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137章 烧青麦子

第137章 烧青麦子(2/2)

目录

抵达庄子时,小露小燕异常兴奋,在庄子上呆了这么久,两人都有结识的好友,难得见面叙旧,宋荔让她们不用跟着自个儿,同田管事一起踏上田埂小道。

两旁成片的青色麦浪,某块光秃的麦田,一头驴子正甩着尾巴驱赶小飞虫,一面垂首悠哉啃着麦苗……

不知道是给驴子种植的第几批小麦了,见它爱吃,田小桃派人一批一批播种,嫩苗才冒出土壤,被驴嘴从中咬断了吃。

说起这个,田小桃哭笑不得:“咱们家阿驴可聪明了,它不吃麦苗根,只吃最嫩的部分。”

宋荔:“它是吃惯了好东西,挑嘴。咱们不缺田地,不缺这点麦种,随它去吧。”

又问:“抱养的三条细犬怎么样了,好养吗?”

“好养,给啥都吃,养不到三个月,个头大了一圈,都能上山逮野兔子了。”田小桃想了想,建议说:“咱们庄子占地广,毗邻湖泊,野草资源丰富,其实可以买些牛犊回来自家养着,牛粪既可以当燃料,又可以是天然肥料,比租赁起来划算。”

宋荔不差这点买牛的钱,一直没买牛,就是怕哪天盯着牛,给她馋坏了:“无妨,租赁着使使。”

哎,吃牛犯法啊!

什么卤牛腱子,番茄炖牛腩,馋得宋荔口水哒哒,赶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能继续往下脑补。

尽管田小桃不理解,还是听从宋荔的吩咐,她蹲下身,抽出几根青色麦穗,递给宋荔。

接到麦穗,宋荔一头雾水:“做什么?不是还没熟吗?”

“这个拿来烤着吃,可香了,以前我阿爹还在的时候,经常趁着麦穗还没熟,烤了,给我当零嘴吃。”说着,田小桃又抽出几支麦穗来。

路上,田小桃又捡来些干柴,在旷野寻了处地方,用火石点燃干草,小心翼翼放到火堆下。

火苗舔舐着柴火,田小桃学着阿爹熟练烤着麦穗,炙烤到青麦子表面微微焦黑,晾凉些,摘来一穗,双手一撮,麦粒立刻脱离了麦壳,吹一口气,轻飘飘的麦壳被吹走,剩下的都是扎实的麦子。

田小桃摊开乌黑的手掌,递来一把麦粒,宋荔也不嫌弃,抓来一小撮,先是尝了一颗,有火烤的焦糊香,属于麦子淀粉的甜丝丝。

有些嫩的麦子粒,直接在口腔里爆浆,吃了上瘾,宋荔又抓来一撮:“好吃耶!”

田小桃:“是吧,别被她们看见了,咱们吃完再回去。”

盼盼一颗又一颗往嘴里送。

宋荔咬着焦香的烤青麦粒,享受旷野里带着泥土花香的春风,心湖平静,莫名被治愈到。

难怪很多人不如意了,便往乡下跑。

花草、广袤的旷野、和煦的暖风,这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安抚人心。

吃完麦穗,将火堆熄灭,埋上泥土,三人擦拭了手指和嘴角,往返回房舍。

才靠近,小露如犬类般敏锐的嗅觉,立刻察觉出异样:“宋掌柜,你们在外面吃了好吃的啊!”

宋荔:“没有啊!”

小露:“可是你们的牙齿……”

盼盼和田小桃齐齐看来,盯着宋荔乌黑乌黑的两排牙,乐得哈哈大笑。

宋荔拿帕子擦了擦,也瞅着哈哈大笑的盼盼和田小桃:“你们牙齿也好不到哪里去?”

盼盼和田小桃连忙抿住嘴。

从庄子回来,过完月底,进入立夏时节……

庄子上,田小桃带着仆役们正在移栽棉花苗……

又一日,传来湖广两地因连续几日大雨,河水决堤,洪水芒芒,淹没了无数庄稼和村庄,导致山洪暴发等噩耗……

一时间,凤仙郡城内的米粮遭人哄抢。

尽管府衙对外公布凤仙郡的粮仓囤积了很多粮食,架不住坊间百姓们哄抢粮食,米粮铺子才运送的粮食,一到铺子,立马被居民抢光。

城外农户百姓们自家有粮田,每年收获后,一部分纳税,一部分售卖给米粮铺,换钱采买其它物资,剩下的米粮堆积在家中粮仓,不缺米粮。

城内的商户们大多没有田产,做些小买卖过活,按照以往的经验,每次遇到水灾旱灾,米粮短缺,价格要往上翻好几番,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趁着现在米粮还未大幅度涨价,城内居民拿着余钱,疯狂囤积粮食,一时间,导致各大米粮铺子价格节节攀升。

以宋荔家常吃的粳米,原本每石售价三吊子钱,如今价格上涨,要四吊子钱了。

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三吊子钱,一千五百文。

原来每斤十二文半,现在上涨到十六文半多点。

宋荔也跟着囤了半年吃的米粮,发现米粮铺子里的普通糙米粳米,普遍在涨价,反而价贵的碧粳米、胭脂米,价格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低了几文钱。

碧粳米,粒细长,微带绿色,晶莹如玉,烹煮时稻米清香,因此得名。

此物用来煮粥吃,汤色纯青唯味美。

以前是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价格再贵,宋荔也要搞些回去尝尝鲜。

顺带着胭脂米也弄些回去尝尝。

清早开铺子,邱雪琼铺子里的糙米和粳米早早售完,这会子剩下的少许名贵稻米,也被宋荔买走,早早给铺子挂了个“暂停营业”的木牌,雇来辆牛车,往城外奔去,挨家挨户收购米粮,支撑不了几日,仓库的米粮要缺货了。

