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梦到被枭雄强取豪夺后 > 假鸳鸯(一)

假鸳鸯(一)(1/2)

目录

假鸳鸯(一)

王宫内,晋王正靠坐在殿中,屋内青烟袅袅,他双眸紧闭,一手撑着头,另一只手随意地搭在膝盖之上,显然是已经小憩的模样。

窗外已是日薄西山,大片火红的霞光遥遥挂在天际,将半边的天全都染成了红色。

他身前的桌案之上还零零散散地摆放着奏折,位于最上端的那本正打开着面朝于上。

一直伺候在晋王身边的李公公上前整理桌案时,一眼便瞧见了那份折子。

尽管他立刻便移开目光,不去看那上面的内容,但其中的两三字还是被他捕捉到了眼中。

‘婚事’

这两个字格外显眼。

中晋如今适龄的王室子弟,无非也就是三殿下与嘉和郡主二人,但祁玄早早就定了亲事,只是迟迟未完婚,那这上面的内容,也就只能是关于郡主的了。

想到这,李公公不禁又想起方才那匆匆一瞥之下的内容。

折子上似乎有几个名字,想来应当都是与郡主适龄又般配的世家子弟。

王上这是要开始给郡主物色婚事了。

李公公没再接着往下想,他默默将桌上的折子都摆放整齐放到了一旁,正要转身退出去,却听门外传来通报:“启禀王上,神机卫指挥使正在外t面求见。”

李公公一听瞬间皱起眉,快步走出内殿,他将门打开,压低声线后对着前来传话的小太监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王上眼下正在小憩,若是惊扰了王,给你一百个头都不够掉的!还不快走!”

说完,那小太监擡起头来,目光略有些迟疑:“可是魏指挥使他......”

不待他说完,便见李公公扬起笑来,他如今已是知命之年,脸上皱纹遍布横生,眼下这般笑时,褶皱便愈加明显,看在眼里全然不觉得和善,反而更加让人心觉可怖,背脊一阵发凉。

尤其是他接下来语带笑意,却又暗含威胁的话:“看你这样子,应当是新来的吧?把你的身份摆正了,不要忘了,究竟谁才是你的主子。”

说到这时,李公公的笑意愈来愈深,连带着脸上的横肉都跟着隐隐在发颤,显得森然。

那小太监将这些通通都看在眼里,他见状身子一抖,忙不叠的低头应道:“公公教训的是,奴才这就回去同魏指挥使说明情况。”

说着,他转身就要走,李公公却意味深长地叫住了他。

“站住。”

那小太监闻声脚步瞬间僵在了原地。

“如果魏指挥使不急的话,你就让他多等一等,兴许过会,王上就醒了呢。”

说完以后,李公公也没去理会那小太监究竟是何反应,转身就重新入了殿中。

他甫一进门,就见先前还在熟睡的晋王撑着头,突然之间开了口:“外面可是谁来了?”

李公公闻言连忙笑着应道:“回王上,是那魏家的大公子,奴才见您方才正在休憩,便没忍心叫醒您,瞧传话那小太监的模样,也不像是有什么急事,奴才这才斗胆做了决定,让他在外多等候一阵。”

“嗯。”

晋王听后沉声应了,语气听起来无甚波澜。

他直起身来揉了揉额角,面色紧绷着,不怒自威。

待瞧见那正摆在上方打开的折子,又倏地叹了口气。

李公公见状察言观色开口道:“王上,朝政固然重要,但您的身子骨更要紧,若当真乏了,便下去歇歇吧。”

晋王听后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重新将那谈及郡主婚事的奏折拿在了手中。

他目光粗略地在上面扫了一下,眉头却是越皱越深,到最后,像是按捺不住火气一般,沉沉地吸了口气。

李公公见状立即上前:“王上,可是上面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他故作毫不知情地模样,一如从前那般,做晋王身边能为他分担解忧的好奴才。

果不其然,晋王听后脸色稍有缓和:“不是什么大事,是嘉和的婚事。”

李公公闻言面露迟疑:“奴才记得......郡主芳龄似乎还小,眼下正是应当在您同王后娘娘身边尽孝的时候,怎就突然急起了婚事?”

