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合一)(1/2)
三十(二合一)
温灼听了二人这话,这才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那少年郎先前也曾前来求过他,只是他人微言轻,即使将事情说与了侍郎,侍郎却也千万不肯将这件案子往上报去。
而关家虽在长安中有几位官员支持,但却在这件事情上使不上劲儿。
如今终于有人能接手,他自然是感激。与此同时,心中却也还有些羞愧。
这案子原是在自己手中,自己却不能帮着受冤之人平反,只能交给了两位侍御史。
他微低着头。
他有这等情绪倒也正常,只是沈佑京却不这般觉得。
他有如今的胆子敢查,一是因为他如今在就在御史台中,二也是有他自信在如今圣人眼中还是有几分存在的。
且按着以往圣人的行事作风来言,这位绝无擡举那些世家的意思。
他略一沉吟,道:“这件案子,还是要由你t来协助我们一起查。”
温灼未曾想到这上头居然还有着他的事儿,有些惊喜的擡头。
“这种案子,这其中各程序我二人都不是很清楚。虽然这些日子多看了些,却也总是比不上你做熟了的。更何况,即使要我二人去圣人宫中伸冤,那也得先将证据查好了再说。”
温灼猛一点头,自己总算是也能帮上一些忙了。
沈佑京并未一开始就将他们要开始查这案子的消息外传,他们昨日只是知道了这案子的大致,但是这个案子掰扯了这般久。其中牵扯的人只怕也不会少。
这谁支持县令,谁又是支持的关百川,自然要先清楚。若是打草惊蛇,自然什么证据都没了。
而先前刑部侍郎让温灼来盯着二人,也正好给三人打了掩护。
关百川的案子案卷虽不在这里,但是温灼却也还是有机会可以调动的。
他偷偷带了过来,其上记录了全程。
而也确实如沈佑京所料,这个案子经手官员极多。
关百川所在县,名为常县,是通州的一座较大县城。
其县令名为石明,在当地算是有名。当时即使关百川和那李蓉并未认罪的情形下,他仍旧强行让二人按下了认罪书,且还冠冕堂皇的伪装证据。
将关百川在何处买的砒霜都记了下来,在他看来这就是天衣无缝的
在他判下关百川和李蓉有罪之后,将这份案卷交由了通州的司马,齐冕。
齐冕对于这件事情并无多少关心,简单询问几句后便将案卷又往上递给了刺史,柳昭。
柳昭倒是对此多了几分耐心,让人去寻了那药铺卖砒霜的。
只是那药铺本就是被威胁了的,又如何会说出真相。
而柳昭的耐心也就到此为止,没再多问,将这案卷递到了刑部。
此时的关家人自然不可能就这样瞧着自家儿子被判了死罪。但家中父母皆已年迈,只怕经不得这风霜之苦,便只有让家中幼子出门。为其兄伸冤。
而当时这案子也确实被刑部驳下去重审了。
只是即使驳下去也无用,那柳昭听了要重审,直接将这案子又重新交给了石明。
让判案之人重审,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唐策看到此处,都情不自禁骂了句,“这刺史怎么做事的!”
然后上头还在继续,虽维持原判,但这关家却不可能就此放弃。依然是关家幼子前来长安,这是这次却满是艰辛,不过好处却也还是有的。
因为忌惮着把人惹恼了告到御前去。
于是这允准凌迟李蓉和斩首关百川的允文一直未曾发下去。只等哪日关家熬不住了。
毕竟刑部如今是既不想得罪徐家,却也不愿意落下个隐患。
只是他们能熬,关家却不能。关家虽说有些钱,但也只不过是寻常家资。若是再不行,只怕只能被迫回家了。
这也就是为何对方这般急切的原因。
而之后,这案子中则是又牵扯了许多人。
而其中石明所仰仗的那位则是,金紫光禄大夫兼秘书监①,徐衡。
这位是徐家族长的亲弟,在徐家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因此不少人不敢得罪。
再加之徐家之下位居高官的不在少数,彼此之间随意给个方便,就是畅通无阻。
幸而这次还查了,沈佑京瞧着方才查出来的名单,心下一惊。
地方上有人,中央也有人。先不言这官位如何,只是这涉及官员之多,高达几十名,便让人心头一惊。
三人面色都有些难看。
温灼更是有些担忧的看向沈佑京和唐策。他二人本就因着弹劾窦师,如今在朝中只怕没几人会乐意见他二人。
若是这次再得罪这般多的人,只怕谁也容不下他二人。
唐策瞧着这份名单也有犹豫,这名单未免太广,他二人怎的总是惹上这大事?还次次都是起初瞧着并不如何,稍一细查,就能查出许多串联的事儿。
温灼道:“不若,缓缓来吧,这案子如今本就难做。让关家多等些日子,我们三人等查出铁证后,再行翻案。”
这法子自然是对二人最好的,不然,只怕即使这案子做好了,在朝堂上也快把人得罪完了。
关家要翻案,但总不能让这二人直接就这般冲上去罢。
沈佑京沉着眉头没说话,后拿起笔开始写些什么。
他起初自也是被这人数吓了一大跳,但是细究起来,却觉得仍有能够操作的地方。
他仔细将那些名字阅览一遍,将其中实则是偏向关百川的官员挑出来。还有那些只是随波逐流的臣子也挑了出来,这般挑出来后,虽还剩了十几个,却也不似这一开始那般吓人。
而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和徐家关系较为密切的。
他眉目沉着,在想事情,唐策温灼二人自然也不好打扰他,自往外去商量这案子从何查起。
沈佑京沉着眉眼,自然是在想着破局之法。
若是他们二人要查案,这按照道理自然是可以,他们二人是来审查刑部案子的。
可话虽是这般说,但这上头涉及的官员哪个不会趁机阻挠他们。
即使在公事上他们不拒绝,但彼此之间的推脱只怕也是少不了的。
更何况他方才扫了一眼,那份名单上也有四皇子五皇子的人。虽不多,但位置颇为关键,只怕四五皇子不会轻易让人动。
拿这查案子的问题可就大了,少不得在各方都要受到掣肘。
这边查,还不知道要查到什么时候。
可若是换个方法呢。
沈佑京想定,将二人叫回。
“我有个冒险的法子,或许可以快些解决掉这案子。”
这自然是好。
温灼唐策洗耳恭听。
“先前你我三人都在想,有这么多人拦着,这案子必定不好查。这也的确,可若是我们换个顺序查案子呢?”
