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酒与阴阳隔(2/2)
“嗯。”
叶蓁蓁和柳依依出了等闲茶寮后到临近的集市买了应节的艾草和菖蒲,还买了粽叶和雄黄粉。
艾饼虽然是清明时吃的,但这回叶蓁蓁见有鲜嫩的艾草也买了回来,端午吃也可以。
艾饼也有好几种做法,带馅和不带馅的,带馅的有甜的豆沙馅和咸的春笋咸齑馅。叶家一直做的艾饼是不带馅的,单是一个饼蘸糖吃,但蒸好特别香。
起锅烧水,把新鲜幼嫩的艾草在锅里煮上一刻钟。艾草虽香,味道却苦,在水里焯过是为了将苦味去除些。
煮好的艾草换一个新锅继续煮开,这回的艾草汁得留着。叶蓁蓁把艾草放到石钵里碾碎,在案板上洒上江米粉和粳米粉,这两者混合才能揉出有弹性又不硬不软的饼子。
米粉混好之后她在中间挖了一个孔,倒上稍微放凉的艾草水。墨绿的艾草水没过米粉,将白色的米粉染成新碧,然后她又把碾碎的艾草加进来一起揉面。
说起艾饼她想到了小时候的事,叶家曾经是有宗亲的小孩的,与她一般大小。平日里总在一块吃一块玩,是一个对她蛮好的小男孩。
记得当时也是做艾饼的时节,她在伙房陪着虞兰和红姨娘揉面。那个小男孩的父亲牵着他的手来找她,他给了叶蓁蓁几块白米糕。
“给你哦,这是我家做的白米糕,可好吃了!”他奶声奶气的跟叶蓁蓁说道。
叶蓁蓁从小就是不服输的性子,在任何方面。“哼!我家做的艾饼,肯定比你家的好吃!”后来回想人家哪有攀比的意思,自己也忒不领情。
那小男孩只是笑笑,面上泛着潮红,好似是病了。“蓁蓁,你快说我们做好艾饼就带过去给你,多谢你的白米糕。”
叶蓁蓁小时是比如今还别扭的性子,心里想着你想用几块白米糕来换我家好吃的青艾饼,我才不换呢!将头一扭哼了一声。
“这孩子!太不懂事了!叔伯见笑了。”虞兰只能打着圆场,还好来者不是计较的性子,对她依旧和蔼。
她和小男孩玩了一会儿后叔伯说男孩要去看郎中,等病好了再一块玩。她有点不舍的点点头,不过想到艾饼做好又可以一块玩就又开心了。
晚间她和虞兰,叶知书一起到叔伯家送青艾饼。叶蓁蓁永远忘不了她兴冲冲地跑到院子里找他,只看到叔伯坐着垂泪,叔母在一旁哭天抢地。
“蓁蓁,你弟弟走了,他不要我们了,都怪我!都怪我!”叔伯见到叶蓁蓁向她招手。
“他去哪了?”叶蓁蓁天真的问道。
似是她的这句话刺激到了叔母,忽然就站起来疯疯癫癫的往外跑,大叫着:“我的儿!等等母亲,我这就来陪你!”
“拦住夫人!”叔伯也大叫起来。
虞兰见状赶紧拉回叶蓁蓁,叶知书则是去劝慰叔伯。“娘,叶铭去哪了?他不要饼了吗?是不是我早上太凶了他不跟我玩了?”
“不,他怎么会不理你呢?他那么喜欢你,一直让着你,弟弟做的像哥哥一样。”虞兰说着便留下泪来。
叶蓁蓁那天始终迷迷糊糊,孤零零的抱着装青艾饼的食盒坐在椅子上,往常围着她转的男孩再也没有出现过。
众人在她面前凌乱的来回穿梭,而后叔伯家挂起白绸。她问了好多人弟弟在哪,所有人都告诉她弟弟走了,却无人说清楚去了哪。
很久之后,她才知道,大人口中的“人没了”“走了”是指的死亡。这是她第一次对生死有了理解,原来人命是如此脆弱的,一场风寒就能夺走一个人的性命。
那医官开药没有注意用量和禁忌,其中一味药叶明犯冲,他回家吃了药过了几个时辰就不省人事。这大概也是叔伯说怪他的原因,若他不着急带叶明就医,说不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不,不是端午,是清明!叶蓁蓁犹记得那湿气入骨,遍体生寒的感觉。如果让她重来一次,她说什么都会留下叶明,让他留在虞府等艾饼做好一起吃,不要去看庸医。如果有的选,她会给他吃很多很多的艾饼,再也不斗气也不欺负他了……
叶蓁蓁想到此喉咙堵得慌,可惜发生过的事情从未有重来的机会,我们约定的“以后”也再没有以后。
圆圆的艾饼捏好了,叶蓁蓁把它们一块块放到蒸笼里,散发着青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