晋王听后略加沉吟,许久过后,才板着一张脸回道:“嘉和已经及笄一年了,寻常女子早就该嫁做人妇了,是王后总是在孤耳边念叨,说是舍不得嘉和嫁人,想要让她在身边多陪伴几年,这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如今朝臣催婚的折子都已经催到了我眼前,我还怎能再装糊涂坐视不理?”

说着,晋王似是颇觉烦躁,将那折子随手扔在了一旁。

嘉和郡主身份特殊,与其说是朝臣催婚,不如说是他们想看看,晋王打算通过她笼络哪方势力,今后他们也好站队。

在这局势动荡之下,尊贵的身份与地位,便是身处王室女子的不幸。

晋王颇觉头疼地揉着额角。

“催着孤尽早将嘉和嫁出去也便罢了,你瞧瞧这折子上写的适婚的世家子弟都是什么歪瓜裂枣,孤竟然还在上面看见了燕家那个不务正业的小儿子,若真将嘉和嫁给燕双信,孤都寝食难安。”

听到这,李公公却是安抚一笑:“王上,凡事也不能这般想,奴才听闻,郡主同那燕家小公子的关系非比寻常,兴许那正是郡主所中意之人也说不定呢?”

晋王闻言却是冷哼一声:“他还配不上孤的嘉和。”

李公公听后只笑了笑,没有再多言。

说到底,还是因为燕家在早些年间就已经跟在晋王左右,不论有没有姻亲,都撼动不了其中的关系。

殷照心要嫁,必须要嫁的最有价值。

想到这,晋王视线如炬一般,最终落在了李公公的身上。

“你跟着孤的时间最久,不妨你来说说,嘉和的婚事该如何是好。”

“哎呦王上,您这当真是折煞奴才了,郡主身份尊贵,待人又温柔和善,依照奴才来看,这举朝上下,就没有能配得上郡主之人。”

李公公跟着晋王的时间最长,也最懂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若是晋王在中晋有钟意的人,早就将郡主嫁过去了,哪里还用得着等到现在?说白了,不就是朝中的这些人,没有能值得让晋王拿郡主来做交易的价值吗。

而今却不一样了。

因为......江东来了人。

按捺不住的不只的朝中的大臣,还有晋王。

若是能借此机会将江东的少主与中晋的郡主绑在一块,日后,就算两方势力生了龌龊,在争执之前,也要顾忌着这一层关系。

这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早前,晋王便已经以此试探过魏璟一回,但对方像是对此极其抗拒,所以眼下,再开口提起此事的,就不能是晋王了。

于是晋王叹了口气:“若照你这么说,嘉和日后便不必嫁人了。”

李公公听后顺水推舟道:“朝中虽没有,但江山代有才人出......依老奴看,外面等着的那人,不就是个不二人选吗。”

晋王听了这话,分明最合他心意,但依旧故作拧眉沉思的模样,片刻后才点了下头。

“也罢,他在外头等了多久了?”

“约莫该有半柱香的时候了。”

晋王闻言大手一挥:“去传他进来吧。”

......

魏璟被请入殿时,天色已经逐渐黯淡了下来,霞光淡去,夜华浮上,而这王宫之中早已烛火通明,将这殿中映得金光璀璨,富丽堂皇。

见状他心中一哂,似是对此颇觉不屑,但在李公公转身回望的那一刻,又瞬间敛了神色,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李公公见状没有多说什么,引着他一路入殿。

“王上,魏指挥使到了。”

通传后,李公公便识趣地退了下去,一时之间,殿中只余下晋王与魏璟两人。

静默间,魏璟最先上前,看似恭敬行礼:“臣魏璟,参见王上。”

晋王无声地打量起面前的这个年轻人。

他神情镇定自若,面上毫无畏惧之色,哪怕刻意让他在外等了许久,似乎也毫无怨言,毕恭毕敬地模样哪怕是装出来的,看着也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更别提那看着就结实有力的身体,还有那丰神俊朗的容貌。

气宇轩昂,年轻有为,不错。

晋王满意地点了点头。

江东少主魏璟,今年二十有四,至今未曾娶妻,家中无妾室无通房。

早在他来中晋之前,晋王便已经暗中将这些通通调查好了。

年纪轻轻能坐上江东少主的位子,这个魏璟,不容小觑。

若是能让他归顺于中晋,于晋王而言,于整个中晋而言,都是最有利的局面。

思及此,晋王面容有所缓解:“承南同孤不必多礼,这段日子在中晋生活可还习惯?”