“换个顺序?”唐策若有所思,温灼却没什么头绪。
“一般都是先查案子,再抵达天听,可若是你我二人先将此事禀于圣人呢”
“你的意思是凭借我们上个案子在圣人那处的令牌?”唐策忽的想起来,上次窦师案子结束后,他们二人是得到了可以随时入宫禀事的权力的。
若是这般,倒也的确是个法子。
只是这就有些消耗他们二人在圣人那处的情分了,毕竟是未查先禀。
若是查出来确实是冤案倒也罢了,若是查不出来,亦或者是这案子属实,那他二人此权只怕也就此结束了。
温灼为他二人担心,他二人却没什么多余的考虑。
“行,那就这么做!”
唐策答应得爽快。温灼都以为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天爷啊,这件事情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答应的啊?他们二人怎的…如此随意?
温灼一脸难以置信。
木然问到:“你们二人难道就不担心这案子查不出来,圣人大怒?”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
但,“我二人既已决定要替那关小郎君查案子,自然是信了他的。若真是未查出来,那我二人也算不得做了错事。若是圣人大怒,那也是我二人应当承受的。”
温灼先是难以理解,后想到二人刚入朝半年不到就能揭出一桩天大的贪污案,倒也能明白了。
若是他二人不是这般的性子,那便也不会在起初就有这个能直入宫廷的权利。
也就不会被那关小郎君所信任了。
也难怪这二人是好友,这心思都是一样的。
他们二人都同意了,温灼这个什么都不需要牺牲的自然更不会拒绝。只是他心中总是担心,万一那四皇子五皇子添乱怎么办。
三人商议好,到时候就有沈佑京进宫,唐策和温灼在外等着消息。
到时候若是圣人未曾允准,便让唐策去查。
沈佑京挑了一日下午,穿着一身官袍到了大明宫外。
将那令牌递给守门侍卫,顺利进入大明宫内。而进去后,自然有宦官在一旁引着。
“侍御史可是来向陛下述事?”
沈佑京一点头。
宦官有些为难,“那此时可真有些不太凑巧。如今陛下正在和太常卿商量国事呢。”
这他自然该等着。
那小宦官见他也不着急就先把人引到了休息的地方,在奉上茶之后,无声无息的先退下了。
沈佑京此时正想着,若是等会儿该如何说,在心中一遍遍的推导着圣人可能会问的问题。
却听闻了一未曾放轻的脚步声。
这可不是寻常宫人会发出的声音,他原以为又是哪位官员前来,正想着t起身迎接。
就瞧见来人不是官员,正是这些日子未曾见过的太子殿下。
张祚眉眼带着笑,身上衣衫稍薄。
“原是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见到沈御史。”
他姿态亲昵,平白添出一份亲近来。
“不知沈御史可有心思往东宫一去,我可还想着和御史好生谈谈呢。”
沈佑京自然是下意识的欲拒绝,他等会儿还要去同圣人说关李冤案一事,如何能去东宫。
但此时太子已经将已经逼近,“沈御史应当会给我这个机会的吧?”
他面容清隽,话语已然说到这里,若是沈佑京当真拒绝,这传出去只怕一个蔑视君恩的名头就要往他头上口。
更何况,他此时也确实想要知道太子今日为何非要他去东宫一趟。以往这位太子在外,可从未有过这般强势的模样。
见沈佑京点头,张祚这才回身。
“那便跟着来吧。”
张祚走于最前方,身后跟着的人少也有十几个。
这还是沈佑京第一次见到太子这副模样,再加上今日他穿着一身明黄色长袍,其上绣样繁重。瞧着比起以往多了几分尊贵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