鹿肉块,风味奇香。

今日铺子里没有红烧鹿肉块,仅有鲜骨汤,本以为味道会大打折扣,直到杨安慧嗦着面条,被它又软又弹的口感俘获,并不难吃,甚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美味。

如果将它拿来跟面馆现做现卖的骨汤面比较,肯定有些差距,这种油炸方便面口感更软弹些,各有优缺点。

但如果深夜肚子饿了,不忍打扰厨子厨娘休息,可以自己烧个热水冲泡,立刻能吃到美味的汤面,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情。

对于不擅烹饪的人来说,放个面饼泡开,也是极好的。

嗦完面条,杨安慧将碗中的汤喝得一滴不剩,临走前,也从铺子里预定一批:“听说很多富商巨贾在你这儿预定这种面饼,对了,你们排期到什么时候,我也想预定些。”

宋荔翻开账簿,翻了几页:“目前排到重阳节后。”

杨安慧错愕:“要这么久啊,那帮我排上吧!”

交付完定金,杨安慧又向宋荔询问了如何烹制这种面饼:“马上就是兄长的生辰,别人家都会亲自下厨做些家常饭菜,但我与嫂嫂都不擅厨艺,我想给他做碗面。你也知晓,我厨艺不大好,看你家的这种面饼,烹饪起来似乎不难。”

这个问题,可算是问对了人,宋荔不吝指点:“这个很简单,让粗使帮忙烧火,往铁锅里放水你会吧!”

待杨安慧点头后,宋荔又说:“往干净铁锅里放水,如果厨房有高汤,那就放高汤,味道更香,没有高汤,用清水也可以,用勺子少量多次放盐巴,你自己多尝几次,不要放咸了,之后给碗里打两颗鸡蛋,用筷子搅一搅,倒进煮沸的锅里,鸡蛋漂浮起来后,放入咱们的面块,一点点酱油,一撮葱花,好香好香的。”

又道:“如果这些都不会,直接用高汤泡来面饼,保证不难吃。”

杨安慧一面点头,一面认真记下。

眼见自家小姐要回府,那边青芝和盼盼也快速结束了话题,追随着杨安慧上了马车。

这日吃过晚饭后,盼盼找到宋荔,有些惴惴不安。

见对方欲言又止的模样,宋荔询问:“出什么事了?”

“没出事,只是我在这里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过得安稳满足,但又不仅仅满足于安稳的现状。”盼盼有些难为情地说。

宋荔知道盼盼有个中二武侠梦:“我记得,你说你的理想是执剑走江湖是吧,现在攒够了银钱,想要出去走一走,闯一闯,能有这样的魄力,挺好。”

盼盼三分眼含欣喜,三分落寞:“宋掌柜同意让我离开了?”

宋荔:“当然啊,你是自由身,想去哪里便去哪里,没有人能拦得住你,再说了,你在我这儿也不是不可替代的。”

听到这些话,盼盼眼中的落寞更甚。

宋荔的下一句话,又道:“不过如果你在外面闯荡累了,也可以回来我这里歇歇脚,咱们家房间很多,不缺睡觉的地方。”

盼盼眼中的落寞淡去,目光坚定地点头:“好啊,不过我家里还不知情,等我捎信回家,还需几日。”

“不急。”宋荔安慰说:“我这边从庄子上选拔合适的人,你帮我带一下,最快也要半月有余。”

盼盼点头。

双方敲定下来。

*

因着面块销售颇为红火,每人限购一块,之后青芝连续两三日提前来铺子排队购买。

青芝与盼盼是堂姐妹,两人时常见面,偶尔帮忙给家里捎带几句话。

第三日时,盼盼说了自己给家里递信,打算辞工的事,让堂姐帮忙说和:“我阿爹阿娘肯定不同意。”

青芝眼眸沉沉:“当然不同意了,你知不知道外面有多不安全,不是这里有拐小姑娘的,便是那里一裙江湖术士骗子,你一个女子在外面行走,万一被人骗了卖给牙婆怎么办?”