魏璟听后回道:“刚开始还觉与江东也没什么不同,但待久了,却发觉中晋的生活水平要远远高于江东,臣在这里住的很安心,归根结底,还是王上治国有方。”

这一番话,从他嘴里出来,晋王颇为受用。

脸上当即便有了笑意。

“承南同孤说笑了,中晋的发展哪里比得上你们江东?好了,先不提这些,不知今日承南来找孤所为何事啊?”

魏璟闻言立即将那日在去清心寺的路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予晋王听。

当然,其中略去了有关殷照心的部分。

待他将事情都汇报完毕后,晋王面上的笑意依旧不减。

神机卫,向来都是王室直属组织,只听命于王,是王手上的一把利刃,前几任的指挥使,也皆是历代王的心腹。

唯有这一任,晋王用了魏璟。

但这一举动看似是他待江东不薄,实则神机卫职位盘根错杂,多方制衡,朝中又有诸多老臣早就对他心生不满,虎视眈眈,更不要说神机卫有些中晋人根本不服现在这个指挥使。

在他们大多数t人的眼里,魏璟就是个外来的插足者,凭借着与中晋的关系,才直接一跃而上,坐到了指挥使的位置。

江东少主的威名,也不是人人都知晓的。

所以如今的神机卫,服从于魏璟的人,几乎都是他从江东带来的自己人,平时出任务的时候,大多也都是带着这些人。

故而当他说出此番神机卫有所损伤时,晋王的面上并未有太大的波动,毕竟,折损的人数,是江东的人,又不是他中晋的子民。

于是晋王开口道:“兵家胜败,乃人之常情,秋狩的事关乎了祁玄与嘉和,此事非同小可,神机卫的行踪向来隐蔽,待回去之后,你该好好查一查,是不是出现了内鬼。”

“若是事情过于棘手,便与祁玄一同查探,孤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谁胆大包天,妄图残害皇子与郡主。”

说到最后,晋王的语气平添了诸多严厉,倒是颇有一方霸主的气概。

早在晋王打量魏璟的时候,魏璟亦在打量他。

这不是他们之间第一次单独谈话,只不过先前几次,魏璟都没有正眼好好瞧过这位中晋的王。

在他的印象之中,作为一方霸主,理应要像他父亲那般,威风凛凛,骁勇善战,只一眼便能瞧出这就是诸侯王的气概。

所以魏璟自小便向自己的父亲看齐。

只是在见到中晋的王之后,他却发觉,并非所有的霸主都如同他父亲那般。

晋王年近半百,纵使鬓发已经染上了花白,但他面容却依旧俊朗,脸上皱纹并不明显,依稀还能从中辨出他年轻时的风姿。

晋王并非武将出身,相反,他的文韬更加出彩,据说早些年间,他与殷照心的父亲一文一武四处征战,殷大将军,是晋王手上最锋利的一把刀。

与魏璟的父亲不同,晋王善用人才,他无需依靠自己,也能在这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想到此处,魏璟心中不禁冷笑。

用别人的命给自己铺路。

他眼中满是恭敬的神色,心里却早已不屑。

只见他上前朝晋王行礼作揖:“臣遵旨。”

说完以后,晋王没有再开口,而是一直打量着他。

魏璟依旧维持着方才行礼的姿势,感受到来自上方的注视后也依旧不慌不忙,冷静地站在原地。

良久过后,是晋王的一声轻笑。

“好孩子,起身吧。”

“是。”

魏璟依言直起身来,目光同晋王遥遥对视。

两人的面上似乎都有些犹豫,心中各怀鬼胎。

晋王碍着面子,不知该如何再次提及他的婚事,正想就这样先暂时将他打发走,却见他再面前上前一步。

“王上,臣有罪,还请王上治罪。”

听到这,晋王一愣,显然没有想明白他这一出是闹得哪样。

“哦?承南何罪之有啊。”

魏璟闻言既不行礼也未下跪,依旧挺直背脊站在原地,哪里像是认罪的样子。

于是晋王也并未当作一回事,目光甚至还略有兴味,似乎想要听听接下来他嘴里能说出什么话来。

魏璟见状回道:“其实有关出事那日,臣还擅自隐瞒了一点。”

闻言晋王立即坐直了身子,眼神瞬间变得警惕起来。

见状,魏璟心下一嗤,面上却不显,仍自顾自地说道:“臣未经王上与王后的准许,擅自将郡主带出城外,让郡主同臣一起置身于险地,甚至还害的郡主因此受了伤,臣有罪!”