……

家里得了碧粳米,要不是锅里焖着米饭,宋荔恨不得尝尝碧粳饭。

小翠哪里吃过这些好东西,以前在春风楼倒是见过,盯着青精米瞅了又瞅,得了宋掌柜的吩咐,明日拿它来熬鱼片粥吃。

一早,小翠用碧粳米熬了粥,添上提前浆好的薄薄鱼片。

上桌后,鱼片雪白,如上等羊脂白玉般细腻,碧粳粥煮得绿莹莹,上面一层粘稠的液体,这种粥油易消化,是米粥的精华所在。

宋荔端碗,挖来一勺往嘴里送,有稻米的淀粉甜香,与植物的清香,香甜软糯,风味颇佳。

薄薄的鱼片,用菜油锁住水分,鱼肉水嫩无渣,入口即化。

一碗鱼片碧梗粥下肚,虚软的四肢有了气力,宋荔与盼盼她们一同前往丹朱街,路上遇到许多抢购米粮的人。

最近城里的米粮铺只开上半天,下半天便关门休息,实在遭不住大伙哄抢。

抢粮食这么疯狂,思己及人,宋荔派小燕回庄子报信:“咱们庄子上的麦子要进入收获期,你让田管事每晚让人轮流值夜,带着猎狗,防止麦子被偷盗。如果遇到危险,以自身性命为紧要,麦子没了,明年还能再播种,命只有一条。”

小燕接过宋掌柜递来的一把铜板,到城门口雇到辆牛车,出城。

照现在抢粮食的时局,宋荔总感觉不妙,希望今年也能太太平平的。

又几日,府衙征到一批粮食,运往湖广两地。

这个消息一出,次日陆承和海峰到铺子里跟宋荔说道一声。

宋荔吃惊:“运送粮食,不是卫兵吗?你们连个小捕快也跟着去啊!”

陆承:“人手不够,临时抽调的。”

宋荔问:“什么时候走?”

他答:“明日天不亮就走。”

“这么快?”寻常人出行,都有家人准备的干粮,陆承在凤仙郡没有别的家人,宋荔悄悄说:“晚上记得给我留门,给你送点干粮。”

陆承的眉宇似春风和煦:“好,那我等你。”

斜阳还未落下,回到家。

宋荔从自家地窖里取出密封的坛子,将切成块状的压缩饼干,逐一用油纸包裹,垒在一处,又用油纸包装了些炒面粉,她用指尖撚起一小搓,放到嘴里,淡淡的咸香,是加了盐巴的炒面粉。

至于方便面,这个比较占地方,需得热水冲泡,不如压缩饼干和炒面粉食用。

晚饭后,夜幕低垂,送,宋荔带着盼盼乘坐来到陆承家附近,让盼盼在原地稍等,她带着两只小包袱钻进巷子里。

探手去敲,后门开了一道缝隙,她鬼鬼祟祟推门而入,在门后撞见个黑漆漆的人影,吓她一跳,等看清正坐在小马扎,支着下巴看她的人是谁,顿时没好气:“你躲在门后吓我做什么?”

陆承坐姿毫无仪态,衣摆扫在地板砖上,像一只等待主人的小狗。

刚认识时,那身量板正得跟小白杨似的,此刻他懒撒起身,踩在地面,一阵抽气声:“哎,脚麻了。”

宋荔左右肩臂各一只包袱,腾不出手来:“没事,多麻麻就好了,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走,咱们到前厅说话。”

她在前面走得飞快,身后陆承适应了针刺一样的痛麻,分明他以前从不怕痛的。

男子怎能惧怕疼痛?

来到前厅,听到宋荔问:“还痛吗?”

“痛。”他不假思索。

宋荔道:“这是血液不循环,你多揉揉腿脚就好了。”

说着打开两只包袱,给他介绍两种干粮:“这个一次只能吃一块,吃完后,饮用茶水,能在肚子里发胀,饱腹感很强。还有炒面粉,这个干吃,或是添些温水拌着吃。盼盼还在外面等我,我回去了。”

陆承:“好。”

送到马车边,见她钻入马车,陆承正准备反身离开,见车室里的人掀开车窗帘子:“路上注意安全,等你平安回来。”

马车缓缓驶走。

自那日分别,第二天运送粮食的队伍出城去了码头,之后一段时间,没有陆承的消息。

庄子上的小麦即将收获,除了庄子上的仆役,宋荔和田小桃还打算雇佣一批临时工帮忙收割。

尽早将麦子收获归仓,以免中途出现意外。

过完小满节气,庄子上的麦田进入忙碌的收割,因湖广水灾,今年的麦子价格跟着攀升……

麦子收割到一半时,从湖广传出消息——湖广有人造反了!

在几名土匪头子砍伤杀死卫兵,抢走粮仓救灾粮后,痛骂狗官不让他们吃饱,号召数百农户们冲进桃源县,杀了县太爷一家,在城中烧杀抢掠,屠戮百姓,一时间,桃源县如同人间炼狱。

这支起义军没有第一时间传出消息,他们伪装桃源县的守城官兵,对各省运送赈灾粮的押运粮的兵队,进行诱杀。

有运气不好的,撞上这支逐渐壮大的农民起义军,被全员灭口,抢走粮食。

直到一支来自凤仙郡押运粮食的小队,在进入桃源县前,发现不对,立即撤出,几支小队分开突围,因此才将消息传出。

另一支帮助突围的小队,被汇聚上千人的起义军围剿,一路逃至山谷。

距今过去半月有余,断粮断水,恐怕凶多吉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