“阿姐,我不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我跟着阿爹阿兄走南闯北的押镖,基本常识我晓得的。宋掌柜也提醒过我,出门在外,离开视线的水,不能饮用,防止被人下药,若是正常情况下,我能以一敌二,且我做男子装扮,只跟着商队走,绝不单独行动。”盼盼努力替自己争取。

见堂妹心意已决,青芝不好多说什么:“你在外面多留些心眼子,记得不可轻信于人。”

叮嘱几句,得知堂妹还有半月才走,青芝还有正事要办,两人分别后,她回到知府府邸。

傍晚时分,当杨习清下值回家,听夫人说道今日是他的诞辰,小妹在厨房捯饬一下午,要给他做个汤面。

“小妹什么时候还会下厨了,她做的东西,能吃吗?”作为兄长,杨习清对自家妹妹的厨艺最为了解,夫妻俩朝厨房过去。

杨安慧揭开倒扣的碗盖,见面饼涨开,面上一喜:“成了。”

听到脚步声靠近,是阿兄和嫂嫂一同来了厨房,杨安慧招呼着:“阿兄来得正好,快来尝尝。”

杨习清和夏蓁蓁落座,两人面前放置着两碗汤面,闻着还挺香。

闻着香,不知道能不能吃?

杨习清与自家夫人对视一眼,夫妻俩视死如归般品尝起来,意外发现不难吃:“咦,味道淡了点,还是挺香的,小妹,这碗汤面真是你做的?”

杨安慧有些心虚:“算是我做的吧!”

这碗汤面里的汤底,是厨房的帮工熬的,炸面饼是打宋荔铺子买来的,她将调了味的高汤舀到面碗里,又扣上碗盖,应该算是自己亲力亲为做的吧!

兄嫂十分给面子,边吃边夸赞,最后连碗底的大骨汤也被一饮而尽。

放我今天收到的最好生辰礼。”

给家人做了简单的汤面,让杨安慧发现为家人付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同时自己的付出得到家人的肯定,自己也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同一时间,宋荔家。

盼盼还有半个月辞工,宋荔从庄子里挑来两名仆役,让盼盼帮忙把人带出来。

给宋掌柜当护院,是个清闲肥差,所有仆役都希望自己能被挑中。

最后选来的两人一路过关斩将,从四十余名仆役里脱引而出。

因着下个月要移植棉花苗,收割麦子,庄子人手不够,本月初又买来几名仆役。

从四十余名仆役里出来的,无论体力和武力,自然是这群人里的佼佼者。

两名仆役,都是从牙婆那里买到庄子的,一人被买来时叫招娣,后来由田管事给她改了名字,唤小露,因将近白露时节来到庄子。

另一人的名字正常许多,唤小燕。

在庄子上时,她们每天辰时站军姿、操练,也学过盼盼传授的拳脚功夫,目前仅需盼盼带着熟悉日常工作流程,学习驾驶马车等简单工作。

庄子上的饭菜很不错了,顿顿能吃着几片大肥肉,两荤两素,油水给的足,逢年过节,一桌子上都是肉鱼等荤食。

到了宋掌柜家,这里的饭菜比庄子上的油水少多了,没有油汪汪的大肥肉,只有中看不中用的排骨,还有精瘦的瘦肉猪肝汤。

瘦肉嫩,猪肝鲜,鲜是鲜,就是汤水上的油花不厚重,新来的两名女护院只能多扒饭,她们平时干体力活多了,饭量大,能吃。

本来还怕吃多了,惹宋掌柜不喜,哪知对方的一名女护院,捧着她的特制饭碗,吃完一碗,又去盛第二碗……

这时,又传来宋掌柜的声音:“以后你们把这里当家,吃饱,别饿肚子。”

两人连连附和,也起身去盛饭……

谷雨后,有了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地里的庄稼一天一个样。

午后,宋荔出门带着盼盼、小燕和小露先去南市铺子转悠一圈,正是春花烂漫,天气不热不冷的好时节,街道上人潮川流不息。

从南市出来,四人又出城去了庄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