说着,当着晋王的面,魏璟大手掀开长袍,径直在他面前跪了下去。

饶是向来临危不变的晋王,也被他突如其来的话与举动打了个措手不及。

江东的人,向来颇具傲骨,他们的膝盖尤其金贵,不跪天也不跪地,更不会轻易跪人。

但今日,他竟会因此下跪,倒是叫晋王颇觉意外。

晋王故意板着一张脸,语气严肃:“竟有此事?孤怎会全然不知!”

魏璟始终维持着方才的姿势,哪怕跪着,他的背脊也依旧挺直,未曾有半点弯折。

而他的语气也亦然:“那日事出缓急,臣便先将郡主送去了清心寺,现在郡主已醒,眼下已无大碍,王上也可放心,只是该认的罪,臣定会认下。”

晋王听后沉默了一瞬。

关于殷照心这事,他确实暂时未得到消息。

他只知这几日殷照心并不在宫中,先前听王后提过一嘴,说是最近她在宫中待的太闷了,便与吴家的那孩子约了一同出去游玩几日。

王后也知从前待她严厉,将她养成了人前寡言少语的性格,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友人,王后也没再约束她,便点头同意了。

竟不知,与吴若娴出游,演变成了与魏璟同游?

晋王若有所思。

“所以你这几日没能及时回京述职的原因......”

魏璟及时接道:“臣心中对郡主有愧,这几日一直在清心寺照顾郡主,只盼着郡主的伤能早日痊愈,误了述职是臣之罪。”

他这话乍一听看似天衣无缝,但晋王却从中听出了些许不寻常的意味。

他还从未听过,魏璟会对一个女人这般上心,更何况早些时日,他已经侧面问询过魏璟的意思,对于娶妻这件事,他极其抗拒,更不要提让他娶中晋的郡主。

虽不知魏璟的心思为何而改变,但就目前看来,确实是不大一样了。

“难为你对嘉和有这份心,既如此,孤便罚你一直到嘉和伤势彻底痊愈后,再回来任职吧,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务必要照顾好郡主。”

“臣——遵旨。”

晋王目送着魏璟起身行礼告退,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殿中,依旧未曾移开眼。

直到李公公从门外走上前来。

“王上,清心寺那边有消息了。”

说着,他将一封未拆开的信递交到了晋王手中。

见状,晋王不禁冷笑:“魏璟前脚刚走,后脚清心寺的消息就来了,依照清心寺与主城的距离,传个消息不至于用几日的时间,可见,这封信,是被人中途拦截下来了啊。”

李公公依言回道:“王上,可要.......”

“不必了。”

晋王知道他想说什么,不过这点小手段,他还暂且不放在心上。

难怪魏璟方才要突然认罪,想来在清心寺时是闻到了什么风声,若是从旁的地方得知了此事,才是真正的有了罪。

倒是个精明的人。

晋王笑了笑,双手将那封信展开。

密密麻麻的字迹,越往下看,眉心却皱的越紧。

到了最后,晋王的面色都显得不是那么太好看,笑容荡然无存。

李公公见状也跟着变得谨小慎微了些。

他小心翼翼斟酌着开口问道:“王上......可是清心寺那边出了什么事?”

晋王闻言冷笑一声:“这个魏璟,还真是色胆包天。”

李公公听后一愣。

色胆包天?

还没等他想明白这四个字是从何而得来,便听晋王接道:“方才话说的倒是好听,原来有些心思早已昭然若揭了。”

说话间,窗外有风吹动,将那封信径直吹到了李公公脚边。

他连忙弯腰拾起,那信的内容跃然浮现于眼前。

只见上面写了魏璟那日在清心寺外的所有举动。

包括他轻车熟路地将殷照心从马车上抱了下来,而殷照心的身上,还披着他的衣服。

魏璟带着殷照心在外躲了整整一夜,而这一夜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能发生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也就能解释的清楚,魏璟为何突然之间就改了性子改了主意,竟会对殷照心如此照顾。

李公公看得一阵心惊。

“他如此怠慢嘉和,却还只口不提婚事,是以为能将此事瞒着一辈子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